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日子此起彼伏的养生怪现象,迎来了冲击波般的质疑声,却并不妨碍“张神医”、“李神医”你方唱罢我方亮相的轮番登场,混淆了人们的视线,模糊了人们的理性。
这些夹杂着奇谈怪论的“养生论调”,愣是忽悠得人们五体投地,原因何在?
记者将这一疑惑在不同场合中抛给知名的科学家,科普专家,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不谋而合的是将矛头指向了科普短板:公众的科学素养还不高,尚需权威专家答疑解惑;在人们日渐高涨的需求下,科普人才显得更为紧缺,专业素质也不够过硬;缺乏激励机制,牵绊了全民科普的脚步……
答案的背后,暴露了我国科普能力建设的不足,击中了科普人才匮乏的软肋。如果不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当下一轮“神医”来袭时,我们依然毫无还击之力。“破解这一怪圈,还得培养,造就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公众信得过的科普人才队伍,能在关键时刻发出科学的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一语道破关键。
适逢全国两会,记者就“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话题走访了与会相关委员,代表和科学家,希望能为寂寞前行中的科普解惑、打气。
遭遇尴尬科普“专业”谁来打分
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比5年前的1.6%有了很大进步,仍落后发达国家20年。另一组数据是,2008年全国已有科普人员176万人,全国每万人口拥有科普人员13.4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时间和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一方面是人们日益高涨的科普需求,一方面是相形见绌的科普人才队伍。
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7月发布的《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科普人才规划》),对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首次以规划形式做出宏观安排和部署,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先河。
《科普人才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达到400万人。其中,专职50万人、兼职350万人(含注册科普志愿者220万人);全国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才达到300万人,占科普人才总数的75%。
有了“规划”的保驾护航,科普人才队伍便有了建设蓝图。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专职科普者谁来打分,如何评定?
徐延豪告诉记者,现在的问题是,科学普及人才缺乏相应的培养体系,未能进入国家的教育系列。我们都知道专业人才是靠高等教育培养为主的,而我国现在的专业目录中没有“科学普及”、“科学传播”这个学科和专业,文学专业目录下的“传播学”主要针对大众公共传媒,偏重于传播手段和方法。高等教育中自然科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无科普相关的专业课,更无相应的体系培养专门的科普人才。
“这让科普的现状有些尴尬,相关工作推动起来也比较困难,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首当其冲的是科普人才不被承认。”徐延豪坦言,现有的科普工作者中有跨学科转行的,有兴趣所致自学成才的,基本上都是在工作中摸索前行。
这让记者想起了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徐延豪的提案——针对职称缺失问题为专业科普工作者争取“名分”。他的一席话至今让人深思:职称缺失引发的另一个深层次问题是,由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导致了科普教育人员队伍不稳定,现有在岗科普教育人员也存在着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一些科普教育人员千方百计地向其他部门调动或要求转岗……
缺乏激励 科普的气场不够强
到底应该由谁来经营中国科普?“市长之手”还是“市场之手”,抑或是胸怀热情的民间团体、民间人士?答案依然尚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三者在烹制科普大餐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不引入市场机制,科普产业就发展不起来,也做不大这个蛋糕。”徐延豪说,既然人们有学科学、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我们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至今,他依然坚持“学科学是该花点钱”的观点。“中国科技馆还是公益为先,30元的门票并不是从公众身上攫取经济利益,收取的门票只占经费的1/5。通过这样的一个低门槛,把喜欢凑热闹的人和真正学习科学知识的人区分开来,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投放给真正需要的人。”
一方面,一些大牌科学家和一线科研工作者往往没时间做科普。相比做项目、搞科研写论文而言,科普收效太慢、见效甚微。你可以写科普书籍,但并不像发表论文一样会得到业界认可;你可以搞科普活动,但不像做科研项目般直接获得科研成果和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虽然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对科普工作给予了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尚属公益事业的科学普及依然缺乏相应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也曾表示,考评机制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创作的积极性,“这是造成全国科普人才队伍整体匮乏的主要原因”。
在徐延豪看来,科普主力军应该由活跃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和行业的权威专家组成,他们可以直接传播给公众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这样的一群人却往往无暇顾及科普,年富力强最能出成果的科研人员的科普成绩几乎为零。而且很多科研单位并无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牵绊了科普人才队伍的壮大。”
热心于科普事业的欧阳自远院士,媒体的很多报道都是在他主讲的一些科普报告后追击完成。“科学家有责任做好科普工作,这个责任,并不亚于自己做科学研究工作”。
破解困局人才培养亟须挂钩教育
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
“科普人才队伍中‘两头尖’的现象较其他领域更为突出,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徐延豪说。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也持相同观点:我国的科普人才队伍比较匮乏,结构也不合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教育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
对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这一话题,与徐延豪今年的两会提案不谋而合。“十年内要让全国科普人才总量翻一番,关键在于把科普人才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中进行培养。”
徐延豪建议,正规的高等院校要开设科普教育专业,把科普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起来,瞄准理工科、教育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科普人才的生力军培养。“这样的一批专业人才,经过多年打造后才能挑起专业科普的担子。如果能将《科普人才规划》落到实处,我相信5年后情况会有所转机。”
“科技馆可以联合大专院校和企业共同办学,开设科普和科学传播专业。此外,政策层面上还需刚性的评价和考核标准支撑。”徐延豪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科学中心应成为科普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班出身的专业科普人员和兼职的科普志愿者相结合,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相应体系的完善也才能让这支主力军在壮大中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协新近印发的《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中指出,将开展科普人才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的评价标准。
这些夹杂着奇谈怪论的“养生论调”,愣是忽悠得人们五体投地,原因何在?
记者将这一疑惑在不同场合中抛给知名的科学家,科普专家,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不谋而合的是将矛头指向了科普短板:公众的科学素养还不高,尚需权威专家答疑解惑;在人们日渐高涨的需求下,科普人才显得更为紧缺,专业素质也不够过硬;缺乏激励机制,牵绊了全民科普的脚步……
答案的背后,暴露了我国科普能力建设的不足,击中了科普人才匮乏的软肋。如果不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当下一轮“神医”来袭时,我们依然毫无还击之力。“破解这一怪圈,还得培养,造就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公众信得过的科普人才队伍,能在关键时刻发出科学的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一语道破关键。
适逢全国两会,记者就“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话题走访了与会相关委员,代表和科学家,希望能为寂寞前行中的科普解惑、打气。
遭遇尴尬科普“专业”谁来打分
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比5年前的1.6%有了很大进步,仍落后发达国家20年。另一组数据是,2008年全国已有科普人员176万人,全国每万人口拥有科普人员13.4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时间和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一方面是人们日益高涨的科普需求,一方面是相形见绌的科普人才队伍。
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7月发布的《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科普人才规划》),对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首次以规划形式做出宏观安排和部署,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先河。
《科普人才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达到400万人。其中,专职50万人、兼职350万人(含注册科普志愿者220万人);全国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才达到300万人,占科普人才总数的75%。
有了“规划”的保驾护航,科普人才队伍便有了建设蓝图。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专职科普者谁来打分,如何评定?
徐延豪告诉记者,现在的问题是,科学普及人才缺乏相应的培养体系,未能进入国家的教育系列。我们都知道专业人才是靠高等教育培养为主的,而我国现在的专业目录中没有“科学普及”、“科学传播”这个学科和专业,文学专业目录下的“传播学”主要针对大众公共传媒,偏重于传播手段和方法。高等教育中自然科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无科普相关的专业课,更无相应的体系培养专门的科普人才。
“这让科普的现状有些尴尬,相关工作推动起来也比较困难,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首当其冲的是科普人才不被承认。”徐延豪坦言,现有的科普工作者中有跨学科转行的,有兴趣所致自学成才的,基本上都是在工作中摸索前行。
这让记者想起了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徐延豪的提案——针对职称缺失问题为专业科普工作者争取“名分”。他的一席话至今让人深思:职称缺失引发的另一个深层次问题是,由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导致了科普教育人员队伍不稳定,现有在岗科普教育人员也存在着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一些科普教育人员千方百计地向其他部门调动或要求转岗……
缺乏激励 科普的气场不够强
到底应该由谁来经营中国科普?“市长之手”还是“市场之手”,抑或是胸怀热情的民间团体、民间人士?答案依然尚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三者在烹制科普大餐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不引入市场机制,科普产业就发展不起来,也做不大这个蛋糕。”徐延豪说,既然人们有学科学、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我们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至今,他依然坚持“学科学是该花点钱”的观点。“中国科技馆还是公益为先,30元的门票并不是从公众身上攫取经济利益,收取的门票只占经费的1/5。通过这样的一个低门槛,把喜欢凑热闹的人和真正学习科学知识的人区分开来,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投放给真正需要的人。”
一方面,一些大牌科学家和一线科研工作者往往没时间做科普。相比做项目、搞科研写论文而言,科普收效太慢、见效甚微。你可以写科普书籍,但并不像发表论文一样会得到业界认可;你可以搞科普活动,但不像做科研项目般直接获得科研成果和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虽然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对科普工作给予了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尚属公益事业的科学普及依然缺乏相应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也曾表示,考评机制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创作的积极性,“这是造成全国科普人才队伍整体匮乏的主要原因”。
在徐延豪看来,科普主力军应该由活跃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和行业的权威专家组成,他们可以直接传播给公众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这样的一群人却往往无暇顾及科普,年富力强最能出成果的科研人员的科普成绩几乎为零。而且很多科研单位并无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牵绊了科普人才队伍的壮大。”
热心于科普事业的欧阳自远院士,媒体的很多报道都是在他主讲的一些科普报告后追击完成。“科学家有责任做好科普工作,这个责任,并不亚于自己做科学研究工作”。
破解困局人才培养亟须挂钩教育
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
“科普人才队伍中‘两头尖’的现象较其他领域更为突出,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徐延豪说。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也持相同观点:我国的科普人才队伍比较匮乏,结构也不合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教育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
对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这一话题,与徐延豪今年的两会提案不谋而合。“十年内要让全国科普人才总量翻一番,关键在于把科普人才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中进行培养。”
徐延豪建议,正规的高等院校要开设科普教育专业,把科普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起来,瞄准理工科、教育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科普人才的生力军培养。“这样的一批专业人才,经过多年打造后才能挑起专业科普的担子。如果能将《科普人才规划》落到实处,我相信5年后情况会有所转机。”
“科技馆可以联合大专院校和企业共同办学,开设科普和科学传播专业。此外,政策层面上还需刚性的评价和考核标准支撑。”徐延豪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科学中心应成为科普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班出身的专业科普人员和兼职的科普志愿者相结合,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相应体系的完善也才能让这支主力军在壮大中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协新近印发的《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中指出,将开展科普人才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