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快速发展,推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让西方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这就要求中国电影字幕的翻译应符合译入语者的表达习惯,即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本文就以中国电影《我不是药神》的英译为例,具体分析归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归化策略;《我不是药神》
【作者简介】张春兰(1994.05.16-),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英语笔译硕士,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2018年7月,由文牧野导演、徐峥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播出后,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响。该片反映出患病群体用药难的社会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一、电影字幕翻译定义及特点概述
丹麦学者Henrik Gottlieb是字幕翻译领域的领头人,他指出字幕翻译是一种书面附加的、具有即时同步效应的多元媒体翻译形式。(Henrik,1992:162)王荣在其文章中表示字幕翻译最大限度地传递了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王荣,2007(2):5-9) 钱绍昌在其文章中总结了电影语言的五个特性: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钱绍昌,2000(1):61-65)
1.瞬间性。众所周知,电影字幕在屏幕上存留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几秒。这就要求在进行字幕翻译的时候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如在《我不是药神》中医生说:“格列宁是治疗慢粒白血病最有效的药物”,考虑到电影语言的瞬间性,用“CML”代替慢粒白血病的英文全称“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大大缩短了句子长度,使句子看起来更简洁。
2.通俗性。大多数电影作品的受众是普通观众,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将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考虑进去。比如在本部电影中,程勇的父亲骂他儿媳“小赤佬”,这是典型的上海话,可理解为“小兔崽子”。于是翻译成了“nasty”,意为“令人讨厌的人,恶棍”。
3.无注性。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经常会发现译者会对一些专业术语等进行加注。但是在字幕翻译中,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不可能对翻译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如在该片中,医生的话“只要进入急变期就只有等死了”。“急变期”属于医学术语。如果在文学翻译中,遇到“急变期”的翻译,一定需要加上注释,以方便读者理解,不过在字幕翻译中,直接翻译成“CML-BC”即可。
二、归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1.归化策略的定义。归化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提出,归化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读者的语言习惯以及文化认知对源语进行转换,旨在帮助读者避免由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摸不着头脑”。
殷燕在其文章中提道:“归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使用最为广泛,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观众,是以译入语的文化为依据,追求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且可以为受众接受的语言形式,要求译文自然、地道、顺口,易于接受。”(殷燕,2013(12):156-157)
2.《我不是药神》归化例子分析。
例1:比猴还精。
译1:as sly as a fox.
在中国形容一个人聪明会将其比喻成猴子,然而英语国家则不同,会将其比喻成狐狸。这是起源于《伊索寓言》中的一篇寓言《狐狸和乌鸦》,其中的狐狸诡计多端非常狡猾。这个词组的使用既符合了语境又符合西方观众的表达习惯。
例2:挺仗义啊。
译2:robin hood.
罗宾汉(robin hood),是英国民间传说中著名的英雄形象:是一位劫富救贫、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仗义”是中国东北地区方言,意为“一个人对朋友很够意思,很讲义气等”,和西方观众心目中的罗宾汉形象不谋而合。
例3. 病急乱投医。
译3. a drowing man will clutch at a straw.
病急乱投医用来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方法。《克斯林词典》对其的定义为:当希望越来越渺茫时,人们会尝试使用任何手段,不管有没有作用。此处翻译既符合了语境,又符合西方观众的表达习惯。
通过对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字幕翻译分析,我们发现归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广泛运用,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Shanghai: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归化策略;《我不是药神》
【作者简介】张春兰(1994.05.16-),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英语笔译硕士,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2018年7月,由文牧野导演、徐峥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播出后,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响。该片反映出患病群体用药难的社会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一、电影字幕翻译定义及特点概述
丹麦学者Henrik Gottlieb是字幕翻译领域的领头人,他指出字幕翻译是一种书面附加的、具有即时同步效应的多元媒体翻译形式。(Henrik,1992:162)王荣在其文章中表示字幕翻译最大限度地传递了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王荣,2007(2):5-9) 钱绍昌在其文章中总结了电影语言的五个特性: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钱绍昌,2000(1):61-65)
1.瞬间性。众所周知,电影字幕在屏幕上存留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几秒。这就要求在进行字幕翻译的时候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如在《我不是药神》中医生说:“格列宁是治疗慢粒白血病最有效的药物”,考虑到电影语言的瞬间性,用“CML”代替慢粒白血病的英文全称“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大大缩短了句子长度,使句子看起来更简洁。
2.通俗性。大多数电影作品的受众是普通观众,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将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考虑进去。比如在本部电影中,程勇的父亲骂他儿媳“小赤佬”,这是典型的上海话,可理解为“小兔崽子”。于是翻译成了“nasty”,意为“令人讨厌的人,恶棍”。
3.无注性。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经常会发现译者会对一些专业术语等进行加注。但是在字幕翻译中,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不可能对翻译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如在该片中,医生的话“只要进入急变期就只有等死了”。“急变期”属于医学术语。如果在文学翻译中,遇到“急变期”的翻译,一定需要加上注释,以方便读者理解,不过在字幕翻译中,直接翻译成“CML-BC”即可。
二、归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1.归化策略的定义。归化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提出,归化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读者的语言习惯以及文化认知对源语进行转换,旨在帮助读者避免由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摸不着头脑”。
殷燕在其文章中提道:“归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使用最为广泛,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观众,是以译入语的文化为依据,追求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且可以为受众接受的语言形式,要求译文自然、地道、顺口,易于接受。”(殷燕,2013(12):156-157)
2.《我不是药神》归化例子分析。
例1:比猴还精。
译1:as sly as a fox.
在中国形容一个人聪明会将其比喻成猴子,然而英语国家则不同,会将其比喻成狐狸。这是起源于《伊索寓言》中的一篇寓言《狐狸和乌鸦》,其中的狐狸诡计多端非常狡猾。这个词组的使用既符合了语境又符合西方观众的表达习惯。
例2:挺仗义啊。
译2:robin hood.
罗宾汉(robin hood),是英国民间传说中著名的英雄形象:是一位劫富救贫、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仗义”是中国东北地区方言,意为“一个人对朋友很够意思,很讲义气等”,和西方观众心目中的罗宾汉形象不谋而合。
例3. 病急乱投医。
译3. a drowing man will clutch at a straw.
病急乱投医用来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方法。《克斯林词典》对其的定义为:当希望越来越渺茫时,人们会尝试使用任何手段,不管有没有作用。此处翻译既符合了语境,又符合西方观众的表达习惯。
通过对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字幕翻译分析,我们发现归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广泛运用,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