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诗歌意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诗歌类作品时往往强调让学生背诵诗文,然而这种一味背诵的做法让学生无法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很难体会诗歌字里行间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鼓励学生对比词句,填字揣摩,学科联动,再现意象等方法深入品味诗词的意蕴。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诗词产生深刻的理解,更能促使学生提升语文审美能力。
  一、对比,体悟情操人格
  对比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一些题材相似的诗词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深刻感受作者的情绪。有些作品虽然看似题材相似,但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生活的境遇有所不同,内心感受也会不同,表现出的内容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能通过对比的方式加以体会,则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操和人格。
  《望岳》《登飞来峰》都是以山岳为主题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探究作者在这两首诗歌中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虽然两首诗歌主题相似,但是所表达的思想却完全不同。《登飞来峰》不仅展现了作者攀登山峰时的感受,而且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望岳》很好地描绘了高大的山体形象,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的热爱和崇敬之情。《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立志要进行改革,但是却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然而王安石却并不气馁,因此将对方比喻成“浮云”,认为其必将消散。《望岳》是杜甫在年轻时期创作的作品,因此心中怀着一种少年意气。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由于作者的人生境遇有所不同,在创作同类型的诗歌时就会写出不同的情怀。
  二、填字,揣摩思想情感
  不少诗词作品都是字字珠玑,古人作诗时也常常字字推敲。利用填字能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诗歌,通过推敲词句的方式让作品能更好地展现主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设想诗歌中的词句可以替换成什么,然后分析替换后的句子和原先的句子在表达情感思想方面有何不同。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流传千古。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其他评论家对这首诗歌的评论,如:“王士祯曾经提出,‘直’看似无礼、‘圆’看似俚俗,但是如果要找两个字来替换,却根本找不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权威发起挑战,尝试用其他的词替换掉其中的“直”和“圆”,并对比一下,看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有所变化。如有学生尝试用“起”来替代“直”,但是在分析后认为,大漠孤烟是常态,所以作者只是看见了其“直”的状态,并未看见其“起”。还有学生尝试用“红”来替代“圆”,但是又发现“圆”能在展现“落日”苍凉的同时体现出一种温暖亲近的感觉,如果结合整首诗歌来阅读,便可以发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体现了大漠的苍凉,而且也展现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利用这种填字游戏,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绪变化,对于作者的内心世界自然也能有更多的感触。
  三、联动,整合学科知识
  学科联动的方式指的是师生共同展开拓展阅读,扩充阅读其他学科的文献资料,用来帮助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教师主要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拓展阅读文学评论、修辞学、名人传记、社会历史、文化学等方面的文献,这样能促使学生对诗歌作品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春望》这首诗歌展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如果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展开学科联动,读一下和唐朝历史有关的文章。通过阅读历史,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何会在看见春景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阅读介绍杜甫生平的名人传记。如果能将杜甫和唐朝历史的大背景结合起来阅读这首诗歌,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为了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阅读一些文论类的作品,如明朝胡震亨的《唐音癸签》、宋朝司马光的《温公续诗话》等,其中也有介绍《春望》的内容。多元联动能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全面理解,通过广泛阅读,学生拓展了自己的眼界,也明白了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诗词作品。
  四、再现,解析意象内涵
  意象在诗歌作品中十分重要,如果学生能将诗歌作品中的意象通过重现的方式展现在面前,则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如何将内心情感加工组合成艺术形象。初中学生想象能力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其这个特点,鼓励学生尝试在头脑中再现诗歌意象,并品味其内涵表现。
  在阅读《十五夜望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展开积极的联想,思考这些意象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地白、冷露、桂花”等意象,展现出了一种冷清的感觉,体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思考在其他诗歌中是否也运用了類似的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有怎样的内涵表现。如有学生发现“地白、冷霜”这样的意象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也被运用,也同样展现出了一种清冷的状态,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有学生发现“桂花”这个意象在其他诗歌中也多次出现,而且意象的内涵有一定变化。在汉朝桂花一般代表隐士,如“桂树丛生兮山之幽”。而唐诗中的桂花则主要给诗歌增添神仙气息,如唐朝诗人皮日休在创作诗歌时就将桂花和嫦娥联系在一起。到了宋朝,人们喜欢通过相互赠送桂花表示对于对方美好的祝愿,如苏轼就曾经创作与之有关的诗歌。通过体会诗歌的意象,学生发现不少意象都有其代表内涵,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也可能发生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却一直被传承下来。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意象就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诗歌是作者内心情感触发后创作的文学作品,《毛诗序》中曾经说到“情动于中而言于诗”的观点,教师在教授诗歌时也要注意这一特点,要避免简单地讲授、背诵这样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去品味诗歌的意蕴,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通联:江苏常熟市辛庄中学。
其他文献
白云懒懒地卧在天地间  打着哈欠  木槿花悄悄落在  小巷的夢境里  铁门发出无力的呻吟  吱嘎吱嘎  没人懂得安静的孤独  砰!砰——  一只皮球  打碎了安静的空气  白昼的幕布徐徐开启  [作者通联:浙江东阳市吴宁一中金秋文学社]
所谓"共生写作",就是和大家共享生活素材,一起讲故事,一起写作文。用特级教师黄厚江所举的一个生活事例来演绎就更直观了:渔夫不需要跟儿子讲撒网的N种方法,直接跟着他上船捕
2001年底,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岸四地经贸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港澳与内地实施CEPA后,中国内地的区域经济合作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新的视角关注
互动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或者学生单方面的互动,而是师生间的互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多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有效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家长关注的重点。微课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微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受到了老师与学生的喜爱,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微课概述  微课主要以微视频的形式進行教学的,微课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微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我们探索出一套“素读、参读、确读”的“三读法”,即首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用心体会诗歌的意蕴和艺术魅力。然后,参读与诗歌相关的文论、赏析、作品等,借鉴相关研究资料,多方位、多角度地理解鉴赏诗歌。最后,老师在“素读”与“参读”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及学情确立教学内容,即“确读”。  一、“素读”为先,调动自我认知,解读诗句内容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先素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为胃癌根治的进一步深入考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2例入住我院经确诊为早期胃癌或较早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
【正】 中国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会于1988年10月2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隆重的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多位心理学专家、学者以及年青的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生出席了成立大
目的:探讨间接暴力致胸骨骨折的致伤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8-2010年收治的13例间接暴力致胸骨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13例全部经手术内固定治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史实,也能让我们对古汉语有更好的认知。然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却是学生的一大障碍,学生读不懂文章,不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如此,它也是老师比较头疼的一类文本,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串讲,把文章讲得支离破碎,丢了文本的意蕴;而有的教师却过分追求文章内涵的解读,脱离了文言文的大背景,使学生对基础的文言文知识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