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角度看近代中国的“封建”观念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lm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表面看,“封建”一词自古便有,来源于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到近代以前,“封建”一直被作为与“郡县”相对应的词汇使用。近代兴盛起来的“封建”一词,却是对西文“feudalism”的翻译,虽与中国原有的“封建”在语义上有一定联系,但其内涵已扩充,从而引起诸多纷争和讨论。本文拟从国家体制、社会与政治批判三个角度,对“封建”一词进行梳理。
  【关键词】“封建”;国家体制;社会与政治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5-0042-02
  一、从国家体制角度看“封建”
  从国家体制角度看“封建”的学者,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坚持“封建”的古典含义,极力避免将中义“封建”同西义“feudalism”混淆。代表人物是章太炎,他在《藩鎮论》中提道:“自封建之法不行于后世,于是策时事者每以藩镇跋扈为忧,是其言则孤秦陋宋之冢嗣也。” ①其《代议然否》借古评今,认为“代议政体者,封建之变相,其上置贵族院,非承封建者弗为也” ②。可以看出,章太炎始终坚持“封建”之本义,即从“封邦建爵”“封爵建藩”的角度去使用“封建”一词。他还对严复将“封建”同“feudalism”相对应的译法,明确表示反对,指出:“鼠之未腊者曰璞,玉之未理者曰璞,同璞相丽,犹有不可,况其名未及于璞乎?” ③
  与章太炎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胡适、钱穆、郑振铎、蒋伯潜、张荫麟等人。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套用西方模式以解释中国社会的做法提出强烈批评,坚持避免将中义“封建”同西方“feudalism”含义混淆,指出:“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格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中国以往社会,亦尽可非封建,非工商,而自成一格。何以必削足适履,谓人类历史之演变,万逃不出西方学者此等分类之外?” ④
  二是力图使中义与西义融会贯通,对“封建”的本义做出引申并与“feudalism”的含义相契合,从而解释中国和西方在不同时间段中彼此相近的政制制度。持有此种“封建观”的有严复、梁启超等人。
  严复是将西文“feudalism”同中文“封建”对译的第一人,但在他早期重要译著《原富》中将“feudalism”翻译为“拂特之制”,其中论述说:“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一国之地,分几拂特,分各有主,齐民受理其中而耕其地,则于主人有应尽之职役,而莫大于出甲兵,应调发之一事,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 ⑤由此可见,严复注意到了“feudalism”的两个特征:一是君主为封臣提供土地,封臣为君主服役;二是农民依附于领主,耕种其土地。但在稍后翻译的《社会通诠》中,严复将“feudalism”译作“拂特封建制”或“封建制”,从而将西方的“feudalism”同中国的“封建”相对应起来。但在这个过程中,严复也没有抛弃“封建”的本来含义,而是在其本来含义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引申,对“封建”的概念外延进行扩展,从而使它与“feudalism”的含义相契合。由此可见,严复所运用的“封建”概念,仍然是从政制的角度出发,在兼和中西义的基础上,来指代中国、欧洲在不同的时间里相近的政制制度。
  梁启超在“封建”一词的运用上突破了前人观点,他创造性地将“封建”分为狭义“封建”和广义“封建”,他认为狭义的“封建”在秦朝统一后推行郡县制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而广义的“封建”则体现在论述日本和西方历史时采用了“封建时代”“封建制度”等概念。梁氏将“封建时代”的特点归之为“贵族政治、列国并立、阶级之风”,兼合“封建”古义和西洋义。⑥对于这种兼和了中西义的“封建观”,冯天瑜评价说:“这种封建观较好地实现了概念演化时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又初步达成中国传统史学概念与西方史学概念的通约与整合。” ⑦
  二、从社会形态角度看“封建”
  从社会形态角度看“封建”的学者,大多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为基础,将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判定为“封建社会”。这种意义上的“封建”,已不是一个具体的基于历史上客观存在的政制制度的描述,而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经济概念。此种“封建观”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成为一种应用最广的“封建观”。
  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出发,列宁立足于俄国历史实际,进一步提出更加宽泛的“封建社会”概念,认为凡以农业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为统治基础的社会便是“封建社会”。他总结了“封建社会”的几个特征:一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二是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三是土地为地主所占有,四是实行农奴制。他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明确判定了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的、半封建国家的客观条件,在将近5亿人民的生活日程中,只提出了这种压迫和这种剥削的一定的历史独特形式——封建制度。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封建制度的基础;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把中国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这是他们受封建剥削的根源,这种剥削的政治代表就是封建主,以皇帝为整个制度首脑的封建主整体和单个的封建主。” ⑧
  可以看出,列宁的“封建观”已经和中国古义的“封建观”有了本质的不同,不再是指代一种具体的政制制度,而是从经济(生产方式)的角度出发,试图涵盖到更为广阔的人类发展的社会形态。列宁的观点被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正式以“封建社会”命名秦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阶段,并概括其基本特征:一是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二是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三是不但地主、贵族和皇室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地主阶级的国家又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并强迫农民从事无偿劳役,去养活一大群的国家官吏和主要为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四是保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国家。⑨毛泽东还深刻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农民起义。随着中国革命胜利,经过马克思主义“改造”的“封建观”,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成为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三、从政治批判角度看“封建”
  从政治批判角度出发的“封建观”,也可以被看作“封建污名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封建糟粕”“封建遗毒”“封建余孽”“封建迷信”等新词层出不穷,“封建”一词俨然成为一个大箩筐,只要是不好的、腐败的、不利于当前社会发展的东西,统统可以装进来。费正清曾指出:“在中国,‘封建’成了骂人的字眼,可是它缺乏明确的意义。” ⑩这种“污名化”的“封建”,在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中不断地丰富,逐渐抛弃其作为名词的本身词义,而成为一个象征落后、腐朽的形容词。
  陈独秀是这种“封建观”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谈道:“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 ?他将中国两千年的伦理纲常、学术礼俗一并当成腐朽糟粕,并冠以“封建”二字加以批驳,并且将中国的落后归因于“封建制度”,这显然是从政治批判的角度使用“封建”。陈独秀的这种“泛封建”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冯天瑜指出:“陈氏(陈独秀)狂飙式的言论播及后世,现在多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旨归为‘反封建’,即秉承陈独秀五四时期‘泛封建’提法。” ?
  在近代长期革命过程中,政治批判性的“封建观”为民主革命提供了具体的批判对象,毛泽东提出封建主义与官僚資本主义、帝国主义构成压在近代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对“封建”事物的批判,不仅为领导革命的政党提供“反封建”的革命口号,而且为广大群众对于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提供了一顶具有“普适性”的“帽子”。因此,作为政治批判武器的“封建观”,一方面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得“封建”一词在人们的相传中逐步演变为一种“污名”,形成了一系列的污名化“封建短语”,从而造成人们对“封建”的概念产生混淆。
  总的来看,从中国古典本义的“封建”到西义“feudalism”,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段论到作为政治批判武器的“封建”,“封建”的概念一直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也是对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新事物的反映,而这本身就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因此,对于形形色色的“封建观”,没必要纠缠于是对是错,关键是要区分出不同角度的“封建观”,弄清楚“封建”概念在学术、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内的不同含义,从而避免鸡同鸭讲式的无谓争论。
  注释:
  ①②章炳麟:《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9页,第456页。
  ③《章太炎全集》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6页。
  ④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1—22页。
  ⑤亚当·斯密著,严复译:《原富》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35—336页。
  ⑥⑦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第206页。
  ⑧《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3-624页。
  ⑩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陈独秀:《敬告青年》,载《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第1卷第1号。
  ?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其他文献
【摘要】《死无葬身之地》是阐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核心思想的戏剧作品之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核心思想主要是“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承担责任”等,他尊重人,关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与责任。本文希望通过对戏剧作品的解读,搭建起其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桥梁,进而阐释萨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对现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关键字】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自由选择;承担责任  【中图分类号】I10
期刊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大力开发与利用高效、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各国政府部门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基于太阳光为驱动力的光解水制氢和光降解有机污染物技术被国内外研究者们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因此备受瞩目。开发和制备高效、稳定、廉价的光催化剂是目前光催化技术最核心的问题。而以二氧化钛为代表的传统光催化材料,带隙宽,只能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光部分;量子产率低,光
【摘要】在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中篇小說《筋疲力尽的女人》中,女主人公莫尼克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了从九月十三日至来年三月二十四日间的心路历程。丈夫莫里斯的婚外情事件成为导火索,多年来夫妻间累积的问题暴露。莫尼克长年沉浸于家庭这一相对稳定安逸的环境而忽视了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缺少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的、又能散发出女性魅力的冲击力与创造性。莫尼克只有改变从丈夫的爱里实现
期刊
【摘要】余华作为“先锋派”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广受读者喜爱。在他创作早期以冷峻的风格直击人性的丑陋与罪恶。后期随着文学创作环境的改变,他开始探索新的写作风格,逐渐转向现实。本文将从《活着》为例,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除了身临其境般感受文中主人公生活的苦难与进行同情之外,还可以试图从苦难的来临、苦难中的温暖以及与苦难同行等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探求作者试图传达的存在于苦难背后——以“温暖”为主线,揭示在悲
期刊
【摘要】“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是明代冯梦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本聚焦于“三言”中以苏州城市为故事背景的内容,阐述当时的社会风土人情、地域风情、民俗文化等内容,展现明清时期的苏州城市文化特点。  【关键词】人物;地域;民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5-0025-02  基金项目:本文
期刊
【摘要】《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也是叶圣陶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相较于时间维度,从空间转移的角度看倪焕之的生活道路显然更为切合。在“城镇—乡镇—上海”的空间转移过程中,倪焕之完成了三个“有望—无望—有望”的互文叙事,这正是他追求真理,勇往前行的证明。  【关键词】《倪焕之》;空间转移;互文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1834年别林斯基在《望远镜》的副刊《杂谈》上发表成名作《文学的幻想》,随后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文章和提出了许多文学和美学创见,奠定了其现实主义批评开创者的地位。他所提出的文学民族性思想、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论述至今不朽。别林斯基的文学理论遗产是值得人们研究和探讨的,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别林斯基关于文学民族性思想、文学与现实关系的理论对当代文学创作及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别林斯基;俄国文学;民族
期刊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代表之一,是马克思初次尝试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经济学展开批判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的409篇期刊文献对著作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探索相关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实践”“异化劳动”等,并对其进行前沿探索。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子承父业这一观念在社会上享有根深蒂固的认同感,但它隐藏的是阶层间不公平的代际传递。以布尔迪厄的再生产理论观之,资本主义社会的子承父业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造成的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掩饰。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教育提供文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学校教育负责审查和排斥,这使优势阶层稳固自己特权的同时将下层阶层排除在外,是优势阶层对自身利益的变相维护,这种维护进一步稳固以优势阶层为核心的社会结构。  【关键
期刊
【摘要】武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是植根于中国人骨子里特有的江湖精神,几代人回忆里的忠义情怀。虽近年来在市场上引起反响的武侠作品逐年减少,但通过对热播的武侠剧《山河令》进行分析,可以对比大陆新武侠和传统武侠作品的异同,从而得出中国武侠作品的典型人物的类型转变、“侠义道”精神的重置和海外文化输出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江湖;新武侠;年轻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