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本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质疑,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这些疑问。这无疑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不利于学生语文生命的成长。
  一、关注形式的规范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修改,实际上突破了将文本视为权威的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1.改正标点
  如《松鼠金龟子》。
  师: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两段文字,都有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来改正。
  评析:某些文本受当时语言习惯等影响,存有一些错误或不合理处。学生进行文本改正,既巩固标点等知识,又梳理文意;而这种课堂实践,会启发学生理性认识文本、质疑文本。
  2.修整风格
  如《浪之歌》。
  生一:“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中的“工作”一词很口语化,和全文的风格不协调。
  生二:我也有同感,“工作”的意思表述是清楚的,但这个词很一般,力量不够。
  师:有道理,这是语体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可能是翻译造成的。大家改一改。
  评析:教师勇敢面对学生的质疑,让其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经验,来修整文本风格。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已暗示学生不可忽视文本的不合理处,要敢于大胆质疑。
  3.改变文体
  如《谈生命》。
  师:把一些标点符号变一变,然后用诗歌的形式把句子重新组合了。
  评析:改变文体是让学生从新角度认识、理解文本;它是一种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对文本“指指点点”时,教师不仅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二、 探究形式的意味指向
  在文本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文本内容,还可以关注文本形式,并从探究其意味指向出发,启发学生质疑。
  1.“删”词、段
  如《散步》。
  师:这些句子具有相同的特点,句中有的词语可以删掉?请你研究一下。
  生:所有的“我的”都可以删掉。
  (投影展示删掉之后的句子;指导朗读删掉“我的”后的句子)
  师:真的可以删掉吗?
  评析:教师以《散步》初版作为删改的“底稿”,是有意保留文本瑕疵,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师假“删”句子,是在深入挖掘文本的价值,启发学生大胆质疑。
  2.“增”句
  如《松鼠》,为了让文章显得更加眉清目秀,让学生在2、3、4、5段的末尾各创造一个句子,要求:①这个句子要对全段进行概括性说明;②分别用上“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③要和前文自然衔接”(投影)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在“增”句的课堂实践中,揣摩文意,训练写作。教师采用“增”“删”等教学手段,必然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一直以来的“教教材”,即教师也在质疑。
  三、 反思主题、观点和素材特点
  1.多元解读主题
  鼓励学生个性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珍珠鸟》。
  师:作者说是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真的只有信赖吗?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些“不”去深入思考作者创造美好境界的奥妙到底在哪里?
  生:从这三个“不”,我看出来作者对鸟儿首先是尊重……不去刻意地管理它就是一种真正的尊重。
  生:这个故事我觉得老掉牙,不外乎就是一个征服的故事——人征服动物……
  评析:通过质疑,学生不单能收获某篇文本的具体认识,还能树立多元解读的思想。
  2.与观点“争鸣”
  “争鸣”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观点进行质疑。“争鸣”时,教师有意“边缘化”,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佐证自己的观点,就能锻炼其分析、思考能力。如《敬畏自然》。
  师:那么,现在我们要反思作者的观点,看看是否能够和作者“争鸣”呢?……请看:周国平《我们都是幸存者》(节选)、何祚麻《驳“人要敬畏大自然”》。(投影:严春友:敬畏自然;周国平:顺应自然;何祚麻:征服自然。)同学们,请问,你们更赞成谁的观点?
  评析:“争鸣”先要“共鸣”,即让学生把握住文本观点。教师以资料助推等方式整合相异观点,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发言,是在带领其朝着质疑的方向前进。
  3.研读素材特点
  教师拨正学生的思考角度,研读素材特点,也能培养质疑精神。 如《背影》。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父亲的爱。
  师:请你聚焦这段文字,这段描写,是什么样的爱。
  生:伟大的爱。
  师:“伟大”太抽象也太笼统。
  生:无私的爱。
  师:比“伟大”好,但还是比较空。再加油!表达出此时、此地、此境的爱的特点。
  生:表现的是无微不至的爱。
  师:“无微不至”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但此刻,描写的是买橘的过程,父亲孤身一人爬月台啊,他对谁无微不至呢?
  孩子,不着急。请你读这段文字。勇敢点儿。这段文字,是写父亲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吗?
  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师:所以,不能用无微不至。这样的身材,这样的穿着,这样的动作,父亲是怎样去爱啊?是无微不至地去爱吗?
  生:是努力地去爱。
  师:努力!真好!但是,情感色彩还不够。非常努力,努力到最高程度叫什么?
  生:竭尽全力。
  评析:教师表面上是在“责难”学生,但实际却是对学生的“应试”思维拨乱反正。拒绝学生泛泛而谈,让他们带着质疑走出课堂,这就是语文应具有的人文色彩。
  四、 反思文本插图的合理性
  插图是基于审美、注释等目的而被录入教材的,同文本结合十分紧密。但某些插图并不契合文本内容,这个矛盾就可以作为质疑点。
  如《天净沙·秋思》,让学生自由地朗诵全诗,然后仔细观察教材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
  評析:学生质疑插图是否合适,实际还是在分析、理解原词。以此矛盾组织教学,除了学生能收获满满,还可解决诗歌教学缺乏趣味的困境。
  总之,在文本教学中,将质疑精神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似乎与学生成绩的提升没有关联,但其却能贯穿学生学习的一生。笔者相信,质疑精神的培养,必能催生学生的语文生命意识,让语文教育愈行愈远。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621000)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多写。似乎在这一个问题上语文界并没有什么争论。然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了解,在贯彻“多写”这两个字上面,广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分层教学模式符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改要求,目前分层教学中学生分层、授课分层等环节方法较单一,教师应该着力改进。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语文基础水平等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类,可在新生入学后通过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语言综合能力来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采取学生自评与集体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根
有经验的养蜂人都饲养强群,及时合并弱群,给蜂群充足的饲料,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管理手段。也有些养蜂人特别是初养蜂的因缺乏经验,一旦蜂群发病,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单纯
由于养蜂人对保温的理解不同,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保温方法。多年来,各持己见,谁也很难说服谁。
6月22日上午10时左右,由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衢州市人民政府和巨化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2009年浙江省重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拉开序幕。
改革开放以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完成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中语文相对于初中和小学语文来说难度较深,侧重于理解学习。因此,教学方法从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化为以提问为主,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思考,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采取各种适当的教学手段灵活地变换课堂教学方式,设计适当的课堂提问环节,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达到新课标课程的教学要求。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通常是有内涵、有深度且具有美感的诗句或者文章,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感知这些
全球著名生物酶制剂生产商、丹麦诺维信公司9月21日在纽约举行的“克林顿全球倡议大会”上宣布,该公司已在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启动了一个用生物乙醇替代木炭的生活能源试验项目,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技能综合训练的重要时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阶段,口腔医学因其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实践特点显得更为突出。随着医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