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本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质疑,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这些疑问。这无疑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不利于学生语文生命的成长。
一、关注形式的规范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修改,实际上突破了将文本视为权威的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1.改正标点
如《松鼠金龟子》。
师: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两段文字,都有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来改正。
评析:某些文本受当时语言习惯等影响,存有一些错误或不合理处。学生进行文本改正,既巩固标点等知识,又梳理文意;而这种课堂实践,会启发学生理性认识文本、质疑文本。
2.修整风格
如《浪之歌》。
生一:“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中的“工作”一词很口语化,和全文的风格不协调。
生二:我也有同感,“工作”的意思表述是清楚的,但这个词很一般,力量不够。
师:有道理,这是语体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可能是翻译造成的。大家改一改。
评析:教师勇敢面对学生的质疑,让其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经验,来修整文本风格。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已暗示学生不可忽视文本的不合理处,要敢于大胆质疑。
3.改变文体
如《谈生命》。
师:把一些标点符号变一变,然后用诗歌的形式把句子重新组合了。
评析:改变文体是让学生从新角度认识、理解文本;它是一种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对文本“指指点点”时,教师不仅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二、 探究形式的意味指向
在文本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文本内容,还可以关注文本形式,并从探究其意味指向出发,启发学生质疑。
1.“删”词、段
如《散步》。
师:这些句子具有相同的特点,句中有的词语可以删掉?请你研究一下。
生:所有的“我的”都可以删掉。
(投影展示删掉之后的句子;指导朗读删掉“我的”后的句子)
师:真的可以删掉吗?
评析:教师以《散步》初版作为删改的“底稿”,是有意保留文本瑕疵,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师假“删”句子,是在深入挖掘文本的价值,启发学生大胆质疑。
2.“增”句
如《松鼠》,为了让文章显得更加眉清目秀,让学生在2、3、4、5段的末尾各创造一个句子,要求:①这个句子要对全段进行概括性说明;②分别用上“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③要和前文自然衔接”(投影)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在“增”句的课堂实践中,揣摩文意,训练写作。教师采用“增”“删”等教学手段,必然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一直以来的“教教材”,即教师也在质疑。
三、 反思主题、观点和素材特点
1.多元解读主题
鼓励学生个性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珍珠鸟》。
师:作者说是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真的只有信赖吗?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些“不”去深入思考作者创造美好境界的奥妙到底在哪里?
生:从这三个“不”,我看出来作者对鸟儿首先是尊重……不去刻意地管理它就是一种真正的尊重。
生:这个故事我觉得老掉牙,不外乎就是一个征服的故事——人征服动物……
评析:通过质疑,学生不单能收获某篇文本的具体认识,还能树立多元解读的思想。
2.与观点“争鸣”
“争鸣”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观点进行质疑。“争鸣”时,教师有意“边缘化”,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佐证自己的观点,就能锻炼其分析、思考能力。如《敬畏自然》。
师:那么,现在我们要反思作者的观点,看看是否能够和作者“争鸣”呢?……请看:周国平《我们都是幸存者》(节选)、何祚麻《驳“人要敬畏大自然”》。(投影:严春友:敬畏自然;周国平:顺应自然;何祚麻:征服自然。)同学们,请问,你们更赞成谁的观点?
评析:“争鸣”先要“共鸣”,即让学生把握住文本观点。教师以资料助推等方式整合相异观点,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发言,是在带领其朝着质疑的方向前进。
3.研读素材特点
教师拨正学生的思考角度,研读素材特点,也能培养质疑精神。 如《背影》。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父亲的爱。
师:请你聚焦这段文字,这段描写,是什么样的爱。
生:伟大的爱。
师:“伟大”太抽象也太笼统。
生:无私的爱。
师:比“伟大”好,但还是比较空。再加油!表达出此时、此地、此境的爱的特点。
生:表现的是无微不至的爱。
师:“无微不至”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但此刻,描写的是买橘的过程,父亲孤身一人爬月台啊,他对谁无微不至呢?
孩子,不着急。请你读这段文字。勇敢点儿。这段文字,是写父亲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吗?
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师:所以,不能用无微不至。这样的身材,这样的穿着,这样的动作,父亲是怎样去爱啊?是无微不至地去爱吗?
生:是努力地去爱。
师:努力!真好!但是,情感色彩还不够。非常努力,努力到最高程度叫什么?
生:竭尽全力。
评析:教师表面上是在“责难”学生,但实际却是对学生的“应试”思维拨乱反正。拒绝学生泛泛而谈,让他们带着质疑走出课堂,这就是语文应具有的人文色彩。
四、 反思文本插图的合理性
插图是基于审美、注释等目的而被录入教材的,同文本结合十分紧密。但某些插图并不契合文本内容,这个矛盾就可以作为质疑点。
如《天净沙·秋思》,让学生自由地朗诵全诗,然后仔细观察教材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
評析:学生质疑插图是否合适,实际还是在分析、理解原词。以此矛盾组织教学,除了学生能收获满满,还可解决诗歌教学缺乏趣味的困境。
总之,在文本教学中,将质疑精神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似乎与学生成绩的提升没有关联,但其却能贯穿学生学习的一生。笔者相信,质疑精神的培养,必能催生学生的语文生命意识,让语文教育愈行愈远。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621000)
一、关注形式的规范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修改,实际上突破了将文本视为权威的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1.改正标点
如《松鼠金龟子》。
师: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两段文字,都有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来改正。
评析:某些文本受当时语言习惯等影响,存有一些错误或不合理处。学生进行文本改正,既巩固标点等知识,又梳理文意;而这种课堂实践,会启发学生理性认识文本、质疑文本。
2.修整风格
如《浪之歌》。
生一:“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中的“工作”一词很口语化,和全文的风格不协调。
生二:我也有同感,“工作”的意思表述是清楚的,但这个词很一般,力量不够。
师:有道理,这是语体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可能是翻译造成的。大家改一改。
评析:教师勇敢面对学生的质疑,让其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经验,来修整文本风格。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已暗示学生不可忽视文本的不合理处,要敢于大胆质疑。
3.改变文体
如《谈生命》。
师:把一些标点符号变一变,然后用诗歌的形式把句子重新组合了。
评析:改变文体是让学生从新角度认识、理解文本;它是一种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对文本“指指点点”时,教师不仅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二、 探究形式的意味指向
在文本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文本内容,还可以关注文本形式,并从探究其意味指向出发,启发学生质疑。
1.“删”词、段
如《散步》。
师:这些句子具有相同的特点,句中有的词语可以删掉?请你研究一下。
生:所有的“我的”都可以删掉。
(投影展示删掉之后的句子;指导朗读删掉“我的”后的句子)
师:真的可以删掉吗?
评析:教师以《散步》初版作为删改的“底稿”,是有意保留文本瑕疵,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师假“删”句子,是在深入挖掘文本的价值,启发学生大胆质疑。
2.“增”句
如《松鼠》,为了让文章显得更加眉清目秀,让学生在2、3、4、5段的末尾各创造一个句子,要求:①这个句子要对全段进行概括性说明;②分别用上“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③要和前文自然衔接”(投影)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在“增”句的课堂实践中,揣摩文意,训练写作。教师采用“增”“删”等教学手段,必然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一直以来的“教教材”,即教师也在质疑。
三、 反思主题、观点和素材特点
1.多元解读主题
鼓励学生个性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珍珠鸟》。
师:作者说是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真的只有信赖吗?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些“不”去深入思考作者创造美好境界的奥妙到底在哪里?
生:从这三个“不”,我看出来作者对鸟儿首先是尊重……不去刻意地管理它就是一种真正的尊重。
生:这个故事我觉得老掉牙,不外乎就是一个征服的故事——人征服动物……
评析:通过质疑,学生不单能收获某篇文本的具体认识,还能树立多元解读的思想。
2.与观点“争鸣”
“争鸣”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观点进行质疑。“争鸣”时,教师有意“边缘化”,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佐证自己的观点,就能锻炼其分析、思考能力。如《敬畏自然》。
师:那么,现在我们要反思作者的观点,看看是否能够和作者“争鸣”呢?……请看:周国平《我们都是幸存者》(节选)、何祚麻《驳“人要敬畏大自然”》。(投影:严春友:敬畏自然;周国平:顺应自然;何祚麻:征服自然。)同学们,请问,你们更赞成谁的观点?
评析:“争鸣”先要“共鸣”,即让学生把握住文本观点。教师以资料助推等方式整合相异观点,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发言,是在带领其朝着质疑的方向前进。
3.研读素材特点
教师拨正学生的思考角度,研读素材特点,也能培养质疑精神。 如《背影》。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父亲的爱。
师:请你聚焦这段文字,这段描写,是什么样的爱。
生:伟大的爱。
师:“伟大”太抽象也太笼统。
生:无私的爱。
师:比“伟大”好,但还是比较空。再加油!表达出此时、此地、此境的爱的特点。
生:表现的是无微不至的爱。
师:“无微不至”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但此刻,描写的是买橘的过程,父亲孤身一人爬月台啊,他对谁无微不至呢?
孩子,不着急。请你读这段文字。勇敢点儿。这段文字,是写父亲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吗?
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师:所以,不能用无微不至。这样的身材,这样的穿着,这样的动作,父亲是怎样去爱啊?是无微不至地去爱吗?
生:是努力地去爱。
师:努力!真好!但是,情感色彩还不够。非常努力,努力到最高程度叫什么?
生:竭尽全力。
评析:教师表面上是在“责难”学生,但实际却是对学生的“应试”思维拨乱反正。拒绝学生泛泛而谈,让他们带着质疑走出课堂,这就是语文应具有的人文色彩。
四、 反思文本插图的合理性
插图是基于审美、注释等目的而被录入教材的,同文本结合十分紧密。但某些插图并不契合文本内容,这个矛盾就可以作为质疑点。
如《天净沙·秋思》,让学生自由地朗诵全诗,然后仔细观察教材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
評析:学生质疑插图是否合适,实际还是在分析、理解原词。以此矛盾组织教学,除了学生能收获满满,还可解决诗歌教学缺乏趣味的困境。
总之,在文本教学中,将质疑精神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似乎与学生成绩的提升没有关联,但其却能贯穿学生学习的一生。笔者相信,质疑精神的培养,必能催生学生的语文生命意识,让语文教育愈行愈远。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