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生成性课堂是相对于预设性课堂而言,其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要惧怕这种教学方式,敢于挑战自己。为了更好地开展生成性课堂,我们要做好精心准备,让预设与生成融合起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生成性课堂 高中数学 预设 评价
  不少学生及其家长反映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死板,教学方式不新颖,未充分注意到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教师教学按照预设教案成分多,不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融合预设与生成两个环节,动态地生成课堂,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发展了思维,愉悦了情感。笔者认为,构建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应从以下做起。
  一、以整体预设促生成
  我们强调高中数学课的生成,并不代表我们全盘否定预设,相反,我们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行为活动,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和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完全摒弃课堂预设而只注重课堂生成的做法有失偏颇,教师应在课前对课堂进行整体预设和规划,然后以此为基本路线,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等过程,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从而生成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如笔者在讲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时,首先让学生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以下函数图像:(1)y=x 1;(2)y= x 1;(3)y=-x 1。然后再让学生再于另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点(0,1),倾斜角分别为45度、60度和135度的直线。接着启发学生:(1)比较两个坐标系中的图像,有何发现?(2)在第一个坐标系中的三条直线,它们的直线方程式有何不同?(3)第二个坐标系中的三条直线,它们之间有何不同?(4)1、 、-1与45度、60度、135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通过上述四个问题,学生们就会发现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与直线方程中x的系数相等这个规律,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教师的预设下生成的,其效果要优于直接将结果告之学生。
  二、以灵活应变促生成
  课前的预设往往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判,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是事情的发生,因此,教师在做好课堂预设的同时,还要走出预设,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应对,以促进课堂的生成,增强课堂的活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已经相对成熟,在思考教师的提问时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对此,教师要保持观察的敏锐性,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灵活性,以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如笔者在讲授“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时,计划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将棱柱、棱锥和棱台的表面积、体积讲完即可。在讲完棱柱的表面积计算方式时,学生理解的很快,但在讲到棱锥表面积的计算时,笔者发现所举的例子的四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学生容易理解和计算,但如果加深一下难度,将等边三角形改成不等边三角形,有些学生就会跟不上步伐,不能很快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此,笔者及时调整课堂预设,将棱台的讲解放到下节课中,深入讲解不规则四面体。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不规则四面体表面积的计算,笔者还增加了演示环节,即利用纸片做一个四面都是常规三角形的棱锥模型。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认识它的四个面,然后用剪刀将四个面剪开,再让学生计算出四个面的面积,最后相加的结果就是不规则四面体的表面积。虽然这次上课的课堂预设发生了转变,但由于笔者的灵活应对,却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深度,生成了一节好课。
  三、以课堂评价促生成
  课堂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占据着课堂评价的舞台,学生的评价权被剥夺,显然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构建生成性课堂要求下,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相互配合完成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数学课堂的生成。如笔者在讲授完函数章节后,布置了两道题让学生做,要求每组学生只选择其中的一道题进行解答。(1)设f(x)是奇函数,定义域为R,当x>0时,f(x)=2x-3,则当x<0时,f(x)表达式为______。(2)设f(x)是奇函数,定义域为R,且f(x 1)= -f(x),当x∈(0,1)时,f(x)=2x-3,则当x∈(3,4)时,f(x)表达式为_____。在学生解题时,我会要求学生先自己解答,然后待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时,让每组自荐或举荐一两名学生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而其他学生则要耐心听讲,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讲解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评价。如果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惑也可以提出来,由其他能够解决的学生进行解答,如果所有学生都解决不了,则由教师解答。如A学生在解答第二题时不会证明其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而学生B则刚好会解答,那么就可以让B将解题思路分享给A,从而使B在此过程中既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又帮A掌握了解题技巧。
  总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好课堂预设而又不拘泥于预设,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应对,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海洋的一叶扁舟,绽放出学生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于岩松. 试论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J]. 考试周刊,2015(03).
  [2] 胡登绘. 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构建特征[J]. 当代教研论丛,2014(10).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教师开始注重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重,那么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灵动式的数学课堂就成为必经之选。下面我将从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变式练习三方面阐述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并分享自己的粗浅心得。  【关键词】以生为本 初中数学 灵动教学  初中生本身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过分突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