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巷深处》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散文,述说一位瞎眼的母亲收养一个弃婴,含辛茹苦养大女儿的故事。歌颂了母亲对养女真挚、博大、隐忍的爱,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伟大无私的母亲形象。文中感动人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泼辣的盲母亲变得温和,拿出所有的积蓄搬家,坐在最毒的太阳下卖冰棍来养家。而最让人动容的是盲母隐忍内心的巨大的痛楚给予“我”最大的尊重,这也使得盲母的形象从众多的母亲形象中突出来,最终抛光打磨精致成型。
爱到隐忍才最真,爱到隐忍才动人,作者是通过细节刻画来表现母亲的隐忍与博大。
文章中有很多的细节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当“我”因为母亲的瞎眼和家的贫穷而很少回家时,“有人向她问起我,母亲依旧满面春风的回答:‘莉学习忙呢!哪会在家耗时间。’”盲母亲自然明了女儿的真实的内心状态,但是她隐藏了自己的深深的落寞和感伤,“满面春风”的给别人一个完美的掩饰,这不是虚荣,而是为了顾全女儿的颜面,尽管女儿看出了她的落寞。这些精妙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高大的形象,看似微小,表现的恰恰是博大胸怀和深沉情感。
最让人称道的是文章的第13段: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异常清晰的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的推开我:“我去给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
“我”因为不安提出无理要求时吞吞吐吐,但这样的露骨的表述还是让母亲在顷刻间惊住了,她当然始料未及,所以惊异的问道:“为什么”,后是“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这时的沉默是痛苦的思索、是悲楚的回忆、是艰难的抉择。最终,“她点了点头”,不是“点了头”,点了头也可以表示答应,而“点了点头”,是一个不再犹疑的肯定,它表明对母亲而言,这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而是历经沉重的思考、历经翻江倒海的情感争斗后郑重的近乎残酷的承诺,是母亲来说是长达三年孤独的守侯的开始。她当然明白女儿的嫌弃,所以在“我”要扶她时,“她轻轻的推开了”,“推开”表示拒绝,母亲是自尊的,当她洞悉了女儿的嫌弃和虚荣时,拒绝了女儿的扶持和安慰。但她无法拒绝自己对女儿深沉的爱,于是她依然选择了给女儿做好吃的饭。母亲内心确有千般委屈,以母亲的性格,是不能容忍别人的轻视的,这从人家说我不美她便要骂上半天和老师夸我有出息时她居然哭了的情节看得出来,可是当不屑和轻视是来自女儿时,她选择的是无言的承受这一切。这样的爱因博大而让人感动,这样的母亲因隐忍而让人怜惜,让人崇敬。
以上主要是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精妙传神的话,其实这篇文章的肖像描写更是独特富有韵味的,共有三处肖像描写,处处不同,各有侧重。分别在第6段、第25段、第27段。
第6段:“……原已黝黑的皮肤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
第25段:“在风中,她无助的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
第27段:“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散文是讲究形象的,形象是感情的依托,母亲黝黑的脸、粗糙瘦弱的手被作者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一再的渲染、强化,深深的定格在我们的头脑里,沉淀为这位母亲的形象。虽然这个母亲的外形是卑微的甚至是丑陋的,但是丝毫不影响她所能激荡的深刻的美感。而且,作者在渲染强化的同时特别注意肖像描写的侧重点,因此每次的审美效果各不相同。比如第6段侧重写盲母的劳累、勤苦、节俭,之所以脸是古铜色的,是因为常年在烈日下丝毫不避骄阳的坐着卖冰棍;“长而黑”的指甲是因为忙碌而忽略,这些细节真实的表现母亲为了维持这个家庭,养育女儿付出了非同寻常的艰辛。第25段侧重写盲母的憔悴和瘦弱,因为三年来的等候是无望的,这个似乎是毫无希望的期盼一次次的伤害着母亲的心,母亲在这种无望的等候中苍老了。同时,在常年的劳累中她早已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与营养,她的世界里只有女儿,女儿对她的遗弃是她最沉重的打击,而“凌乱而花白的头发”更显出了母亲的无助。多年的艰苦生活早已耗尽了母亲的青春,消磨了母亲的霸气,这时候的母亲除了苍老、无助外,支撑她的就是对女儿的思念。当这个思念变成希望时,人就活在信念里了,在第27段里,作者侧重写母亲的坚强和期盼。母亲本来是脆弱的,是憔悴的,是苍老的,是无助的,但是因为有了对女儿的思念,因为有了对女儿回归的希望,她竟然也能“挺拔”,其实挺拔她的不是腰板,而是信念,她“坚定的”也不是表情,而是希望。
《小巷深处》就是通过生活琐事,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的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一种至纯至深的母爱。这样的爱不是轰轰烈烈、气壮山河的,但这样的爱同样感天动地,它温婉细腻、绵延不绝、一路攀升,因为它的陡峭形成了它的艰难和曲折,因为它的隐忍造就了它的高贵和博大。因为有了这样隐忍博大的爱,这位瞎眼母亲便高大而美丽起来,形成一个很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坚定而挺拔。
爱到隐忍才最真,爱到隐忍才动人,作者是通过细节刻画来表现母亲的隐忍与博大。
文章中有很多的细节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当“我”因为母亲的瞎眼和家的贫穷而很少回家时,“有人向她问起我,母亲依旧满面春风的回答:‘莉学习忙呢!哪会在家耗时间。’”盲母亲自然明了女儿的真实的内心状态,但是她隐藏了自己的深深的落寞和感伤,“满面春风”的给别人一个完美的掩饰,这不是虚荣,而是为了顾全女儿的颜面,尽管女儿看出了她的落寞。这些精妙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高大的形象,看似微小,表现的恰恰是博大胸怀和深沉情感。
最让人称道的是文章的第13段: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异常清晰的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的推开我:“我去给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
“我”因为不安提出无理要求时吞吞吐吐,但这样的露骨的表述还是让母亲在顷刻间惊住了,她当然始料未及,所以惊异的问道:“为什么”,后是“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这时的沉默是痛苦的思索、是悲楚的回忆、是艰难的抉择。最终,“她点了点头”,不是“点了头”,点了头也可以表示答应,而“点了点头”,是一个不再犹疑的肯定,它表明对母亲而言,这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而是历经沉重的思考、历经翻江倒海的情感争斗后郑重的近乎残酷的承诺,是母亲来说是长达三年孤独的守侯的开始。她当然明白女儿的嫌弃,所以在“我”要扶她时,“她轻轻的推开了”,“推开”表示拒绝,母亲是自尊的,当她洞悉了女儿的嫌弃和虚荣时,拒绝了女儿的扶持和安慰。但她无法拒绝自己对女儿深沉的爱,于是她依然选择了给女儿做好吃的饭。母亲内心确有千般委屈,以母亲的性格,是不能容忍别人的轻视的,这从人家说我不美她便要骂上半天和老师夸我有出息时她居然哭了的情节看得出来,可是当不屑和轻视是来自女儿时,她选择的是无言的承受这一切。这样的爱因博大而让人感动,这样的母亲因隐忍而让人怜惜,让人崇敬。
以上主要是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精妙传神的话,其实这篇文章的肖像描写更是独特富有韵味的,共有三处肖像描写,处处不同,各有侧重。分别在第6段、第25段、第27段。
第6段:“……原已黝黑的皮肤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
第25段:“在风中,她无助的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
第27段:“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散文是讲究形象的,形象是感情的依托,母亲黝黑的脸、粗糙瘦弱的手被作者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一再的渲染、强化,深深的定格在我们的头脑里,沉淀为这位母亲的形象。虽然这个母亲的外形是卑微的甚至是丑陋的,但是丝毫不影响她所能激荡的深刻的美感。而且,作者在渲染强化的同时特别注意肖像描写的侧重点,因此每次的审美效果各不相同。比如第6段侧重写盲母的劳累、勤苦、节俭,之所以脸是古铜色的,是因为常年在烈日下丝毫不避骄阳的坐着卖冰棍;“长而黑”的指甲是因为忙碌而忽略,这些细节真实的表现母亲为了维持这个家庭,养育女儿付出了非同寻常的艰辛。第25段侧重写盲母的憔悴和瘦弱,因为三年来的等候是无望的,这个似乎是毫无希望的期盼一次次的伤害着母亲的心,母亲在这种无望的等候中苍老了。同时,在常年的劳累中她早已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与营养,她的世界里只有女儿,女儿对她的遗弃是她最沉重的打击,而“凌乱而花白的头发”更显出了母亲的无助。多年的艰苦生活早已耗尽了母亲的青春,消磨了母亲的霸气,这时候的母亲除了苍老、无助外,支撑她的就是对女儿的思念。当这个思念变成希望时,人就活在信念里了,在第27段里,作者侧重写母亲的坚强和期盼。母亲本来是脆弱的,是憔悴的,是苍老的,是无助的,但是因为有了对女儿的思念,因为有了对女儿回归的希望,她竟然也能“挺拔”,其实挺拔她的不是腰板,而是信念,她“坚定的”也不是表情,而是希望。
《小巷深处》就是通过生活琐事,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的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一种至纯至深的母爱。这样的爱不是轰轰烈烈、气壮山河的,但这样的爱同样感天动地,它温婉细腻、绵延不绝、一路攀升,因为它的陡峭形成了它的艰难和曲折,因为它的隐忍造就了它的高贵和博大。因为有了这样隐忍博大的爱,这位瞎眼母亲便高大而美丽起来,形成一个很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坚定而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