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事诉讼中自认制度的研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认制度对于保障民事诉讼制度的程序公正,切实提高民事诉讼的整体效率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自认制度的起源以及概念,并对于自认制度中的主体、对象和性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司法实务中的相关操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自认制度;概念;主体;对象;性质
  一、自认制度的概述
  有关于我国自认制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于西周时期,据考证当时在西周时期存在着名为“供辞”的司法制度,要求参与诉讼的主体须进行宣誓来保障自己所提供的“供辞”的真实性,在进行了该宣誓仪式以后,不仅自己的案件能够得到受理,同时裁判者也会更加信任相关言辞的有效性。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当时的法律体系受到了德日法律思想的重要影响,因此也规定了自认制度这一概念。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法律规范主要来源于苏联的指引,于是便产生了当事人承认的概念。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规范以及司法解释的完善催动了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自认制度的有关規定以及实践操作也从无到有地产生了。
  1991年所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体现出自认制度,但在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有关的适用意见中规定了“明确表示承认”这一规范,实际上是在借鉴域外立法有关经验后,结合我国实践,对于自认制度的首次确立。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了《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于该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巩固。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所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在部分称呼上做出了相关的调整,由原来的承认改为了自认。
  我国学术界目前对于自认制度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如果对于自认做最广义的解释,则含有:(1)对于作为诉讼标的以及作为诉讼标的之前提的法律关系的承认,例如:被告承认与原告间具备合同法律关系。(2)对于存在的法律事实的承认,这也是对于自认所做出的最狭义的解释。例如:被告承认原告所主张的侵权事实存在。同时也包括对于诉讼之外的法律事实的承认。(3)对于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证据的承认。(4)对于民事诉讼有关程序事项的承认。
  二、自认的主体
  由于此处所讨论的自认属于诉讼上的自认,因此自认的主体当然指向的是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这点毋庸置疑。但值得研究的是,诉讼中当事人的代理人以及诉讼中的第三人是否能够成为自认的主体。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对于当事人依据行为能力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需要通过其法定代理人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法定代理人有权利代替其行使其中的诉讼权利,因此其在审判过程中所做出的承认自然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本身尚且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根据《民法总则》的最新理念,要充分地保护其意思自治的权利,因此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所作出的承认并不能当然直接地产生法律效果,在审判中,审判人员应当征求被代理人的意见,如果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意见相左,法官最后应当采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意思表示。
  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代理人一般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如果代理人属于特殊授权下的代理人,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代理人有权代替被代理人承认相应的诉讼请求。以此类推,特殊授权下的代理人当然有权利代替被代理人对于其不利的事实进行承认。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新通过的《关于修改<证据规定>的决定》规定了对于授权书中排除的事项除外。然而一般代理人在审判中所作出的承认在通常情况下则不能产生法律效果,因为如果代理人代替被代理人承认了相应的事实主张,该事实又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了诉讼请求,这样则会将一般代理人的权限与特殊授权代理人的权限相互混淆。
  三、自认的对象
  一般来说,我们将自认的客体也就是自认的对象,理解为另一方当事人所提出的相关法律事实。
  首先,这种法律事实不同于对方所主张的诉讼权利,这也就涉及到自认与认诺之间的区分:二者之间的对象有所不同,自认的对象是相应的法律事实,而认诺的对象则是权利主张,也就是诉讼请求;二者间的主体不同,自认的主体可以是双方当事人,而认诺的对象只存在于被告一方;产生的法律后果也有所不同,当事人自认后,其所自认的事实会成为法官做出判据的依据,而被告认诺后,则会直接导致法官做出案件的判决。
  其次,自认的对象指向的是三段论中小前提的案件事实,对于大前提法律规范以及经验法则不在自认的范围之内。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是由立法机关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所制定出来的,诉讼当事人自然无权利予以承认。而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法官应当主动地采用社会生活中的通常规则以及自然法则,运用经验法则来推导与得出案件事实,这也不在当事人的权限范围之内。
  四、自认的性质
  在学术界中,有的学者主张认定自认制度应当采取意思表示说,其他的学者则主张采取观念表示说。主张意思表示说的学者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放弃意思表示说和确定意思表示说。采取放弃意思表示说的学者认为,一方当事人对于己不利事实的承认,是放弃了在庭审中抗辩权利的意思表示。而确定意思表示说的学者认为,该制度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特定事实所作出的予以确认的意思表示。
  当前日本大多数学者坚持观念表示说,这一观点认为,当事人在审判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自认,是对于特定事实的承认,属于诉讼行为。而且该诉讼行为须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作出,法官在审理后同意,该行为方能发生相应的法律效果,我们将这种诉讼行为也称之为“取效性诉讼行为”。其次,该诉讼行为的产生仅需要一方当事人引起即可,并不需要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因此也属于“单方诉讼行为”。最后,自认的发生仅需要当事人做出自认的观念表示,而无需过问其内心真意、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当然,出于保护自认人的角度,如果确实由于当事人受到欺诈,胁迫等原因而做出的自认,可以以此为由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先前行使的诉讼行为。
  参考文献
  [1]邹碧华、许可等著:《民商事审判方法》[M].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175页。
  [2]邵明著:《正当程序中的实现真相:民事诉讼证明法理之现代化阐释》[M].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3]沈至先主编:《民事证据规则应用》[M].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
  作者简介:
  高愉佯(1996.3-),男,吉林白山市人,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主要从事民商法方向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了沿线国家的共识。作为河西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因此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总初级生产力是物质和能量流转的关键参数,是生物圈和生态系统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准确估算黑河流域总初级生产力,不仅有助于加快河西走廊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还对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开放区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精确模拟黑河流域总初级生产力,深入探索其分布特征与成因,本文以2015年生长季为研究时间段,依次展开了三个步骤的研究:首先,利用多源多分辨率数据驱动CASA模型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是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学习知识。几何证明作为初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图形的数量关系,另一种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相互转化。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新的阶段进行新的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教学引导方式。问题导学法,是用问题来导入所学内容知识,在激发学生探索能力的同时,很好的将新课与当前教学情况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高速公路交通网也在逐渐完善,加强了城市之间在经济以及生活等多方面的交流,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来说,其投资金额大,资金的回收周期慢,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初期的投资问题成为了当前阶段的主要研究对象。当前,高速功能公路投融资的主要渠道有国家贷款、国家投资、外资等方式,但是随着经济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负责人,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目标旨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有效结合学生特点,构建符合学生要求的板班级管理模式,优化德育效果。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质量,因此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科学渗透德育理念,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试探究优化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期刊
《红河谷》以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的眼睛,在短时间里目击并亲身经历生命、信仰、自由、战争、死亡、文明、野蛮,然后由岁月沉淀,提炼出每一个观众心中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崇高作为一种美学表现形态,表述了人类与审美对象在现实世界中对立、冲突的统一。影片《红河谷》所弘扬的崇高之美,其实质正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是在人生存在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以及在此冲突中人的力量、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加,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动了乡镇建筑工程的发展。对于乡镇建筑工程而言,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内容,对于乡镇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有着直接而关键的影响,甚至对整体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国乡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解决,才能够有效保障乡镇建筑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对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阐述数字图书馆的含义开始,通过联系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数字图书馆遇到的瓶颈,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对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模式,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成为当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拥有全球性知识资源的信息化平台,最早是由一位美国学者在研究图书馆时效性问题时提出
期刊
城市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其中,降雨、地下盾构以及地面建筑载荷等情况都可能引起地面沉降的快速变化,引发沉降灾害。因此,若能够及时的监测沉降以及对形变成因进行分析,不但能够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提供决策,还能极大的规避因沉降灾害导致的突发性事故,避免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传统方法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与成因分析主要是通过单一的数据源进行试验研究,比如近代发展起来的InSAR技术,该技术在形变监测中具有全天候、高精度、不易受天气影响的特点,渐渐成为了形变研究领域的热点。这一技术生成的高精度形变结果使得
为了提高变形数据的预测精度,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处理复杂非线性、非平稳的变形监测数据精度不足的问题,应用一种深度学习模型——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来进行变形预测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粒子群优化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并应用到实际工程变形预测中。通过结合仿真实验和对实际工程变形预测分析并与其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组合模型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变形监测数据可看作为时间序列的信号数据,易受到外界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误差,在构建预测模型前需要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来剔除噪声。引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的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建设须充分利用这一时代产物,才能与时俱进、焕发新生。本文简要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管理的结构演化;交互式图书馆建设目标、客观要求;达成价值共创目标所需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交互式;图书馆建设;价值共创  一、“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交互式组织结构  (一)“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根据资料显示,2012年易观国际CEO于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