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述水价成本组成以及广州水价听证会期间引起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水作为特殊的商品,不能完全的市场化,因此,水价成为企业、政府、消费者博弈的结果。本文从这三方面探讨水价改革方向,为水务市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水价成本 水价改革 听证会 水务市场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249-01
据统计广州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375m3,仅为全国人均值的一半左右,但人均用水量却是全国之最,人均日用水量350L远高于北京250L和上海150L。水是生命之源,直接关系着民生问题,广州市也在不断探索适合广州持续发展的改革之道,以变求发展。在中国水价改革的道路上广州也走在了前端,特别是今年年初水价听证会,先晒账本,后听证,整个过程透明化,信息公开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水务改革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水务改革任重道远,影响水价的因素非常多,完善相应的法律政策以及监督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广州市为例,谈谈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1 水价成本及存在的问题
水价成本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三部分。因此,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由合理的制水成本、输配成本、期间费用构成。其中,制水成本包括原水费、水资源费、原材料费、动力费、制水部门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外购成品水费(馈水费)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是指城市供水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根据广州自来水公布的价格2010年的供水成本价1.716元/m3。在公开的数据中没有详细的列出各项成本,只粗略的列了合计数。这样的数据不能让公众信服。广州水价涨价听证会前后很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供水企业作为垄断企业,职工高收入和高福利是公众评论的热点,水资源属于國家所有,垄断企业的职工收入没有理由高出社会平均工资数倍以上;公示供水企业业务招待费;听证会的两个方案都是涨价,只是涨多涨少的差别;水资源费变化水价跟着直接变化,不需要另开公证会,是不是给企业一个可以随意涨价的依据。据统计这次听证会意见收集期间,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很多人能接受涨价,但期望看到一本明白帐。
2 水价合理化的对策研究
水价作为特殊的商品,不能完全市场化,水价是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博弈的结果,要实现水价真正趋于合理化,我认为主要也要从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面出发。
企业应该尽可能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制水成本中,严格控制常规水处理过程中的三耗;改变管理方式,粗放式的管理常常会使水厂的管理者不重视管理细节,导致水厂管理费用的居高不下。水的输送和配送过程,广州市2008年供水总量178809万m3,售水量147749万m3,漏失率为17.37%;2009年供水总量182708万m3,售水量152303万m3,漏失率为16.64%[1]。与发达国家7%的漏失率相差很远。降低制水成本,控制漏失率不容忽视。水资源费作为对水资源消耗的一种补偿,主要体现资源的经济性价值,理论上,其取费高低取决于水资源的自然稀缺程度与环境补偿代价的大小[2]。广州作为工业城市,水环境污染和人口急剧增长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广州只能远距离调水(西江引水工程)来满足城市需求,直接导致水成本飙升。污染越严重,水资源缺口越大,环境补偿亦越大,资源水价就越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广州市自来水公司2007年启动的西江引水工程,总投资为87.8亿元,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投入和企业自筹资金,其中68.23亿元是银行贷款。为此,每年要向银行支付4.16亿元利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投资和运营的,但投资资金巨大,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建设资金需求,为适应建设需要,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基础设施不同于其他,受益期限比较长,资金回收期也比较长,因此,仅靠贷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水务融资多元化改革方面做了多种尝试,主要模式有股票融资、合资、发行市政股票、BOT模式、TOT模式等。广州水务设施建设必须寻找适合自己可持续发展的融资途径,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进来,不仅解决供需矛盾,同时实现效率最优化。故企业主要从降低制水成本、减少漏失、保护水资源和扩大融资渠道几方面着手降低水价成本。
2012年,水业市场将进入市场资本为王的时代,行业将迎来大洗牌。水务市场市场化改革势在必得,鉴于水务行业的特殊性,政府将直接决定着水务改革是否能成功。政府主导作用主要体现:(1)理顺水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在水管理方面表现为法规不统一、政令不统一、信息不统一、管水水平低、用水效率低等问题。这些矛盾要求建立统一的水务体制。政府对水资源实行全面管理和全过程管理,把水资源保护、防洪、蓄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制下,实现对全市城乡一切水事行为集中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行政主体、统一政策法规、统一规划计划、统一组织实施。(2)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行业的监管。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快转变职能,制定法规政策来完善市场规则;加强行业监管,在现行的市场规则下,应尊重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不能随意地横加干涉。从而建立和维护一个公平的、有序的和促进竞争的水务市场。(3)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和实施全面的分质供水。改变用水就是自来水,出水都是污水的传统观念。据调查广州市的绿化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政府应推进针对不同的终端客户,供应不同水质,收取不同价格充分用水节水。(4)完善听证制度,杜绝听证会变成体现当权者民主决策的一种装饰,在水务各个参与方进行价格博弈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其以民主决策为目的,体现群众意见的作用。
广州市水资源紧缺,人均用水量高,水浪费比较严重。广州发展策略先推行阶梯水价然后实现两部制水价,通过水价实现节水的目的。民众作为消费者来说,在整个水务市场中承担着两个不可代替的角色:(1)水务市场的监督者,监督水务市场从制水到售水各个环节,督促企业追求先进的制水技术,完善管理制度,防止不合理费用计入成本,降低水价成本。监督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水务市场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2)水务市场的终端消费者,真正认识水资源的紧缺性,减少水浪费,同时了解分质用水的必要性,从观念上真正接受分质用水。
3 结语
水价合理性分析对推动水价改革,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水价是水务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博弈的结果,共同监督水务市场,迫使企业完善管理体制,减少制水成本,督促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民参与节水,为走低成本、高效益的改革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水务局网
[2] 王平,左椒兰,王宗平.关于水价的合理分析,给水排水动态,2011(4).
关键词:水价成本 水价改革 听证会 水务市场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249-01
据统计广州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375m3,仅为全国人均值的一半左右,但人均用水量却是全国之最,人均日用水量350L远高于北京250L和上海150L。水是生命之源,直接关系着民生问题,广州市也在不断探索适合广州持续发展的改革之道,以变求发展。在中国水价改革的道路上广州也走在了前端,特别是今年年初水价听证会,先晒账本,后听证,整个过程透明化,信息公开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水务改革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水务改革任重道远,影响水价的因素非常多,完善相应的法律政策以及监督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广州市为例,谈谈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1 水价成本及存在的问题
水价成本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三部分。因此,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由合理的制水成本、输配成本、期间费用构成。其中,制水成本包括原水费、水资源费、原材料费、动力费、制水部门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外购成品水费(馈水费)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是指城市供水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根据广州自来水公布的价格2010年的供水成本价1.716元/m3。在公开的数据中没有详细的列出各项成本,只粗略的列了合计数。这样的数据不能让公众信服。广州水价涨价听证会前后很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供水企业作为垄断企业,职工高收入和高福利是公众评论的热点,水资源属于國家所有,垄断企业的职工收入没有理由高出社会平均工资数倍以上;公示供水企业业务招待费;听证会的两个方案都是涨价,只是涨多涨少的差别;水资源费变化水价跟着直接变化,不需要另开公证会,是不是给企业一个可以随意涨价的依据。据统计这次听证会意见收集期间,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很多人能接受涨价,但期望看到一本明白帐。
2 水价合理化的对策研究
水价作为特殊的商品,不能完全市场化,水价是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博弈的结果,要实现水价真正趋于合理化,我认为主要也要从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面出发。
企业应该尽可能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制水成本中,严格控制常规水处理过程中的三耗;改变管理方式,粗放式的管理常常会使水厂的管理者不重视管理细节,导致水厂管理费用的居高不下。水的输送和配送过程,广州市2008年供水总量178809万m3,售水量147749万m3,漏失率为17.37%;2009年供水总量182708万m3,售水量152303万m3,漏失率为16.64%[1]。与发达国家7%的漏失率相差很远。降低制水成本,控制漏失率不容忽视。水资源费作为对水资源消耗的一种补偿,主要体现资源的经济性价值,理论上,其取费高低取决于水资源的自然稀缺程度与环境补偿代价的大小[2]。广州作为工业城市,水环境污染和人口急剧增长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广州只能远距离调水(西江引水工程)来满足城市需求,直接导致水成本飙升。污染越严重,水资源缺口越大,环境补偿亦越大,资源水价就越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广州市自来水公司2007年启动的西江引水工程,总投资为87.8亿元,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投入和企业自筹资金,其中68.23亿元是银行贷款。为此,每年要向银行支付4.16亿元利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投资和运营的,但投资资金巨大,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建设资金需求,为适应建设需要,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基础设施不同于其他,受益期限比较长,资金回收期也比较长,因此,仅靠贷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水务融资多元化改革方面做了多种尝试,主要模式有股票融资、合资、发行市政股票、BOT模式、TOT模式等。广州水务设施建设必须寻找适合自己可持续发展的融资途径,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进来,不仅解决供需矛盾,同时实现效率最优化。故企业主要从降低制水成本、减少漏失、保护水资源和扩大融资渠道几方面着手降低水价成本。
2012年,水业市场将进入市场资本为王的时代,行业将迎来大洗牌。水务市场市场化改革势在必得,鉴于水务行业的特殊性,政府将直接决定着水务改革是否能成功。政府主导作用主要体现:(1)理顺水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在水管理方面表现为法规不统一、政令不统一、信息不统一、管水水平低、用水效率低等问题。这些矛盾要求建立统一的水务体制。政府对水资源实行全面管理和全过程管理,把水资源保护、防洪、蓄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制下,实现对全市城乡一切水事行为集中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行政主体、统一政策法规、统一规划计划、统一组织实施。(2)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行业的监管。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快转变职能,制定法规政策来完善市场规则;加强行业监管,在现行的市场规则下,应尊重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不能随意地横加干涉。从而建立和维护一个公平的、有序的和促进竞争的水务市场。(3)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和实施全面的分质供水。改变用水就是自来水,出水都是污水的传统观念。据调查广州市的绿化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政府应推进针对不同的终端客户,供应不同水质,收取不同价格充分用水节水。(4)完善听证制度,杜绝听证会变成体现当权者民主决策的一种装饰,在水务各个参与方进行价格博弈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其以民主决策为目的,体现群众意见的作用。
广州市水资源紧缺,人均用水量高,水浪费比较严重。广州发展策略先推行阶梯水价然后实现两部制水价,通过水价实现节水的目的。民众作为消费者来说,在整个水务市场中承担着两个不可代替的角色:(1)水务市场的监督者,监督水务市场从制水到售水各个环节,督促企业追求先进的制水技术,完善管理制度,防止不合理费用计入成本,降低水价成本。监督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水务市场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2)水务市场的终端消费者,真正认识水资源的紧缺性,减少水浪费,同时了解分质用水的必要性,从观念上真正接受分质用水。
3 结语
水价合理性分析对推动水价改革,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水价是水务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博弈的结果,共同监督水务市场,迫使企业完善管理体制,减少制水成本,督促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民参与节水,为走低成本、高效益的改革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水务局网
[2] 王平,左椒兰,王宗平.关于水价的合理分析,给水排水动态,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