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最先接触到的教育,然后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毫不夸张的说,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性情品格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背景下,家庭教育也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来分析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的影响以及其导向作用,找出适合的家庭教育方法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儿童
引言:
教育好比盖房子,房子需要地基,人这种房子也需要地基,那么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立德树人”,而家庭教育往往就是立德的最好方式,儿童时期也是一个人打基础的最好时期,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可谓不大,其价值不容忽视,其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儿童也是有心理问题的,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学习困难、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品德障碍等等这些表面或者内在的儿童问题,与其自身家庭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
1.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范畴很大,在发达国家里常被划分为以下几项,分别是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以及其他家庭教育事项。那么在群众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指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也就是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来对子女实施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现代观念则认为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是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通过我们身边的例子可以看到,高素质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儿童通常也具备较高的素质,低素质家庭或者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其下一代很难具备高素质。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身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会影响一个人的目标、格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责任
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当今时代倡导终身学习当然也就意味着终身受教,目前学校教育還是一个人教育的主力军,但是学校不是万能的,虽然国家致力于提升学校教育的水平,但一个人的完善还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全部作用和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时代接班人。作为儿童的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更是儿童的监护者,儿童思想品德与行为的把关者。家长们更要做到言传身教,细致观察儿童的心理发展路程,时刻关注儿童的所思所想,拉近与儿童的距离,做到循循善诱、以身作则。曾经我见到这样一种家长,只会口头上教育儿童,但是自己的要求自己都做不到,那么儿童听到过后肯定会泄气,慢慢的儿童也就不会听家长的教诲,渐渐地疏远家长。只有家长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家庭教育才会显现它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才会得到正确运用,所以,对于发问“孩子不听话”的家长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只有父母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素质,家庭教育才会显现其作用。
3.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的特点,人发展的高峰期在幼年,如果把握好孩童时期的家庭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孩童时期,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主体,宏观来讲家庭教育是要伴随一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家庭教育具有示范性,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教育儿童最有效的工具,父母说一万句不如亲身做一次,比如孝敬老人、关爱他人、敬业奉献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的特点还有很多,其核心就是父母与儿童的沟通和交流,好的家庭教育观念会使家族受益匪浅。
二、家庭对于儿童的影响
1.家庭氛围
要是说一个家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是良好的家庭氛围。民主的、和睦的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走的更近,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会游刃有余。一般的单亲家庭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要高,首先,儿童在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单亲家庭的不完整会让他察觉到自己的异样,同学们也会用异样的眼光对待他,这类儿童最明显的特质就是自卑心理,因为他无法得到家庭本该给予他的安全感与责任感。和谐的家庭是亲子关系形成的必要条件,儿童需要爱,而来自父母的最原始的爱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作为父母的要给儿童营造爱的氛围,让儿童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被爱,同样他也会向父母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一个和睦融洽、懂得沟通交流的家庭氛围才能给儿童带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父母除了担任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人,还要作儿童的真心朋友,做到与零距离接触,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但是心理问题却不易被及时发现,儿童只会对自己信任的人倾诉,在和睦的家庭氛围里,父母是儿童的知心朋友,能够与儿童开心交流并聆听和接受儿童的心声,这样儿童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不足及时作出改正,从而引导其身心健康成长。家庭可以采取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如“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等,在父母指导下让儿童用于探索,并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这种良好的氛围内,儿童勇于开拓、敢于尝试,可以形成开朗活泼、乐观大方的性格。
2.家庭的人际关系
家庭的人际关系既包括家长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有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首先,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俗称亲子关系,如果家长与儿童间的关系僵化,那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会及时被发现,儿童也不愿意与父母进行过多的交谈甚至还会产生孤独感,同样,儿童觉得家庭没有合适的依靠,也会产生自卑心理。其次,[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瑟先科指出,家庭环境和家庭内父母间紧张的关系会成为儿童心理创伤的背景。这种心理创伤会使儿童性格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严重者可能导致儿童心理上的变态。据调查,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就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产生的。因此父母之间的关系要融洽,父母之间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多多照顾儿童的感受[1]。儿童对于父母的心理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态,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状态中找到原因。 3.家长的自身素质
家长的素质包括家长的行为作风、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家长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思想作风等方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尤其是在少儿时期,儿童多处于学习状态,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他学习的对象,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儿童的世界里,与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他们会有意无意的把父母当做模仿的对象,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家长的行为作风很有可能就是将来儿童的作风,即使是成年人的我们,细心观察下来,也会在自己身上找到父母的影子。家长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指其道德水平,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德行,主张学习先学做人,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儿童,据资料显示,在美国衣阿华州的犯罪研究里,被羁押的不良青少年中,有90%以上的父母同样有着不良行为,可见在父母思想品德差的家庭中,儿童的自尊心会受挫,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很有可能受到教唆。最后,父母的文化素质也是影响儿童的一大因素,家庭教育功能的行驶,家庭教育能力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素质,高文化素质的父母会刺激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的文化水平代表这个家庭的层次高度和教育能力,代表了家庭教育方面教育者所能达到的程度、对子女的了解程度和采用的教育形式等等。相反,文化素质低的家长不仅不关心儿童的教育问题,反而会因为自己的娱乐行为误导子女,甚至轻易相信“读书无用论”等的片面之词,这些都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4.家长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当代主流教育方式的一种形式,家长通过期望与鼓励的方法来给儿童增加自信,给与其动力、激发其潜能。“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往往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通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者的期望对于被教育者的心理影响巨大。古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是一种激励,也是父母对儿童的认可,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亲人的支持,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也主要源于其对成功的渴望和不想辜负亲人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其激励程度也就越大,儿童受到来自家长(老师)的鼓舞后会更加积极的想要表现自己,从而增加了其受教育的主动性,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但事物总要经过辩证的看待,赏识教育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儿童,但是父母对于孩子过分的期望,过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鼓励会对使儿童出现骄傲、自大、盲目自信的心里状态,在经历几次失败后便会丧失信心,形成消极心理。
三、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的相互尊重、和睦共处、平等对待等是好的家庭教育实施的基础,家庭的核心人物(父母)要承担起责任,共同努力营造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片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
1.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虽然古人也重视家庭教育,但是一些刻板偏见的教育理念要改正,部分父母不是不重视教育而是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例如孩子犯了错就严厉苛责,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如果多以打骂为主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给自己下定义,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恶性循环,最终自暴自弃。“棍棒底下出孝子”带来的不是孝顺,是孩子扭曲的价值观。
2.形成民主的家庭氛围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立的权利,作为家庭的其中一员,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见解。儿童也具有其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作为父母的要学会尊重子女,遇到问题要站在子女的角度去考虑,切忌随意发脾气、胡乱下定义。父母要善于倾听子女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做知心朋友,做到多沟通多交流,这样做不仅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面对困难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3.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父母的素质水平决定家庭教育能力的水平,作为父母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 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在遇到问题时, 能够合理解决, 对孩子采用科学系统的教育方式, 以身作则, 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让孩子健康成长[2]。
结束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号人生第一个扣子。总书记2016年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 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还是心理教育,是精神教育,是品德教育,其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巨大,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科学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张丽丽,吴华伟.剖析“家庭教育缺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01):27-29.
黎馨.家庭教育對幼儿教育的影响及启发[J].现代交际,2019(07):135+134.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儿童
引言:
教育好比盖房子,房子需要地基,人这种房子也需要地基,那么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立德树人”,而家庭教育往往就是立德的最好方式,儿童时期也是一个人打基础的最好时期,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可谓不大,其价值不容忽视,其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儿童也是有心理问题的,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学习困难、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品德障碍等等这些表面或者内在的儿童问题,与其自身家庭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
1.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范畴很大,在发达国家里常被划分为以下几项,分别是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以及其他家庭教育事项。那么在群众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指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也就是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来对子女实施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现代观念则认为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是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通过我们身边的例子可以看到,高素质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儿童通常也具备较高的素质,低素质家庭或者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其下一代很难具备高素质。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身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会影响一个人的目标、格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责任
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当今时代倡导终身学习当然也就意味着终身受教,目前学校教育還是一个人教育的主力军,但是学校不是万能的,虽然国家致力于提升学校教育的水平,但一个人的完善还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全部作用和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时代接班人。作为儿童的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更是儿童的监护者,儿童思想品德与行为的把关者。家长们更要做到言传身教,细致观察儿童的心理发展路程,时刻关注儿童的所思所想,拉近与儿童的距离,做到循循善诱、以身作则。曾经我见到这样一种家长,只会口头上教育儿童,但是自己的要求自己都做不到,那么儿童听到过后肯定会泄气,慢慢的儿童也就不会听家长的教诲,渐渐地疏远家长。只有家长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家庭教育才会显现它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才会得到正确运用,所以,对于发问“孩子不听话”的家长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只有父母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素质,家庭教育才会显现其作用。
3.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的特点,人发展的高峰期在幼年,如果把握好孩童时期的家庭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孩童时期,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主体,宏观来讲家庭教育是要伴随一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家庭教育具有示范性,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教育儿童最有效的工具,父母说一万句不如亲身做一次,比如孝敬老人、关爱他人、敬业奉献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的特点还有很多,其核心就是父母与儿童的沟通和交流,好的家庭教育观念会使家族受益匪浅。
二、家庭对于儿童的影响
1.家庭氛围
要是说一个家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是良好的家庭氛围。民主的、和睦的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走的更近,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会游刃有余。一般的单亲家庭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要高,首先,儿童在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单亲家庭的不完整会让他察觉到自己的异样,同学们也会用异样的眼光对待他,这类儿童最明显的特质就是自卑心理,因为他无法得到家庭本该给予他的安全感与责任感。和谐的家庭是亲子关系形成的必要条件,儿童需要爱,而来自父母的最原始的爱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作为父母的要给儿童营造爱的氛围,让儿童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被爱,同样他也会向父母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一个和睦融洽、懂得沟通交流的家庭氛围才能给儿童带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父母除了担任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人,还要作儿童的真心朋友,做到与零距离接触,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但是心理问题却不易被及时发现,儿童只会对自己信任的人倾诉,在和睦的家庭氛围里,父母是儿童的知心朋友,能够与儿童开心交流并聆听和接受儿童的心声,这样儿童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不足及时作出改正,从而引导其身心健康成长。家庭可以采取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如“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等,在父母指导下让儿童用于探索,并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这种良好的氛围内,儿童勇于开拓、敢于尝试,可以形成开朗活泼、乐观大方的性格。
2.家庭的人际关系
家庭的人际关系既包括家长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有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首先,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俗称亲子关系,如果家长与儿童间的关系僵化,那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会及时被发现,儿童也不愿意与父母进行过多的交谈甚至还会产生孤独感,同样,儿童觉得家庭没有合适的依靠,也会产生自卑心理。其次,[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瑟先科指出,家庭环境和家庭内父母间紧张的关系会成为儿童心理创伤的背景。这种心理创伤会使儿童性格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严重者可能导致儿童心理上的变态。据调查,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就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产生的。因此父母之间的关系要融洽,父母之间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多多照顾儿童的感受[1]。儿童对于父母的心理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态,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状态中找到原因。 3.家长的自身素质
家长的素质包括家长的行为作风、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家长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思想作风等方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尤其是在少儿时期,儿童多处于学习状态,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他学习的对象,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儿童的世界里,与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他们会有意无意的把父母当做模仿的对象,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家长的行为作风很有可能就是将来儿童的作风,即使是成年人的我们,细心观察下来,也会在自己身上找到父母的影子。家长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指其道德水平,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德行,主张学习先学做人,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儿童,据资料显示,在美国衣阿华州的犯罪研究里,被羁押的不良青少年中,有90%以上的父母同样有着不良行为,可见在父母思想品德差的家庭中,儿童的自尊心会受挫,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很有可能受到教唆。最后,父母的文化素质也是影响儿童的一大因素,家庭教育功能的行驶,家庭教育能力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素质,高文化素质的父母会刺激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的文化水平代表这个家庭的层次高度和教育能力,代表了家庭教育方面教育者所能达到的程度、对子女的了解程度和采用的教育形式等等。相反,文化素质低的家长不仅不关心儿童的教育问题,反而会因为自己的娱乐行为误导子女,甚至轻易相信“读书无用论”等的片面之词,这些都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4.家长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当代主流教育方式的一种形式,家长通过期望与鼓励的方法来给儿童增加自信,给与其动力、激发其潜能。“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往往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通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者的期望对于被教育者的心理影响巨大。古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是一种激励,也是父母对儿童的认可,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亲人的支持,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也主要源于其对成功的渴望和不想辜负亲人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其激励程度也就越大,儿童受到来自家长(老师)的鼓舞后会更加积极的想要表现自己,从而增加了其受教育的主动性,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但事物总要经过辩证的看待,赏识教育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儿童,但是父母对于孩子过分的期望,过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鼓励会对使儿童出现骄傲、自大、盲目自信的心里状态,在经历几次失败后便会丧失信心,形成消极心理。
三、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的相互尊重、和睦共处、平等对待等是好的家庭教育实施的基础,家庭的核心人物(父母)要承担起责任,共同努力营造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片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
1.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虽然古人也重视家庭教育,但是一些刻板偏见的教育理念要改正,部分父母不是不重视教育而是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例如孩子犯了错就严厉苛责,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如果多以打骂为主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给自己下定义,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恶性循环,最终自暴自弃。“棍棒底下出孝子”带来的不是孝顺,是孩子扭曲的价值观。
2.形成民主的家庭氛围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立的权利,作为家庭的其中一员,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见解。儿童也具有其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作为父母的要学会尊重子女,遇到问题要站在子女的角度去考虑,切忌随意发脾气、胡乱下定义。父母要善于倾听子女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做知心朋友,做到多沟通多交流,这样做不仅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面对困难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3.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父母的素质水平决定家庭教育能力的水平,作为父母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 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在遇到问题时, 能够合理解决, 对孩子采用科学系统的教育方式, 以身作则, 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让孩子健康成长[2]。
结束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号人生第一个扣子。总书记2016年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 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还是心理教育,是精神教育,是品德教育,其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巨大,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科学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张丽丽,吴华伟.剖析“家庭教育缺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01):27-29.
黎馨.家庭教育對幼儿教育的影响及启发[J].现代交际,2019(07):13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