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本文以《论语》为对象,试图挖掘其思政价值。将《论语》运用到高校思政工作,有以下五点意义:以“仁孝忠恕”为准则,形成共同体意识;重视学习、乐于学习,夯实学风;以恭宽信敏惠为行为规范;培养注重实践、言行一致的健康人性;在大学生中构建君子风范。
【关键词】 《论语》;孔子;儒家;高校思政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8-0080-0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但随着网络技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也逐渐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学生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缺乏等现象,面临学业挂科问题、人际交往问题。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拥有薪火相传的千年文明及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对铸就国人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文化精神亦对当代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价值。《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挖掘其思政启示对高校思政工作意义重大。
一、《论语》的思想特点
《论语》既是反应儒家伦理的经典,亦是折射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
(一)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孔子解为“爱人”。爱人就意味着突破独立的个体,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与差异,通过理解与共情实现对他人的欣赏与喜欢。同时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指男女之间的排他性恋爱,而是对他人、对社会的普遍性关照。
其次“仁”落实到个体家庭,则是“孝悌”,孝悌就意味着在一个家庭内部,做到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如果先实现对父母兄弟等家人血亲的关照与友善,社会的每个单元都可以做到家庭成员间的孝悌,那么每个单元内部就都是和谐稳定的。
最后,“仁”落实到社会关系上,就是忠恕。忠就是对待别人的事,如同自己的事一样。
“恕”则是换位思考,不局限在自己的个人利害关系上考虑问题,而是能关照到他人。无论是内部的“孝悌”,还是外部的“忠恕”,都是“仁”,即爱人,即思想和道德观念上的向善与友爱。在家庭单元内部孝悌的基础上做到忠恕,即是实现了社会的每个单元内外的和谐稳定。
(二)中庸的处世法则。翻开《论语》,和佛道等对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或彼岸世界的关注不同,孔子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儒家是现世哲学,《论语》中有很多描写孔子及其弟子日常言行的篇章,更是展现了其为人处世之道。
首先,将“仁”落实到为人处世,便是“克己复礼”。其中,“克己”是对人自身而言的。“克己”绝不是后世所说的摒弃七情六欲,而是人内心与薄弱意志、与负面想法的斗争。“克己”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的节制与修身养性,是自我的修行与砥砺。无论是德行抑或学识,都可在自我修行中得到完善。“为仁由己”,即是说做到仁,最关键的还是在自己,在自己是否能够克己复礼,在自己能否进行自我修行。“复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包括人类社会的种种规章制度与秩序守则,是人与人本所应有的良性链接。
其次,孔子处世法则具有五大要素,恭宽信敏惠。做到恭宽信敏惠,即是做到了“仁”。以“信”为例:“信”字从人,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平等关系而言,便是诚信、无欺诈;就不平等的上下统治或权威关系而言,便是政令的稳定与持续,不朝令夕改。从言,即是言行一致,不佞,说到做到,重视践行而不是夸夸其谈。因此,信既是内在道德,也是人际关系相处准则。一个人对内而言,无论是表面上的夸夸其谈、高大宏伟与实际行动与生活的背离,还是说到了却做不到都是不信的表现,都会造成自我及他人对自身认知的矛盾。对外而言,无信即是与他人承诺而无法实践,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这不仅不利于人与人的相处,亦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运行。
最后,中庸是孔子处世法则的核心。中庸即“过犹不及”,过满和不足都是不恰当不适宜的,唯有中庸中和,才是适宜恰当的。《论语·里仁》:“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这里的“约”,是检束,不仅在于时时刻刻的约束与克制,更在于不断省察自己在学习、生活与思想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中庸并不是平庸不变的,而是在于不断的精进自我与节制理性。
(三)重视学习。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其教与学的思想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培养君子,铸就学生人格作为教育目标。《论语》中有多处对“君子”的论述。孔子不仅极为推崇君子(德行思想方面而非地位等级),而且在实际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更是以培养君子作为教育目标。君子不但在于學业知识,亦在于人格与修行。“就有道而正焉”,便是通过自我对内反省与和他人交往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与进步,实现人格与知识的精进。因此所谓君子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方向,一个不断自我砥砺前行的方向。
其二,重视学习,乐于学习的学习态度。与后世类似“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学态度不同,《论语》中体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对知识的渴求与向往,是主动的追求,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与痛苦坚持学习不同,孔子及其弟子则是以学习为乐,无论贫穷如颜渊抑或富贵如子贡。
其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根据每个人性格与学识的差异,采取特定教学方式。面对弟子的不同性格,孔子能够开展个性化的引导,补足他们性格的短板,让他们可以在人格上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如子路和冉有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并不是给出了统一回答,而是根据其各自性格特点,回答的侧重也有差异。
【关键词】 《论语》;孔子;儒家;高校思政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8-0080-0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但随着网络技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也逐渐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学生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缺乏等现象,面临学业挂科问题、人际交往问题。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拥有薪火相传的千年文明及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对铸就国人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文化精神亦对当代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价值。《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挖掘其思政启示对高校思政工作意义重大。
一、《论语》的思想特点
《论语》既是反应儒家伦理的经典,亦是折射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
(一)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孔子解为“爱人”。爱人就意味着突破独立的个体,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与差异,通过理解与共情实现对他人的欣赏与喜欢。同时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指男女之间的排他性恋爱,而是对他人、对社会的普遍性关照。
其次“仁”落实到个体家庭,则是“孝悌”,孝悌就意味着在一个家庭内部,做到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如果先实现对父母兄弟等家人血亲的关照与友善,社会的每个单元都可以做到家庭成员间的孝悌,那么每个单元内部就都是和谐稳定的。
最后,“仁”落实到社会关系上,就是忠恕。忠就是对待别人的事,如同自己的事一样。
“恕”则是换位思考,不局限在自己的个人利害关系上考虑问题,而是能关照到他人。无论是内部的“孝悌”,还是外部的“忠恕”,都是“仁”,即爱人,即思想和道德观念上的向善与友爱。在家庭单元内部孝悌的基础上做到忠恕,即是实现了社会的每个单元内外的和谐稳定。
(二)中庸的处世法则。翻开《论语》,和佛道等对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或彼岸世界的关注不同,孔子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儒家是现世哲学,《论语》中有很多描写孔子及其弟子日常言行的篇章,更是展现了其为人处世之道。
首先,将“仁”落实到为人处世,便是“克己复礼”。其中,“克己”是对人自身而言的。“克己”绝不是后世所说的摒弃七情六欲,而是人内心与薄弱意志、与负面想法的斗争。“克己”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的节制与修身养性,是自我的修行与砥砺。无论是德行抑或学识,都可在自我修行中得到完善。“为仁由己”,即是说做到仁,最关键的还是在自己,在自己是否能够克己复礼,在自己能否进行自我修行。“复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包括人类社会的种种规章制度与秩序守则,是人与人本所应有的良性链接。
其次,孔子处世法则具有五大要素,恭宽信敏惠。做到恭宽信敏惠,即是做到了“仁”。以“信”为例:“信”字从人,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平等关系而言,便是诚信、无欺诈;就不平等的上下统治或权威关系而言,便是政令的稳定与持续,不朝令夕改。从言,即是言行一致,不佞,说到做到,重视践行而不是夸夸其谈。因此,信既是内在道德,也是人际关系相处准则。一个人对内而言,无论是表面上的夸夸其谈、高大宏伟与实际行动与生活的背离,还是说到了却做不到都是不信的表现,都会造成自我及他人对自身认知的矛盾。对外而言,无信即是与他人承诺而无法实践,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这不仅不利于人与人的相处,亦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运行。
最后,中庸是孔子处世法则的核心。中庸即“过犹不及”,过满和不足都是不恰当不适宜的,唯有中庸中和,才是适宜恰当的。《论语·里仁》:“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这里的“约”,是检束,不仅在于时时刻刻的约束与克制,更在于不断省察自己在学习、生活与思想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中庸并不是平庸不变的,而是在于不断的精进自我与节制理性。
(三)重视学习。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其教与学的思想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培养君子,铸就学生人格作为教育目标。《论语》中有多处对“君子”的论述。孔子不仅极为推崇君子(德行思想方面而非地位等级),而且在实际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更是以培养君子作为教育目标。君子不但在于學业知识,亦在于人格与修行。“就有道而正焉”,便是通过自我对内反省与和他人交往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与进步,实现人格与知识的精进。因此所谓君子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方向,一个不断自我砥砺前行的方向。
其二,重视学习,乐于学习的学习态度。与后世类似“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学态度不同,《论语》中体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对知识的渴求与向往,是主动的追求,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与痛苦坚持学习不同,孔子及其弟子则是以学习为乐,无论贫穷如颜渊抑或富贵如子贡。
其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根据每个人性格与学识的差异,采取特定教学方式。面对弟子的不同性格,孔子能够开展个性化的引导,补足他们性格的短板,让他们可以在人格上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如子路和冉有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并不是给出了统一回答,而是根据其各自性格特点,回答的侧重也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