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高校思政工作的现代启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本文以《论语》为对象,试图挖掘其思政价值。将《论语》运用到高校思政工作,有以下五点意义:以“仁孝忠恕”为准则,形成共同体意识;重视学习、乐于学习,夯实学风;以恭宽信敏惠为行为规范;培养注重实践、言行一致的健康人性;在大学生中构建君子风范。
  【关键词】 《论语》;孔子;儒家;高校思政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8-0080-0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但随着网络技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也逐渐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学生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缺乏等现象,面临学业挂科问题、人际交往问题。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拥有薪火相传的千年文明及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对铸就国人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文化精神亦对当代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价值。《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挖掘其思政启示对高校思政工作意义重大。
  一、《论语》的思想特点
  《论语》既是反应儒家伦理的经典,亦是折射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
  (一)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孔子解为“爱人”。爱人就意味着突破独立的个体,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与差异,通过理解与共情实现对他人的欣赏与喜欢。同时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指男女之间的排他性恋爱,而是对他人、对社会的普遍性关照。
  其次“仁”落实到个体家庭,则是“孝悌”,孝悌就意味着在一个家庭内部,做到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如果先实现对父母兄弟等家人血亲的关照与友善,社会的每个单元都可以做到家庭成员间的孝悌,那么每个单元内部就都是和谐稳定的。
  最后,“仁”落实到社会关系上,就是忠恕。忠就是对待别人的事,如同自己的事一样。
  “恕”则是换位思考,不局限在自己的个人利害关系上考虑问题,而是能关照到他人。无论是内部的“孝悌”,还是外部的“忠恕”,都是“仁”,即爱人,即思想和道德观念上的向善与友爱。在家庭单元内部孝悌的基础上做到忠恕,即是实现了社会的每个单元内外的和谐稳定。
  (二)中庸的处世法则。翻开《论语》,和佛道等对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或彼岸世界的关注不同,孔子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儒家是现世哲学,《论语》中有很多描写孔子及其弟子日常言行的篇章,更是展现了其为人处世之道。
  首先,将“仁”落实到为人处世,便是“克己复礼”。其中,“克己”是对人自身而言的。“克己”绝不是后世所说的摒弃七情六欲,而是人内心与薄弱意志、与负面想法的斗争。“克己”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的节制与修身养性,是自我的修行与砥砺。无论是德行抑或学识,都可在自我修行中得到完善。“为仁由己”,即是说做到仁,最关键的还是在自己,在自己是否能够克己复礼,在自己能否进行自我修行。“复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包括人类社会的种种规章制度与秩序守则,是人与人本所应有的良性链接。
  其次,孔子处世法则具有五大要素,恭宽信敏惠。做到恭宽信敏惠,即是做到了“仁”。以“信”为例:“信”字从人,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平等关系而言,便是诚信、无欺诈;就不平等的上下统治或权威关系而言,便是政令的稳定与持续,不朝令夕改。从言,即是言行一致,不佞,说到做到,重视践行而不是夸夸其谈。因此,信既是内在道德,也是人际关系相处准则。一个人对内而言,无论是表面上的夸夸其谈、高大宏伟与实际行动与生活的背离,还是说到了却做不到都是不信的表现,都会造成自我及他人对自身认知的矛盾。对外而言,无信即是与他人承诺而无法实践,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这不仅不利于人与人的相处,亦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运行。
  最后,中庸是孔子处世法则的核心。中庸即“过犹不及”,过满和不足都是不恰当不适宜的,唯有中庸中和,才是适宜恰当的。《论语·里仁》:“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这里的“约”,是检束,不仅在于时时刻刻的约束与克制,更在于不断省察自己在学习、生活与思想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中庸并不是平庸不变的,而是在于不断的精进自我与节制理性。
  (三)重视学习。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其教与学的思想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培养君子,铸就学生人格作为教育目标。《论语》中有多处对“君子”的论述。孔子不仅极为推崇君子(德行思想方面而非地位等级),而且在实际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更是以培养君子作为教育目标。君子不但在于學业知识,亦在于人格与修行。“就有道而正焉”,便是通过自我对内反省与和他人交往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与进步,实现人格与知识的精进。因此所谓君子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方向,一个不断自我砥砺前行的方向。
  其二,重视学习,乐于学习的学习态度。与后世类似“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学态度不同,《论语》中体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对知识的渴求与向往,是主动的追求,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与痛苦坚持学习不同,孔子及其弟子则是以学习为乐,无论贫穷如颜渊抑或富贵如子贡。
  其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根据每个人性格与学识的差异,采取特定教学方式。面对弟子的不同性格,孔子能够开展个性化的引导,补足他们性格的短板,让他们可以在人格上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如子路和冉有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并不是给出了统一回答,而是根据其各自性格特点,回答的侧重也有差异。
其他文献
【摘要】“气韵生动”出现在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最初以画论的形式进入到中国艺术领域之中,对中国书画艺术以及后世的文学、美学中都有深远影响。“气韵生动”一直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关键概念,所以对近些年关于“气韵生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主要从“气韵生动”的语义研究、“气韵生动”概念的历史演变、“气韵生动”概念的西译及现代阐释、“气韵生动”与中国艺术的精神这些方面归纳“气韵生动”的研究现状。  【关键
期刊
【摘要】 “双音节名词+单音节形容词”这一短语结构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之中,如肩膀宽、筷子长、碗口粗等。这一结构的两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具有空间性和模糊性,可以用作形容词定语修饰中心语,既包含形容词的修辞效果,同时又具有量词性,可以大致度量出所修饰词的形状、大小等。  【关键词】 小三角;空间性;模糊性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受到疫情影响,导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严重冲击,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心理状态。为了响应后疫情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复工建设,以文娱产业中常见的音乐为切入点,从后疫情时期文化生活现状出发,实践探究了音乐对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积极意义和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对后疫情阶段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可行之道。  【关键词】 后疫情视角;音乐;精神文化;生活期待;综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I2
期刊
【摘要】 戏曲舞蹈教学是当前舞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传统武术、芭蕾以及戏曲舞蹈组成了我国的古典舞训练体系。而这其中的戏曲舞蹈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具有十分多样的形态。在戏曲舞蹈当中,京剧有着发展和传承的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京剧这类传统戏曲舞蹈也逐渐与时代脱轨,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不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因此,戏曲舞蹈要在相对于稳定、永恒与变异的原则下进行不断传承与创新,以此来实现更好
期刊
【摘要】 在白嘉轩身上体现了硬汉的气质,主要是身体的硬朗,精神的硬气,文化的自信。他严于律己,刚正不阿,不媚权,不媚俗。  【关键词】 《白鹿原》;白嘉轩;硬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8-0030-02  一部小说想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身影,要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典型形象,要么题材和体裁的特别,否则是很难在文学史的历史
期刊
【摘要】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是党的新鲜血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积极研究探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学生党员在思想、工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构建“先锋寝室工程”模式,探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 先锋模范;新途径;“先锋寝室工程”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习者的口头交际能力,但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多开口说话,这与口语教学的宗旨相违背。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的出现扭转了这一趋势,践行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的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观念也越来越在高校课程教育中被得到重视,本文就以《规范汉字书写》专业课程与思政隐性教育融合为着力点,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对高校专业课程进行了概念分析和系统构建,并从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找到课程思政与具体专业课程的最佳融合方式,为进一步实践课程思政
期刊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民众体育意识逐步的增强,社会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社会体育社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体育社团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自身显著的优势和卓越的成效。因而,对于社会体育社团的品牌化构建和建设,以及对社会体育社团品牌战略指导下的社会体育社团发展进行深入的探究,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在此背
期刊
【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学的实验田,比较文学的多棱镜,民族文学的展示台。拉美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优秀代表,对世界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且极大鼓舞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本文对“1949-2019”70年间拉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在中国译介出版的阶段特点进行分析,对中国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示范性路径参考。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拉美文学;译介出版;示范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