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准了文章的出发点,着力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朗读,可以牵一“点”而动全“篇”,由课内“指导”而延伸为课外“自练”。
【关键词】 朗读重要性;朗读训练方法;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由此可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既然朗读这么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更加重视朗读的训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要加强朗读的训练
1、端正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由于受统考升学率的影响,往往会重写轻读,狠抓字、词、句、篇的落实,把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挤掉了,或是读几遍,走走过场就算了,结果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低的现象。我在教学中,坚持把“朗读”放在教学的一定高度,并加强朗读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今天,加强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决不是绊脚石,而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2、制定朗读计划。教师制定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时,要辅之朗读计划。全书中那些是重点指导朗读训练的文章?这些文章各具有什么特色?哪些是全文指导?哪些是片段指导?都要事先安排好。在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方面,本期要达到什么要求等,都要明确提出来。只有朗读计划周密,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3、课外阅读博采众长。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课内阅读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博采众家之长。
二、把握三条线
1、范读引路,点拨先行。
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小小的船》,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在大海中永生》的悲痛,《船长》的惊险、紧迫。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另外,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以成人化标准来衡量。在注意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成人的差异,就每次训练来说,也要逐步提高要求。 3、授之以“渔”,举一反三。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A、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B、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C、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
三、抓住三个点
1、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
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听录音,听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个字说出作者的感受,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痛”字。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老师告诉学生:文中的景物都蕴涵作者的这份“痛”之情,再让学生读,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痛心之情。
2、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
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据以传情达意。例如“……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这段话中,“只好”、“吞了”、“猛敲”、“冲向”这组词用得非常形象、准确,这里“只好”表明了林冲被迫应战的谦让精神,而“吞了”、“猛敲”、“冲向”则可以看出洪教头的傲慢,心急气盛。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读得有声有色。
3、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
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例如“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这一段话音顿基本一致,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琅琅上口,整齐匀称的排列中又有参差,形成了抑扬、悦耳的节奏美。指导时,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吟诵,让学生根据语句的内在韵律,抑扬顿挫地读出这一部分。并以次为要旨,进而朗读《鼎湖山听泉》的第4节。可谓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四、分角色朗读
这朗读方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教《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请两位朗读水平较好的男女生分别来朗读羊和狼的五次对话,老山羊的聪明机智,狼的花言巧语,学生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都进入情境,又如《借生日》这一课中,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 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朗读。
五、古诗文、诗歌的朗读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古诗文、诗歌。它是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认为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我是这样做的:
1、正音听读,读通课文。
对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鉴别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个句子,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我们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
3、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4、图文赏读,掌握思路。
一篇文章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根据文意、诗意配图、配乐,让学生在犹如临其境的感受中朗读文章、诗歌,从而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
5、想像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像,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像。雨果说:“想像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像,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6、分类赛读,激发兴趣。
单一呆板的朗读方式往往使人产生厌恶甚至抵制的情绪,如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诵读方式有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等。
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善语文课程评价必须从加强最基础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开始。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朗读训练中我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尊重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准了文章的出发点,着力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朗读,可以牵一“点”而动全“篇”,由课内“指导”而延伸为课外“自练”。
【关键词】 朗读重要性;朗读训练方法;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由此可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既然朗读这么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更加重视朗读的训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要加强朗读的训练
1、端正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由于受统考升学率的影响,往往会重写轻读,狠抓字、词、句、篇的落实,把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挤掉了,或是读几遍,走走过场就算了,结果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低的现象。我在教学中,坚持把“朗读”放在教学的一定高度,并加强朗读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今天,加强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决不是绊脚石,而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2、制定朗读计划。教师制定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时,要辅之朗读计划。全书中那些是重点指导朗读训练的文章?这些文章各具有什么特色?哪些是全文指导?哪些是片段指导?都要事先安排好。在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方面,本期要达到什么要求等,都要明确提出来。只有朗读计划周密,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3、课外阅读博采众长。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课内阅读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博采众家之长。
二、把握三条线
1、范读引路,点拨先行。
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小小的船》,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在大海中永生》的悲痛,《船长》的惊险、紧迫。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另外,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以成人化标准来衡量。在注意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成人的差异,就每次训练来说,也要逐步提高要求。 3、授之以“渔”,举一反三。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A、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B、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C、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
三、抓住三个点
1、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
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听录音,听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个字说出作者的感受,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痛”字。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老师告诉学生:文中的景物都蕴涵作者的这份“痛”之情,再让学生读,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痛心之情。
2、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
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据以传情达意。例如“……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这段话中,“只好”、“吞了”、“猛敲”、“冲向”这组词用得非常形象、准确,这里“只好”表明了林冲被迫应战的谦让精神,而“吞了”、“猛敲”、“冲向”则可以看出洪教头的傲慢,心急气盛。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读得有声有色。
3、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
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例如“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这一段话音顿基本一致,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琅琅上口,整齐匀称的排列中又有参差,形成了抑扬、悦耳的节奏美。指导时,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吟诵,让学生根据语句的内在韵律,抑扬顿挫地读出这一部分。并以次为要旨,进而朗读《鼎湖山听泉》的第4节。可谓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四、分角色朗读
这朗读方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教《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请两位朗读水平较好的男女生分别来朗读羊和狼的五次对话,老山羊的聪明机智,狼的花言巧语,学生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都进入情境,又如《借生日》这一课中,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 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朗读。
五、古诗文、诗歌的朗读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古诗文、诗歌。它是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认为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我是这样做的:
1、正音听读,读通课文。
对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鉴别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个句子,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我们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
3、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4、图文赏读,掌握思路。
一篇文章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变静为动,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根据文意、诗意配图、配乐,让学生在犹如临其境的感受中朗读文章、诗歌,从而更深刻地领悟文意、诗意。
5、想像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像,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像。雨果说:“想像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像,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6、分类赛读,激发兴趣。
单一呆板的朗读方式往往使人产生厌恶甚至抵制的情绪,如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诵读方式有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等。
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善语文课程评价必须从加强最基础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开始。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朗读训练中我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尊重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准了文章的出发点,着力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朗读,可以牵一“点”而动全“篇”,由课内“指导”而延伸为课外“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