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irl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正在进行一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变革。在此次教育变革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开展,笔者认为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关注校本课程建设和利用。
  【关键词】 新课程 物理教学 建议
  
  “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
  1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教师加强学习,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例如“电磁感应”的教学,新教材[2]用三节课时逐渐展示:这段教材的内容与人类对于认识“电磁感应”的过程相一致,对于初学者,是一个环环相连、逻辑线索清晰的整体。它通过大量的实验等丰富的素材给学生一个学习、认识科学规律的较完整的过程。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经过简单的介绍几位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作为科普讲座式的轻描淡写的带过,就讲大量的习题。使得“电磁感应问题”教学中,在对学生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过程上的教育效果上大打折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理论”与“习题”教学对立起来,常常采用节省所谓“理论”教学时间,用于“习题”教学。这种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的。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的过程既是学习的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2注重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要问就问在关键之处,问在学生的思维薄弱点,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回答学生的提问,尽量不要简单化,想办法引导学生思考。即使学生答错了,“你的想法有新意,你还有什么要补充吗?”、“你的意见与众不同,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样做,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发现其思维与众不同之处或薄弱环节。
  个别教师把一个完整的物理物体表述划分为很多支离破碎、没有思维力度的“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小问题,不停地问,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任何思维力度。[3]有的教师上课设计的互动形式项目很多,“读一读”、“看一看”、“背一背”、“做一做”、“练一练”、“思一思”……课堂教学程序化,表面上轰轰烈烈,课后向学生询问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就哑口无言了。上述教师的方式和方法对课堂活跃起到一定作用,但肤浅的提问与表面上热闹这种教学形式,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率。
  3注重实验
  重视实验,重视实验教学。不能把实验作为教学附件,或仅仅作为一段引言或一个转折。要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发挥实验在概念、定律、定理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作为实验学科,实验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用一个有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知情并重的教学佳境。
  新课程对实验的要求较高,以实验为主线,体现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物理学发展中的科学家的群体重要的实验,展现科学家们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4注重能力培养
  知识本身是确定的,而确定的知识是无穷尽的,没有学生能将人类社会积累下的所有知识都掌握,不过作为学生应该能做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方便他们在日后需要的时候,及时迅速的掌握某项知识或技能。
  如本文前例所述,我们在运用汽车说明书展开教学时,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品牌的汽车说明书所提到的汽车的不同性能总结出汽车的动力不同,所提供的加速度不同。这些不是有由教师给出的结论,而是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的。这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过程是要学生从不同的汽车经销商那获取大量的资料,而这样的活动要求大家走出校园,要和很多的校外人员打交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发现了不同的汽车由于动力不同,车身质量不同,所提供的加速度不同的区别时,要求学生设法研究这些相关因素间的联系,要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去验证他的假设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免不了要走弯路,遇到挫折,这种情况正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索精神提供机会。教学过程中,学什么不再是首要的,怎样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学生长期学习,一生学习作好准备。
  5注重探究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要摒弃以往的让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的做法。把学习变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接受式学习变为发现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改”可以以点带面进行,不要追求学生发现的完整性。“课改”应灵活机动进行,不要追求学生发现形式的统一性。教学过程允许学生出错,不要过分追求发现的结果正确性。如在必修的教学中,刚好学校有大型科技活动,有教师学生布置“杂技中的力学”问题的研究,不少同学的研究方案表演时最终失败了,但只要想法符合物理道理,教师一同给与发奖。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保宗悌.物理.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7
  3姜立东.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低效教学行为分析.物理教师,2007
  (6)
其他文献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汽车维修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给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
期刊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1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的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创新是一种积极发现问题、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当今信息社会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学是科学思维
期刊
【摘 要】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综合运用和创造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 探究式学习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培养,
期刊
“春色满园关不住,语文课改花盛开”。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不断把新的教法尝试于课堂,推动课程改革稳步向前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许多教师对于课改不能准确地把握尺度,或逡巡不前,或矫枉过正。前几日听了全国语文名师“走进新课程”观摩课后,感觉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思路豁然开朗。现将几点感受浅谈如下:  1教给学生方法,培养
期刊
创新并非教师的专利,它同样也属于学生。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1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兴趣。兴趣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它会因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或消失。作为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情景中开展活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例如,教学“三步计算应
期刊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多年来,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使语文教学积重难返,已不适应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这一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1抓住课堂和课本。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课本都选择了文质皆美的典范性文章。老师在讲课之前都进行
期刊
课改的新理论提出,我们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规念,鼓励学生
期刊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体现的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入,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通过引入探究式学习方式,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1具体做法  1.1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作好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入的准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为语文的性质做了一个界定。仔细探究一下,我们发现,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语文性质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它的文化性。语文知识中的文学史、文化史等基本内容是它外显的文化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