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正在进行一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变革。在此次教育变革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开展,笔者认为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关注校本课程建设和利用。
【关键词】 新课程 物理教学 建议
“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
1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教师加强学习,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例如“电磁感应”的教学,新教材[2]用三节课时逐渐展示:这段教材的内容与人类对于认识“电磁感应”的过程相一致,对于初学者,是一个环环相连、逻辑线索清晰的整体。它通过大量的实验等丰富的素材给学生一个学习、认识科学规律的较完整的过程。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经过简单的介绍几位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作为科普讲座式的轻描淡写的带过,就讲大量的习题。使得“电磁感应问题”教学中,在对学生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过程上的教育效果上大打折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理论”与“习题”教学对立起来,常常采用节省所谓“理论”教学时间,用于“习题”教学。这种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的。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的过程既是学习的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2注重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要问就问在关键之处,问在学生的思维薄弱点,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回答学生的提问,尽量不要简单化,想办法引导学生思考。即使学生答错了,“你的想法有新意,你还有什么要补充吗?”、“你的意见与众不同,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样做,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发现其思维与众不同之处或薄弱环节。
个别教师把一个完整的物理物体表述划分为很多支离破碎、没有思维力度的“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小问题,不停地问,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任何思维力度。[3]有的教师上课设计的互动形式项目很多,“读一读”、“看一看”、“背一背”、“做一做”、“练一练”、“思一思”……课堂教学程序化,表面上轰轰烈烈,课后向学生询问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就哑口无言了。上述教师的方式和方法对课堂活跃起到一定作用,但肤浅的提问与表面上热闹这种教学形式,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率。
3注重实验
重视实验,重视实验教学。不能把实验作为教学附件,或仅仅作为一段引言或一个转折。要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发挥实验在概念、定律、定理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作为实验学科,实验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用一个有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知情并重的教学佳境。
新课程对实验的要求较高,以实验为主线,体现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物理学发展中的科学家的群体重要的实验,展现科学家们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4注重能力培养
知识本身是确定的,而确定的知识是无穷尽的,没有学生能将人类社会积累下的所有知识都掌握,不过作为学生应该能做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方便他们在日后需要的时候,及时迅速的掌握某项知识或技能。
如本文前例所述,我们在运用汽车说明书展开教学时,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品牌的汽车说明书所提到的汽车的不同性能总结出汽车的动力不同,所提供的加速度不同。这些不是有由教师给出的结论,而是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的。这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过程是要学生从不同的汽车经销商那获取大量的资料,而这样的活动要求大家走出校园,要和很多的校外人员打交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发现了不同的汽车由于动力不同,车身质量不同,所提供的加速度不同的区别时,要求学生设法研究这些相关因素间的联系,要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去验证他的假设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免不了要走弯路,遇到挫折,这种情况正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索精神提供机会。教学过程中,学什么不再是首要的,怎样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学生长期学习,一生学习作好准备。
5注重探究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要摒弃以往的让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的做法。把学习变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接受式学习变为发现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改”可以以点带面进行,不要追求学生发现的完整性。“课改”应灵活机动进行,不要追求学生发现形式的统一性。教学过程允许学生出错,不要过分追求发现的结果正确性。如在必修的教学中,刚好学校有大型科技活动,有教师学生布置“杂技中的力学”问题的研究,不少同学的研究方案表演时最终失败了,但只要想法符合物理道理,教师一同给与发奖。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保宗悌.物理.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7
3姜立东.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低效教学行为分析.物理教师,2007
(6)
【关键词】 新课程 物理教学 建议
“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
1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教师加强学习,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例如“电磁感应”的教学,新教材[2]用三节课时逐渐展示:这段教材的内容与人类对于认识“电磁感应”的过程相一致,对于初学者,是一个环环相连、逻辑线索清晰的整体。它通过大量的实验等丰富的素材给学生一个学习、认识科学规律的较完整的过程。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经过简单的介绍几位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作为科普讲座式的轻描淡写的带过,就讲大量的习题。使得“电磁感应问题”教学中,在对学生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过程上的教育效果上大打折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理论”与“习题”教学对立起来,常常采用节省所谓“理论”教学时间,用于“习题”教学。这种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的。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的过程既是学习的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2注重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要问就问在关键之处,问在学生的思维薄弱点,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回答学生的提问,尽量不要简单化,想办法引导学生思考。即使学生答错了,“你的想法有新意,你还有什么要补充吗?”、“你的意见与众不同,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样做,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发现其思维与众不同之处或薄弱环节。
个别教师把一个完整的物理物体表述划分为很多支离破碎、没有思维力度的“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小问题,不停地问,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任何思维力度。[3]有的教师上课设计的互动形式项目很多,“读一读”、“看一看”、“背一背”、“做一做”、“练一练”、“思一思”……课堂教学程序化,表面上轰轰烈烈,课后向学生询问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就哑口无言了。上述教师的方式和方法对课堂活跃起到一定作用,但肤浅的提问与表面上热闹这种教学形式,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率。
3注重实验
重视实验,重视实验教学。不能把实验作为教学附件,或仅仅作为一段引言或一个转折。要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发挥实验在概念、定律、定理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作为实验学科,实验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用一个有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知情并重的教学佳境。
新课程对实验的要求较高,以实验为主线,体现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物理学发展中的科学家的群体重要的实验,展现科学家们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4注重能力培养
知识本身是确定的,而确定的知识是无穷尽的,没有学生能将人类社会积累下的所有知识都掌握,不过作为学生应该能做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方便他们在日后需要的时候,及时迅速的掌握某项知识或技能。
如本文前例所述,我们在运用汽车说明书展开教学时,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品牌的汽车说明书所提到的汽车的不同性能总结出汽车的动力不同,所提供的加速度不同。这些不是有由教师给出的结论,而是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的。这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过程是要学生从不同的汽车经销商那获取大量的资料,而这样的活动要求大家走出校园,要和很多的校外人员打交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发现了不同的汽车由于动力不同,车身质量不同,所提供的加速度不同的区别时,要求学生设法研究这些相关因素间的联系,要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去验证他的假设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免不了要走弯路,遇到挫折,这种情况正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索精神提供机会。教学过程中,学什么不再是首要的,怎样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学生长期学习,一生学习作好准备。
5注重探究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要摒弃以往的让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的做法。把学习变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接受式学习变为发现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改”可以以点带面进行,不要追求学生发现的完整性。“课改”应灵活机动进行,不要追求学生发现形式的统一性。教学过程允许学生出错,不要过分追求发现的结果正确性。如在必修的教学中,刚好学校有大型科技活动,有教师学生布置“杂技中的力学”问题的研究,不少同学的研究方案表演时最终失败了,但只要想法符合物理道理,教师一同给与发奖。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保宗悌.物理.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7
3姜立东.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低效教学行为分析.物理教师,2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