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好这一教学目标也是扎实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近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努力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是由一篇篇相对独立的文章构成的。我认为,学习这些文章绝不仅仅是要孩子们知道一位名人、了解一个故事、受到一点启发、得到一些教益,与此同等重要,甚至更胜一筹的应该是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学习。我们知道,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大多出自名家之笔,其语言的规范性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学习这样的语言表达,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近日学习《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我遇到这样一个课堂意外:教材中有一段介绍砧状云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在学习这段文字时,为检验学生是否理解这段文字,我问学生:“哪种云能传达给飞行员雷雨信息?这种云是什么样子的?”原以为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那天的课堂上竟用去了很长时间。症结处是在对砧状云的描述上。因为问题回答的思路和原文思路不同,在回答问题时需要将原文的语言稍作调整,才能保证语言的流畅。可就是这样的稍作调整,竟难住了六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在表达时磕磕绊绊,语言极不流畅,令课堂上的我始料不及。无奈,我一点点启发,一点点帮他们梳理,最终才勉强过关。这个教学环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应该有清晰的思路。我们常说我口表我心,一个思维混乱的人不可能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别说要清晰流畅地完成一篇文字了。
我不禁想到,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是不是更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视原文的朗读,而轻视了将课文语言灵活表达的训练呢?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照本宣科,那他们自由表达的能力又怎能提高呢?这个能力的欠缺,突出表现在孩子们的阅读理解练习上:很多孩子在做阅读训练时,不懂得从原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不能很顺畅地把原文变成问题的答案。有时我们会埋怨孩子没有好好读文章,其实是孩子能力上的欠缺。这样的教学经历,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思考。
二、设计导语,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指导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一直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我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并能理解全篇内容。
四、精讲多读,读出文章的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时,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对通俗易懂的句段,则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和含义。阅读课文时,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射阳县解放路小学)
一、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是由一篇篇相对独立的文章构成的。我认为,学习这些文章绝不仅仅是要孩子们知道一位名人、了解一个故事、受到一点启发、得到一些教益,与此同等重要,甚至更胜一筹的应该是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学习。我们知道,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大多出自名家之笔,其语言的规范性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学习这样的语言表达,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近日学习《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我遇到这样一个课堂意外:教材中有一段介绍砧状云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在学习这段文字时,为检验学生是否理解这段文字,我问学生:“哪种云能传达给飞行员雷雨信息?这种云是什么样子的?”原以为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那天的课堂上竟用去了很长时间。症结处是在对砧状云的描述上。因为问题回答的思路和原文思路不同,在回答问题时需要将原文的语言稍作调整,才能保证语言的流畅。可就是这样的稍作调整,竟难住了六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在表达时磕磕绊绊,语言极不流畅,令课堂上的我始料不及。无奈,我一点点启发,一点点帮他们梳理,最终才勉强过关。这个教学环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应该有清晰的思路。我们常说我口表我心,一个思维混乱的人不可能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别说要清晰流畅地完成一篇文字了。
我不禁想到,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是不是更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视原文的朗读,而轻视了将课文语言灵活表达的训练呢?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照本宣科,那他们自由表达的能力又怎能提高呢?这个能力的欠缺,突出表现在孩子们的阅读理解练习上:很多孩子在做阅读训练时,不懂得从原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不能很顺畅地把原文变成问题的答案。有时我们会埋怨孩子没有好好读文章,其实是孩子能力上的欠缺。这样的教学经历,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思考。
二、设计导语,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指导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一直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我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并能理解全篇内容。
四、精讲多读,读出文章的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时,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对通俗易懂的句段,则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和含义。阅读课文时,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射阳县解放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