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佛山民营经济的发展现况分析
1、佛山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两大模式。与东莞民营经济更多是借助外资的母体生长,缺乏自有品牌相比,大佛山的民营经济是更典型的内源性经济。美的、科龙、万和、格兰仕……自有大品牌的众多和密集度在中国极为罕见。而同为内源性生长,大佛山民营经济的成长道路又有着极大的丰富性,南海模式和顺德模式是其中最经典的标本。佛山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存在着两大模式:(1)顺德模式:产权化蝶之变。大批国有、集体企业通过转制,改组改造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企业,这一模式后来在大佛山范围内得到推广,美的、科龙、万家乐等知名企业均通过该模式转换成民营企业。(2)南海模式:草根经济破土而生。是由传统的家族管理转变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亲贤并举”经营管理模式。一批家族企业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正谋求上市,如南海的兴发铝材、凤铝铝业、志高空调等。
2、民企发展呈规模化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佛山市2004年1-6月民营经济的工业总产值为1053亿元,占到了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56.9%。在这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贡献的工业总产值为719.6亿元,在整个民营经济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约7成,同比增长20%以上。全市民营集团达36户,工业产值(销售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有111户,超10亿元的有6户,超100亿元的有4户。受美的、科龙两家民营家电巨头产品旺销的推动,仅8月份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142.45亿元,同比增长48.9%。这批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后劲足和拓展能力强的民营龙头企业,规模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力强,并已成长为佛山市民营企业的产业经济支柱。规模化发展是目前佛山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性。
3、专业镇推动产业集群化。佛山市目前涌现了一批民营经济行业高度集中、主业特色鲜明、簇群化态势明显的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共有产业集群32个,专业镇19个。不少专业镇的民营经济总量已超过100亿元,甚至高达数百亿元,成为镇区经济中的“民营航母”。从石湾陶瓷、容桂家电、西樵轻纺到南庄建陶、乐从家具、盐步内衣,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民营经济,目前不但形成了佛山经济发展的鲜明产业集群特色,而且民营企业的簇群化和行业的相对集中,带来了强大的规模效应,但佛山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竞争力弱,成长性低。一是民营企业多局限在传统产业,产品销路不多,生命周期短,科技创新含量和创新度还不够高,企业设备不够先进等方面。二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特别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滞后。三是发展方式以数量扩张为主,资源占用和消耗过大;四是企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
2、发展环境不理想。作为佛山国民经济中比重最高、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经济类型,民营经济目前所享受的发展环境却仍不够理想,这直接影响其发挥作用。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社会化融资渠道不够顺畅,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企业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不多,不够顺畅。一些职能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时,还存在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两张脸”和“两个标准”的情况依然存在;企业跨区域延伸发展仍受到较多制约,政府观念更新不快,且“干预过多,服务偏少”。
3、管理不科学。大多数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的领导人文化层次偏低,缺乏投资经营大企业和参与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竞争的经验。同时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少“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4、人才短缺。在调查研究中,企业普遍认为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人才。人才短缺主要表现在:首先高素质民营企业主缺乏和民营企业家缺乏。许多企业主为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观念严重滞后。一些企业观念保守,小农意识浓厚,存在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发展壮大的气魄和富而思进的财富观。其次,一些企业经营理念陈旧,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与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缺乏长远、明确、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而且缺乏高素质的员工。民营企业的不少岗位由农民工转岗而来。再加上人才机制不完善,不注重人才的培育,员工流动性强,企业骨干不稳定。
5、企业的技术改造相对滞后。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影响了企业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三、发展佛山民营经济的对策
1、加强产业资源优势的整合,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产业资源优势的整合,倡导“一镇一主业”发展模式,引导民营骨干龙头企业兼并、收购劣势企业。据悉,目前佛山已形成一批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专业镇,如大沥的铝型材加工业、南庄和石湾的陶瓷业、西樵的纺织业、盐步的内衣业、金沙的五金加工业、张槎的针纺织业、澜石的有色金属加工业、环市的童服制造业、乐从和龙江的家具制造业、容桂和北的家电制造业、伦教的木工机械制造业、陈村的花卉种植业等。
2、打造理想的经济发展环境。(1)政策资源的整合。打破体制上的障碍,为佛山社会经济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推进体制上、规划上、政策上、管理上的衔接,打破旧的体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促使区域内各种资源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整顿机关作风,实行“首问责任制”,克服了“五难”(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2)加强服务社会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三是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民企积极参加每年一届的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四是推动银行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赢得银行信贷;应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改组,争取更多企业走上股权多元化和社会化道路,采取合伙制、股份制等组合投资方式,提高民营资本投入集中程度。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民营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目标,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和分工监督的原则,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确立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关系。可采用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亲贤并举”经营管理的模式,引入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提升决策和管理水平,使企业保持旺盛的持续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1)以人为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人才资源管理,做到人尽其才。企业要真正意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没有高素质人才就没有企业前途,树立起“金银有价人才无价”人才观,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才结构,注重对人才进行战略性设计、培养、选拔和使用。(2)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首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真正摆脱缺乏实业精神,唯眼前利益是图等投机性心理倾向。再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养更新观念,站在更高认识层面上更深刻把握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最后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谋划,避免决策中急躁性、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
5、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1)增加科技投入,做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不断提供民营企业整体科技含量。(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3)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落户力度。大幅度引进优秀急需人才,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完全放开入户限制,免收城市增容费,提供安家费及科研经费等。(4)加强与省市科研院校的合作,争取科研成果、科研项目落户,吸收新型实用技术,争取省市科研院校的支持,为地方培育科技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1、佛山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两大模式。与东莞民营经济更多是借助外资的母体生长,缺乏自有品牌相比,大佛山的民营经济是更典型的内源性经济。美的、科龙、万和、格兰仕……自有大品牌的众多和密集度在中国极为罕见。而同为内源性生长,大佛山民营经济的成长道路又有着极大的丰富性,南海模式和顺德模式是其中最经典的标本。佛山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存在着两大模式:(1)顺德模式:产权化蝶之变。大批国有、集体企业通过转制,改组改造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企业,这一模式后来在大佛山范围内得到推广,美的、科龙、万家乐等知名企业均通过该模式转换成民营企业。(2)南海模式:草根经济破土而生。是由传统的家族管理转变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亲贤并举”经营管理模式。一批家族企业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正谋求上市,如南海的兴发铝材、凤铝铝业、志高空调等。
2、民企发展呈规模化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佛山市2004年1-6月民营经济的工业总产值为1053亿元,占到了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56.9%。在这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贡献的工业总产值为719.6亿元,在整个民营经济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约7成,同比增长20%以上。全市民营集团达36户,工业产值(销售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有111户,超10亿元的有6户,超100亿元的有4户。受美的、科龙两家民营家电巨头产品旺销的推动,仅8月份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142.45亿元,同比增长48.9%。这批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后劲足和拓展能力强的民营龙头企业,规模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力强,并已成长为佛山市民营企业的产业经济支柱。规模化发展是目前佛山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性。
3、专业镇推动产业集群化。佛山市目前涌现了一批民营经济行业高度集中、主业特色鲜明、簇群化态势明显的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共有产业集群32个,专业镇19个。不少专业镇的民营经济总量已超过100亿元,甚至高达数百亿元,成为镇区经济中的“民营航母”。从石湾陶瓷、容桂家电、西樵轻纺到南庄建陶、乐从家具、盐步内衣,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民营经济,目前不但形成了佛山经济发展的鲜明产业集群特色,而且民营企业的簇群化和行业的相对集中,带来了强大的规模效应,但佛山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竞争力弱,成长性低。一是民营企业多局限在传统产业,产品销路不多,生命周期短,科技创新含量和创新度还不够高,企业设备不够先进等方面。二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特别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滞后。三是发展方式以数量扩张为主,资源占用和消耗过大;四是企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
2、发展环境不理想。作为佛山国民经济中比重最高、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经济类型,民营经济目前所享受的发展环境却仍不够理想,这直接影响其发挥作用。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社会化融资渠道不够顺畅,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企业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不多,不够顺畅。一些职能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时,还存在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两张脸”和“两个标准”的情况依然存在;企业跨区域延伸发展仍受到较多制约,政府观念更新不快,且“干预过多,服务偏少”。
3、管理不科学。大多数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的领导人文化层次偏低,缺乏投资经营大企业和参与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竞争的经验。同时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少“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4、人才短缺。在调查研究中,企业普遍认为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人才。人才短缺主要表现在:首先高素质民营企业主缺乏和民营企业家缺乏。许多企业主为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观念严重滞后。一些企业观念保守,小农意识浓厚,存在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发展壮大的气魄和富而思进的财富观。其次,一些企业经营理念陈旧,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与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缺乏长远、明确、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而且缺乏高素质的员工。民营企业的不少岗位由农民工转岗而来。再加上人才机制不完善,不注重人才的培育,员工流动性强,企业骨干不稳定。
5、企业的技术改造相对滞后。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影响了企业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三、发展佛山民营经济的对策
1、加强产业资源优势的整合,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产业资源优势的整合,倡导“一镇一主业”发展模式,引导民营骨干龙头企业兼并、收购劣势企业。据悉,目前佛山已形成一批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专业镇,如大沥的铝型材加工业、南庄和石湾的陶瓷业、西樵的纺织业、盐步的内衣业、金沙的五金加工业、张槎的针纺织业、澜石的有色金属加工业、环市的童服制造业、乐从和龙江的家具制造业、容桂和北的家电制造业、伦教的木工机械制造业、陈村的花卉种植业等。
2、打造理想的经济发展环境。(1)政策资源的整合。打破体制上的障碍,为佛山社会经济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推进体制上、规划上、政策上、管理上的衔接,打破旧的体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促使区域内各种资源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整顿机关作风,实行“首问责任制”,克服了“五难”(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2)加强服务社会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三是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民企积极参加每年一届的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四是推动银行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赢得银行信贷;应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改组,争取更多企业走上股权多元化和社会化道路,采取合伙制、股份制等组合投资方式,提高民营资本投入集中程度。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民营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目标,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和分工监督的原则,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确立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关系。可采用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亲贤并举”经营管理的模式,引入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提升决策和管理水平,使企业保持旺盛的持续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1)以人为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人才资源管理,做到人尽其才。企业要真正意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没有高素质人才就没有企业前途,树立起“金银有价人才无价”人才观,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才结构,注重对人才进行战略性设计、培养、选拔和使用。(2)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首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真正摆脱缺乏实业精神,唯眼前利益是图等投机性心理倾向。再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养更新观念,站在更高认识层面上更深刻把握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最后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谋划,避免决策中急躁性、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
5、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1)增加科技投入,做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不断提供民营企业整体科技含量。(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3)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落户力度。大幅度引进优秀急需人才,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完全放开入户限制,免收城市增容费,提供安家费及科研经费等。(4)加强与省市科研院校的合作,争取科研成果、科研项目落户,吸收新型实用技术,争取省市科研院校的支持,为地方培育科技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