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场对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荏苒,我带的学生又升入高三了。在宁静的课堂阅读中,看着学生们若有所思的面庞,我也陷入了沉思。在纷纷扰扰的社会氛围中,人的性情也变得浮躁与不安,如何才能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呢?我认为,惟有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把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扩大到人的教育、人的发展上,把语文教育归位到旨在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继承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的母语教育上来。”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与圣贤先哲们进行一场场的对决,进而去感受美,滋养生命的美;去陶冶性情,享用一生的好性情;去发掘灵感,创作美文的灵感。
  一、与自己對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毕淑敏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由此可见,在听觉、视觉方面的冲击非常强烈的当下,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那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阅读的激情,因此从高一入学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组织几次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和一些随堂的讨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些同学作了充分准备之后的激情昂扬的表演、引经据典的论证、妙语连珠的台词确确实实地会感染在场的所有同学,无疑也会引起其他同学的艳羡。在此基础上,顺势用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话引导了学生:“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才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为了使学生阅读的激情得以延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每周安排1-2节课作为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每节课要有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效果等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思,读有所用,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并且及时检查和交流,让学生一点点的思想的灵光得到及时的彰显,那么阅读的兴趣就会得到强化。
  二、与名著对决,提升思维的力度
  阅读名著,就是与伟大心灵的对话。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从书中的智慧得到人生的启迪,能够从书中人物身上学到顽强拼搏的精神。文学名著具有令人百读不厌的魅力,要深入领会,不下一番涵泳、玩味的工夫是不成的。要把这种工夫当作通向真正理解名著深层意蕴的必要途径,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从整体上去感受,从细微处去体验,以期通过阅读鉴赏与作者在心理、情感上产生共鸣,并由此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正如毕淑敏所说的:“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冰心先生也说过,读书永远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因为她从书中得到的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些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这些都应该是经典文学名著阅读的真谛。名著描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复杂的人性,其中包涵许多历史、人类的睿智。我们在阅读中去经历前人的、我们未曾经历过的丰富的生活;去认识、了解各种人物的复杂经历、情感和个性。无论《哈姆莱特》《复活》等外国文学名著,还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名著,其深刻寓意,对生活的洞见,至今仍能给人们许多启迪,仍能增长人的见识。
  高一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第一个假期可以安排学生选择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第二个假期安排学生选择一部外国文学名著阅读,做好阅读笔记,并将自己的感悟形成文字,在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周进行交流和讨论。与同学互相交流、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自己对名著的理解。同学之间见仁见智的讨论交流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弥补理解的不足,纠正理解的偏差,加深记忆的印象。写读书笔记还有助于对名著的创造性理解,从而读活名著,提升思维的力度。
  三、与美文对决,接受心灵的陶冶、捕捉创作的灵感
  诵读美文,是文化濡化、陶冶心灵的过程。宋代文学家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的气质发生变化。读美文,与长者为伍,与他们开展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无疑,会让读书者少点浮躁之气,多些儒雅之风;少一些对物欲的追逐和享乐,多一些精神的探求和思考。让个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阅读经典,还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好更多地吸取精神养分。不管是读古代经典,还是现代经典;不管是读中国经典,还是外国经典;不管是读文学经典,还是社会科学经典、自然科学经典,我们都能从中吸收智慧,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为自身的“站立”“养精蓄锐”。
  到了高二,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读大部头的作品已经不可能了,教师可以结合课内篇目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推荐给学生。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强化洞察客观世界的能力,有了洞察的敏锐性,在写作中就能进行积极、周密的思考,对问题迅速作出正确判断,获得写作灵感。正如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如在读了一篇题为《幸福是什么》的美文之后,有学生这样写道:“幸福就是寒冷的早晨,我穿着短袖衣,手臂上起满鸡皮疙瘩,我就知道我还活着,活着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上帝安排好了我们的生与死,却也给我们留下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过程。”这些话语中无不闪现着智慧的灵光。
  另一方面要指导他们转换角度,从多角度入手,促使其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将大量被抑制于潜意识的信息重新组合使之进入显意识,百思不解的问题就会获得顿悟,从而产生灵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客观事物往往是复杂、多侧面的,作文要充分表现事物,必须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选材构思。例如在学习了《屈原列传》之后,教师可以从以下这些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不愿自我沦落,乃是一种高尚的坚持,孤独的光荣;
  ②“举世皆浊而我独清”,自以为是,脱离人群,当然不能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③坚守原则,不阿权贵,节操高尚;
  ④不懂变通,缺乏灵活的处世策略,所以容易被排挤;
  ⑤被放逐而著《离骚》,说明人类处于困境中往往转向精神价值的追求;
  ⑥独善其身,在黑暗社会保持清洁的精神;
  ⑦怀才不遇,人才的悲剧,是政治的悲剧;
  ⑧楚王原本信任他,主要在于屈原不善把握机会;
  ⑨忠君忧国,热爱国家的典范;
  ⑩缺乏远见和斗争策略,致使楚王由亲近到疏远;
  ……
  四、与试卷对决,提高写作的技能和水平
  到了高三,考试频繁,每一份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材料都是一份精美的文化大餐。教师要教会学生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文章,它不仅仅是一篇考试材料,更是一篇绝好的写作范文。
  在做阅读考题的时候,也是积累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的时候。比如:现代文阅读的第一个考题往往是考查开头段的作用,这些作用往往是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渲染气氛,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④总领全文;⑤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这些作用恰恰是学生作文时容易忽略的。
  另外,学生作文时往往空发议论的多,缺乏说服力,而试卷中的优美散文恰恰相反,它们能从现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事一景阐发出人生的许多况味,所以利用好这些素材,必然是作文教学的有力辅助。例如:鲁先圣的《遥远的炊烟》和一篇佚名文章《故乡的情脉》两篇都是对故土乡情的回忆。前一篇借对“故乡的炊烟”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对幸福温暖的乡村生活的怀念,同时还蕴含着远方游子的故土之思。后一篇则是用故乡的一条小溪串起童年生活的回忆,同样也表达了对幸福温暖的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联系这两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思考:是什么牵动了我思乡的情脉?并形成文字。有学生这样写道:“最爱家乡的牛栏江,它时刻散发着不同的、令人神往的美。春天,在到处生机盎然之时,牛栏江也在不停地把春色展示于人前。漫步于江边,一大片一大片透着浅绿的草儿映入眼帘。在春风的吹拂下,草儿们愈发显得可爱。江边纸条繁茂的柳树女孩们也开始婆娑起舞。当烈日炎炎的夏日到来之时,牛栏江边成了最好的避暑胜地。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要去江边休憩一番。一踏入那儿,迎面吹来的凉风立刻把心中的热意抹去。躺在岸边绿油油的草毯上,高大茂盛的柳枝搭成的大伞把炽热的阳光遮挡,面前流淌的江水不断送来清凉的气息。此时的感受就一个字‘爽’。踏上吊桥,脚下的江水哗哗地流着,一条铁船伴着汽笛声驶向远方。不远处,勤劳的妇女们三三两两地在江边搓洗着衣物,他们的对岸是一位垂钓者在静心垂钓,好一幅和谐的生活画卷。美丽的牛栏江在不停地向前流淌着,把欢乐赋予我的家乡人,洗去了家乡人心中的不快与烦恼。离家在外求学的我不知有多久没去过牛栏江边痛快地走一走了……”
  综上所述,学生们在一场场的对决中既增长了见识,又陶冶了性情,还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创作的灵感,提升了创作的技能和水平。
  (作者单位:云南省会泽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第13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加入了新的比赛项目:合唱。这次有来自全国各地三十多支的合唱团,风格各异,将合唱艺术演绎得极尽完美,我被他们的歌声陶醉,我的心被这美轮美奂的合唱艺术所浸润。我想把这份感受与学生们分享,我相信这些时而如清泉流水,时而似和风佛面,时而澎湃激昂的歌声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面对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欣赏水平不高的现实问题,如何让高雅艺术——“合唱”具有吸引力,打动学生的心?我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很多学生及部分教师对英语写作的认识模糊不清,从而导致英语教学质量的滑坡。本文进一步明确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指出了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法。  【关键词】能力 存在问题 方法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众多领域都需要精通英语写作的人才。因此中国人急需提高英语写作
【内容摘要】“涵泳”的涵义、功能、方式是一个宽泛得多的范畴。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涵泳”美词美句,“涵泳”文章的语调节奏,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从而达到让学生养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和获得审美情趣的效果,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涵泳 语文课堂 有效性  “涵泳”,在我国的母语教学中有久远的历史,我们优秀的古人最早在古代文论中就有提及,古人经过不断的实践,“涵泳
[内容摘要]古文今译作为当前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很多方面已表现出弊端,季羡林先生的建议非常中肯,本文也就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古文教学和古文教育的目的等方面阐述古文今译的弊端。  [关键词]古文今译文言  文言文教学教学目的  目前。在各大媒体都转载了季羡林先生谈及国学普及时的四点建议。就其中的第二点“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解即可”,引起众学者和网友的广泛议论。本文也将从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探讨了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尺度把握问题,认为只有正确认识,正确把握才可以更好地让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运用 探讨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辅助工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了教学领域。由于它具有直观性、情境性、激趣性、快捷性、形象性等特性,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热捧,俨然
【内容摘要】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至少应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设计教学活动,引领教学进程,指导学生学习。  【关键词】教师 设计 引领 指导  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至少应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
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等人文因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
初中物理知识的传授需要建立一定的师生沟通渠道,确保具体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接收,这就要运用三维教学模式进行实际的演练和实验,保证具体研究的有据可依,同时加强学生动手的能力,保证必要的知识积累的熟悉过程,通过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促进初中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其中,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决定着他对具体知识的兴趣爱好,需要满足其一定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引进先进设备进行多媒体知识教学,保证除了实验课程的基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2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1年春节团拜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以“三牛”精神寄语全党全国人民,言之殷殷、情之切切,意义深远、催人奋进!  随着爆竹的声声鸣响,春天拉开了崭新的序幕,今年恰是农历辛丑牛
文选式教学由来已久,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选文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较为典范的语言运用规则和技巧,而且选文本身也承载着一定文字背后的情理意趣。然而遗憾的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文选式教学往往被“肢解式”的课堂样式所代替,这一样式对课堂时间的大量占有,导致了语文教学其他元素被放逐于课外,而其条分缕析的课堂形式本身,也备受质疑。  按理说,教材以一定数量的选文呈现并没有错,问题在于选文的数量、质量以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