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叶生产发展瓶颈及高质高效技术对策

来源 :中国茶叶加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ing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针对安溪县当前茶叶生产上所存在的如茶园种植不规范、施肥欠合理、耕作未到位、留养不科学、修剪不重视、生态修复错位等制约茶业可持续发展生产瓶颈,提出了茶叶高质高效发展技术对策:合理划区分级管理,涵养茶园优质产能;因地制宜改园改树,绿色提质持续发展;科学施肥合理耕作,实现降本提质增效;适度茶树修剪留养,培育良好树冠结构;多措并举培育,恢复茶山生态系统.为茶园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和茶叶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可行技术路径和强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茶叶机械化符合我国茶叶生产大国的客观现实,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文章应用研究整合法,从机械概况、能源使用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阐明近年来我国茶叶机械发展状况,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国茶叶机械发展起步较晚,初制机械研究发展速度较快,精制机械、茶园机械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茶叶单机设备相对较为成熟,加工生产线部分可实现连续化.茶叶机械能源的使用趋于清洁化、节能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为茶叶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但总体而言,茶叶机械仍存在标准化水平低,与工艺技术融合不够等问题,需要政府、茶机企业
文章论述了白茶精制加工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并介绍了一条集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的白茶精制加工生产线.生产线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通过改进投料输送、应用双排式风选机等系列措施,解决了白茶流动性差的问题,从而实现流水线、自动化的作业方式;二是升级运用柜式匀堆拼配技术,提高白茶精制加工的拼配均匀度;三是研究白茶拼配过程降低断碎率和损耗率的技术措施,提高成品制率;四是运用自动送料、自动除杂、自动拼配、自动装箱、自动打包等自动化控制技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员工劳动量;五是研发新型茶尘控制技术,改善目前行业中白茶精制
名优茶精制除杂与充氮包装生产线由电磁提香机、程控风选机、除金属机、静电去杂机、光电色选机、微波光波灭菌机、充氮包装机以及输送与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组成.应用表明,该生产线精制包装的名优茶,能保持原茶良好的品质风味,而且洁净度高,不夹带灰尘、毛发、铁锈杂物,使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提升.
针对目前传统扁形茶炒制机加工中低档鲜叶存在成品茶外形分叉、茶条不平直、轻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扁形茶做形关键装置,原理上模拟手工加工扁茶时“收拢”“理条”和“压扁”功能,使中低档鲜叶加工的扁形成品茶外形扁平、匀直、收拢、重实.同时进行了做形工艺参数优选试验与常规工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集成了扁形茶做形关键装置的扁形茶炒制机制作的成品茶品质优于常规做形方式,2号工艺组做出的成品茶感官品质总分达到91分,验证了该设备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复合闷黄是黄茶加工过程中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相结合的一种闷黄方式,为探究复合闷黄技术对黄茶品质的影响,研究以鸠坑品种一芽一二叶鲜叶为原料,重点分析在不同复合闷黄方式和闷黄时间条件下,黄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变化以及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揉捻后-初烘后复合闷黄方式优于杀青后-初烘后复合闷黄方式,揉捻后-初烘后复合闷黄时间为14 h(初闷4 h、复闷10 h)得到的黄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为1.98%,酚氨比最低,为9.73,且此时的品质总得分最高,为89.35.因此,采用初闷4 h、复闷10 h的揉捻后-初烘
以凫早2号(C.sinensis cv.Fuzao 2)鲜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摊放处理对茶鲜叶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并结合呈味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摊放处理组共检测出16种游离氨基酸;不摊放处理组仅测得12种游离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以及酪氨酸均未检出;含量较高的为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精氨酸;摊放组总游离氨基酸相较于不摊放组显著(p<0.05)增加,增幅最大的为15℃处理组,达39.45±0.79 mg/g;摊放处理组间,较低温(15℃)条件下,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
文章以茶鲜叶为原料,经烫漂、打浆等工艺制备速溶绿茶,研究关键工艺参数对茶鲜叶制备速溶绿茶的影响,以色差、内含成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打浆法最优工艺.结果表明,鲜叶摊放12 h是打浆制备速溶绿茶最优摊放时长;打浆法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打浆料液比1:3、打浆液温度0~5℃、打浆时间3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速溶绿茶干茶色泽翠绿,溶解性良好,营养物质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咖啡碱含量低.
文章对冷泡绿茶的制备工艺及其冲泡条件展开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冷泡绿茶制备工艺,得到最优制备工艺为:茶鲜叶经摊放、蒸汽杀青后,于-25℃冷冻处理24 h,解冻、揉捻,微波功率539 W膨化处理3 min,烘干.该冷泡绿茶在茶水比1:30(m/v)、冲泡水温30℃、冲泡9 min时,茶汤品质较好,不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栗香持久,且有效成分溶出率高,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多酚的溶出率分别为0.51 mg/mL、0.38 mg/mL、1.42 mg/mL,总抗氧化能力、DPPH和
文章以雁荡茶区乌牛早、浙农139、迎霜、中茶108、龙井43、智仁早、本地群体种7个主栽茶树品种为原料,分析其制成的雁荡毛峰茶主要理化成分和感官品质,旨在探明这些品种雁荡毛峰茶的适制性,以筛选出适宜在雁荡茶区推广种植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这7个品种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于46%,最高的智仁早含量达49.64%,咖啡因含量低于4.5%,但酚氨比相差较大,最低的龙井43酚氨比为3.76,最高中茶108达6.24.龙井43、乌牛早、浙农139、迎霜和群体种都有适制雁荡毛峰茶的潜质.结合感官评审结果及各品种的
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茶叶中胺菊酯残留的方法.茶叶样品加入2 g氯化钠,20 mL乙腈(1%醋酸)匀浆提取2次,经石墨化碳黑-氨基复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胺菊酯在2.5~4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3方法检出限(LOD)为2.5μg/kg,方法定量限(LOQ)为8.0μg/kg.在8.00μg/kg、30.0μg/kg和100.0μg/kg三个加标水平下,方法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