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中强调了课程对资源的依赖性,资源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资源建设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工作,只有丰富适宜的资源才能带来综合、有效的学习。
一、围绕主题教育为基点的线性开发利用
对以主题为线索的课程资源开发,我们采用的是预设目标——收集素材——确定内容的步骤进行的。比如说小班的主题《我喜欢》中衍生出来的线索之我喜欢的糖果。随着主题的开展,生成性的活动油然而生:
1.糖果屋,孩子们用蜡笔、皱纹纸、小棒等工具,进行自主制作。
2.主题性游戏:寻糖记,以历经各种关卡到达糖果森林,寻找到糖果为主线,让孩子了解在找寻糖果的道路上,要想办法,要团结合作,还要将自己寻找到的糖果进行分类,最后分享自己寻找到的糖果,体验糖果的甜蜜和分享的喜悦。
3.家长助教:我爱牙齿,我们邀请牙医生,通过介绍蛀牙是怎么来的,小朋友应该怎样保护牙齿,以及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开展活动。通过家长助教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牙齒的重要性,懂得了从小爱护牙齿和日常护齿的方法,还大大增进了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孩子之间的情感,使幼儿教育更加充满活力。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人,紧紧围绕主题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经验开展活动,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触动幼儿的意识和行为。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并抓住孩子的关注点,从而生发出一系列幼儿想要的、有意义的活动。来源于孩子,来源于生活的才是最好的课程。
二、以自然资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利用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这就是提倡让幼儿回归自然,到野外活动,利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尽情地玩、充分地玩。
1.一米菜园。充分挖掘园内资源,营造绿色环境。我们利用废旧的泡沫盒开辟了一米菜园,种植了多种植物类,有小麦、豌豆、土豆、萝卜等,不仅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轨迹,而且让孩子们定期观察、照顾,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成长轨迹在此凸显。
2.涂鸦天地。在园区的小角,你会看到,在这里轮胎、树枝、罐子甚至是锅碗瓢盆,都成为孩子们涂鸦的材料。在这个区域中,在这种自由自在的方式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表达,可以是一些无序的线条与点的组合、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画、可以是看到的自然景物、可以是刚学到的新本领的再现……无论怎样,他们在感受着色彩,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
3.花木知多少。园区有着特殊的自然资源——树。我们开展了“让我看看你是谁”的活动,让孩子一起仔细观察这些树的外形特征。我们利用平时散步和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自主观察,并提供表征的工具——笔和纸,让孩子们记录自己的发现。之后又进行了统计活动:“让我数数你多少:每一种树,有多少,在哪里呢?”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进行观察、比较、记录,让园区的花木资源更系统。
4.穿越火线。大自然是探索与发现的最好课堂。我们不仅注重“宽松”、“自由”的游戏情境的创设,更注重过程的趣味性。如利用小树林,我们捆绑着错综复杂的带铃电网线,高低不平的草地上布满陷阱,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倍感兴奋和自信。
5.鸟窝探秘。园区的几棵大树成了“鸟窝探秘”的宝地,孩子们通过任务卡,利用糖果盒寻找遗失的鸟蛋,并根据任务卡的内容,找寻相应的鸟蛋,谁先将鸟蛋送回家,谁就获胜。在这个活动中发展孩子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攀爬能力,同时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和合作意识。
这样的游戏不仅让老园区焕发新光彩,还让幼儿融入了自然,体会了大自然赋予的美好生活;不仅让幼儿锻炼了身体,而且带给了孩子无限的乐趣。我们应该让孩子大胆地、自由地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去挖掘。
三、以废旧材料为主的创造性开发利用
老师们要充分挖掘废旧材料的价值,使其变废为宝。不仅要使材料的价值最大化,还要用尽用足资源。下面我就以瓶瓶罐罐及纸质类为例,谈谈对废旧材料的开发及利用。
1.创造环境,构建隐性课程。教师将废旧材料的教育价值巧妙地渗透在幼儿园的环境里,引领孩子创建自己喜欢的天地,派送孩子一个释放心情的空间,让动态开放的“活”环境与幼儿“成长”对话。例如:用废旧的纸箱和不织布的边角料做成的雪人娃娃;用废旧的树枝悬挂,既给孩子们树叶彩绘营造了秋的氛围感,又成了孩子们作品的特色展示区;用废旧的薯片桶、纸箱相组合,营造了浓浓的冬的气息……这样特别的布置比那华丽而昂贵的装饰多了几分乐趣和活力。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创新改造,营造了独特的幼儿园环境。
2.材料投放,丰富区域游戏。教师在各区域中合理安排、科学投放废旧材料,充分发挥它在游戏中的价值。废旧材料在区域中的提供和使用在客观上给了幼儿一个刺激,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能用于游戏。
生活区:利用奶粉桶与废旧牛奶带相结合,让幼儿进行戳牛奶联系,后期还加入颜色标记、大小标记、数量标记等进行游戏,不仅促进了孩子小肌肉的发展,而且将幼儿的数学思维与之结合。
建构区:在建构乐园中,纸板成了孩子的记录板,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游戏时的问题及孩子游戏的轨迹。罐子成了搭建高楼、火箭的材料,孩子们还创出了保龄球的玩法。我是机器人的趣味游戏,孩子们在比比玩玩中,感受了罐子带来的乐趣。
科学区:孩子们装饰后的纸箱成了神秘森林,要通过手电筒寻找森林中的宝藏;对对碰,孩子们要给瓶子找到小帽子,还要把瓶子送回家;藏在瓶子里的物品,哪些用吸铁石可以吸上来呢?怎样吸出来?还有用瓶子制作做沙漏,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看图能力及操作能力。
充分挖掘并利用废旧材料作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蕴涵其中的教育价值:它的合理、创造性利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等等。所以,老师要有资源收集的敏感度,并将其物尽其用。
资源,改变我们的游戏场;资源,衍生更多的童趣。生活中处处存在资源,教师要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善于发现身边的资源,使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并用尽用足资源,让幼儿在与资源的互动中,感受乐趣,感受成长。
一、围绕主题教育为基点的线性开发利用
对以主题为线索的课程资源开发,我们采用的是预设目标——收集素材——确定内容的步骤进行的。比如说小班的主题《我喜欢》中衍生出来的线索之我喜欢的糖果。随着主题的开展,生成性的活动油然而生:
1.糖果屋,孩子们用蜡笔、皱纹纸、小棒等工具,进行自主制作。
2.主题性游戏:寻糖记,以历经各种关卡到达糖果森林,寻找到糖果为主线,让孩子了解在找寻糖果的道路上,要想办法,要团结合作,还要将自己寻找到的糖果进行分类,最后分享自己寻找到的糖果,体验糖果的甜蜜和分享的喜悦。
3.家长助教:我爱牙齿,我们邀请牙医生,通过介绍蛀牙是怎么来的,小朋友应该怎样保护牙齿,以及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开展活动。通过家长助教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牙齒的重要性,懂得了从小爱护牙齿和日常护齿的方法,还大大增进了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孩子之间的情感,使幼儿教育更加充满活力。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人,紧紧围绕主题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经验开展活动,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触动幼儿的意识和行为。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并抓住孩子的关注点,从而生发出一系列幼儿想要的、有意义的活动。来源于孩子,来源于生活的才是最好的课程。
二、以自然资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利用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这就是提倡让幼儿回归自然,到野外活动,利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尽情地玩、充分地玩。
1.一米菜园。充分挖掘园内资源,营造绿色环境。我们利用废旧的泡沫盒开辟了一米菜园,种植了多种植物类,有小麦、豌豆、土豆、萝卜等,不仅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轨迹,而且让孩子们定期观察、照顾,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成长轨迹在此凸显。
2.涂鸦天地。在园区的小角,你会看到,在这里轮胎、树枝、罐子甚至是锅碗瓢盆,都成为孩子们涂鸦的材料。在这个区域中,在这种自由自在的方式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表达,可以是一些无序的线条与点的组合、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画、可以是看到的自然景物、可以是刚学到的新本领的再现……无论怎样,他们在感受着色彩,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
3.花木知多少。园区有着特殊的自然资源——树。我们开展了“让我看看你是谁”的活动,让孩子一起仔细观察这些树的外形特征。我们利用平时散步和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自主观察,并提供表征的工具——笔和纸,让孩子们记录自己的发现。之后又进行了统计活动:“让我数数你多少:每一种树,有多少,在哪里呢?”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进行观察、比较、记录,让园区的花木资源更系统。
4.穿越火线。大自然是探索与发现的最好课堂。我们不仅注重“宽松”、“自由”的游戏情境的创设,更注重过程的趣味性。如利用小树林,我们捆绑着错综复杂的带铃电网线,高低不平的草地上布满陷阱,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倍感兴奋和自信。
5.鸟窝探秘。园区的几棵大树成了“鸟窝探秘”的宝地,孩子们通过任务卡,利用糖果盒寻找遗失的鸟蛋,并根据任务卡的内容,找寻相应的鸟蛋,谁先将鸟蛋送回家,谁就获胜。在这个活动中发展孩子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攀爬能力,同时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和合作意识。
这样的游戏不仅让老园区焕发新光彩,还让幼儿融入了自然,体会了大自然赋予的美好生活;不仅让幼儿锻炼了身体,而且带给了孩子无限的乐趣。我们应该让孩子大胆地、自由地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去挖掘。
三、以废旧材料为主的创造性开发利用
老师们要充分挖掘废旧材料的价值,使其变废为宝。不仅要使材料的价值最大化,还要用尽用足资源。下面我就以瓶瓶罐罐及纸质类为例,谈谈对废旧材料的开发及利用。
1.创造环境,构建隐性课程。教师将废旧材料的教育价值巧妙地渗透在幼儿园的环境里,引领孩子创建自己喜欢的天地,派送孩子一个释放心情的空间,让动态开放的“活”环境与幼儿“成长”对话。例如:用废旧的纸箱和不织布的边角料做成的雪人娃娃;用废旧的树枝悬挂,既给孩子们树叶彩绘营造了秋的氛围感,又成了孩子们作品的特色展示区;用废旧的薯片桶、纸箱相组合,营造了浓浓的冬的气息……这样特别的布置比那华丽而昂贵的装饰多了几分乐趣和活力。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创新改造,营造了独特的幼儿园环境。
2.材料投放,丰富区域游戏。教师在各区域中合理安排、科学投放废旧材料,充分发挥它在游戏中的价值。废旧材料在区域中的提供和使用在客观上给了幼儿一个刺激,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能用于游戏。
生活区:利用奶粉桶与废旧牛奶带相结合,让幼儿进行戳牛奶联系,后期还加入颜色标记、大小标记、数量标记等进行游戏,不仅促进了孩子小肌肉的发展,而且将幼儿的数学思维与之结合。
建构区:在建构乐园中,纸板成了孩子的记录板,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游戏时的问题及孩子游戏的轨迹。罐子成了搭建高楼、火箭的材料,孩子们还创出了保龄球的玩法。我是机器人的趣味游戏,孩子们在比比玩玩中,感受了罐子带来的乐趣。
科学区:孩子们装饰后的纸箱成了神秘森林,要通过手电筒寻找森林中的宝藏;对对碰,孩子们要给瓶子找到小帽子,还要把瓶子送回家;藏在瓶子里的物品,哪些用吸铁石可以吸上来呢?怎样吸出来?还有用瓶子制作做沙漏,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看图能力及操作能力。
充分挖掘并利用废旧材料作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蕴涵其中的教育价值:它的合理、创造性利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等等。所以,老师要有资源收集的敏感度,并将其物尽其用。
资源,改变我们的游戏场;资源,衍生更多的童趣。生活中处处存在资源,教师要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善于发现身边的资源,使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并用尽用足资源,让幼儿在与资源的互动中,感受乐趣,感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