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美就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刚刚取得30%年增长率的中国电影市场,在一夜之间陷入乐观与恐慌交织的复杂情绪中。
从外媒公开的信息来看,这项中美双方在2月18日达成的协议,内容包括每年增加14部3D进口大片的配额,将美方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由梦工厂合资与上海方面成立“东方梦工厂”,以及将进口片发行牌照从目前的中影、华夏两家,扩大到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等。
尽管协议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和即将引进的片目仍未确定,但这一消息对市场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迅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知名导演冯小刚在微博用好莱坞的谐音“好莱虎”来形容进口大片的来势汹汹,他还调侃自己“不想再拍电影了”。
协议达成的当天,侧重3D影片放映的美国IMAX公司股价甚至上扬了6.9%。此外,已经有业内人士注意到,很多 “批片”在3月这个本应最红火的档期,不见了踪影。“批片”是业内对于买断国内放映权的进口影片的统稱,多为成本较低的小制作,非好莱坞“七大”出品,更多来自欧洲、日韩及其他地区,例如《第九区》和《源代码》,发行方仍是中影或华夏,但由民营公司“协助推广”。与之对应的是与外方按票房分成的《阿凡达》等“分账大片”,以及特别引进的只有3D版本的“特种片”。
对于“批片”的减少,业内的解读有两种。一是小成本的“批片”在大投入的“分账片”面前没有竞争力,发行方不屑于再捡这样的“芝麻”;另一个传闻是,为保护国产影片,发行方将试图保持引进总数不变,增加“分账片”的比例,同时减少“批片”。在此之前,中国每年引进的国外电影稳定在每年50部左右,其中包括20部“分账”大片,25部左右的“批片”以及5部左右的 “特种片”。
即便按照前一种较悲观的猜测,中国每年需比现在多引进9部左右的国外3D影片,使进口片总数达到60部左右,“好莱虎”也被过分解读了。按照进口大片在国内平均每部2000万-4000万美元的票房提成计算,挖走的蛋糕约合人民币10亿-25亿元,也只相当于2011年中国131亿元票房的一个零头。
相比于中国电影工业飞速发展的速度,这样的“威胁”可以无视。按照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2011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131.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70.31亿元,进口影片60.84亿元;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新增银幕数中,还将有相当数量利润率高达普通银幕数倍的3D和巨幕,例如,北京华星UME影城IMAX仅一块银幕的产值,在2011年就达到了2000多万元。
但国产片“不争气”的确也是事实。以2011年为例,全年生产的超过600部国产电影总票房约70亿元,且其中相当部分票房“过亿”的电影亏损,而数十部进口片的票房就创造了约60亿元的票房,几乎全部盈利。
或许这加重了管理部门的忧虑。有消息说,主管部门打算学习图书界前几年的“限价令”,规定影院会员票价和团购票价不得低于正常价格的70%。此外,从目前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自2004年起的不成文规定,“国产电影保护月”仍将在2012年继续执行,这一旨在“保护国产片”的制度,要求在每年寒暑期电影票房的黄金档期划出各约一个月的时间,不允许上映新的进口分账大片,一度收到过不错的效果。
这也许过于忧虑了。正如IMAX公司行政总裁理查德·格尔丰德此前谈到印度市场时所说:在印度,我们不能仅仅用北美的电影将其建成一个世界级市场。我们需要将宝莱坞建成一个重要的代理商,计划最终将在多伦多、纽约以及东南亚等拥有大量印度人口的城市和地区发布宝莱坞电影。而韩国早在1985年即已打破国产电影放映时间需占全年146天的规定,但本土电影业发展并未因此受到打击。
实际上,在资本层面,资金密集和高度国际化的电影工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建国大业》的投资方多达十几个,而好莱坞“七大”每年自己独资生产的只有五部到十部,其他的都是参与全球的电影项目投资。在这方面,作为首家中美合资的动画影视公司,“东方梦工厂”也许是不错的第一步。
从外媒公开的信息来看,这项中美双方在2月18日达成的协议,内容包括每年增加14部3D进口大片的配额,将美方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由梦工厂合资与上海方面成立“东方梦工厂”,以及将进口片发行牌照从目前的中影、华夏两家,扩大到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等。
尽管协议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和即将引进的片目仍未确定,但这一消息对市场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迅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知名导演冯小刚在微博用好莱坞的谐音“好莱虎”来形容进口大片的来势汹汹,他还调侃自己“不想再拍电影了”。
协议达成的当天,侧重3D影片放映的美国IMAX公司股价甚至上扬了6.9%。此外,已经有业内人士注意到,很多 “批片”在3月这个本应最红火的档期,不见了踪影。“批片”是业内对于买断国内放映权的进口影片的统稱,多为成本较低的小制作,非好莱坞“七大”出品,更多来自欧洲、日韩及其他地区,例如《第九区》和《源代码》,发行方仍是中影或华夏,但由民营公司“协助推广”。与之对应的是与外方按票房分成的《阿凡达》等“分账大片”,以及特别引进的只有3D版本的“特种片”。
对于“批片”的减少,业内的解读有两种。一是小成本的“批片”在大投入的“分账片”面前没有竞争力,发行方不屑于再捡这样的“芝麻”;另一个传闻是,为保护国产影片,发行方将试图保持引进总数不变,增加“分账片”的比例,同时减少“批片”。在此之前,中国每年引进的国外电影稳定在每年50部左右,其中包括20部“分账”大片,25部左右的“批片”以及5部左右的 “特种片”。
即便按照前一种较悲观的猜测,中国每年需比现在多引进9部左右的国外3D影片,使进口片总数达到60部左右,“好莱虎”也被过分解读了。按照进口大片在国内平均每部2000万-4000万美元的票房提成计算,挖走的蛋糕约合人民币10亿-25亿元,也只相当于2011年中国131亿元票房的一个零头。
相比于中国电影工业飞速发展的速度,这样的“威胁”可以无视。按照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2011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131.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70.31亿元,进口影片60.84亿元;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新增银幕数中,还将有相当数量利润率高达普通银幕数倍的3D和巨幕,例如,北京华星UME影城IMAX仅一块银幕的产值,在2011年就达到了2000多万元。
但国产片“不争气”的确也是事实。以2011年为例,全年生产的超过600部国产电影总票房约70亿元,且其中相当部分票房“过亿”的电影亏损,而数十部进口片的票房就创造了约60亿元的票房,几乎全部盈利。
或许这加重了管理部门的忧虑。有消息说,主管部门打算学习图书界前几年的“限价令”,规定影院会员票价和团购票价不得低于正常价格的70%。此外,从目前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自2004年起的不成文规定,“国产电影保护月”仍将在2012年继续执行,这一旨在“保护国产片”的制度,要求在每年寒暑期电影票房的黄金档期划出各约一个月的时间,不允许上映新的进口分账大片,一度收到过不错的效果。
这也许过于忧虑了。正如IMAX公司行政总裁理查德·格尔丰德此前谈到印度市场时所说:在印度,我们不能仅仅用北美的电影将其建成一个世界级市场。我们需要将宝莱坞建成一个重要的代理商,计划最终将在多伦多、纽约以及东南亚等拥有大量印度人口的城市和地区发布宝莱坞电影。而韩国早在1985年即已打破国产电影放映时间需占全年146天的规定,但本土电影业发展并未因此受到打击。
实际上,在资本层面,资金密集和高度国际化的电影工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建国大业》的投资方多达十几个,而好莱坞“七大”每年自己独资生产的只有五部到十部,其他的都是参与全球的电影项目投资。在这方面,作为首家中美合资的动画影视公司,“东方梦工厂”也许是不错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