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均先生离开我们了。噩耗传来,悲痛万分。我真不敢相信,他走得那么匆忙。
认识先生是在1990年8月的香山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主持我论文报告的正是王均先生。记得那天在书展厅里,他笑容满面地对我说:“吴洁敏,我正找你呢。”问我发言准备得怎么样,嘱咐我抓主要问题讲清楚就行,得留点时间让人家提问。还说我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停延初探》,读者反映不错。听说我打算系统研究汉语节律,分外高兴。还给我介绍参考资料。第一次见面就打消了我的紧张敬畏心理。我感激先生的仔细叮咛。
先生对我的关心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每当我有新的发现,都会先向先生汇报,得到他的肯定才放心大胆继续下去,有的论文先寄给先生请教。1991年春节发现了汉语节奏规律,就整理了二篇论文。先生收到《什么是语言的节奏》一文,问是否已外投?可否在《语文建设》发表?我受宠若惊。本来因对文中列举的几种辞书解释提出异议,其中有我一向尊敬的导师,所以这篇短文我是不想单独发表的。先生劝我打消这种顾忌。后来正如先生所料,写辞书的老师不但同意我的观点,还引用到了他的高校教材中。
先生知道我要做语音实验,让我去找吴宗济先生和林燕先生,说实验语音学他是外行。此外,又推荐我去北大参加现代语音学科研报告会,要我去学习新知识,结识新师友。会上我宣读了《汉语节奏的周期与层次》,还认识了许多实验语音学专家和语音识别合成专家。会内外的交流给我很大启发,仿佛把我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也更看到了节律研究的意义,坚定了我探索的决心。会议结束的当晚,接到吴宗济先生电话,说《中国语文》主编找我,索要我会上宣读的论文。先生得知该文在《中国语文》发表,很为我高兴。
1993年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节律研究完成,先生是课题鉴定组组长。他认为课题所揭示的停延规律、节奏规律和语调群组合规律等都“前所未见”,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应用价值。
为了把节律理论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去,是年11月,在浙江省语委和语言学会支持下,召开了普通话节律和语文教学研讨会。因汽车中途抛锚,先生于26日晚才从外地赶到杭州,第二天一早就给我们作报告。他充分肯定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价值。当听到我们想编写《汉语节律操练丛书》时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因为语感是要从小孩儿开始培养的。”先生还不辞劳苦帮助修改节律符号,认为我们制作的“话谱”可行。第一个“话谱”就是经40多位大中小学语言教师讨论,听取先生意见后产生的。回京后他又寄来赵元任先生当年有关语调研究的论著目录索引,叫我们参考。94年丛书出版,先生和张志公先生任顾问。
随后,我们把研究重心放到节律应用上,延误了专著的写作。先生非常着急,每次见面总催促我们赶快整理专著。书稿写得很苦,根据先生意见改了又改,直到1996年才交出初稿。先生是带着《汉语节律学》书稿去澳洲探亲的,《序言》也在那里写就,同时附上两大张校审意见,除了排版错误,不少地方作了订正,乃至节律符号。那时他正在整理《罗常培文集》,并修改《普通语音学纲要》,重写其中的第七章《音位和音位学》。澳大利亚的汉语教师也经常去向他讨教汉语问题,还应邀去香港参加学术会议。我不知道他那么繁忙,还不时打扰。他总是有问必答,有信必回,及时解答我的许多难题。当我画出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马上给远在重洋的先生发传真。他看了很高兴,说用“九宫”图示可以解释基调模式,但对用“八卦”分析基调阴阳一说,表示保留,要我另写文章论述,不必放进书中。
根据他的树叉型分析法,我们对语音链重新分析的结果,产生了停延的“内三层和外花层结构模型”,并在声学所吕士楠老师的语音合成器上试用,提高了合成的自然度和可懂度。先生来信说“那太棒了!”祝贺我们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太高兴了。”随着研究的深入,打算继续修改书稿。先生建议先出版,有新成果以后还可出修订本。在他心里只想着别人。
没有想到,那时病魔正在向他袭来,他在回国的第二天就住进了医院。好在手术顺利,恢复较快。看着他一天天好起来,我们感到宽慰。但他一直关心着专著,让我给他清样,还校出了书中的错误,包括标点符号。2001年初,《汉语节律学》出版,先生高兴地说,这本书可以争取评奖。
先生对人非常和蔼可亲,做学问又非常严肃认真。记得2002年,在修订《新编普通话教程》(第三版)前,我寄去《教程》第二版,请他提意见。没想到他一页一页订正,看到拼音中有大小写错误及分词连写错误,非常生气,写了好长一段批评的话。我感到羞愧万千。虽然自己校对时做过记号,因最后没有检查样片,居然产生了那样严重的问题,自己还用做教材,教了几届学生都没发现。我常在上第一节课时就检查学生是否遵守拼写规则,可自己却在教材中违反了拼写规则。真是无地自容。
认识王均先生15年来,他的书信和对我的教诲,是留给我的宝贵财富。今天,当我翻阅他的来信和校样批语时,仿佛先生还在我的身边,指导着我,督促着我。先生的恩情,山高水长,涌泉难报。先生走了,他的学识风范,将永留后人。
(吴洁敏,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
认识先生是在1990年8月的香山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主持我论文报告的正是王均先生。记得那天在书展厅里,他笑容满面地对我说:“吴洁敏,我正找你呢。”问我发言准备得怎么样,嘱咐我抓主要问题讲清楚就行,得留点时间让人家提问。还说我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停延初探》,读者反映不错。听说我打算系统研究汉语节律,分外高兴。还给我介绍参考资料。第一次见面就打消了我的紧张敬畏心理。我感激先生的仔细叮咛。
先生对我的关心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每当我有新的发现,都会先向先生汇报,得到他的肯定才放心大胆继续下去,有的论文先寄给先生请教。1991年春节发现了汉语节奏规律,就整理了二篇论文。先生收到《什么是语言的节奏》一文,问是否已外投?可否在《语文建设》发表?我受宠若惊。本来因对文中列举的几种辞书解释提出异议,其中有我一向尊敬的导师,所以这篇短文我是不想单独发表的。先生劝我打消这种顾忌。后来正如先生所料,写辞书的老师不但同意我的观点,还引用到了他的高校教材中。
先生知道我要做语音实验,让我去找吴宗济先生和林燕先生,说实验语音学他是外行。此外,又推荐我去北大参加现代语音学科研报告会,要我去学习新知识,结识新师友。会上我宣读了《汉语节奏的周期与层次》,还认识了许多实验语音学专家和语音识别合成专家。会内外的交流给我很大启发,仿佛把我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也更看到了节律研究的意义,坚定了我探索的决心。会议结束的当晚,接到吴宗济先生电话,说《中国语文》主编找我,索要我会上宣读的论文。先生得知该文在《中国语文》发表,很为我高兴。
1993年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节律研究完成,先生是课题鉴定组组长。他认为课题所揭示的停延规律、节奏规律和语调群组合规律等都“前所未见”,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应用价值。
为了把节律理论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去,是年11月,在浙江省语委和语言学会支持下,召开了普通话节律和语文教学研讨会。因汽车中途抛锚,先生于26日晚才从外地赶到杭州,第二天一早就给我们作报告。他充分肯定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价值。当听到我们想编写《汉语节律操练丛书》时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因为语感是要从小孩儿开始培养的。”先生还不辞劳苦帮助修改节律符号,认为我们制作的“话谱”可行。第一个“话谱”就是经40多位大中小学语言教师讨论,听取先生意见后产生的。回京后他又寄来赵元任先生当年有关语调研究的论著目录索引,叫我们参考。94年丛书出版,先生和张志公先生任顾问。
随后,我们把研究重心放到节律应用上,延误了专著的写作。先生非常着急,每次见面总催促我们赶快整理专著。书稿写得很苦,根据先生意见改了又改,直到1996年才交出初稿。先生是带着《汉语节律学》书稿去澳洲探亲的,《序言》也在那里写就,同时附上两大张校审意见,除了排版错误,不少地方作了订正,乃至节律符号。那时他正在整理《罗常培文集》,并修改《普通语音学纲要》,重写其中的第七章《音位和音位学》。澳大利亚的汉语教师也经常去向他讨教汉语问题,还应邀去香港参加学术会议。我不知道他那么繁忙,还不时打扰。他总是有问必答,有信必回,及时解答我的许多难题。当我画出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马上给远在重洋的先生发传真。他看了很高兴,说用“九宫”图示可以解释基调模式,但对用“八卦”分析基调阴阳一说,表示保留,要我另写文章论述,不必放进书中。
根据他的树叉型分析法,我们对语音链重新分析的结果,产生了停延的“内三层和外花层结构模型”,并在声学所吕士楠老师的语音合成器上试用,提高了合成的自然度和可懂度。先生来信说“那太棒了!”祝贺我们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太高兴了。”随着研究的深入,打算继续修改书稿。先生建议先出版,有新成果以后还可出修订本。在他心里只想着别人。
没有想到,那时病魔正在向他袭来,他在回国的第二天就住进了医院。好在手术顺利,恢复较快。看着他一天天好起来,我们感到宽慰。但他一直关心着专著,让我给他清样,还校出了书中的错误,包括标点符号。2001年初,《汉语节律学》出版,先生高兴地说,这本书可以争取评奖。
先生对人非常和蔼可亲,做学问又非常严肃认真。记得2002年,在修订《新编普通话教程》(第三版)前,我寄去《教程》第二版,请他提意见。没想到他一页一页订正,看到拼音中有大小写错误及分词连写错误,非常生气,写了好长一段批评的话。我感到羞愧万千。虽然自己校对时做过记号,因最后没有检查样片,居然产生了那样严重的问题,自己还用做教材,教了几届学生都没发现。我常在上第一节课时就检查学生是否遵守拼写规则,可自己却在教材中违反了拼写规则。真是无地自容。
认识王均先生15年来,他的书信和对我的教诲,是留给我的宝贵财富。今天,当我翻阅他的来信和校样批语时,仿佛先生还在我的身边,指导着我,督促着我。先生的恩情,山高水长,涌泉难报。先生走了,他的学识风范,将永留后人。
(吴洁敏,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