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高段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民精神文化的不断丰富,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当然,农村家长的思想变化、素质还普遍不高,加上多数年轻的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同时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自主学习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兴趣;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自主学习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民精神文化的不断丰富,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
  当然,农村家长的思想变化、素质还普遍不高,加上多数年轻的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然而,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我学习管理意识和能力欠佳。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差,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常常是老师“请”着学、监护人的“逼”着学。在课堂上不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举手发言不积极主动。遇到问题,也只是查找和照搬资料书的答案,缺乏自悟能力。书写习惯差,老师督促下能写好,没有督促就乱画。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制约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如果这样长期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乐于去预习
  刚开始由小学中段过渡到高段的学生,预习时也只停留在字词的预习和马虎地读课文的基础上。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到位与否,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经过学生的预习老师的指导,学生基本掌握了“五步预习法”之后,这时再慢慢放手,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前自己主动去预习,学生预习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增强了很多,预习的习惯改进不少。
  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乐于去自读自悟
  刚进入高段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也做不到自读自悟,所以只有先从思想入手,给学生讲解养成自读自悟的好习惯对以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明白自读自悟的益处后,再采用以下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习能自读自悟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里就明确提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引导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信,促使每一位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给预设适度的弹性,有弹性才有鲜活的个性,才有精彩的生成。小学高段仍不能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农村的小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有自读自悟的能力,就得激发学生爱看书的兴趣。为了培养我班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书籍的巨大力量。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使学生懂得每一本书,每一张报都给人们打开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得到有益的知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体会到读书是一种享受。
  其次,刚进入高段时,利用课堂上的一定时间带动学生读课外书。和他们一起做这样的预习题:你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吗?你还读过他们的哪些作品?对课文中的有些内容,给他们指明读这样的书,可以给予人生的启迪。课后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品或者是作家的其他作品,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要求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和积累到的知识与同伴分享,通过这样方式,学生们都会积极地走进图书室借阅图书,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的作用。
  (二)教给学生会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有自读自悟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养学生有自读自悟的能力,还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作为高段学生,文字不再是阅读的主要障碍,关键是一些读书方法,只要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文体的规律,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就会加强。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掌握了自读自悟的能力,在课堂上表现好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观点的及时表扬评价,这样一来他们常常在课堂上都能尝到学习课文自读自悟后成功的乐趣。所以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乐于去自读自悟了。
  (三)让学生自主实践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注重在实践体验中发展学生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在主动的意义建构中最终形成能力。总之,学生要自己管住自己的耳认真听,要管住手认真写,要管住脑认真想、认真悟,感受到自己管住自己后成功的无穷趣味,学生自然就会自我管理自己学习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断进行培养和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和提高。只有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动笔、去实践;让师生平等、民主、充满爱心地双向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教学过程必将充满灵性的发现和自信、勤奋、快乐、进取的期待,最终达到师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共同发展的目的。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在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现代哲学文化背景的影响下,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产生明显的符号化趋势。这一趋势是通过符号与小说各要素之间的种种关系而实现的。其主要关系形态大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