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然而,在当前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那么,如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有以下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掌握方法
一般来说,阅读是学生自学的主要形式。不论学生采取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
1、提高学生们阅读的有效性。部分课程我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阅读提纲可以具有一定启发性和悬念性,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如“淋巴系统”一课,我设计以下问题: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伞”功能的是身体哪些结构?跟我们这一课的淋巴系统有何关系?预习提纲如下:A.淋巴系统的组成?B.什么是淋巴结?有何作用?C.常检查的浅层的淋巴结有哪些?然后我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做到重点落实。最后根据预习提纲总结出本堂课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既燃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能让学生把这些知识深刻刻印在脑海里。
2、让学生掌握所阅读的重点段落。我经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如阅读“细胞生长与繁殖”一课中关于分裂和分化的区别,我提出:母猪生产出来的是仔猪,会不会是其他的仔畜呢?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如阅读“发情周期”概念时,我提出的问题是:①发情周期针对的生物对象是什么?公畜会不会有发情周期?②家畜发情需要什么条件?发情时候有什么表现?在活跃的课堂氛围,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通过找出异同点,解决了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掌握这些概念的实质。
3、解决学生在学习或者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我指导学生去查阅课外参考书。通过课外阅读,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
不论是让学生阅读还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我都不会吝啬对学生的夸奖,通过夸奖、鼓励,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具体做法是:每节新课前,都要利用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先提问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的作答,我都是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对回答好的打成绩予以鼓励。以上做法使学生感受到获得自学成就的喜悦,进而增强自学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养成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自学习惯:
1、课前预习的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通过鼓励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同时培养学生在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3、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因为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通过课外的阅读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知识,那么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学生也无力承受,既使教师有再多的知识,也可能满足不了学生需求。一个人作为学生在教室里的时代毕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间是在社会上。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目标狠抓落实,能使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即使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这把金钥匙仍会发挥其作用,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掌握方法
一般来说,阅读是学生自学的主要形式。不论学生采取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
1、提高学生们阅读的有效性。部分课程我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阅读提纲可以具有一定启发性和悬念性,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如“淋巴系统”一课,我设计以下问题: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伞”功能的是身体哪些结构?跟我们这一课的淋巴系统有何关系?预习提纲如下:A.淋巴系统的组成?B.什么是淋巴结?有何作用?C.常检查的浅层的淋巴结有哪些?然后我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做到重点落实。最后根据预习提纲总结出本堂课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既燃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能让学生把这些知识深刻刻印在脑海里。
2、让学生掌握所阅读的重点段落。我经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如阅读“细胞生长与繁殖”一课中关于分裂和分化的区别,我提出:母猪生产出来的是仔猪,会不会是其他的仔畜呢?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如阅读“发情周期”概念时,我提出的问题是:①发情周期针对的生物对象是什么?公畜会不会有发情周期?②家畜发情需要什么条件?发情时候有什么表现?在活跃的课堂氛围,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通过找出异同点,解决了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掌握这些概念的实质。
3、解决学生在学习或者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我指导学生去查阅课外参考书。通过课外阅读,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
不论是让学生阅读还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我都不会吝啬对学生的夸奖,通过夸奖、鼓励,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具体做法是:每节新课前,都要利用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先提问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的作答,我都是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对回答好的打成绩予以鼓励。以上做法使学生感受到获得自学成就的喜悦,进而增强自学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养成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自学习惯:
1、课前预习的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通过鼓励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同时培养学生在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3、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因为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通过课外的阅读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知识,那么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学生也无力承受,既使教师有再多的知识,也可能满足不了学生需求。一个人作为学生在教室里的时代毕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间是在社会上。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目标狠抓落实,能使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即使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这把金钥匙仍会发挥其作用,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