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68-01
在生产、生活、科技技术中,都会看到数学的应用。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造成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相割裂有着直接的关系。针对这种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这样可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让数学不再单调、枯燥,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一、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概念,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提供一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模型等,通过自己直观形象地思维活动形成对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机械的重复来记忆课本上的概念,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牢固的。
针对“角”而言,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0°~360°之间的角,到了高中,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零角,单从定义很难理解任意角,借助实例,如体操中有“转体720°”;“转体1080°”;手表的指針,行走的自行车车轮中的辐条,都在不停地旋转,而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与逆时针的不同。通过这些例子,很自然的把角的概念进行了推广,引入了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二、利用实物模型为空间几何的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感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能举出具体的实物、模型,则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如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为了理解这个公理,我们可以举这样的实例:把一根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到桌面上,这时,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桌面上。“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生活中能体现公理2的实例很多:如三脚架可以牢固地支撑照相机;自行车的两个车轮,再加一个脚撑就可以把自行车平稳地放在地面上。这些事例能形象地帮助我们理解公理。
在讲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时,我们可以把张开的课本直立地放在桌面上,因为书脊和每张页面的下底边是垂直的,且每张页面的下底边都在桌面内,那么书脊与桌面就可以给我们比较直观的垂直形象;再比如,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尽管影子的位置在移动,但是旗杆所在的直线始终与影子所在直线垂直,这样观察旗杆与地面垂直形象是比较生动的。通过这些实例,就可以更直观、更形象的帮助我们理解线面垂直的定义。
学生初学空间几何,重要的是要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力。教师应该通过提供有关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空间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三、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了排列组合的知识后,生活中很多有关的问题就能很快得到正确的答案。例如:某地“36选7”电脑福利彩票的投注方法是,从36个号码中选择7个号码为一注,每注金额人民币2元,中奖号码由6个基本号码和1个特别号码组成,如果投注者的7个号码与中奖号码完全相同,则中得一等奖。若只买一张彩票,中大奖的可能性有多少?根据排列组合的知识,共有 8347680组号码可供选择,所以买一 注彩票中一等奖的几率为1/8347680 ,可能性极小。
然后我又举出了很多实例,如学校要举行班际篮球比赛,在确定赛制后,需要算一算共要举行多少场比赛;用红、黄、绿三面旗帜组成航海信号,颜色的不同排列表示不同的信号,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通过这些有趣的实例,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所探究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数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新教材的各个方面。
总之,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给学生探索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沃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牢固树立“用活教材"的新理念,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根据教学内容时刻“链接”生活,精选素材。把教材中远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来取代,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数学。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只有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学生的创造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生产、生活、科技技术中,都会看到数学的应用。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造成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相割裂有着直接的关系。针对这种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这样可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让数学不再单调、枯燥,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一、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概念,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提供一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模型等,通过自己直观形象地思维活动形成对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机械的重复来记忆课本上的概念,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牢固的。
针对“角”而言,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0°~360°之间的角,到了高中,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零角,单从定义很难理解任意角,借助实例,如体操中有“转体720°”;“转体1080°”;手表的指針,行走的自行车车轮中的辐条,都在不停地旋转,而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与逆时针的不同。通过这些例子,很自然的把角的概念进行了推广,引入了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二、利用实物模型为空间几何的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感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能举出具体的实物、模型,则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如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为了理解这个公理,我们可以举这样的实例:把一根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到桌面上,这时,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桌面上。“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生活中能体现公理2的实例很多:如三脚架可以牢固地支撑照相机;自行车的两个车轮,再加一个脚撑就可以把自行车平稳地放在地面上。这些事例能形象地帮助我们理解公理。
在讲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时,我们可以把张开的课本直立地放在桌面上,因为书脊和每张页面的下底边是垂直的,且每张页面的下底边都在桌面内,那么书脊与桌面就可以给我们比较直观的垂直形象;再比如,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尽管影子的位置在移动,但是旗杆所在的直线始终与影子所在直线垂直,这样观察旗杆与地面垂直形象是比较生动的。通过这些实例,就可以更直观、更形象的帮助我们理解线面垂直的定义。
学生初学空间几何,重要的是要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力。教师应该通过提供有关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空间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三、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了排列组合的知识后,生活中很多有关的问题就能很快得到正确的答案。例如:某地“36选7”电脑福利彩票的投注方法是,从36个号码中选择7个号码为一注,每注金额人民币2元,中奖号码由6个基本号码和1个特别号码组成,如果投注者的7个号码与中奖号码完全相同,则中得一等奖。若只买一张彩票,中大奖的可能性有多少?根据排列组合的知识,共有 8347680组号码可供选择,所以买一 注彩票中一等奖的几率为1/8347680 ,可能性极小。
然后我又举出了很多实例,如学校要举行班际篮球比赛,在确定赛制后,需要算一算共要举行多少场比赛;用红、黄、绿三面旗帜组成航海信号,颜色的不同排列表示不同的信号,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通过这些有趣的实例,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所探究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数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新教材的各个方面。
总之,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给学生探索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沃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牢固树立“用活教材"的新理念,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根据教学内容时刻“链接”生活,精选素材。把教材中远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来取代,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数学。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只有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学生的创造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