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说唱词话的文学形态与演述方式——以〈云门传〉为中心》的问答、评议与讨论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feng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明代说唱词话的"幸存者",《云门传》对研究说唱文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讲座中,吴真老师尝试破解了《云门传》文本中的几处特殊现象,对这部孤本词话所代表的曲艺传统及其在说唱文学演进史上的重要地位做了详尽阐发.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从民间文学专业视角出发,围绕说唱文学体裁、孤本文献价值、说唱表演体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老挝傣仂赞哈歌手及伴奏者在原始宗教仪式表演语境中充当重要的神职功用。仪式演述时,执仪者各司其职,演唱者与附体者相互区分。赞哈歌手并不被附体,其演唱的内容呈现了神灵信仰体系。咪滴囊[me^1di^1na?^1]并不演唱,其以歌手演唱为先导,确定附体的神灵、时间、动作等。这也是区别中国北方萨满文化及广西壮族"巫"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甘锋,1973年生,辽宁鞍山人,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CTTI来源智库艺术大数据与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社科管理分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侨青会常务副会长;2011、2012年为美国布朗大学客座副教授,2015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艺术传播学、艺术大数据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艺术传播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项目负责人:甘锋;批准号:19AA001;研究周期:2019年8月30日到2023年12月31日。艺术传播问题,是关系到艺术本质、艺术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艺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艺术传播的跨学科研究,正在成为最富生机、最为活跃的学科前沿之一。
期刊
在继承《中国宝卷研究》所开创的南北宝卷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尚丽新进一步从宗教背景、地域文化、发展契机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民间宝卷的南北差异问题,并总结性地指出南北民间宝卷具有同源异流的关系.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宝卷比较研究所需的前期文献准备、北方民间信仰型神灵故事宝卷为何不如吴语区的发达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进一步探索了南北民间宝卷的差异与联系.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早期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项目批准号:19VJX039)于2019年10月立项.项目负责人:宋亦箫教授.项目责任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周期: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组主要成员:徐晓旭、李溯源、刘琴、马强、石兰.本课题从探索早期外来文化及其传入路径入手,进而分析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宏大叙事过程中,早期外来文化如何适逢其会,参与了这一伟大的东方文明的构建.其中,我们也会对"文明"的内涵提出自己的新思考,对文明起
期刊
宋亦箫,1970年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汉族,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2006年在武汉博物馆陈列部从事陈列展览设计、文物研究和《武汉文博》编辑工作.2010年任文博研究馆员.2010—2012年任辛亥革命博物馆副馆长.2012年7月调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主要从事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史、先秦艺术考古、神话学、文化遗产学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一般项目"新疆东部青铜文化及其所反映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研究" (已结项)和2019年度冷
期刊
2020年《民族艺术》的"艺术乡建"专题以"多元对话"为主题,从共时性维度辨察比较了中国、日本、波兰三个传统农业国家的当代艺术乡建行动在观念、制度和实践层面的异同.2021年的组稿以"返本开新"立旨,则是试图从历时性维度入手,探索寻求中国特色艺术乡建的基本问题、理论工具和行动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