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摄影,努力去读懂自己和周遭的世界,网络便是我的舞台,为梦想插上一双起飞的翅膀。
也许与很多朋友一样,我对摄影的兴趣起始于一台傻瓜数码相机。那是2002年的秋天,我独自一人在加拿大求学,文化的差异和思乡的难耐使我变得有些沉默。从那时起,我开始用相机去感受和触摸这个世界。当时的拍摄还是一种简单的记录,相机就像是一个记忆的口袋,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装了进去。 我开始学着在网络上发表。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那个群。来自摄友们的关注和鼓励使我有了继续拍摄下去的动力。
接下来的拍摄是一个探寻美丽和感动的过程。摄影就像那一双初生的、敏感的、爱观察的眼睛,像施了魔法似的把那些平常之物变成了一个个怦然心动的惊喜。那些日子,我对温哥华的自然景色非常迷恋,我也慢慢地感悟到摄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的按动快门的过程,而是一种倾注、一种体验、一种震撼、一种共鸣,最后将那一刻转化为永恒交谈的过程。我也建立了自己的摄影主页,大约半年后,一家美国公司看到网站里我的照片后给了我第一份拍摄工作,后来我用拍摄的报酬在网上购买了一台单反数码相机。
2004年回国是我摄影生活的另一个转折点,我的镜头不知不觉从风光摄影转向了纪实摄影。中国给了纪实摄影一片太过丰饶的土壤,每一次的旅行,深深刻在心上挥之不去的不是哪一处的风景,而是那一张张真诚、质朴的面孔;那种人性的触动和情感的激发比任何自然美景更具有吸引力,拍摄的照片或喜悦或伤感,讲述的都是人世间有关爱的故事,同时也是一种对爱的召唤。
在这茫茫网际中,我就有幸在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费尔·道格利斯(Phil Douglis),一位从教几十年的美国摄影老师,他的摄影理论与实践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同时,通过网站、邮件,甚至网络电话,世界各地的摄影朋友都好似近在咫尺,我们互相鼓励,一起学习用摄影这种特殊的影像工具去表达自己的心声。
现在我已经不再去追求拍摄那些所谓的“完美”照片了,因为本身并不完美的世界无需我们去粉饰。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带着一颗爱心去走入和贴近相机的另一端,那是一种相互的感应、相互的抚慰,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拍摄如行路,经常会走走停停,遇到困惑的时候,我会让心灵的河水静静流淌,带走浮躁,让心情完全沉淀,这预示着另一个好的开始。
www.angeleyesphoto.com
摄影就像那一双初生的、敏感的、爱观察的眼睛,像施了魔法似的把那些平常之物变成了一个个怦然心动的惊喜。
2003年10月,温哥华狮门桥。我一直在构思着这样一个画面,直到那天的大雾把想象变成了现实。我选择了一段桥身顶天立地地支撑起整个画面,将其余的部分隐藏在黑暗与浓雾之中,赋予这座桥一种无限伸展的神秘能量。
2003年9月在温哥华拍摄。很多时候,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会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如同这些映在高楼上的云。这是一个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奇妙结合,是一个不真实的真实世界。
2003年11月摄于家中。动与静通常是对立的,但我尝试着将这张静物照片拍得富有动感。方法很简单:采用小光圈,在1/3慢速快门中变焦拍摄。
2005年5月上海外滩。这张照片运用了摄影的语言符号,将雨伞做为城市中人们与外界隔离和自我保护的工具。
2004年2月在沈阳拍摄。 这是一张问问题的照片,照片里给了线索,但却没说出答案,因为那是要留给观者的去想象的,这才是其魅力所在。
2005年3月摄于杭洲灵隐寺。摄影是在杂乱的生活场景中找出某些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将之提取出来的过程。比如这张照片,对人与神的截取与组合暗示了两种共存的却完全不同的心境。我拍摄时压低取景角度,使佛像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2005年4月摄于上海家中。这是我拍摄的东北奶奶和台湾舅公组照中的一张。我尝试用一种较委婉的方式表现他们之间的微妙情绪,所以在拍摄他们背影时,用对亮部进行点测光,使影调变暗,强化了照片的神秘感。
也许与很多朋友一样,我对摄影的兴趣起始于一台傻瓜数码相机。那是2002年的秋天,我独自一人在加拿大求学,文化的差异和思乡的难耐使我变得有些沉默。从那时起,我开始用相机去感受和触摸这个世界。当时的拍摄还是一种简单的记录,相机就像是一个记忆的口袋,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装了进去。 我开始学着在网络上发表。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那个群。来自摄友们的关注和鼓励使我有了继续拍摄下去的动力。
接下来的拍摄是一个探寻美丽和感动的过程。摄影就像那一双初生的、敏感的、爱观察的眼睛,像施了魔法似的把那些平常之物变成了一个个怦然心动的惊喜。那些日子,我对温哥华的自然景色非常迷恋,我也慢慢地感悟到摄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的按动快门的过程,而是一种倾注、一种体验、一种震撼、一种共鸣,最后将那一刻转化为永恒交谈的过程。我也建立了自己的摄影主页,大约半年后,一家美国公司看到网站里我的照片后给了我第一份拍摄工作,后来我用拍摄的报酬在网上购买了一台单反数码相机。
2004年回国是我摄影生活的另一个转折点,我的镜头不知不觉从风光摄影转向了纪实摄影。中国给了纪实摄影一片太过丰饶的土壤,每一次的旅行,深深刻在心上挥之不去的不是哪一处的风景,而是那一张张真诚、质朴的面孔;那种人性的触动和情感的激发比任何自然美景更具有吸引力,拍摄的照片或喜悦或伤感,讲述的都是人世间有关爱的故事,同时也是一种对爱的召唤。
在这茫茫网际中,我就有幸在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费尔·道格利斯(Phil Douglis),一位从教几十年的美国摄影老师,他的摄影理论与实践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同时,通过网站、邮件,甚至网络电话,世界各地的摄影朋友都好似近在咫尺,我们互相鼓励,一起学习用摄影这种特殊的影像工具去表达自己的心声。
现在我已经不再去追求拍摄那些所谓的“完美”照片了,因为本身并不完美的世界无需我们去粉饰。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带着一颗爱心去走入和贴近相机的另一端,那是一种相互的感应、相互的抚慰,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拍摄如行路,经常会走走停停,遇到困惑的时候,我会让心灵的河水静静流淌,带走浮躁,让心情完全沉淀,这预示着另一个好的开始。
www.angeleyesphoto.com
摄影就像那一双初生的、敏感的、爱观察的眼睛,像施了魔法似的把那些平常之物变成了一个个怦然心动的惊喜。
2003年10月,温哥华狮门桥。我一直在构思着这样一个画面,直到那天的大雾把想象变成了现实。我选择了一段桥身顶天立地地支撑起整个画面,将其余的部分隐藏在黑暗与浓雾之中,赋予这座桥一种无限伸展的神秘能量。
2003年9月在温哥华拍摄。很多时候,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会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如同这些映在高楼上的云。这是一个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奇妙结合,是一个不真实的真实世界。
2003年11月摄于家中。动与静通常是对立的,但我尝试着将这张静物照片拍得富有动感。方法很简单:采用小光圈,在1/3慢速快门中变焦拍摄。
2005年5月上海外滩。这张照片运用了摄影的语言符号,将雨伞做为城市中人们与外界隔离和自我保护的工具。
2004年2月在沈阳拍摄。 这是一张问问题的照片,照片里给了线索,但却没说出答案,因为那是要留给观者的去想象的,这才是其魅力所在。
2005年3月摄于杭洲灵隐寺。摄影是在杂乱的生活场景中找出某些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将之提取出来的过程。比如这张照片,对人与神的截取与组合暗示了两种共存的却完全不同的心境。我拍摄时压低取景角度,使佛像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2005年4月摄于上海家中。这是我拍摄的东北奶奶和台湾舅公组照中的一张。我尝试用一种较委婉的方式表现他们之间的微妙情绪,所以在拍摄他们背影时,用对亮部进行点测光,使影调变暗,强化了照片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