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必须抓住几个衔接点的教学,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能衔接自如.本文就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个衔接点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由“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小学教材里的书都属于非负有理数.学生升入中学以后,首先接触到的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域,数的运算也相应地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又引入乘方、开方运算,实现了由局部到全部的飞跃.
这次过渡,负数概念的引入是关键.数的扩充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相应的内涵也就缩小了.例如,在算术里,“0”是最小的整数,但是,在有理数里,却没有最小的整数;在算术里,被减数不能小于减数,但引入负数以后,减法运算永远可以实施.随着负数的引入,整数、分数等概念都扩大了,“0”也不再只是表明“什么也没有”,而是有着确定的意义.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到搞清符号法则的教学,有理数的运算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正确运用迁移规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对七年级新生适当复习一些算术数的概念和运算,这对有理数的教学是有好处的.
有理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教学也可以在复习小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来引入.例如,在小学里,差不大于被减数,但引入负数以后,通过实际计算应使学生认识到差可以大于被减数.又如,有理数的运算律的引入与教学,可利用小学所学的运算律等.
二、由数到式
初中代数第二章,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引进代数的概念,进而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实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这次过渡,代数式概念的引入是关键.应使学生明确字母是用来表示数的,因而说明式也具有数的一些性质.在小学数学教材里已经开始出现用字母表示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字母比数更具有一般性.在初中代数教学中应逐步揭示数与式的联系.数可看成式的特殊情况.数的运算也可看成式的运算的特例.
三、由简易方程到代数方程
小学数学教材“简易方程”向学生介绍了方程的基本知识,到中学又系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进而学习各种代数方程.但应注意中小学对这一段教材的处理方法不同.小学里是用“得数与已知数的关系”来解方程,而中学里是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来解方程.
小学里接触到的方程都是比较简单的,解方程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列方程解应用题却比较困难.因为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法解应用题的思维过程不同,开始学生会感到不习惯,加之,有些较复杂的应用题,虽能列出方程,但用小学的方法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而很多小学生遇到应用题仍习惯用算术法来解,并不十分重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为了引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用列方程解比算术法解简便的应用题作为范例,用两种方法对比讲解,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对学生的作业,有些应用题也可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学习方程时,对方程的一些概念可在复习小学内容的基础上讲解.学生在解方程时,往往习惯于用小学的方法,对方程反而感到不方便.搞好这次过渡的关键是讲清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同解原理,并在解较复杂的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这种解法的优越性.
四、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
现行小学教学教材中,简单几何图形的知识占了很大篇幅.这些知识基本上都是属于实验几何的范畴,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评一评、折一折,学到一些几何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数学重计算而不重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中学几何已经由几何体抽象出几何图形,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公理化的方法建立起来的.中、小学有关几何知识的教学既要注意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又要注意教材的衔接和教学的连续性.
在小学阶段,几何图形的一些性质一般都是由实验方法得出的.中学几何的教学不应满足于只记住现成的结论,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最后,教学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常肯定他们的成绩.对进步快、考虑问题全面和有独创精神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布置课外作业时,还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使教与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从小学到初中衔接自如.
一、由“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小学教材里的书都属于非负有理数.学生升入中学以后,首先接触到的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域,数的运算也相应地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又引入乘方、开方运算,实现了由局部到全部的飞跃.
这次过渡,负数概念的引入是关键.数的扩充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相应的内涵也就缩小了.例如,在算术里,“0”是最小的整数,但是,在有理数里,却没有最小的整数;在算术里,被减数不能小于减数,但引入负数以后,减法运算永远可以实施.随着负数的引入,整数、分数等概念都扩大了,“0”也不再只是表明“什么也没有”,而是有着确定的意义.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到搞清符号法则的教学,有理数的运算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正确运用迁移规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对七年级新生适当复习一些算术数的概念和运算,这对有理数的教学是有好处的.
有理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教学也可以在复习小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来引入.例如,在小学里,差不大于被减数,但引入负数以后,通过实际计算应使学生认识到差可以大于被减数.又如,有理数的运算律的引入与教学,可利用小学所学的运算律等.
二、由数到式
初中代数第二章,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引进代数的概念,进而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实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这次过渡,代数式概念的引入是关键.应使学生明确字母是用来表示数的,因而说明式也具有数的一些性质.在小学数学教材里已经开始出现用字母表示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字母比数更具有一般性.在初中代数教学中应逐步揭示数与式的联系.数可看成式的特殊情况.数的运算也可看成式的运算的特例.
三、由简易方程到代数方程
小学数学教材“简易方程”向学生介绍了方程的基本知识,到中学又系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进而学习各种代数方程.但应注意中小学对这一段教材的处理方法不同.小学里是用“得数与已知数的关系”来解方程,而中学里是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来解方程.
小学里接触到的方程都是比较简单的,解方程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列方程解应用题却比较困难.因为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法解应用题的思维过程不同,开始学生会感到不习惯,加之,有些较复杂的应用题,虽能列出方程,但用小学的方法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而很多小学生遇到应用题仍习惯用算术法来解,并不十分重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为了引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用列方程解比算术法解简便的应用题作为范例,用两种方法对比讲解,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对学生的作业,有些应用题也可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学习方程时,对方程的一些概念可在复习小学内容的基础上讲解.学生在解方程时,往往习惯于用小学的方法,对方程反而感到不方便.搞好这次过渡的关键是讲清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同解原理,并在解较复杂的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这种解法的优越性.
四、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
现行小学教学教材中,简单几何图形的知识占了很大篇幅.这些知识基本上都是属于实验几何的范畴,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评一评、折一折,学到一些几何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数学重计算而不重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中学几何已经由几何体抽象出几何图形,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公理化的方法建立起来的.中、小学有关几何知识的教学既要注意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又要注意教材的衔接和教学的连续性.
在小学阶段,几何图形的一些性质一般都是由实验方法得出的.中学几何的教学不应满足于只记住现成的结论,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最后,教学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常肯定他们的成绩.对进步快、考虑问题全面和有独创精神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布置课外作业时,还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使教与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从小学到初中衔接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