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毕业生全部就近升入初中,“优、中、差”学生都将编入同一个班级.面对素质层次悬殊的学生,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要求、传统方法来授课,很难充分发挥全体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此状态下,数学教育如何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已成为数学教育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与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要保证同一时限内不同程度的学生智能分别得以充分发展,一條有效的途径就是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由低到高,形成梯度,螺旋上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低起点、分层次、高要求”的教改实验,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评价结合起来,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绩记录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评价.
二、具体做法
1.降低起点,讲究实效
“低起点”就是在分析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放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使全体学生从教学的起始阶段,就能全部进入教学活动中.
“低起点”包含二层意思:一是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面对的是程度不一的学生,要利用学生所熟知的、浅显易懂的、直观形象的方法揭示知识的特点、规律,使学困生都能听得懂、学得进,产生兴趣,逐步提高.二是指降低新知识传授的难度起点.在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为降低难度逐步过渡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2.划分层次,确定目标
“分层次”是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使绝大多数学生感到目标不远,经过努力可以登上“新台阶”;同时又使基础较好、能力强的学生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这犹如“跳高”训练,不妨将起始高度尽可能放低,让大家都能跳过去,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得到训练与成功,随着训练强度增加,“智能”的发展,适当升标,让大多数学生都达到“素质”高度,最后让“弹性”好的继续“冲击”新高度.
“分层次”教学的主要思路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材中A、B两组不同档次的习题也体现了这一特征.通常A组题要求大多数学生掌握,B组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完成.
“分层次”应通过教师的习题要求体现学生的选择,确定自身的层次和目标.教师应编排设计出“必做题、选做题、提高提、思考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高要求,培养能力
“高要求”指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层次上,在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广度方面,在解题的规范化方面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要高标准,严要求.
“高要求”并不是出难题,也不是随意补充一些超纲离本的偏题,而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求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在思维、判断、演绎、推理、计算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中教师要强调方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和逻辑思维的教学.
“高要求”归根结底是要求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对那些带有规律性、指导性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三、实验效果与体会
1.实验效果
“低起点、分层此、高要求”的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教学重心向大多数倾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2.教学体会
(1)教学低起点,在起始阶段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为实现学困生学习上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教学致力于保证“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2)分层次教学,实行多层次目标管理,多层次进行评价是一种“立体式”的教学手段,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中,教师恰当地确定教学起点,合理安排层次,确立目标,设计相应的习题,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促使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低起点、分层次、高要求”的教学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要求下的一次新尝试.但在实验中也还面临着一些诸如怎样将习题分层归类更合理等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探讨.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毕业生全部就近升入初中,“优、中、差”学生都将编入同一个班级.面对素质层次悬殊的学生,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要求、传统方法来授课,很难充分发挥全体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此状态下,数学教育如何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已成为数学教育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与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要保证同一时限内不同程度的学生智能分别得以充分发展,一條有效的途径就是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由低到高,形成梯度,螺旋上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低起点、分层次、高要求”的教改实验,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评价结合起来,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绩记录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评价.
二、具体做法
1.降低起点,讲究实效
“低起点”就是在分析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放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使全体学生从教学的起始阶段,就能全部进入教学活动中.
“低起点”包含二层意思:一是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面对的是程度不一的学生,要利用学生所熟知的、浅显易懂的、直观形象的方法揭示知识的特点、规律,使学困生都能听得懂、学得进,产生兴趣,逐步提高.二是指降低新知识传授的难度起点.在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为降低难度逐步过渡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2.划分层次,确定目标
“分层次”是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使绝大多数学生感到目标不远,经过努力可以登上“新台阶”;同时又使基础较好、能力强的学生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这犹如“跳高”训练,不妨将起始高度尽可能放低,让大家都能跳过去,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得到训练与成功,随着训练强度增加,“智能”的发展,适当升标,让大多数学生都达到“素质”高度,最后让“弹性”好的继续“冲击”新高度.
“分层次”教学的主要思路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材中A、B两组不同档次的习题也体现了这一特征.通常A组题要求大多数学生掌握,B组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完成.
“分层次”应通过教师的习题要求体现学生的选择,确定自身的层次和目标.教师应编排设计出“必做题、选做题、提高提、思考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高要求,培养能力
“高要求”指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层次上,在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广度方面,在解题的规范化方面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要高标准,严要求.
“高要求”并不是出难题,也不是随意补充一些超纲离本的偏题,而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求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在思维、判断、演绎、推理、计算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中教师要强调方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和逻辑思维的教学.
“高要求”归根结底是要求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对那些带有规律性、指导性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三、实验效果与体会
1.实验效果
“低起点、分层此、高要求”的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教学重心向大多数倾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2.教学体会
(1)教学低起点,在起始阶段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为实现学困生学习上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教学致力于保证“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2)分层次教学,实行多层次目标管理,多层次进行评价是一种“立体式”的教学手段,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中,教师恰当地确定教学起点,合理安排层次,确立目标,设计相应的习题,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促使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低起点、分层次、高要求”的教学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要求下的一次新尝试.但在实验中也还面临着一些诸如怎样将习题分层归类更合理等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