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劲复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B组采用中医治疗(劲复汤剂),C组采用西医治疗(倍他司汀)。观察三组患者各组眩晕障碍(DHI)评分以及症状改善天数。
  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眩晕障碍(DHI)评分分别为(55.75±6.21)、(54.81±6.23)、(56.15±6.13),治疗后眩晕障碍(DHI)评分分别为(18.41±2.21)、(22.81±3.13)、(23.62±3.46);症状改善天数分别为(2.1±0.5)、(3.6±0.8)、(3.7±0.8)。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颈性眩晕 劲复汤 倍他司汀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63-02
  颈性眩晕其概念最早于1955年提出,目前西医颈性眩晕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和药物对症治疗[1],手术费用较高,而且患者需承受很大痛苦,而药物治疗主要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灌注,临床效果较好。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推拿按摩牵引穴位注射以及服用活血化瘀药,但由于某些患者由于病情原因无法采用推拿按摩牵引治疗,因此药物治疗是大多数情况下的选择[2],本院为研究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92例,男性44例(47.83%),女性48例(52.17%),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30例,其中男性14例(46.67%),女性16例(53.33%),年龄35~71岁,平均(55.9±4.6)岁;B组31例,其中男性15例(48.39%),女性16例(51.61%),年龄34~70岁,平均(54.2±4.5)岁;C组31例,其中男性15例(48.39%),女性16例(51.61%),年龄35~72岁,平均(56.2±4.8)岁,组间一般资料如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劲复汤联合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劲复汤由葛根、川芎、羌活、地龙、地鳖虫、水蛭等组成,患者水煎服,每天一剂,倍他司汀(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每次口服8mg,一天三次。B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劲复汤治疗,药物用法用量同A组;C组患者在接受同样基础治疗同时给予西医药倍他司汀治疗,药物用法用量同A组。一周为一个疗程,三组患者均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3]。
  1.3 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眩晕障碍(DHI)进行评分,并统计症状改善天数,如果患者眩晕障碍(DHI)评分越低,说明症状改善效果越好,治疗效果越好;而症状改善天数越短则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的相关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检验进行验证。如果统计得出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障碍(DHI)评分以及症状改善天数比较如表1。
  3 讨论
  颈性眩晕这一名词最早于1955年提出,是一种常见疾病,眩晕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引起颈性眩晕的原因有许多,包括椎动脉因素影响导致血流障碍,颈背部的软组织病变引起眩晕中枢疾病等。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患者年龄越来越低;因此有必要探究出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中西医临床有多种治疗手段,但由于药物治疗具有费用低、效果好的优点,因此是临床使用最普遍的方式;倍他司汀作为一种组胺类药物能有效改善血流量,同时抗血液凝聚,可有效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劲复汤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引经作用,也可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是临床治疗颈性眩晕常用药,我院为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临床效果开展了此次研究[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患者与只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患者相比相关症状改善更明显,治疗效果更好;治疗前三组患者眩晕障碍(DH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患者眩晕障碍(DHI)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而且症状改善时间也比B、C两组短,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内科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明显疗效,患者短时间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因此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振刚.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6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8,7(03):147—149
  [2] 邹永英,曹少华,陆湖清,等.颈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8(01):609—611
  [3] 霍清萍,梁芳,魏德芝,王宇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7(01):365—366
  [4] 石蕴鹏,杨光福.颈性眩晕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11(03):771—772
其他文献
摘要:选择2012年3月到2012年8月的入住我院肾内科的紫癜性肾炎的患儿100例作为本次样本,再按照住院号随机抽取5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另外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即纯西医治疗组。治疗满3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记录,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输入数据库,进行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结果:经过卡方均衡性检验,X2值为62.1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及护理。  方法:收集从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小重量组、中重量组、大重量组,各40例。患者每日行穴位注射治疗后,行牵引治疗法,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20天为一疗程。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后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大重量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小重量组,对比差异显著,具
期刊
摘要:更年期是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特别是性腺功能衰退,从而引起机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是精神系统功能及活动稳定减弱,适应环境应急能力下降,在精神因素的诱发下引起的一系列临床体征。一般认为男性50至60岁,女性45至55岁为更年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年期有延后的倾向。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关键词:中医药分型 更年期综合症
期刊
摘要:总结56例慢性胃炎患者从饮食、心理、服药、生活起居和个人生活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帮助患者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  关键词:慢性胃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58-02  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胃黏膜上皮受损后,黏膜发生改建导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牵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49膝)和对照组(36例,47膝),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膝套皮牵引治疗,治疗组在牵引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1.0%,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治愈率为34.0%,总有效率为8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艾灸、拔罐和推拿进行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临床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综合治疗组采用在近远端取穴进行针灸的基础上配合艾灸、推拿、拔罐的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近远端选穴针灸疗法,然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综合治疗组治愈36例,治愈率7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4例,治愈率48%,总有效率88%。  结论:针灸结合艾灸、推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本院产科收治的2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01例给予围术期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5例,术后感染率为4.9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为(93.21±3.12)分;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4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异病同治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及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均给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疗效为3个月。  结果:原发性痛经组和单纯性肥胖组患者在体重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单纯性肥胖患者排除其他并发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则是发生肥胖在先,肝郁脾虚型肥胖症在后出现痛经候症,经过
期刊
摘要:桃仁是古今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现代中医学认为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消痈排脓、止咳平喘的功效,而在漫长的古代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对桃仁功用主治的认识历代都有变化。本文沿着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影响力较大的著名医学和本草著作为线索,详细考察桃仁在历代文献中的记载,在古人对桃仁认识的变与不变中理顺桃仁在中药理论与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史,从中发现认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桃仁本身的,也是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介绍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的具体操作步骤,确定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对门诊103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效率96.23%。对照组50例,痊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效率84%。  结论:屈颈牵旋法结合快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