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提倡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关的方法有很多,而问题设计法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提升能力,更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也有利于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平时教学中有些老师总苦于因材料的缺乏而无法设计有效的问题,本文就以高中历史必修一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手中现成的课本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即如何“就地取材”进行问题教学设计”。
一、利用正文内容为素材设计问题
例如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学习“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一目时,我们可以利用正文内容由浅入深设计以下问题:
(1)皇帝称号的由来及皇帝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秦朝中央有哪些官员,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3)秦朝中央官制是如何运作的?
(4)如何评价秦的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
二、利用“导言”设计问题
例如在《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文里,可以利用导言设计问题如下:
(1)西汉初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导致了什么问题?
(2)此后西汉政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利用课文中的地图进行问题设计
例如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课里有插图《西周分封示意图》,可利用此图设计如下问题:
(1)图中的小红点和小圆圈代表什么?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有哪些?
(2)西周初期有哪些分封国?这些分封国的分布情况如何?由此可以看出西周的分封主体是哪些人?维系王室与诸侯的纽带主要是什么?
(3)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有什么样的权利?同时相应的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如不履行义务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由此可总结出分封制的什么特点?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图中的这些封国主要分布在两条大河流域,说明了什么?
四、利用课文中的图片进行问题设计
例如《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文里有图片“军机处内景”,可利用其设计问题如下:
(1)从此图可看出军机处的什么特点?
(2)军机处是在什么背景下设立的?
(3)军机处的设立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利用文中的小字部分“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和“学思之窗”设计问题
例如必修一第十六页的历史纵横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利用同页的“资料回放”设计问题如下:
(1)朱元璋是如何认识宰相制度的?
(2)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导致了什么問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他的这个办法对此后的明朝中央官制有何影响?
必修一第二十六页的学思之窗可设计问题如下:
(1)从这几段材料科可看出《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有哪些?哪些内容是保护平民利益限制贵族权利的?
(2)罗马为什么要制定《十二铜表法》?这些条文根本上是为了维护什么?反映了罗马国家怎么样的社会性质?
六、利用课文注释设计问题
例如必修一第二十三页的注释可设计问题如下:
(1)希腊公民对成年的年龄要求是多少?
(2)雅典2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和3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的权利有何不同?
七、利用课后的“学习延伸”可进行拓展性问题设计
例如必修一第五十三页的材料可设计问题如下:
(1)文中义律为何要把被烧毁的“鸦片”故意说成是“财产”?
(2)义律所说的“最近这样的方式”指的是中国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什么意义?
(3)义律在文中所说的“原则”又是指什么?他为何这样说?
(4)义律的的这份密件对中英战争起了什么作用?
八、利用课文最后的“本课要旨”可进行总结性问题设计
例如第二十九页的本课要旨可设计总结性问题如下:
(1)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罗马法的形成完善的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步骤?
(2)你如何评价罗马法律?
总之,课文中处处是“材料”,只要我们理解透彻课文内容,设计问题时皆可信手拈来,利用课文内容设计问题既省去了到处找资料之累,又可紧扣课文,贴近大纲要求,只要我们用心就可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贴合教学要求的高质量的问题。
一、利用正文内容为素材设计问题
例如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学习“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一目时,我们可以利用正文内容由浅入深设计以下问题:
(1)皇帝称号的由来及皇帝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秦朝中央有哪些官员,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3)秦朝中央官制是如何运作的?
(4)如何评价秦的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
二、利用“导言”设计问题
例如在《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文里,可以利用导言设计问题如下:
(1)西汉初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导致了什么问题?
(2)此后西汉政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利用课文中的地图进行问题设计
例如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课里有插图《西周分封示意图》,可利用此图设计如下问题:
(1)图中的小红点和小圆圈代表什么?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有哪些?
(2)西周初期有哪些分封国?这些分封国的分布情况如何?由此可以看出西周的分封主体是哪些人?维系王室与诸侯的纽带主要是什么?
(3)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有什么样的权利?同时相应的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如不履行义务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由此可总结出分封制的什么特点?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图中的这些封国主要分布在两条大河流域,说明了什么?
四、利用课文中的图片进行问题设计
例如《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文里有图片“军机处内景”,可利用其设计问题如下:
(1)从此图可看出军机处的什么特点?
(2)军机处是在什么背景下设立的?
(3)军机处的设立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利用文中的小字部分“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和“学思之窗”设计问题
例如必修一第十六页的历史纵横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利用同页的“资料回放”设计问题如下:
(1)朱元璋是如何认识宰相制度的?
(2)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导致了什么問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他的这个办法对此后的明朝中央官制有何影响?
必修一第二十六页的学思之窗可设计问题如下:
(1)从这几段材料科可看出《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有哪些?哪些内容是保护平民利益限制贵族权利的?
(2)罗马为什么要制定《十二铜表法》?这些条文根本上是为了维护什么?反映了罗马国家怎么样的社会性质?
六、利用课文注释设计问题
例如必修一第二十三页的注释可设计问题如下:
(1)希腊公民对成年的年龄要求是多少?
(2)雅典2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和3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的权利有何不同?
七、利用课后的“学习延伸”可进行拓展性问题设计
例如必修一第五十三页的材料可设计问题如下:
(1)文中义律为何要把被烧毁的“鸦片”故意说成是“财产”?
(2)义律所说的“最近这样的方式”指的是中国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什么意义?
(3)义律在文中所说的“原则”又是指什么?他为何这样说?
(4)义律的的这份密件对中英战争起了什么作用?
八、利用课文最后的“本课要旨”可进行总结性问题设计
例如第二十九页的本课要旨可设计总结性问题如下:
(1)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罗马法的形成完善的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步骤?
(2)你如何评价罗马法律?
总之,课文中处处是“材料”,只要我们理解透彻课文内容,设计问题时皆可信手拈来,利用课文内容设计问题既省去了到处找资料之累,又可紧扣课文,贴近大纲要求,只要我们用心就可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贴合教学要求的高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