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研究

来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人地关系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形成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与世界遗产中农业类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共性和联系。文化景观所提供的物质与非物质统一、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理论视角,为全面提升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基于两者共性和标准,构建了文化景观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框架,即以遗产内涵和价值认知为基础,结合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类文化景观的异同,从遗产特征、要素构成和价值解读等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文化景观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本文以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为例,分析了遗产特征,从农业生产系统中茶农、茶树和古茶园的关系出发,明确遗产要素的构成与互动关系;从价值关联、价值领域、价值载体、价值认知多个层次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进行解读,提出自然类、生产类和文化类价值体系下古茶山生态环境状况、茶对当地人生计保障作用、茶文化与茶树栽培的关系等价值认知内容;并基于遗产特征、要素构成和价值体系,提出正确认知遗产价值和建立遗产保护体系的动态保护机制,以及保護自然要素完整性、传承与活化文化要素、发展生产要素、强化多学科研究支撑和推动茶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等五项保护措施。
  关键词: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0)05 - 0110 - 07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项目、2012年农业部启动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申报至今,我国逐渐形成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的管理体系,在遗产申报、管理、保护、传承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保护与传承中推动了遗产价值的实现,并通过遗产动态保护带动了遗产地社会、经济、生态全方位发展。
  十多年来,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平台。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研究持续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在遗产概念深入厘清、动态保护机制和措施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价值认知逐渐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2]。不同领域学者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不同遗产系统的价值[3,4],此外,还有学者侧重于遗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与文化价值等方面开展研究,如分析稻鱼系统中田鱼对稻田环境的影响[5],梯田系统中森林的生态功能[6,7],遗产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影响等[8 - 12]。这些研究针对具体遗产或某一遗产类型的价值进行解读和评价,缺少对价值形成过程、层次的完整认知,也缺少普适性价值识别体系和框架。
  在遗产地的保护实践过程中,价值认知不到位、关键要素识别偏差等问题常常会导致管理措施失效等情况。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引入文化景观的视角,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梳理,希望通过对其价值的全新解读,在保护理念、思路和措施上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遗产动态保护精准化和适应性管理的精细化。
  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区别与联系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作为新的遗产类型引入世界遗产体系[13],使文化景观研究从文化地理学界[14,15]拓展到遗产研究领域[16,17]。这一新的遗产类型改变了原有体系中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割裂状态,通过融合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重新界定了世界遗产的范畴与价值[18,19]。文化景观代表着“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它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20]。这一概念表明了文化景观的活态性特征,其价值体现在自然与文化多个层面,其传承体现在真实性与完整性等多个方面。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将文化景观划分为三个类型,即人类创造或设计的景观、有机演进的景观和关联性文化景观。其中“有机演进的景观类型”涉及农业类文化景观。评估这类景观突出普遍价值主要涉及标准三(见证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标准四(展现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实体)和标准五(代表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传统土地利用方式);IUCN为文化景观的自然价值评估设置了7项标准,即自然/半自然体系以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可持续利用系统(农业、传统渔业、林业)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持续的水土使用、景色美感的提升、迁地采集、人与自然关系的杰出范例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发现[20]。
  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类文化景观的概念、标准等方面看,两者存在显著差异[21]:在概念上,前者关注过去、现在和未来,后者更关注过去和现在;在评选标准上,前者强调同时具备多重指标,后者强调个性和特色;在保护思路上,前者强调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后者强调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然而,基于活态性、复合性等特征,两者的内涵、评选标准、保护策略等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共性(表1)[22]。
  正因如此,菲律宾伊富高稻作梯田系统(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中国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红河稻作梯田文化景观)、阿联酋艾尔与里瓦绿洲传统椰枣种植系统(艾恩文化遗址:哈菲特、西里、比达 - 宾特 - 沙特以及绿洲)、伊朗喀山坎儿井灌溉系统(波斯坎儿井)、墨西哥传统架田农作系统(霍齐卡尔科的历史纪念区)、坦桑尼亚马赛草原游牧系统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等多个项目主体分别以不同标准列入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和UNESCO世界遗产名录。随着文化景观成为国内学者研究乡土聚落、风景园林、建筑名胜等不同景观类型实体的全新视角[23 - 29],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方法,尤其是其价值认知体系构建方法,有助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化和完善。   二、文化景观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框架与价值体系
  (一)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框架
  基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的共性和评估标准,文化景观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首先,基于对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内涵与价值的认知,对两类遗产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寻求可供借鉴的研究内容、思路和保护策略;其次,基于两者共性,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侧重于景观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遗产系统的要素构成,以及基于文化景观视角的价值解读;最后,基于要素识别和价值解读提出针对性保护策略,主要涉及自然、文化、景观和互动关联上。
  (二)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解读
  从历史演进过程上看,农业类文化景观和农业文化遗产都反映了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反映了某种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技术或模式,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具体来看,自然环境是这两类遗产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物质基础就没有遗产形成的本底;在人類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活动(包括种植、林、牧、渔等)中,具体表征物为种植、采摘、渔猎等生产活动、相关知识与技术、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在人与自然、人与作物的关系之外,这两类遗产中还蕴含着信仰、审美、文艺、饮食、宗族宗法等多种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类价值、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农业生产类价值(以下简称为生产类价值)和文化类价值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
  以人与自然价值关联为基础,从自然类、生产类和文化类三个方面划定价值解读的不同领域;再基于价值解读领域明确价值解读载体;最后针对价值载体明确价值认知的主要内容,这些认知用于进一步明确人与自然的价值关联,形成文化景观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解读框架(图2)。
  其中,自然类价值主要涵盖生态、环境等价值领域,对应文化景观的自然价值,主要是自然/半自然体系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系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产类价值涵盖农业生产、农村手工业、农产品加工等价值领域,对应延续至今的文化传统(表现为农业生产技术)、传统土地利用方式、人与自然关系的杰出范例等;文化类价值涵盖文艺、宗教、教育、审美等,对应传统村落实体、景色美感度和延续至今的文化传统(表现为农耕文化)等。
  价值载体则是价值领域投射到遗产系统内的各类实体(遗产要素的集合体),即实际存在且可被人感知的生态环境、聚落景观、农业景观、民俗体系等,这些实体特征和状况则是遗产价值和遗产保护成效的具体表现。这些具体表现反映在价值体系中则是遗产系统的价值认知,这类认知包括但不限于遗产地的自然本底特征、遗产系统内自然资源管理的状态、各类景观审美价值如何体现、遗产地民俗与遗产实体关系如何体现等。这些遗产价值认知是探索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也是促进遗产管理有效性提升的关键。
  三、案例: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的价值与保护
  (一)遗产地概况
  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遗产地(以下简称双江茶遗产地)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经99°35′15″~100°09′30″,北纬23°11′58″~23°48′50″。遗产地地处横断山脉、怒山余脉南延部分的纵谷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茶园种植区属低纬度高原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境内干湿季分明、垂直气候明显,具有冬春干旱、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
  双江茶遗产地内现存两个大型野生古茶树群落,即勐库大雪山古茶树群落(面积1.27万亩)和仙人山古茶树群落(面积1 000亩),100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园19 822.7亩,主要分布在勐库镇、勐勐镇、沙河乡、大文乡、忙糯乡、邦丙乡等6个乡镇。
  (二)遗产特征
  双江茶遗产地与周边地域一起,构成了茶树起源、演化、被人类发现利用、驯化栽培的完整链条,进一步证明了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此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历史悠久的茶叶栽培与生产知识和技术、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等,使双江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多功能性等突出特征,该系统于2013年列入第3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双江茶遗产与同处澜沧江下游地区的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1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西双版纳勐海茶园在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特征主要体现活态性、复合性、多功能性、可持续性和濒危性等几个方面(表2)。
  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双江茶遗产还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双江茶遗产系统内,尤其是古茶园/茶山中,良好的自然生境条件成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农业资源。双江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视茶为生计来源、治病良药和交流纽带,以茶为饮、引茶入药、用茶做菜等习俗和祭祀、婚配、节庆等民俗活动渗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遗产要素构成
  基于双江茶遗产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地关系,在文化景观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所涉及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同样体现了活态性特征。这一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主体分别是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人(茶农)、茶树和古茶园/茶山。
  具体来看,茶农、古茶园、古茶树分别作为遗产系统的人、地、作物三个子系统的关键要素,遗产所涵盖的自然类价值、文化类价值和生产类价值分别由这三个子系统为主要承载者。同时,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还有部分价值体现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上。其中,A代表茶农与茶园的关系(即遗产地内的人 - 地关系),茶农对茶园开展水土管理,茶园为茶农提供农业生产场所;B代表茶园与茶树的关系,茶园为茶树提供生长场所,茶树构成茶园的主体,形成古茶园景观;C代表茶农与茶树的关系,茶农利用传统栽培知识和技术对茶树进行管理和生产,茶树作为种质资源和农业产品供应茶农生计,并形成独特的茶文化;D代表三者互动下形成的联系,是构成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   因此,对双江茶遗产的動态保护一方面体现在茶农、古茶园和古茶树三个独立子系统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三者互动关系的维系上。在人地关系中地系统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江茶遗产地中古茶树构成的古茶园是系统的基础,古茶园一方面构成独特景观,另一方面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场所;在这一关系中,茶农基于茶树和茶园所形成的感知、记忆、技术、知识均依托于这一景观。
  (四)遗产价值解读
  双江茶遗产地是优质茶树品种的原产地,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价值突出,遗产地生态系统结构合理,茶产品为当地人提供了重要的生计来源。同时,以茶树为主的农业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与当地多民族文化衍生出的农业文化与茶文化多样性也成为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景观视角下,这些价值在遗产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构成双江茶遗产的价值体系(表3)。
  文化景观视角下双江茶遗产价值体系从3类价值关联出发,延伸至自然生态、古茶园环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文艺表现、民俗等多个价值领域。通过价值领域可识别出系统内自然生态环境、茶园景观、茶园管理、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艺、饮食等多个价值载体。可以通过价值认知对遗产价值进一步解读,识别遗产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这样由不同价值载体出发得出多个领域、层面的遗产价值全面认知。
  此外,由价值载体衍生出的每一项价值认知,不仅是对遗产实体状态的评估内容,也是对遗产价值保护状况的评估内容。如古茶山的生态环境状况是双江茶遗产自然类价值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古茶园和古茶树的保护状况,间接影响着茶树栽培、茶叶采摘、茶产品生产等生产类价值和民俗活动、饮食文化、美学特征等文化类价值;茶山审美价值、景观美学特征等价值认知是文化类价值的重要方面,它不但会影响当地民俗活动、宗教信仰、宗族关系和乡村治理,还会通过遗产系统内人 - 地 - 茶的互动关系,影响古茶园/茶山的自然环境和茶农的生产方式。因此,全面系统地梳理遗产的价值认知,针对遗产要素级别确定保护措施,可以提高保护与管理科学性与有效性。
  (五)保护思路与措施
  建立基于文化景观视角和活态性特征的动态保护机制是落实保护理念、实施保护措施的基础,这一动态保护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正确认知双江茶遗产的价值和价值载体,正确认识遗产系统的活态性特征,正确认识遗产系统中人地关系的主客体,正确认识体现遗产价值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建立遗产保护体系。首先,明确自然本底的重要性,对古茶树、古茶园/茶山等实体景观进行全方位保护;其次,鉴于遗产系统中农业生产活动是维系活态性的关键,建立农业生产的鼓励促进机制,保护生产活动;再次,对传统技术和知识、民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的文化类价值开展保护。
  作为茶栽培与茶文化的代表性农业文化遗产,双江自治县为遗产保护编制了专项规划、采取了多项措施,这些措施在提升公众认识、保护茶树茶园、传承传统文化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遗产系统还面临着茶园生态系统退化,传统文化、技术和知识断层等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双江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提出以下保护策略,希望通过借鉴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为遗产系统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第一,自然要素的完整性。妥善处理茶园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提出古茶园及传统村落生态环境整治方案,划定双江茶遗产中古茶园、茶山、水系、村落等景观资源保护红线,总结并传承传统茶园管理模式和技术,保持景观格局完整性和原生性,保护古茶树资源,维护系统内生物多样性。
  第二,文化要素的传承与活化。制定茶文化和与茶相关的本地文化保护规划,对传统茶文化相关的民俗、节庆、饮食、文艺作品进行系统性保存和传承,成立与茶相关的手工艺品制作工坊和民间团体,促进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而提升当地人对茶文化和茶遗产的认同感和认知水平。
  第三,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支农政策鼓励茶农持续参与茶叶栽培与茶产品生产活动,促进传统茶园管理、水土资源管理、茶树栽培技术与知识等应用,融合茶产品深加工业、茶山休闲康养产业,促进茶遗产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保障茶农生计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遗产地多维度的乡村振兴。
  第四,强化多学科研究支撑。文化景观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认知、建设、保护与管理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专业性特征,需要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和科研团队的支持,尤其需要在古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古茶园生态系统维护、茶产业发展、传统栽培技术和茶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科研力量和资金保障。
  第五,推动茶文化遗产的区域性保护。在省级或更高层级建立区域性澜沧江下游古茶园保护区,并建立区域内互鉴互动保护机制,与普洱古茶园和西双版纳勐海茶园共同开展资源普查、科研监测、茶园保护等工作。
  四、结论与讨论
  随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不断深入,价值认知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鉴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中农业类文化景观存在一定的共性和联系,本文通过引入文化景观的视角,以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为例,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文化景观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包括价值关联、价值领域、价值载体和价值认知四个层面,其中基于人与自然互动关系将价值关联划分为自然类、生产类和文化类,通过价值认知可以进一步识别价值载体的状况,进而了解遗产保护成效;第二,文化景观视角下,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的遗产特征除一般性特征、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特征外,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互动关系下的人 - 地 - 茶关系上,这一互动关系为梳理双江茶遗产价值载体和价值认知具有关键作用;第三,基于遗产价值体系解读框架,双江茶遗产价值载体包括自然生态环境、茶园景观、茶园管理等,价值认知包括古茶山的生态环境状况、茶叶等农产品对当地人生计的保障作用、茶文化与茶树栽培的关系等多项内容;第四,基于文化景观视角和遗产活态性特征,提出动态保护机制,以及保护自然要素完整性、传承与活化文化要素、发展生产要素、强化多学科研究支撑和推动茶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等五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分别由UNESCO和FAO發起的两类遗产在核心内涵、评价标准和保护理念上存在差异,照搬文化景观的保护措施并不能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围绕遗产关键要素、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策略才是遗产保护的关键。与文化景观不同,农业文化遗产更要把握活态性特征,明确农业文化遗产是“关乎未来的遗产”,即在发掘和保护传统的同时,更要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和未来发展的健康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闵庆文. 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J]. 古今农业, 2007 (3):116 - 120.
  [2]  李明, 王思明. 多维度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研究[J]. 中国农史, 2015 (2):123 - 130.
  [3]  张莹.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陆巷古村”价值的综合评价[J]. 南方农业, 2015(30):5 - 9.
  [4]  孙兆霞, 曾芸, 卯丹. 梯田社会及其遗产价值——以贵州堂安侗寨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58 - 68.
  [5]  张剑, 胡亮亮, 任伟征, 等. 稻鱼系统中田鱼对资源的利用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1):299 - 307.
  [6]  白艳莹, 闵庆文, 李静.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森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2):166 - 170.
  [7]  李静, 闵庆文, 杨伦, 等.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森林雨季水源涵养能力研究——以勐龙河流域为例[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4):48 - 57.
  [8]  杨伦, 刘某承, 闵庆文, 等. 哈尼梯田地区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及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17(1):26 - 39.
  [9]  朱世桂, 周杰灵. 农业文化遗产中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发展探讨:以古代武夷分茶技艺茶百戏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121 - 124.
  [10]何红中. 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保护利用[J]. 农业考古, 2016(4):232 - 238.
  [11]王中雨. 新疆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6):145 - 151.
  [12]李振民, 邹宏霞, 易倩倩, 等. 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研究[J]. 经济地理, 2015(6):198 - 201, 208.
  [13]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UNESCO. Decisions of 16th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R]. Santa Fe, USA: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UNESCO, 1992. http://whc.unesco.org/en/sessions/16COM.
  [14]Sauer C O.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Leighly J. Land and Life: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Ortwin Sauer[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15]Hoskins W G.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M]. London:Hodder & Stoughtion, 1955.
  [16]Jacques D. The Rise of Cultural Landscap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1995, 1(2):91 - 101.
  [17]单霁翔. 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18]Taylor K.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onception Asia:The Challenge for Conservation[C] //ICOMOS Thailand 2006 Annual Meeting. Udor Thani Province, Thailand, 2006.
  [19]路易奇·扎赫日. 文化景观与自然纪念地[J]. 韩锋, 田丰, 译. 中国园林, 2007(11):1 - 3.
  [20]World Heritage Centre, UNESCO. 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R]. Paris:World Heritage Centre, UNESCO, 2019. http://whc.unesco.org/en/guidelines/.
  [21]闵庆文. 新的遗产类型,新的保护范式——兼谈编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影像志》的意义[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11):6 - 13.
  [22]闵庆文, 张永勋. 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类文化景观遗产比较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119 - 126.
  [23]肖竞. 文化景观视角下我国城乡历史聚落“景观 - 文化”构成关系解析——以西南地区历史聚落为例[J]. 建筑学报, 2014(S2):89 - 97.
  [24]刘强.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中国名山风景区价值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5):8630 - 8631,8679.
  [25]张杰, 阎照, 霍晓卫. 文化景观视角下对济南泉城文化遗产的再认识[J]. 建筑遗产, 2017(3):71 - 82.
  [26]杜爽, 韩锋.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中国宗教名山研究:方法论与方法[J]. 风景园林, 2015 (8):56 - 62.
  [27]林琳, 田嘉铄, 钟志平, 等. 文化景观基因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黔东北土家族村落为例[J]. 热带地理, 2018(3):413 - 423.
  [28]吴隽宇, 陆瑶, 陈梦媛.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福建河坑村土楼群自然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J]. 中国园林, 2019 (2):39 - 44.
  [29]角媛梅, 程国栋, 肖笃宁.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研究[J]. 地理研究, 2002(6):733 - 741.
  [责任编辑:毛家贵]
其他文献
摘 要:将母题的引介和接受视为一个知识生产过程,由译介、传播深入到理解的层面,围绕中外学者聚焦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行逐层探析。母题这一外来术语及相关理论为中国民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参照,而对概念本身的预设框架保持警惕,对其进行重新界定或结合其他术语进行创新,在限定条件下开展谨慎探讨,汲取他国理论之长,搭建符合中国本土的学术话语体系,可视为中国学者在母题本土化历程中探索出的融通之道。  关键词:母
期刊
摘 要:毒品的流通与滥用在世界范围内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特别是西南边境地区也未能幸免。因毒品所引发的成瘾与戒毒的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长期的关注、讨论乃至干预。从戒毒者的主体视角出发,基于对云南边境地区一家福音戒毒中心的民族志调查,记录报道人从吸毒到戒毒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叙事。他们在不同语境下反复使用“痒”这个词,至少可以辨识出这个关键词具有“身体之痒”和“社会之痒”两个层面的含义。在第一个
期刊
摘 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京津贫困带内承德相关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受到区位条件敏感、环境承载力低、区域间协调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积极探索当地生态建设和绿色扶贫的新路径,可以在府际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借鉴网络化治理的思路,通过构建政府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间的网络,更好地实现协同履责,形成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共治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进而提升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能力。  
期刊
主持人语:本期清水江流域文化栏目推出2篇文章。我们一直倡导 清水江文书研究视角和学科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研究视角和学科的单一化不仅遮蔽了我们对清水江文书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利于清水江文书在中国乃至世界大放异彩。张强《清代清水江流域田土典价及影响因素》一文,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出清水江流域田土典价的变化趋势,对于我们理解清水江流域的市场、经济与历史不无裨益。唐智燕《清水江文书疑难双音词例释》一文,居于语
期刊
摘 要:在经历了理论解释从单一到多元,研究方法从技术、数据分析到社会、文化解释的转变后,人类学的灾害研究目前也面临着由灾害成因分析、灾害事件应对策略等政策研究向灾害预警政策执行和灾害事件处理过程等实践研究转变的趋势。人作为各类灾害实践的主体,逐渐成为重要的被研究对象,他们对不同灾害的地方性话语阐释,一方面成为灾害本体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外界提供了以灾害话语理解本土文化的途径。从纳西族东巴文化对
期刊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建设对象是文化与生态的共同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该抓住文化的主导作用,通过维护文化的多元性来改变资源的利用对象和方式,从而实现文化的生态价值。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水平,重新建构“民族生境”,才能真正实现对人为生态灾变的抑制与消除,才能完成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使命。  关键词:文化;民族生境;生态价值;生态
期刊
摘 要:随着川政统一和划宁归康,国民政府将西南建设为抗战大后方基地的国防战略基本确立,以及日本在桂南战役中切断了中国的西南补给线滇越铁路和桂越公路,封锁了中国的国际物资救援交通线,连接唯一国际通道滇缅公路的乐西公路段,成为了抗战生命线。同时,日军在占领宜昌后对重庆进行狂轰滥炸,出于长期抗战的战略考虑,国民政府把西昌内定为“第二陪都”,乐西公路的修筑成为了迁都西昌的重大工程。1939年 - 1942
期刊
摘 要:元代始置亮寨蛮夷长官司,历经明清时代的变迁,至晚清袭替停止。作为基层的管理单位和地理单元,它不仅履行着朝廷赋予的职责,管理着大小不一的村寨,有固定的辖区,还是地方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族谱的编修,就是其中之一。龙氏族谱的修纂,亦谱亦志,方志化特征明显,其主因乃亮寨蛮夷长官司长官为一姓世袭,又系羁縻政区,故其族谱所体现出来者,既是龙氏一族的族谱,也是该土司政区的地方志。而谱中族人求序于仕宦的经
期刊
主持人语  民间法作为法理学的一种常识  刘作翔教授在其《回归常识:对法理学若干重要概念和命题的反思》(载《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2期)一文中,对我国当代法理学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全景式的评论和反思。其中针对“民间法”,他指出了如下问题:  “民间法”这个概念准确吗?“民间法”概念本来就是一种比喻,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有些人已经不满足于比喻了。民间法的研究者,开始由民间规范入手,对大量民间
期刊
摘 要: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关系到乡村社会的长远发展。受自身发展与污染转移等因素影响,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陷入失灵困境,亟需寻求治理资源实现突围。而以村规民约为代表的“本土资源”,不仅完善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而且促进了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自海南黎区的实践表明,无论是传统环保规约及习惯法还是现代村规民约,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功效不容小觑,其绿色生态理念更是得到了延续,亦得到了国家立法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