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p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学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2 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猜测,培养学生统计和探究的能力,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
  3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公平、正直的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对待不确定事件发生的良好心态,同时感受获得设计方案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引出猜想
  1 从摸球游戏中体验不公平性。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摸球游戏,我决定将我们班的同学分成两队。男生队和女生队。谁愿意当男生队队长?女生队队长?
  游戏规则;一个盒子里装有白与黄两种颜色的球。女生优先选择颜色,进而决定代表男生颜色的球。如果摸出对方颜色的球。那就算是对方的。
  师:谁愿意先摸?如何公平地决定谁先摸?(男女生都想先摸。采取抛硬币的方法决定)
  因为两种颜色球的数量不同。引发游戏的不公平性。(假设盒子中代表男生颜色的球多于女生的球)
  师:是啊,一个游戏失去公平性,它就失去意义。盒子里的球该如何放。才能让每种颜色摸出的球的可能性相等。让游戏公平?
  (板书:游戏公平需要等可能性)
  1 猜想抛硬币方法的公平性。
  师:在刚才的这个游戏中,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先后,公平吗?
  师:如果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是一半。可以怎么表示?(1/2)
  师:结合硬币本身进行分析,2表示什么?l表示什么?
  师:如果抛十次硬币,正面朝上可能是几次?抛20次呢?(揭示课题)
  3 思考: (1)为什么是男生赢?(2)会用数表示男、女生获胜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吗?(3)如果从中再摸一次球定胜负,男生一定赢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整个知识链中。“可能性的大小”是最接近本节课的新知,所以以此为切入点来引出本节课的知识,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动手实践,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刚才作了积极地猜想,认为硬币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那在实际操作中又会是怎样的?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 又实验要求:
  (1)硬币上有“1元”字样的为正面,花图案的为反面。
  (2)小组分工合作,每位同学各抛10次,轮流负责记录,建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2 抛硬币实验记录表(小组使用):
  


  师:观察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师:观察全班合计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师:这个实验不但我们在做,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也曾经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看看科学家们给我们留下的实验数据。
  4 教师展示数学家抛硬币的数据记录:
  师:由此可见,用抛硬币来做决定是公平的。
  [设计意图:掷硬币是学生理解古典概率的重要活动,结合学生熟悉的掷硬币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理解尽管抛一次硬币时,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都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一半。以此来确定学生的猜测是正确的,即:因为硬币有两个面,其中一个正面,一个反面,所以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三、游戏活动,增强体验
  组织学生玩飞行棋。
  1 讲清游戏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红队、黄队、蓝队,用色子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
  2 提出运用转动转盘的形式来决定哪队先走。
  3 识别转盘的公平性。
  


  4 转动转盘,决定走的次序。
  5 长方体与正方体色子公平性的对比。
  师:同学们,比赛非常激烈,如果再玩一次,谁会赢?能肯定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本环节将识别转盘的公平性、长方体与正方体色子的对比、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三个练习融于一个玩飞行棋的游戏中。在游戏中注重分工合作,让所有的同学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体验、快乐中求知、快乐中发展。]
  四、自由设计,展示方案
  如果比赛的同学是4个、5个、6个或更多的话,请各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公平合理的转盘。
  [设计意图:学习有两个层次,孩子们学了新知会说、会重复,这是第一个层次。如果学生不但会重复,还会创造、举一反三,这就是更高的一个层次了。在本环节中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巩固应用,归纳总结
  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交换老师的QQ号。
  出示老师QQ号的前几位数,将最后一位数放在5张牌中的一张牌上,让学生感知翻动每张牌,被翻到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网上用QQ号与老师交流,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而且在用已学的知识与之相交换,可以让学生体验变化中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六、全课总结,引发思考
  1 回忆并梳理本节课的知识。
  2 师:如果刚才三方同学沿着这条棋路继续比下去,谁会是最后的赢家?(不能确定)
  师:是啊,今天老师想告诉你们,生活亦是如此,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我们要学会用不确定的眼光去观察、分析不确定事件的发生。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都要怀着良好的心态,下好这盘棋!
  [设计意图:可能性的知识不是用苍白的语言解说就能让学生理解、掌握的。因此,本节课我的预设主题是:创造各种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丰富的学习体验,在体验中感知、体验中掌握、体验中感悟。让数学成为孩子们的数学,整节课“游戏串蕴涵着问题串,活动串蕴涵着探究串”让孩子们去领会可能性的知识。
  如何将理性的数学有条理地输送给孩子们呢,我预设:游戏体验、动手实践、学以致用、感悟提升这四个教学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进行了猜测、验证、体验、思考四个学习的历程。明白了游戏公平需要等可能性,学会用一个简单的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我以本节课的知识为载体,向孩子们渗透两个思想:1 公平公正人格的养成,占别人便宜的事情咱不能干。2 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我们无法确定最后的结局,但我们要怀着良好的心态,做好每件事。]
  
  (作者单位:永泰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孩子的世界有时是成人难以理喻的。太过现实的成人标准对孩子是不合适的。也许。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张晓风的《海滩上没有发生的事》这篇短文会带给我们启示。  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老师把学生带到海边去玩。他们不太敢让学生下水,怕出事。校长却不怕,他自己站在水深处,规定学生以他为界,只准在水浅处玩。  小孩都乐疯了,连极胆小的也下了水,终于,大家都玩得尽兴了,学生纷纷上岸。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把校长吓得目瞪口
期刊
第一声 无心插柳    一个极其平常的下午,我正在批阅作业,突然接到了一封来自一个遥远城市的信。我很纳闷,那地方没有亲友呀,会是谁呢?我拆开一看署名,一个已经生疏了多年的名字又逐渐清晰起来。啊,是他,小刘!他已经大学毕业了!  小刘是我十年前在一所村小教过的学生。只记得他当时成绩不是很好,寡言少语,似乎不喜欢与人交流。  “黄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您还记得我这个被您一声怒吼改变了人生的结巴学生吗?要
期刊
也许有人觉得不可思议,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段的教学并没有提及,仅仅要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你为什么还要说“段的教学不应断”?岂不是开课改的倒车?  且慢下结论。众所周知。段是文章的一个意义单位,有自然段和逻辑段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段的教学”是指自然段的教学,这已经
期刊
不大看电视的我。偶然看了“梦想剧场”。如果要谈对此栏目的印象。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自嘲为“梦想的主持人”毕福剑,可谓多才多艺,那些模仿者也着实让人佩服。惟妙惟肖,确也难得呀。  娱乐节目鸣锣后。四个参赛选手开始了第一关“露他一小脸儿”。模仿起关牧村、腾格尔了。模仿者先是唱一首歌,而后主持人、嘉宾、观众开始互动:长相像不像?声音像不像?神态像不像?诸如此类。像了,观众就会重复赵本山的“你太有才
期刊
[名师名片]陈敬文,网名撼城,福建省平潭县人,出生于1959年8月,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就读于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中国函授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班。曾任共青团福建省第八届代表大会代表,平潭县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员,平潭县实验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副校长、党支部书记。现任平潭县实验小学校长、县政协委员,福州市特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常务
期刊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第2自然段重点语句,进一步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读雾气变化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1 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想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 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这么美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看,
期刊
一、小学语文为什么要重视“段”的教学    课改以来,有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阅读教学时只关注学生在读中获得感悟和体验。忽视了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训练,尤其是“段”的教学在教学视野中消失,压根儿不知道还有这回事。  “段”的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一项重要任务。新中国建国后半个多世纪先后制定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尽管修订过多次,但都把分段和归纳(编写)段落大意的训练放在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如195
期刊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方法,甚至具体的词句都可能产生独到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重点段落,把握文本解读关键,让学生潜心与文本对话,方能生成感悟。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关注个体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学段特点,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学生
期刊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五上)一文生动记叙了“我”在父母截然不同的极端断言中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成功作家的故事。学习课文,要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文章末尾两个自然段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理解其内涵。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整体,把握16~17自然段这一重点段落。辐射全篇,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并由此获得精神成长。    一、角色体验,对话文本    师
期刊
一、抓重点词语,创设体验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很多知识是他们从没体验过的,因而学起来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挖掘出适合学生体验的“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加深理解感悟。其中。课文里一些重点词语就是合适的“点”。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父亲、树林和鸟》时,出示句子“每只鸟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教者抓住“舒畅”这个重点词语,创设情境: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