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琴、棋、书、画古称“四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情趣活动。这4种情趣活动有助于高尚情操的培养,亦有益于养生保健。
四雅之中,琴居首位,足见人们对音乐的重视。这四雅之首的琴,当然并不仅限于弹琴,吹拉弹唱等各种音乐活动,皆可以琴瑟概之。音乐,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美化人们的生活,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喜欢音乐是人的天性,音乐不仅可以和谐生活,而且可以调和心身,促进血液循环,畅达精神。正如《乐书》所说:“音乐者,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音乐对人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能调节环境气氛和人的情感,引起各种联想,使注意力、记忆力倍增,情绪和精神状态改善,可以改变人的不健康情绪和不良行为。音乐消愁古已有之,如金代名医张从正的“好药者,与之笙笛……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清代著名医家吴尚先也得出“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的结论。
老年人常听听音乐,能使精神舒畅、血脉流通,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一首悠扬清新、行云流水般的乐曲,会使人悠然沉醉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之中,顿觉心旷神怡;当听完雄壮、激动的歌曲时,会觉得浑身充满青春活力,向往新生活的感觉油然而生……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防治某些老年性疾病,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法国女钢琴家玛尔格丽特·普勒沃特106岁时,还能在庆祝波尔多医学院100周年的大会上即席演奏,多次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近几年来,音乐治疗疾病已逐渐在世界各地推广。日本采用音乐疗法治疗老年假性痴呆,有效率达70%;治疗忧郁型和狂燥型精神病,有亦良好效果;让高血压病人听一首抒情小提琴协奏曲,可使一些病人的血压下降10~20mmHg(毫米汞柱);意大利罗马有一位神经衰弱女病人,整天情绪不安、抑郁不乐,到医生那儿就诊,医生没有给她什么药物,而是让她买了3个乐曲唱片,每天听3次,每次播放2遍,1周后她的病不治自愈。
弈棋,是调节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妙方。弈棋双方角逐,有时快速激战,有时沉默思考,从中锻炼了思维,陶冶了情操,使人心胸开阔,杂念减少,并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据日本专家用超声波测量发现,勤于思考的老人,血管容易处于舒展状态,令脑神经细胞得到很好的保养,可延缓大脑的衰老。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功能不衰老,就能保持生命的活力。
老人的弈棋之乐,应乐得适度,一次对弈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否则,久坐不动会导致失眠、消化不良,容易产生紧张性头痛和颈椎病。其次,胜负输赢应不计较,以从中取乐、怡情养性、延年益寿为妙!
至于书画,更是延年益寿的妙方。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刘海粟及书法家苏局仙等,大多是90岁以上的高龄者,还有不少百岁老人。纵观我国近代书画家的年谱,即可发现擅长书画者多能健康长寿。
我国书法有特殊的艺术美感,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练习书法时,观摩碑帖、揣其神韵,可以培养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同时能得到艺术享受,陶冶性情,静心养性。
从人体生理方面来看,练习书法须有正确的姿势,要做到头部端正、两臂齐平、胸张背直,两脚平放在地,这样才能提起全身的力量,使书写时肘和腕运动自如。这种姿势与气功动作相似,使全身肌肉保持舒适状态,书写时呼吸自然,可促进血液循环。如果书写长幅大字,必须站立而书,这除了用指、腕、肘、肩劲外,还要用腰劲。腰部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因此许多擅长书法的老人写完大字,犹如打完一套太极拳或练罢一套五禽戏一般,能起到健身的作用。
我国当代已故的书法家潘伯鹰先生曾说过:“心中狂喜之时,写字可以使人头脑冷静下来;心中郁悒,写字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我以为延年益寿,这算妙方。”书法家苏局仙曾说:“写字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这样能起到静心养性的作用。”
花鸟山水、奔马驼铃,是书画家撷取大自然美景、美化社会、点缀生活的美好创作。对于一般人,特别是老年人,练习绘画又具有娱乐和逍遣的功能。绘画必须“意在笔尖”,心手一致,落笔时思如潮涌,行笔时如一叶小舟行在大海上,顺水飘泊,停笔时如亲人送别,人尽意在。随着意境——想象——笔墨——形象的全过程,达到忘我的境界。绘画时的感情转移,是摆脱不愉快心情的有效方法,而忘我境界则是感情转移的发展和深化。绘画人对游览名山大川、观赏花草虫鱼、领略田园风光都有极大的兴趣,这不仅能增加创作新意,而且可以强化呼吸、调节气血循环、舒筋活络、增强新陈代谢功能,还可以陶冶情操、排除忧郁,处于一种乐观超逸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到了老年,寄情于书画之间,孜孜不倦地探索书画艺术的奥秘,可以发现艺术意境如此的绚丽多彩、如此的广阔无垠,一切个人的杂念便会消弭得无影无踪。
经常体验“四雅”之乐,有助于健康长寿。当今人人可作高雅之士,宜于经常欣赏音乐,挥毫练书法,泼墨绘丹青,对棋斗智,利用“四雅”,陶冶其情操,寄托其情趣,自然而然延年益寿于其中。
四雅之中,琴居首位,足见人们对音乐的重视。这四雅之首的琴,当然并不仅限于弹琴,吹拉弹唱等各种音乐活动,皆可以琴瑟概之。音乐,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美化人们的生活,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喜欢音乐是人的天性,音乐不仅可以和谐生活,而且可以调和心身,促进血液循环,畅达精神。正如《乐书》所说:“音乐者,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音乐对人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能调节环境气氛和人的情感,引起各种联想,使注意力、记忆力倍增,情绪和精神状态改善,可以改变人的不健康情绪和不良行为。音乐消愁古已有之,如金代名医张从正的“好药者,与之笙笛……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清代著名医家吴尚先也得出“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的结论。
老年人常听听音乐,能使精神舒畅、血脉流通,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一首悠扬清新、行云流水般的乐曲,会使人悠然沉醉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之中,顿觉心旷神怡;当听完雄壮、激动的歌曲时,会觉得浑身充满青春活力,向往新生活的感觉油然而生……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防治某些老年性疾病,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法国女钢琴家玛尔格丽特·普勒沃特106岁时,还能在庆祝波尔多医学院100周年的大会上即席演奏,多次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近几年来,音乐治疗疾病已逐渐在世界各地推广。日本采用音乐疗法治疗老年假性痴呆,有效率达70%;治疗忧郁型和狂燥型精神病,有亦良好效果;让高血压病人听一首抒情小提琴协奏曲,可使一些病人的血压下降10~20mmHg(毫米汞柱);意大利罗马有一位神经衰弱女病人,整天情绪不安、抑郁不乐,到医生那儿就诊,医生没有给她什么药物,而是让她买了3个乐曲唱片,每天听3次,每次播放2遍,1周后她的病不治自愈。
弈棋,是调节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妙方。弈棋双方角逐,有时快速激战,有时沉默思考,从中锻炼了思维,陶冶了情操,使人心胸开阔,杂念减少,并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据日本专家用超声波测量发现,勤于思考的老人,血管容易处于舒展状态,令脑神经细胞得到很好的保养,可延缓大脑的衰老。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功能不衰老,就能保持生命的活力。
老人的弈棋之乐,应乐得适度,一次对弈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否则,久坐不动会导致失眠、消化不良,容易产生紧张性头痛和颈椎病。其次,胜负输赢应不计较,以从中取乐、怡情养性、延年益寿为妙!
至于书画,更是延年益寿的妙方。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刘海粟及书法家苏局仙等,大多是90岁以上的高龄者,还有不少百岁老人。纵观我国近代书画家的年谱,即可发现擅长书画者多能健康长寿。
我国书法有特殊的艺术美感,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练习书法时,观摩碑帖、揣其神韵,可以培养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同时能得到艺术享受,陶冶性情,静心养性。
从人体生理方面来看,练习书法须有正确的姿势,要做到头部端正、两臂齐平、胸张背直,两脚平放在地,这样才能提起全身的力量,使书写时肘和腕运动自如。这种姿势与气功动作相似,使全身肌肉保持舒适状态,书写时呼吸自然,可促进血液循环。如果书写长幅大字,必须站立而书,这除了用指、腕、肘、肩劲外,还要用腰劲。腰部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因此许多擅长书法的老人写完大字,犹如打完一套太极拳或练罢一套五禽戏一般,能起到健身的作用。
我国当代已故的书法家潘伯鹰先生曾说过:“心中狂喜之时,写字可以使人头脑冷静下来;心中郁悒,写字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我以为延年益寿,这算妙方。”书法家苏局仙曾说:“写字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这样能起到静心养性的作用。”
花鸟山水、奔马驼铃,是书画家撷取大自然美景、美化社会、点缀生活的美好创作。对于一般人,特别是老年人,练习绘画又具有娱乐和逍遣的功能。绘画必须“意在笔尖”,心手一致,落笔时思如潮涌,行笔时如一叶小舟行在大海上,顺水飘泊,停笔时如亲人送别,人尽意在。随着意境——想象——笔墨——形象的全过程,达到忘我的境界。绘画时的感情转移,是摆脱不愉快心情的有效方法,而忘我境界则是感情转移的发展和深化。绘画人对游览名山大川、观赏花草虫鱼、领略田园风光都有极大的兴趣,这不仅能增加创作新意,而且可以强化呼吸、调节气血循环、舒筋活络、增强新陈代谢功能,还可以陶冶情操、排除忧郁,处于一种乐观超逸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到了老年,寄情于书画之间,孜孜不倦地探索书画艺术的奥秘,可以发现艺术意境如此的绚丽多彩、如此的广阔无垠,一切个人的杂念便会消弭得无影无踪。
经常体验“四雅”之乐,有助于健康长寿。当今人人可作高雅之士,宜于经常欣赏音乐,挥毫练书法,泼墨绘丹青,对棋斗智,利用“四雅”,陶冶其情操,寄托其情趣,自然而然延年益寿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