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和过渡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改革转型过程中,探讨行政伦理的价值和如何构建行政伦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政伦理;价值;服务型政府
一、中国改革过程中行政伦理价值取向要素
其一,公平正义取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而言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当中就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因此公平正义是中国改革过程中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首要因素。其二,公共利益取向。当前中国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民大众”,党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三,公共效率取向。目前中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目标,因此对于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却存在许多行政伦理缺失现象,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政伦理的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相配套的行政规章、制度还有待完善,传统的公共服务的价值观念等都可能对行政伦理的制度的构建形成诸多障碍。第二,行政伦理的“组织文化”氛围不浓厚。当前行政伦理的“组织文化”氛围不浓厚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公共服务主体对行政伦理建设的财政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不足;部分公共服务主体对行政伦理的现状和趋势认识不充分,导致公职人员伦理责任的缺失;缺少一种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及合理的行政伦理评估系统,以致无法保障行政伦理的效力等。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虽然当前我国行政监督机制不少,但真正能发挥效力的却不多。而且公众监督的力度也不大,主要体现在公民的政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表达政治意愿的途径不多,行政主体对公众的监督与制约重视程度不够,公众监督与制约行为的后续效果无法体现,从而导致了公众对行政监督机构信心的缺失。
二、改革过程中构建行政伦理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应当逐步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行政伦理得以建立和健全的基础。现代社会正处于思想多样、价值观多元化时代,公共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矛盾加剧。如果缺少了对公共服务伦理制度化的强制约束,合理的社会关系将难以得到确立和完善。其次,是要加强公共行政伦理的立法,行政伦理立法是将公共行政伦理的要求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我国在公共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方面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相应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行政伦理立法的全面性差、系统化程度低等。因此,在实际的立法工作中应对这些尚存缺陷及时的进行弥补。此外,行政伦理的立法应把杜绝公共服务主体违反伦理规范的可能性作为重点,防止潜在的公共服务伦理缺失与失范。第三,是要完善行政伦理考核评估机制。根据公共利益目标,对各项公共服务伦理的执行进行考核评估,主要从对行政主体“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此外,还应当建立配套的后续制度,主要包括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同时还应当注重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的时效性,从而保证其行为的示范性。第四,要强化行政伦理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监督是行政伦理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第五,还应加强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教育和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行政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行政人员的自身的素质,使其在管理社会公共事物时,在内心建立起一个制约机制,能更好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最后,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要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政府对于公众利益进行积极的维护,引导其树立诚实信用的品质;而公众也会对政府产生信任,从而进行支持并保持忠诚,这样一来,才会让社会主体强化行政伦理意识,加强行政道德修养,从而建立良好的行政伦理格局,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政府,建立和谐诚信的行政伦理信任关系典范。
总之,就现状而言,我国行政伦理建设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行政伦理建设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应当立足于本国国情,同时学习发达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先进经验,以为公众服务的价值观为起点,进行行政伦理规范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丽娟.中西方行政伦理比较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欢迎订阅2010年《广东行政学院学报》[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李发戈.现代政府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何剑.论影响警察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5]黎四奇.对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法律制度构建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1)
[6]夏朝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关键词】行政伦理;价值;服务型政府
一、中国改革过程中行政伦理价值取向要素
其一,公平正义取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而言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当中就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因此公平正义是中国改革过程中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首要因素。其二,公共利益取向。当前中国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民大众”,党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三,公共效率取向。目前中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目标,因此对于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却存在许多行政伦理缺失现象,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政伦理的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相配套的行政规章、制度还有待完善,传统的公共服务的价值观念等都可能对行政伦理的制度的构建形成诸多障碍。第二,行政伦理的“组织文化”氛围不浓厚。当前行政伦理的“组织文化”氛围不浓厚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公共服务主体对行政伦理建设的财政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不足;部分公共服务主体对行政伦理的现状和趋势认识不充分,导致公职人员伦理责任的缺失;缺少一种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及合理的行政伦理评估系统,以致无法保障行政伦理的效力等。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虽然当前我国行政监督机制不少,但真正能发挥效力的却不多。而且公众监督的力度也不大,主要体现在公民的政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表达政治意愿的途径不多,行政主体对公众的监督与制约重视程度不够,公众监督与制约行为的后续效果无法体现,从而导致了公众对行政监督机构信心的缺失。
二、改革过程中构建行政伦理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应当逐步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行政伦理得以建立和健全的基础。现代社会正处于思想多样、价值观多元化时代,公共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矛盾加剧。如果缺少了对公共服务伦理制度化的强制约束,合理的社会关系将难以得到确立和完善。其次,是要加强公共行政伦理的立法,行政伦理立法是将公共行政伦理的要求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我国在公共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方面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相应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行政伦理立法的全面性差、系统化程度低等。因此,在实际的立法工作中应对这些尚存缺陷及时的进行弥补。此外,行政伦理的立法应把杜绝公共服务主体违反伦理规范的可能性作为重点,防止潜在的公共服务伦理缺失与失范。第三,是要完善行政伦理考核评估机制。根据公共利益目标,对各项公共服务伦理的执行进行考核评估,主要从对行政主体“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此外,还应当建立配套的后续制度,主要包括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同时还应当注重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的时效性,从而保证其行为的示范性。第四,要强化行政伦理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监督是行政伦理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第五,还应加强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教育和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行政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行政人员的自身的素质,使其在管理社会公共事物时,在内心建立起一个制约机制,能更好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最后,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要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政府对于公众利益进行积极的维护,引导其树立诚实信用的品质;而公众也会对政府产生信任,从而进行支持并保持忠诚,这样一来,才会让社会主体强化行政伦理意识,加强行政道德修养,从而建立良好的行政伦理格局,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政府,建立和谐诚信的行政伦理信任关系典范。
总之,就现状而言,我国行政伦理建设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的行政伦理建设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应当立足于本国国情,同时学习发达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先进经验,以为公众服务的价值观为起点,进行行政伦理规范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丽娟.中西方行政伦理比较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欢迎订阅2010年《广东行政学院学报》[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李发戈.现代政府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何剑.论影响警察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5]黎四奇.对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法律制度构建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1)
[6]夏朝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