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宣德炉,知之者甚多,尤其收藏界,几乎人人都可以说上一段。不过宣德皇帝监制的宣德炉本就不多,李自成入京后,几乎将其毁之殆尽。是以今日藏家所藏,不过是宣德之后仿制款。民间所藏宣德炉可谓成千上万,却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
且不论宣德炉,只谈炉耳。有人总结,炉耳有五十余种:冲天耳、桥耳、鱼耳、索耳、螭耳、如意耳、环耳、连珠耳、戟耳、蚰龙耳、夔耳、象耳、鋬耳、椒图耳、连环耳、飞凤贴耳等。我们挑选几种常见炉耳,以小见大,一窥宣德炉之全豹。
鱼耳炉:鱼水之欢
适合人群:夫妻
鱼耳炉,又称双鱼耳炉,双鱼耳簋式炉,仿自宋代官窑的款式。鱼耳炉与戟耳炉的耳形相类,只是鱼耳下端分叉,象征鱼尾,是和戟耳最大之不同。鱼耳肥厚圆实,规整对称,还寓意年年有余。因为造型优美,鱼耳炉和蚰耳炉被历代藏家评为造型优美之冠。
鱼耳上的两条鱼,指的是佛家八宝之一的“宝鱼”,有鱼水之欢的意思。当年宣德皇帝将其大多摆设在燕居密室中,可见其颐养玩赏之情趣。因而卧室之中,适宜摆放鱼耳炉,有助于增进夫妻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鱼耳炉用于赏玩无甚大碍,但不可用于供奉佛祖,恐有亵渎神灵之虑。
冲天耳炉:沟通天地
适用人群:古代为皇室专用,现在人人适合。供奉于书斋厅堂皆可,不宜放厨厕。
冲天耳炉,又称朝天耳炉,仿自宋代官窑瓷器的款式。其造型凝重,圆唇束颈,口沿上双耳并立,腹身鼓扁,底有三矮乳丁足。
按照古人的观念,两耳朝天便可沟通天地,冲天耳正好双耳朝天。而古代皇帝自称“天子”,天子的职责便是上承天意,下佑万民,因此这款炉在皇室中深受青睐,帝王往往将其置于最重要之议政厅即乾清宫内(乾清宫两侧之东西便殿及御书房都有陈设),或赐给各位叔伯兄弟(王爷们),可见皇帝对此炉的重视程度。因为上达天庭,所以冲天耳炉不宜置放厨房或厕所,怕冲撞了神仙,其余书斋清供、神案祭祀、公司客厅均十分适宜。
戟耳炉:执戟以卫邦国
适用人群:刑部尚书及左右侍郎等武将,今日适合司法界、律师界人士使用。
戟耳炉,因其耳如兵器中之戟而得名。其来历说法不一,有称是仿宋瓷器的款式,也有称是仿自《绍兴鉴古图》,将夔龙耳抽象简化成戟形,戟耳上收下放,与外撇的口部和内敛的足部形成造型搭配,于圆润之中增添变化。
因外形像兵器戟,所以帝王往往喜欢将其赐予刑部尚书及左右侍郎等武将,意为刑部平准天下正义,如执戟以卫邦国。不过民间也用来祭祀门神。想来戟为兵器,不论是防卫门户,还是执法安邦,都说得过去。既然是执法安邦之器,那么今世的司法界、律师界人士使用甚为相得。
谈及戟耳炉,有这么一个故事:收藏家王世襄幼年时常到李卿丈家玩。李先生藏炉甚精,且颇有见地,两人为忘年之交。抗日战争时期,李先生因为支持抗日遭到日寇迫害,生活陷入困境,只好将收藏的百余件铜炉出让。此后李老与王世襄先生多次谈起此事。1951年,王世襄得到机会购回10余件李老旧藏铜炉,兴冲冲地去告慰,病中的李老手抚铜炉,如见故人,情不自禁。临别时,李夫人将多年放置案头焚香的“玉堂清玩”戟耳炉送与王世襄,颇有“收回疆土”的感激。
且不论宣德炉,只谈炉耳。有人总结,炉耳有五十余种:冲天耳、桥耳、鱼耳、索耳、螭耳、如意耳、环耳、连珠耳、戟耳、蚰龙耳、夔耳、象耳、鋬耳、椒图耳、连环耳、飞凤贴耳等。我们挑选几种常见炉耳,以小见大,一窥宣德炉之全豹。
鱼耳炉:鱼水之欢
适合人群:夫妻
鱼耳炉,又称双鱼耳炉,双鱼耳簋式炉,仿自宋代官窑的款式。鱼耳炉与戟耳炉的耳形相类,只是鱼耳下端分叉,象征鱼尾,是和戟耳最大之不同。鱼耳肥厚圆实,规整对称,还寓意年年有余。因为造型优美,鱼耳炉和蚰耳炉被历代藏家评为造型优美之冠。
鱼耳上的两条鱼,指的是佛家八宝之一的“宝鱼”,有鱼水之欢的意思。当年宣德皇帝将其大多摆设在燕居密室中,可见其颐养玩赏之情趣。因而卧室之中,适宜摆放鱼耳炉,有助于增进夫妻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鱼耳炉用于赏玩无甚大碍,但不可用于供奉佛祖,恐有亵渎神灵之虑。
冲天耳炉:沟通天地
适用人群:古代为皇室专用,现在人人适合。供奉于书斋厅堂皆可,不宜放厨厕。
冲天耳炉,又称朝天耳炉,仿自宋代官窑瓷器的款式。其造型凝重,圆唇束颈,口沿上双耳并立,腹身鼓扁,底有三矮乳丁足。
按照古人的观念,两耳朝天便可沟通天地,冲天耳正好双耳朝天。而古代皇帝自称“天子”,天子的职责便是上承天意,下佑万民,因此这款炉在皇室中深受青睐,帝王往往将其置于最重要之议政厅即乾清宫内(乾清宫两侧之东西便殿及御书房都有陈设),或赐给各位叔伯兄弟(王爷们),可见皇帝对此炉的重视程度。因为上达天庭,所以冲天耳炉不宜置放厨房或厕所,怕冲撞了神仙,其余书斋清供、神案祭祀、公司客厅均十分适宜。
戟耳炉:执戟以卫邦国
适用人群:刑部尚书及左右侍郎等武将,今日适合司法界、律师界人士使用。
戟耳炉,因其耳如兵器中之戟而得名。其来历说法不一,有称是仿宋瓷器的款式,也有称是仿自《绍兴鉴古图》,将夔龙耳抽象简化成戟形,戟耳上收下放,与外撇的口部和内敛的足部形成造型搭配,于圆润之中增添变化。
因外形像兵器戟,所以帝王往往喜欢将其赐予刑部尚书及左右侍郎等武将,意为刑部平准天下正义,如执戟以卫邦国。不过民间也用来祭祀门神。想来戟为兵器,不论是防卫门户,还是执法安邦,都说得过去。既然是执法安邦之器,那么今世的司法界、律师界人士使用甚为相得。
谈及戟耳炉,有这么一个故事:收藏家王世襄幼年时常到李卿丈家玩。李先生藏炉甚精,且颇有见地,两人为忘年之交。抗日战争时期,李先生因为支持抗日遭到日寇迫害,生活陷入困境,只好将收藏的百余件铜炉出让。此后李老与王世襄先生多次谈起此事。1951年,王世襄得到机会购回10余件李老旧藏铜炉,兴冲冲地去告慰,病中的李老手抚铜炉,如见故人,情不自禁。临别时,李夫人将多年放置案头焚香的“玉堂清玩”戟耳炉送与王世襄,颇有“收回疆土”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