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视我们的课堂,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趣是打开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窗。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则追求情趣、扎实和规范。无情则浮,不实则飘,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是有情有趣的。但要达成有效甚至高效,我们教师必须有目的并循序组织教学,动用多种教学要素,使阅读的教学形态平衡有效。
趣:一指的是兴趣,二指的是情趣。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就是要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课堂是否充满情趣。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低年级语文老师关注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高深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如在执教的《猴子种果树》时,上课伊始,我充满激情的情境导人一下子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猴子怎么会什么树也没种成呢?让我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吧!”同学们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当时的情况,都争先恐后地读书,从书中找答案。这样从兴趣人手,学生边读边思,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锻炼了思维能力。这样教学形态下的学生,便有了更多学习的激情。
2.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除了准确规范的扎实以外。还少不了情趣盎然的角色体验。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得自在、轻松,他们才能喜欢语文、爱上语文。而这,要比什么都重要。—__教给孩子一生受用的语文,是一种“大情怀”、“远目光”,是我们要孜孜以求的。如:在学习二、三自然段时,交流乌鸦和小猴子的对话后,我要学生做一只小乌鸦读读乌鸦的话。在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进入小猴子的心里:“1.此时的猴子已经泪流满面了。猜猜它会想些什么?2.假如你是这只猴子,来年春天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在一个个真切的情境中和小猴子共悲喜。
3.注重评价引导,肯定学生呈现精彩细节。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低年级的孩子,其语文学习——无论是朗读、说话、想象、表演,都少不了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和引导。课堂上,应不时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技术的指导,情感的激发,对学生的说话进行准确、生动的指导,对学生的想象给予合理丰富的引领。如在学生发言后我不断从学生身上找到闪光点,激励他、肯定他、欣赏他,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从想说一能说一会说一乐说,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生活中。评价是一门艺术,如何巧妙地把握好评价的“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老师来说,一定要熟悉自己的学生,并且始终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对于学生回答不准确或者不够到位的地方,语文老师则可以采取幽默、巧妙的点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二、读是贯穿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魂。
1.重视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1)自主阅读。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在实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上,应让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感受与体验。要摈弃过去那种繁琐分析的套路,强化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拿出时间来让学生读书,尤其是诵读。要让学生在“动眼、动口、动脑、动情”中品味体验、投人情感。学生读懂了,读进去了,对文本有所体验了,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了。所以,《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我们在第一节课拿出大块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继续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2)重视范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在低年级进行教师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3)读悟结合。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不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因此,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2.注重“读前指导、读中点拨、读后发展”的朗读指导。
《猴子种果树》一课,2-7自然段无论是内容,还是叙述形式都非常相似,所以,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掌握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笪老师把教学重点定位在2—3自然段的乌鸦与猴子的语言和心里活动描写上,其他两部分分别采用扶放结合、完全放手的教学思路。通过“读前指导、读中点拨、读后发展”教学方法探究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使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的道理。
3.注重个性化的指导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同样的一句话,进行不同语气的指导。学生读书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本课中的几段对话形式非常相似,学生对乌鸦的话很难读出个性,于是我就十分注意乌鸦说的“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老师、学生的评价中,学习读出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读出了鸟儿对猴哥的关心,有的读出了鸟儿心中的着急,甚至还有学生读出了鸟儿对猴哥的嘲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各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对文本的体验也是有差异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要想让学生真正读出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还需要有个性的引导。引导到位了,学生也就敢想、敢说了。
三、疑是解决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的良药。
质疑:一是老师提出质疑。二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灵动,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趣是打开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窗。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则追求情趣、扎实和规范。无情则浮,不实则飘,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是有情有趣的。但要达成有效甚至高效,我们教师必须有目的并循序组织教学,动用多种教学要素,使阅读的教学形态平衡有效。
趣:一指的是兴趣,二指的是情趣。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就是要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课堂是否充满情趣。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低年级语文老师关注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高深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如在执教的《猴子种果树》时,上课伊始,我充满激情的情境导人一下子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猴子怎么会什么树也没种成呢?让我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吧!”同学们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当时的情况,都争先恐后地读书,从书中找答案。这样从兴趣人手,学生边读边思,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锻炼了思维能力。这样教学形态下的学生,便有了更多学习的激情。
2.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除了准确规范的扎实以外。还少不了情趣盎然的角色体验。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得自在、轻松,他们才能喜欢语文、爱上语文。而这,要比什么都重要。—__教给孩子一生受用的语文,是一种“大情怀”、“远目光”,是我们要孜孜以求的。如:在学习二、三自然段时,交流乌鸦和小猴子的对话后,我要学生做一只小乌鸦读读乌鸦的话。在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进入小猴子的心里:“1.此时的猴子已经泪流满面了。猜猜它会想些什么?2.假如你是这只猴子,来年春天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在一个个真切的情境中和小猴子共悲喜。
3.注重评价引导,肯定学生呈现精彩细节。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低年级的孩子,其语文学习——无论是朗读、说话、想象、表演,都少不了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和引导。课堂上,应不时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技术的指导,情感的激发,对学生的说话进行准确、生动的指导,对学生的想象给予合理丰富的引领。如在学生发言后我不断从学生身上找到闪光点,激励他、肯定他、欣赏他,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从想说一能说一会说一乐说,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生活中。评价是一门艺术,如何巧妙地把握好评价的“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老师来说,一定要熟悉自己的学生,并且始终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对于学生回答不准确或者不够到位的地方,语文老师则可以采取幽默、巧妙的点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二、读是贯穿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魂。
1.重视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1)自主阅读。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在实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上,应让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感受与体验。要摈弃过去那种繁琐分析的套路,强化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拿出时间来让学生读书,尤其是诵读。要让学生在“动眼、动口、动脑、动情”中品味体验、投人情感。学生读懂了,读进去了,对文本有所体验了,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了。所以,《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我们在第一节课拿出大块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继续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2)重视范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在低年级进行教师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3)读悟结合。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不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因此,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2.注重“读前指导、读中点拨、读后发展”的朗读指导。
《猴子种果树》一课,2-7自然段无论是内容,还是叙述形式都非常相似,所以,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掌握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笪老师把教学重点定位在2—3自然段的乌鸦与猴子的语言和心里活动描写上,其他两部分分别采用扶放结合、完全放手的教学思路。通过“读前指导、读中点拨、读后发展”教学方法探究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使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的道理。
3.注重个性化的指导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同样的一句话,进行不同语气的指导。学生读书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本课中的几段对话形式非常相似,学生对乌鸦的话很难读出个性,于是我就十分注意乌鸦说的“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老师、学生的评价中,学习读出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读出了鸟儿对猴哥的关心,有的读出了鸟儿心中的着急,甚至还有学生读出了鸟儿对猴哥的嘲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各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对文本的体验也是有差异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要想让学生真正读出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还需要有个性的引导。引导到位了,学生也就敢想、敢说了。
三、疑是解决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的良药。
质疑:一是老师提出质疑。二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灵动,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