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高考,作为率先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四省区的考生接受了语文课程标准卷的洗礼。课标卷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增加了探究题。2(108年高考,除广东等四省区继续考查探究题外,又有江苏省的高考试卷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增加了探究题。探究题的出现是在命题上对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以下简称“新考纲”)的有力回应和落实。课程标准将探究能力的培养确立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将“探究”列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新考纲在考试能力要求一项中新增了“探究能力”这一能力层级。2008年新考纲对此解释说:“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新考纲在选考部分的要求中,将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的“探究能力”进一步细化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将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的“探究能力”则进一步细化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丰富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连续两年的语文课改卷在新考纲确立的原则框架内对探究题的命制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表明了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
一 命题形式
认真研究两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联系以往有关省份高考中的探究性试题,笔者认为,探究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六种命题形式:
1,多角发掘型。这种题目要求立足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理解、审视、阐发、评价和质疑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和表达形式,领悟作品内涵的多义性、丰富性和模糊性,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例1 (2008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必考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要点 ①从人物的品质看,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同时也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②从故事情节看,女儿出嫁是主人公侯银匠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从表达技巧看,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实际上是间接描写侯银匠,虚实相生,烘托出主人公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这道探究题,命题者正是根据小说的主要特点,从主要人物——侯银匠的品质,主要情节——女儿出嫁,表达技巧——烘托、虚实结合等角度来考查学生的,同时小说所呈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能让考生探究出中国的传统道德及文化在人物身上的传承。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对全文整体把握,前后勾连,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真正弄清文本背后包含的奥妙,同时也不必面面俱到,能抓住一点说清说透即可。
2,个性阅读型。这类题目主观性强,开放性大,它鼓励多角度、有个性地认识文本的内涵,鼓励考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既能使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能使解读活动全面深刻而充满智慧。
例2 (2008年宁夏、海南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答案要点 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探究能力。笔者认为,这一题目的价值在于,其命题形式应看作是考查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解读的一种命题范例。“题干以假说的形式,分别对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了二元对立的评价,意在启发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点展开探究。”(余闻《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这样既使高考这一特殊情境下的探究题目降低了难度,又预留了一定的探究空间,提高了题目的可操作性。题目所给的四种观点,其理由的充足性可能是不等值的,但却都是有话可说的,该题就是要求考生立足文本将这些观点具体化,从文本中寻找到所认同观点的具体内容及其认同理由的依据。无论认同哪种观点,答题时都要做到观点明确,紧扣文本组织理由。
3,内外联系型。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首先对文本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对立足于文本从内容或形式等各个角度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然后再联系自身实际谈出文本所给与自己的具体启示。题目要求考生由文本出发自然地向文本之外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拓展和延伸。
例3 (2008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2题)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答案要点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该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这一探究能力。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和感受作品。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作家,歌德有很多可写的地方,但作者却从一个很小的细节(即“歌德之勺”)切入,来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内容。可谓以小见大。联系自身实际谈写作启示,实际上就是回溯一下作者形成这种突出写作特色的根本原因,寻找到文本所带给自己的写作艺术滋养。可以首先谈寻找最佳切入点的问题,然后再深入挖掘一下能寻找出这样巧妙切入点的原因,那就是精于思考。如此,这一题目就可以顺利作答了。
4,空白补充型。任何一个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评判的意见分歧,有的可能是作者提出的疑点或难点,有的可能是作者为激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实现二次创造而故意留出的空白……这些方面常常成为用以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强弱、思维品质高低的命题点。
例4 (2007年上海卷阅读第12题)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 因为享受只是对生活、对环境的浅层感知。西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走进它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还蕴藏着一种精神,一种坚守正义、追求光明的精神,走进它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在感染着你,启迪着你,鼓舞着你,可以让你感受到一种责任。多在西湖边走走吧,因为你那是与高尚同行。 该题亦属于挖掘文本丰富意蕴的探究题,它可以自由发挥但又必须符合作品的整体内容。回答本题要从三个方面注意:一是恰当的内容,如“人在湖边走,边走边与那湖对话”除“享受”外的传承文化、承担责任等;二是语气要与原文衔接;三是语言要优美、通畅、得体。
5,矛盾思辨型。这一类题,需要对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深入探究,要透过语言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要根据两方面各自表达的角度及两方面的关系,并结合语境,在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解释这两个方面的语句或内容的含意,以将其辩证统一在一起。
例5 (2007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要点 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本题要求从文本中表面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切入深入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并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泥泞”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是“浑然天成”的;其次,它还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困难”、“挫折”、“逆境”等方面的意义。既然如此,人们当然不能也不必去人为制造;但同时作者也写出了“泥泞”的作用,比如当人们处于疲软、茫然、麻木等情状下。它能带给人“磨砺和锻炼”“使人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等。抓住文本的这些内容,则可形成较为全面准确的答案。
6,疑难探讨型。“探究文本中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探究能力考查方面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往往围绕文中或内容或形式方面的疑难设计问题,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对疑难问题加以突破。
例6 (2007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1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答案要点 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
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疑难句子含意的理解、探究能力。答案可以从傅聪对第四问和第七问的回答中寻找,而最直接的答案应该在对第四问的回答中。第四问回答中的“师今人,师古人”,就是说演奏家首先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然后就是“师造化”。“造化”,这里指的就是对第七问回答中的“创造”和“个性”,即在领悟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的前提下,对原音乐作品不断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还是无穷尽的。只有将这些内容全面理解、融会贯通,才能准确解答此题。
二 应对策略
注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确立的课程基本理念,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建议,不断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今后高考的大趋势。鉴此,我们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探究”的神秘色彩必须消除。“探究”是新课标中的新提法。是高考中考查的最高能力层级,探究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重点题目。从教学实际情况看。往往是一提到“探究”二字,就有许多学生感到高深莫测,于是畏难发愁;一提笔去做探究题,学生则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试想,抱有这样的心态,怎么能搞好探究,应对好探究题呢?“探究”其实并不神秘,它简而言之就是探索、研究。一般来说,这种“探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不能缺位的,只要我们端起书本或投身实践进行学习,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探究活动业已开始。对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是探究,对某篇文章的探疑求新是探究,而对一词一句的精心揣摩同样也是探究。只有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剥下加在“探究”身上的神秘外衣,他们才能勇于探究,并逐渐亲近探究。
2“探究”应从平时做起。消除了探究的神秘色彩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增强探究的兴趣,进而树立起自觉探究的意识,引导他们在平时自觉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对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除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主或合作探究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经常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当然不是那种难于短时间内探究清楚的大问题,而是切入角度巧妙、有思考价值的小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荷花淀》水生嫂们“探夫遇敌”一部分内容时,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水声的描写:“哗哗,哗哗,哗哗哗!”并且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颇具思考价值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的教材编者把最后一个“哗”字删去了,作者孙犁为此专门写信说明那最后一个“哗”字删不得,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到:水声越来越急反映的是妇女们在遭遇了日本鬼子后的心情越来越紧张。再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某教师针对文中没有“套中人”别里科夫墓志铭这一“空白点”,要求学生以为别里科夫拟墓志铭的方式来对人物进行点评。于是引出了学生众多睿智灵动的精妙点评。类似这种课堂上随机的探究设计,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探究”应牢固树立文本意识。无论平时学习中的探究,还是高考中解答探究题,都要具备明确的文本意识。所谓文本意识,就是要明白问题的答案主要来自于文章内容,来自于文中的信息,是文中内容合理的延伸、拓展或与已有相关知识的联系。从前面的高考题型归类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高考试卷中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也不是超脱文本、毫无根据的胡乱探究,必须也只能根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或考生的已有知识展开探究。也就是说,只有文本意识牢固,才有可能正确解答形形色色的高考探究题。
一 命题形式
认真研究两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联系以往有关省份高考中的探究性试题,笔者认为,探究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六种命题形式:
1,多角发掘型。这种题目要求立足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理解、审视、阐发、评价和质疑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和表达形式,领悟作品内涵的多义性、丰富性和模糊性,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例1 (2008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必考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要点 ①从人物的品质看,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同时也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②从故事情节看,女儿出嫁是主人公侯银匠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从表达技巧看,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实际上是间接描写侯银匠,虚实相生,烘托出主人公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这道探究题,命题者正是根据小说的主要特点,从主要人物——侯银匠的品质,主要情节——女儿出嫁,表达技巧——烘托、虚实结合等角度来考查学生的,同时小说所呈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能让考生探究出中国的传统道德及文化在人物身上的传承。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对全文整体把握,前后勾连,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真正弄清文本背后包含的奥妙,同时也不必面面俱到,能抓住一点说清说透即可。
2,个性阅读型。这类题目主观性强,开放性大,它鼓励多角度、有个性地认识文本的内涵,鼓励考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既能使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能使解读活动全面深刻而充满智慧。
例2 (2008年宁夏、海南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答案要点 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探究能力。笔者认为,这一题目的价值在于,其命题形式应看作是考查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解读的一种命题范例。“题干以假说的形式,分别对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了二元对立的评价,意在启发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点展开探究。”(余闻《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这样既使高考这一特殊情境下的探究题目降低了难度,又预留了一定的探究空间,提高了题目的可操作性。题目所给的四种观点,其理由的充足性可能是不等值的,但却都是有话可说的,该题就是要求考生立足文本将这些观点具体化,从文本中寻找到所认同观点的具体内容及其认同理由的依据。无论认同哪种观点,答题时都要做到观点明确,紧扣文本组织理由。
3,内外联系型。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首先对文本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对立足于文本从内容或形式等各个角度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然后再联系自身实际谈出文本所给与自己的具体启示。题目要求考生由文本出发自然地向文本之外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拓展和延伸。
例3 (2008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2题)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答案要点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该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这一探究能力。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和感受作品。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作家,歌德有很多可写的地方,但作者却从一个很小的细节(即“歌德之勺”)切入,来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内容。可谓以小见大。联系自身实际谈写作启示,实际上就是回溯一下作者形成这种突出写作特色的根本原因,寻找到文本所带给自己的写作艺术滋养。可以首先谈寻找最佳切入点的问题,然后再深入挖掘一下能寻找出这样巧妙切入点的原因,那就是精于思考。如此,这一题目就可以顺利作答了。
4,空白补充型。任何一个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评判的意见分歧,有的可能是作者提出的疑点或难点,有的可能是作者为激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实现二次创造而故意留出的空白……这些方面常常成为用以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强弱、思维品质高低的命题点。
例4 (2007年上海卷阅读第12题)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 因为享受只是对生活、对环境的浅层感知。西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走进它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还蕴藏着一种精神,一种坚守正义、追求光明的精神,走进它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在感染着你,启迪着你,鼓舞着你,可以让你感受到一种责任。多在西湖边走走吧,因为你那是与高尚同行。 该题亦属于挖掘文本丰富意蕴的探究题,它可以自由发挥但又必须符合作品的整体内容。回答本题要从三个方面注意:一是恰当的内容,如“人在湖边走,边走边与那湖对话”除“享受”外的传承文化、承担责任等;二是语气要与原文衔接;三是语言要优美、通畅、得体。
5,矛盾思辨型。这一类题,需要对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深入探究,要透过语言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要根据两方面各自表达的角度及两方面的关系,并结合语境,在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解释这两个方面的语句或内容的含意,以将其辩证统一在一起。
例5 (2007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要点 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本题要求从文本中表面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切入深入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并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泥泞”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是“浑然天成”的;其次,它还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困难”、“挫折”、“逆境”等方面的意义。既然如此,人们当然不能也不必去人为制造;但同时作者也写出了“泥泞”的作用,比如当人们处于疲软、茫然、麻木等情状下。它能带给人“磨砺和锻炼”“使人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等。抓住文本的这些内容,则可形成较为全面准确的答案。
6,疑难探讨型。“探究文本中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探究能力考查方面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往往围绕文中或内容或形式方面的疑难设计问题,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对疑难问题加以突破。
例6 (2007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1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答案要点 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
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疑难句子含意的理解、探究能力。答案可以从傅聪对第四问和第七问的回答中寻找,而最直接的答案应该在对第四问的回答中。第四问回答中的“师今人,师古人”,就是说演奏家首先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然后就是“师造化”。“造化”,这里指的就是对第七问回答中的“创造”和“个性”,即在领悟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的前提下,对原音乐作品不断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还是无穷尽的。只有将这些内容全面理解、融会贯通,才能准确解答此题。
二 应对策略
注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确立的课程基本理念,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建议,不断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今后高考的大趋势。鉴此,我们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探究”的神秘色彩必须消除。“探究”是新课标中的新提法。是高考中考查的最高能力层级,探究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重点题目。从教学实际情况看。往往是一提到“探究”二字,就有许多学生感到高深莫测,于是畏难发愁;一提笔去做探究题,学生则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试想,抱有这样的心态,怎么能搞好探究,应对好探究题呢?“探究”其实并不神秘,它简而言之就是探索、研究。一般来说,这种“探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不能缺位的,只要我们端起书本或投身实践进行学习,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探究活动业已开始。对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是探究,对某篇文章的探疑求新是探究,而对一词一句的精心揣摩同样也是探究。只有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剥下加在“探究”身上的神秘外衣,他们才能勇于探究,并逐渐亲近探究。
2“探究”应从平时做起。消除了探究的神秘色彩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增强探究的兴趣,进而树立起自觉探究的意识,引导他们在平时自觉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对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除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主或合作探究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经常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当然不是那种难于短时间内探究清楚的大问题,而是切入角度巧妙、有思考价值的小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荷花淀》水生嫂们“探夫遇敌”一部分内容时,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水声的描写:“哗哗,哗哗,哗哗哗!”并且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颇具思考价值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的教材编者把最后一个“哗”字删去了,作者孙犁为此专门写信说明那最后一个“哗”字删不得,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到:水声越来越急反映的是妇女们在遭遇了日本鬼子后的心情越来越紧张。再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某教师针对文中没有“套中人”别里科夫墓志铭这一“空白点”,要求学生以为别里科夫拟墓志铭的方式来对人物进行点评。于是引出了学生众多睿智灵动的精妙点评。类似这种课堂上随机的探究设计,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探究”应牢固树立文本意识。无论平时学习中的探究,还是高考中解答探究题,都要具备明确的文本意识。所谓文本意识,就是要明白问题的答案主要来自于文章内容,来自于文中的信息,是文中内容合理的延伸、拓展或与已有相关知识的联系。从前面的高考题型归类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高考试卷中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也不是超脱文本、毫无根据的胡乱探究,必须也只能根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或考生的已有知识展开探究。也就是说,只有文本意识牢固,才有可能正确解答形形色色的高考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