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nein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互动课堂的灵魂在于“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与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则负责纠错、解惑、升华、小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传统课堂的优点与自主互动方式有效融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设计——展现思想的力量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公认的教师难备、学生难学的一节课,其时间跨度大、知识点繁多,且内容比较抽象。学习本课,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学的感受、思的乐趣、悟的喜悦,继而引领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我将教学思路总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知识系统化。课堂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化”什么?怎么“化”?“化”作什么?“化”的影响是什么?上述问题要求对庞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学生能够通过学案中的问题掌握相关知识。
  第二,主干知识问题化。针对本环节知识理论性强、较为枯燥的特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如果我们班级同学在假期进行以探寻毛泽东思想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我们可以分为四个小组奔赴湖南、井冈山、延安、北京。让我们分别整理毛泽东思想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贡献。
  第三,理清内在联系。寻找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灵魂。从这个角度来讲,本课必须透彻讲解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如何,贯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是什么。让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获得历史的一种贯通感。
  第四,抽象问题形象化。通过教学设计化解难点,如把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设计为一个公式,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列出以下公式:社会主义=公有制 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商品 货币)(以发达资本主义阶段为基础)。
  二、自主学习——激趣设疑环节不能丢
  以《欧洲宗教改革》一课为例,对信仰无神论、以马克思唯物主义为意识形态的公民来讲,真正理解基督教内涵是很困难的,对中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节课的难点不仅在于内容繁多、概念难以理解等问题,更在于教师和学生对基督教知识的隔膜。如果把一节有关信仰和心灵的教育课上成上成千巴巴的、纯技术层面传授知识课,这节课就失去了灵魂。为此,我翻阅了与基督教有关的大量资料。在此过程中,我了解到特蕾莎修女,她的事迹令我感到震撼。我把特蕾莎修女的事迹作为素材进行导人设计。我在图片中向同学们展示一位瘦弱文静的女性,告诉同学们,她于1979年获取诺贝尔奖,印度政府在她去世后为其举行国葬,千万人为她的离去而落泪。图片与解说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同学猜测她是政界人士,也有同学认为她可能是慈善家,还有人认为她是非政府组织的领袖。我告诉同学们,她就是被誉为“活圣人”的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爱”是其人生格言。她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17岁只身来到印度,一辈子帮助穷人、病人和所有无助的人。2009年10月4日,特蕾莎修女被评为三位最受尊崇的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由此,引申到信仰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从而导入与基督教相关的《欧洲宗教改革》一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带着问题去填写学案的效果明显好于让学生直接去翻书抄答案。
  三、展示——精选恰当的内容
  如果一味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能会一时兴起争着发言。当学生只顾表现自己时,几乎没有心思去探究知识的奥妙——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可是基本的课堂游戏规则没有了。教师成了旁观者,学习效果适得其反,这实际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不必要与不恰当的设计可能导致学习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均无益处。
  有鉴于此,我对《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展示课设计如下:查找与本课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史等资料,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和曲折,构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函数曲线,从而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的发展历程,理解历史“拐点”的内涵。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班班通”进课堂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本文将从六个方面阐述笔者在实践中如何利用“班班通”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班班通;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快速发展,“班班通”走进了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关注学生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培养学生人文情怀、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下面笔者以设计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中“神权下的自我”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相关文学艺术作品的基础上感悟人文情怀,以培育课堂情味。  【新课导入】师: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上帝将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痛苦的人生历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名言警句是其一大特色和亮点。蕴涵智慧、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既可以丰富教学语言,又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其产生共鸣。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加以利用,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名言警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如果教师能重视思想品德教材上的名言警句,引
【摘要】本研究在人文英语教育论的框架下,探讨通过“综合英语”课程语言与知识相融合的方式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教师应依托课文主题或信息,以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同步培养的方式,使学生在文明互鉴中内化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基于文化自信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英语教育论;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何晴(1985.01-),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医科大学文理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
【摘要】近年来口语技能大赛越来越多,也受到各个学校的高度关注,并且口语技能大赛也是反映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主要方式。还可以发现各个高校口语教学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探究口语技能大赛模式以及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口语大赛;口语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李培,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英语口语教学。但教
【摘要】隨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文在全世界的普及,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中文项目便应运而生。美国犹他州中文沉浸式项目与其他普通中文教学项目不同,其面向美国犹他州中小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中文的环境。本文将对中文沉浸式项目课堂管理方法进行探讨并给出实际案例分析,为今后的沉浸式项目的普及和中文教学项目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沉浸式项目;课堂管理;教学方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急需转型,借助课程改革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整体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教学思考  【作者简介】黄丽云,莆田华侨中学。  本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英语教学进行背景分析,提出了若干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与进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背景  1.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高中英语经历了若干重要且创新的教育改革后,教学内容和教
新课程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构建通往生活世界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巩固认知、加强体验并转化为行为,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当前的德育工作中恰恰缺失了实践教育这一点。  一、缺失的实践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陷入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  1.缺失安全实践教育。安全教育应成为全民素质提高的必修课,但时至今日安全课程在许多学校仍不被重视。不少教师自己对“应注意的自然灾害”和“应特别关注的意外事故”
【摘要】本文运用Kress 和 Van Leeuwen 的“视觉语法”对微课视频《小介词,大玄机(of, by, for 的用法)》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对大学英语微课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不仅能够加强学习者对微课的认识和利用,而且还能为微课制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课;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觉语法  【作者简介】吴娟(1984-),女,汉族
【摘要】从新时期提出的各种教育理念来看,初中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情况,还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来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听力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模块,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提升其对外交流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将以此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提高听力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