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分析与对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ngtou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调查研究对象,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所作出的各种评价,进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
  
  本次调查对象为汕尾职院、清远职院、河源职院、揭阳职院等六所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2009届部分毕业生,时间为2009年8月到10月,共有21个专业,其中非师类专业有:电脑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14个(共有618人);师范类专业有:美术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英语教育、语文教育等7个(共有683人)。其中五年制有280人,三年制有1021人;男生有500人,占38.5%,女生有801人,占61.5%。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涵盖广东省21个地级市,其中城镇生源占42.1%,农村生源占57.9%。此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问卷调查共发出1301份,有效收回问卷1233份,收回率为94.80%。
  
  一、调查结果
  
  1.毕业生整体质量水平较高
  1233名毕业生,在调查中被用人单位认为整体质量水平高的有340名,占毕业生总数27.57%,被用人单位认为整体质量水平较高的有779名,占毕业生总数63.18%,被用人单位认为整体质量水平一般的有114名,占毕业生总数9.25%。
  
  2.毕业生工作称职占86.78%
  1233名毕业生,在调查中被用人单位认为称职的有1070名,占毕业生总数86.78%,被用人单位认为基本称职的有160名,占毕业生总数12.98%,被用人单位认为不称职的有3名,占毕业生总数0.24%。
  
  3.毕业生单项综合素质较好
  
  
  二、原因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面对发展形势,就广东而言,现已兴有高职院校近70所。这无疑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但是,回眸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程,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状况令人堪忧。用人单位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所作出的各种评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
  
  1.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基础较差。地方高职专科院校所招收学生是当年参加高考第三批B线的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分数线在350至450之间,相对干第一批和第二批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要差得多,同时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能力相对也较差。
  (2)不主动、怕吃苦。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和平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的表现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不够主动、怕吃苦。主要表现在:一是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会主动去思考或请教他人。二是遇到比较难的问题就退缩,缺乏钻研精神。比如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就不愿独立完成,经常抄袭他人作业。三是不愿早起来读书。四是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产生对抗心理,追求舒适工作环境。据了解,有的学生长这么大,就从来没有做过一次饭或洗过一次衣服。
  (3)缺乏创新能力。在已收回1233份问卷中,自己认为创新能力好的有189名。占毕业生总数15.33%。这就说明了我们在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不够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这正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评价不高的原因所在。
  (4)专业业务知识水平不高。在已收回1233份问卷中,自己认为专业业务知识高的有630名,占毕业生总数51.09%。这就说明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业业务知识学得不够扎实、不够牢固。
  
  2.学校原因
  (1)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学校现有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师范类专业相对饱和,且缺乏新开专业;非师范类专业设置,不能只盯住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应该拓宽市场需求面。面向珠三角地区和偏远山区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而不能一厢情愿地“闭门造车”,这样毕业生自然就缺乏竞争力,“产品”滞销也是意料中的事。搞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也没有企业参与,教育“产品”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2)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学校现有的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普通师范院校的层面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实习、进度安排,都是按部就班,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职业技术院校特色。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重课堂、轻市场的传统教学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缺乏高职院校“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渗透,致使毕业生基本功训练不足。实操技能不强,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市场联系太少,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产品底气不足,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办学自主权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有如下七个自主权:一是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二是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三是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四是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五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六是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七是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办学自主权上受制于很多因素,或财产的管理和使用上得不到保障,或管理体制上没法理顺,或机构设置上没办法按学校需要设立,或干部任免、人事调配上不能按规定办理,影响了这些院校的正常发展。
  (4)师资水平不高,数量不足。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师的工资收入相对偏低,待遇较差,而地方高职院校又多是从原有的中等师范或中专学校升格兴办的,原有的中等学校的教师自然成为师资的主体。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地方高职院校师资水平相对偏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难以给高职院校配足人员编制,影响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造成了师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
  (5)实训基地不足。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一种需要高投入的教育类型。因为一个人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训练。离职院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实践训练条件,必须配有专业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由于办学经费缺乏,这些院校的实训基地普遍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6)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师资整体水平不高,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不仅影响高校的发展进程和办学质量,还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均较难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工 作,缺乏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
  
  3.社会原因
  (1)当地政府不重视,投入严重不足。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的发展就更为滞后。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多为“吃饭财政”,很多社会问题难以解决,单就教育而言,基础教育就已经给政府很大的负担和压力,还有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的主要精力和财力仅以上问题都难以应付,根本无力承担高职教育的巨大投入。有的地方政府就只能解决高职院校教职工的人员工资,而基建及设备等投入只能靠学校收取的学费来维持,严重制约这些地方离职院校的发展。
  (2)供大于求,就业岗位增幅有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毕业生的总量不断增加,而就业总需求则增长缓慢或与往年持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也实行“精简分流,精兵简政”,接纳毕业生的数量有限。这就使得专科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缩减,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社会认可度不高。由于这类学生考入学校分数并不高,所以有些用人单位对这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着偏激,社会的影响力不大。
  (4)“用人高消费”。社会上。用人单位在使用人才方面存在“用人高消费”现象。实践证明:适合的人才才是最主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用人高消费”使得专科毕业生无法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明明要专科生的企业单位或公司却改成要本科生、研究生。
  
  三、做好就业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1.找准定位,统筹好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之所以没能跟上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办学定位虽找准了,但在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上发生错位,偏离了方向,所以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找准定位,统筹好自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找准办学定位。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办学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首要的,要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其进行战略定位,统筹好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办学定位确定之后,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就必须跟着确定。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根据办学定位来确定近期、中期及长远的发展目标,然后根据发展目标来确定方向,使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协调统一。
  
  2.把握规律,统筹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培养出好人才,不把握好和科学运用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很难成功的。当然,还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的反馈机制。所以说,统筹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培养出好人才的重要环节。
  (1)以规模促效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没有规模就不可能有效益,规模太小也不可能有高的效益,如果办学规模太小,办学成本就提高,就可能失去生存的基础,办学质量也自然得不到保障。当然,盲目扩大规模也将会导致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滑坡,从而导致效益的负效应。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由于地方财力不足,靠政府本身的财力来扩大规模是不现实的,只能借助社会资源,加上对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扩大规模,以规模来促效益,又以效益来促使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规模与效益的良性循环。比如广东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就是采用这一途径实现有效发展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规模的扩大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要与办学需要和条件相吻合,既要考虑必要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和学校现有资源的效益。又不会降低办学质量,这样才能实现良性的发展。
  (2)提高质量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的价值,效益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基础。没有效益,学校难以生存,没有质量,效益也会失去基础。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来说,没有质量就没有好的就业,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可能有生源,没有生源的学校就不可能办下去,办学效益也就无从谈起。质量提高了,就业率就高了,社会认可度也就高了,生源自然就充足了,其质量也就高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说。提高质量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保障。
  (3)调整结构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渠道。提高质量除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之外,调整结构就是重要的渠道了。调整结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重点放在应用性和基础性专业。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情况来合理调整专业,又使其符合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及未来可能达到的条件,从而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对层次结构进行调整。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中专层次的人才仍然是这些地区企业的重要需求对象,所以。可以让这一层次的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同时力争办一些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对类型结构进行调整。短期培训、自学考试、合作办学等一系列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要统筹协调发展,使高职院校的办学类型和结构更加协调。
  
  3.打牢专业基础,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综合实力
  我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参考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规格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突出特色,强调职业技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资格的培训考试,积极参加全国性的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的水平等级测试。提高学生的“含金量”和竞争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加大师范类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毕业教育实习的次数和时间。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找差距、强技能、补不足。强化师范类学生的“三笔一话”基本功训练(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严格标准,常抓不懈,力求每位师范类毕业生做到能讲一口流利规范、生动准确的普通话;能写一笔工整秀丽、规范成体的粉笔字;能写一手格式规范、文从字顺的各类文章。加强师范类学生中小学教材教法和电子教学课件制作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积累教学经验,增强师范生就业应聘的竞争实力。举办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的教育专题报告会,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敬业意识。针对非师范类的电子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文秘、旅游等专业的学生,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操技能的训练,建立校企结合、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电工证、程序员、内审员、市场营销员、秘书证、旅游证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和认证,培养学生一技之长,英雄有用武之地。
  
  4.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提高竞争力,实现全程化指导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和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1)构建了“三级立体式”的职业规划辅导模式。为了引导学生 更好地、更科学地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该院已构建了“三级立体”的职业规划辅导模式,以校外专家、网络专家、校内专家构成三级。以这三级专家系统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全方位、全程化、立体式的辅导。A校外专家:如该院在2007年曾邀请了广东劳动学会副秘书长卓鸥教授,原华中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原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书记院长现任我院顾问张碧辉教授,台湾地区著名企业管理学家吴建宏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蔡圣刚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黄英老师等资深专家进校讲座。B.网络专家:利用现代的手段,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辅导,如该院要求学生定期浏览大学生就业在线网、飞途网和已购买卫星专网、就业指导测评网来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C.校内专家:如该院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及各二级学院(系)负责就业的领导、辅导员、专业负责人、班主任共同组成的校内专家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详细、周密、及时的辅导。
  (2)通过职业规划比赛,普及职业规划理念,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活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组织宣传与教育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大赛的活动质量,学院还邀请了多名专家学者到学院举行讲座,通过专家们对现在市场的分析和人才的需求,提高选手对职业规划的认识,提高作品的质量。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引导、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第四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整个赛程历时10个月,共有6000名学生报名参赛,完成作品5302份,成功向主办单位网上上传作品946份(在全省多所本专科参赛队伍中排第五位)。在省总决赛中。来自全省众多所院校的参赛选手进行了激烈的角逐。信息科技学院润廷同学总评成绩排名第三,获高职高专组“十佳职业规划之星”,应用外国语系李铀同学也获“优胜奖”;原招生就业办主任周琳荣获大赛宣传、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奖”,张万英、马尚玲、张远军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学院在比赛的各项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授予“最佳组织奖”。
  实践证明,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是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它对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职业能力,提高求职、就业的成功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立足本地区,面向基层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厚德强技、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贯彻《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勇于探索山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新路子。努力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立足河源充分就业。2004年到2007年。共有毕业生3410人,在河源就业占70%,这为河源社会经济发展、为山区人民全面实现小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1)依托河源支柱产业,打造品牌专业促就业。学院以“围绕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理念,围绕河源市政府重点培育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服装、建材、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矿业等七大行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打造以旅游为龙头服务业的要求,所开设的30个专业都与河源的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与区域经济的特色密切相关,体现出为河源经济服务的特点。如根据亚洲最大的模具生产企业龙记集团落户河源、河源市被确定为“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实际。他们相应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通讯、旅游管理等专业。经过他们精心培育,学院文秘和旅游管理等专业已被确定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由于品牌效应,这些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河源的企事业单位“盯上”了,呈现出求大于供的就业旺盛局面。
  (2)深度融入河源企业,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河源一百多家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河源79家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边学边干。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为减少实习到就业的中间环节,他们采取实习就是试用期、实习结束即就业的办法,使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开通就业的快车道。
  (3)利用河源资源,拓展区域就业市场。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学院立足河源、面向基层、瞄准当地、辐射周边,充分利用河源及周边区域资源优势建基地、拓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一是积极参加河源大型经贸活动,促进毕业生就业:二是充分利用河源行业协会、学院校友会,帮扶毕业生就业;三是政校联动。推进毕业生就业。
其他文献
回顾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我心中真是感慨万千,有得不到家长理解时的酸;也有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苦;但也有取得小小成绩时的甜。渐渐的,我发现自己也在改变,并从工作中悟出了许多育人的道理。  做了多年的教师,我发觉自己对学生的批评越来越少,从最初的动辄生气发火,恨铁不成钢式的批评到现在的基本不批评学生,从中我也懂得了许多批评教育的规律。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我对一个人的成长规律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我不再苛求
执教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时,组织学生对这场“我”与父母的冲突,谁是谁非进行讨论。学生异常活跃,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应该怪爸爸妈妈,他们太不懂孩子的心了;礼物贵重,友情更贵重,希望做父母的能认识这一点;朋友之情不能用金钱衡量;物品失去可以再买回,但自尊心和友情的损害,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父母态度粗暴,不尊重孩子的感情,影响孩子心理,破坏了孩子之间的感情……  以上的发言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是站在
“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与学生发展》)。素质教育理论认为,美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为了提高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的审美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两个重要和主要因素存在其中,而提高这两项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依靠美术课堂教学,这就对我们中小学的美术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有效地贯
〔摘要〕我国山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活动形式化、内容碎片化、课程地位边缘化等窘境,鉴于此,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开展了“3D”心育模式的探索:开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潜能,形成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心育骨干队伍;开发系统化的、贴合区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学生社团网络,多维度加强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班主任;课程化开发;学生社团  〔中图分类号〕
美国的西雅图有一个卖鱼的老板,叫汤姆。他在鱼市里经营一个规模较大的鱼店。尽管鱼的腥味刺鼻,但他和他的每一个员工,对卖鱼这项工作都充满了热爱与激情。  如果你走进汤姆的店铺,就会看到他们一边唱着歌,一边把鱼运来运去。“50条鳍鱼飞到明尼苏达去了。”“80只蜂蟹飞到堪萨斯去了。”他们面带微笑,像配合默契的棒球队员,让冻鱼在空中飞来飞去。天长日久,他们每个人都练得身手不凡,几乎可以同马戏团的演员相媲美。
很偶然地在一次语文阅读课上讲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个学生对孟姜女的名字很好奇,她是不是姓孟,名姜女?抑或娘家姓姜,嫁人后,从夫姓孟,名女?但是在民间故事中她丈夫姓万啊?我一时哑然,只得以他语搪塞而过。课后多方查找资料后才知孟姜女并不姓孟,也不叫姜女,她没有名字。“孟”是她的排行。《白虎通义·姓名》曰:“嫡长为伯,庶长称孟。”其区别为“伯”就是嫡生(正妻所生),“孟”为庶生(妾所生) 。孟姜女即
摘要:知识总是有知识点的,我们在课堂上必须抓住知识点,抓住所讲内容的重点来进行讲解。课堂需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学得快乐,活跃思维。  关键词:知识点;双向活动;人文教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从而使每一堂课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寓乐于教学中。在此我有些许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和同行们
在校园中最普遍的关系当数师生关系。有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学生和科任的关系。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融洽,不容易出问题。一方面由于班主任的权威,学生有所畏惧,不敢和班主任正面发生冲突;而另一方面,由于班主任能经常深入班级,经常和学生沟通,如果有问题,能及时发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学生和科任老师的关系,产生突发事件、发生冲突的机会就比较多。班主任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师生产
摘要:对待学生,要了解他们;尊重、信任他们;教师要巧设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  关键词:了解;尊重;信任    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中学招生的压力在逐年增加,不但生源数量紧张,而且整体素质大不如往昔,他们不但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而且许多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致时有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这些“差生”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难点,其实,所谓“差生”是相对“好学生”而言的,他们通常表现为学习成绩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