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考是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最终检测。分析中考试题,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中考试题是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最终检测,也是对教师三年或四年教学工作的最终评价。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及思想渗透的同时,也要突出各个考点,那么分析中考试卷就非常必要。本文就以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为例,看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好什么。
关键词:共同审阅;时代元素;语言感悟;指导阅读;热点时事;仿写
一、 2018年龙东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一) 高效的分工合作
本次试题的选择与编写,是在分工合作的状态下完成的。每一试题的选择,是在双项细目表的指引下进行的。在试题的编写中,为提高命题效率,在确定考点方向的基础上,分工完成。每个人编写完成的试题,需要其他两个人的共同审阅,都没有异义之后才可形成电子文本。如:第7小题原来拟定的是“古今中外,你所了解的有关家风的文学作品有哪些?(至少答出2个)”,在共同审阅时,感觉初中课本中出现的相关内容不够多,有些过度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的意味,于是降低难度,改成了“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非常注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这样,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试卷编写趋于完美。也可以说,试卷中的每一小题的编写,都是三个人智慧的结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从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二)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近几年,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所出试题,除了古诗词与古文,都是课外内容,但所考查的知识均是来自课内,是对初中所学知识的检验,本次试卷的编写也是如此,都是按最初拟定的双项细目表要求,进行每一题的编写,做到了知识点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说明文《会飞的火车》(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2018年3月版)、议论文《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和记叙文《担担面的尊严》(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均是如此。
(三) 知识点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为了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不做关在象牙塔里的书虫,能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关注时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在这套试卷中注入了时代元素,如第4小题的“南仁东22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口语交际中的“一带一路,让合作共赢的中国精神走向了世界”、议论文考查时所选的“寒门养贵子”现象等,都是让学生学会放眼看世界,不做只会读书的书虫。
本次试题编写中,为了达到知识点的考查与对考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的目的,试题编写中关注了成长教育(第1题)、和谐社会与家风问题(口语交际)、忧患意识的养成(课外古文)、家庭教育问题(议论文考题)、爱国精神的培养(作文提示语)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养成(议论文考查),力争做到知识点考查与思想教育双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初中语文知识考查的同时,受到一次思想的洗礼。
二、 课堂教学的思考
针对今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结合命题的发展趋势,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 研究《课标》,参透《说明》,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语文中考的初衷。
2018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试题一如既往注重的是面向全体考生,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语文基础,要使学生扎实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在熟读理解课本上每一篇课文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文体常识,提升语言感悟及运用能力,只有课内夯实基础,方能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二) 课内深入教读、课外引导自读
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与课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实现语文素养的丰厚积淀,才能更进一步地培养语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理解能力。所以一定要引导孩子们广泛地涉猎阅读,提倡教师推荐指导阅读时要系统一些,比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就可以在近一周内进行作者的《受戒》等文的阅读,在比较中体会其语言的特点。
提倡读一整本书活动,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比如读书成课汇报会或朗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再读些名人传记、期刊,这样一来,就可极大地帮助学生丰富情感、积累语言,启迪思想、促进写作。
(三) 拓寬视野、关注热点
要重视每单元后的综合性探究课,认真组织学生搜集、整理相应资料,认真用心设计活动,让学生真正通过活动来提升其搜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体表述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多关注人文、军事、航天等方面的国家大事、热点时事,并能表达自己独到见解,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四) 系统整理文体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细化答题方法与策略
在教学训练时,应注重文体的辨别与强调,一定让学生有文体意识,注意答题时什么样的文体用什么样的语言,避免出现低级错误。综合复习时,在各学段对各类文体阅读能力的基本点进行一个一个地训练的基础上,从考试题型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迷信任何所谓的地区专用资料,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会用知识,学生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类文体的阅读了。
(五) 树立由学文到作文的迁移训练意识
作文教学绝不能建立在孤立的课堂上,要与平时教读课文紧密相连。每一篇课内文章都是作文教学的优秀范文,研究作者的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行文思路、结构特点、语言特点等比较突出的某一方面,趁热打铁,让学生及时仿写,效果事半功倍。这样写来学生有所参照,降低学生作文难度,激发写作兴趣。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最终达到作文教学要求。
作者简介:
毛红军,黑龙江省伊春市,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八一学校。
关键词:共同审阅;时代元素;语言感悟;指导阅读;热点时事;仿写
一、 2018年龙东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一) 高效的分工合作
本次试题的选择与编写,是在分工合作的状态下完成的。每一试题的选择,是在双项细目表的指引下进行的。在试题的编写中,为提高命题效率,在确定考点方向的基础上,分工完成。每个人编写完成的试题,需要其他两个人的共同审阅,都没有异义之后才可形成电子文本。如:第7小题原来拟定的是“古今中外,你所了解的有关家风的文学作品有哪些?(至少答出2个)”,在共同审阅时,感觉初中课本中出现的相关内容不够多,有些过度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的意味,于是降低难度,改成了“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非常注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这样,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试卷编写趋于完美。也可以说,试卷中的每一小题的编写,都是三个人智慧的结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从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二)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近几年,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所出试题,除了古诗词与古文,都是课外内容,但所考查的知识均是来自课内,是对初中所学知识的检验,本次试卷的编写也是如此,都是按最初拟定的双项细目表要求,进行每一题的编写,做到了知识点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说明文《会飞的火车》(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2018年3月版)、议论文《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和记叙文《担担面的尊严》(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均是如此。
(三) 知识点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为了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不做关在象牙塔里的书虫,能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关注时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在这套试卷中注入了时代元素,如第4小题的“南仁东22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口语交际中的“一带一路,让合作共赢的中国精神走向了世界”、议论文考查时所选的“寒门养贵子”现象等,都是让学生学会放眼看世界,不做只会读书的书虫。
本次试题编写中,为了达到知识点的考查与对考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的目的,试题编写中关注了成长教育(第1题)、和谐社会与家风问题(口语交际)、忧患意识的养成(课外古文)、家庭教育问题(议论文考题)、爱国精神的培养(作文提示语)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养成(议论文考查),力争做到知识点考查与思想教育双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初中语文知识考查的同时,受到一次思想的洗礼。
二、 课堂教学的思考
针对今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结合命题的发展趋势,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 研究《课标》,参透《说明》,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语文中考的初衷。
2018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试题一如既往注重的是面向全体考生,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语文基础,要使学生扎实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在熟读理解课本上每一篇课文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文体常识,提升语言感悟及运用能力,只有课内夯实基础,方能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二) 课内深入教读、课外引导自读
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与课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实现语文素养的丰厚积淀,才能更进一步地培养语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理解能力。所以一定要引导孩子们广泛地涉猎阅读,提倡教师推荐指导阅读时要系统一些,比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就可以在近一周内进行作者的《受戒》等文的阅读,在比较中体会其语言的特点。
提倡读一整本书活动,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比如读书成课汇报会或朗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再读些名人传记、期刊,这样一来,就可极大地帮助学生丰富情感、积累语言,启迪思想、促进写作。
(三) 拓寬视野、关注热点
要重视每单元后的综合性探究课,认真组织学生搜集、整理相应资料,认真用心设计活动,让学生真正通过活动来提升其搜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体表述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多关注人文、军事、航天等方面的国家大事、热点时事,并能表达自己独到见解,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四) 系统整理文体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细化答题方法与策略
在教学训练时,应注重文体的辨别与强调,一定让学生有文体意识,注意答题时什么样的文体用什么样的语言,避免出现低级错误。综合复习时,在各学段对各类文体阅读能力的基本点进行一个一个地训练的基础上,从考试题型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迷信任何所谓的地区专用资料,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会用知识,学生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类文体的阅读了。
(五) 树立由学文到作文的迁移训练意识
作文教学绝不能建立在孤立的课堂上,要与平时教读课文紧密相连。每一篇课内文章都是作文教学的优秀范文,研究作者的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行文思路、结构特点、语言特点等比较突出的某一方面,趁热打铁,让学生及时仿写,效果事半功倍。这样写来学生有所参照,降低学生作文难度,激发写作兴趣。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最终达到作文教学要求。
作者简介:
毛红军,黑龙江省伊春市,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八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