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上映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其在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并打动人心,盖因其所遵循的新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小人物,简单的帮事和情节,如生活本身一样真实,传达出小人物独特的生存体验。在冷静客观的写实中,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悲悯,焕发出温暖人心的光芒。
关键词 《偷自行车的人》新写实 小人物
经典总是经典,它不因时间久远而退色,也不因情节简单而模糊。真正的经典,即使经过时光的打磨和淘汰,也依然焕发出光芒,也依然能够打动人心。意大利导演德·西卡的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上映伊始就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至今仍不改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前十部经典影片之一。
影片名之日《偷自行车的人》。一个“偷”字,如果从伦理和法律的角度看。主人公是要受到谴责和惩罚的。然而,自电影上映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毫不吝啬地将同情与怜悯倾注在了主人公里奇身上。法律和伦理上的评判被消解了,剩下的只是对主人公的同情。里奇,一个男人,一个壮年男人。愿意工作,但缺少工作:愿意劳动,而又缺少面包。这令人想起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在雨果笔下,主人公冉阿让后来成为不同凡响的传奇人物。但《偷自行车的人》不同,主人公里奇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倒霉的背运者。
在失业两年之后,在艰难的等待之后,里奇终于有了一份张贴广告的工作,条件是要有一辆自行车。为了这辆自行车,妻子玛丽典当了陪嫁的床单,赎回了早已典当的车子。典当、赎回、典当,捉襟见肘。在如此的轮回中。自行车成为全家人生计的希望。有了自行车就可以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面包和比萨,就有了里奇及其妻子、儿子的温饱。这个承载着全家人向往的自行车,如同果戈理作品里的那件外套,是小人物的全部希望和温暖。然而,就在上班的当天,当里奇专注地张贴广告时,自行车被一个年轻人偷走了。突如其来,猝不及防,不给人一点希望。哪怕让里奇工作几天之后,哪怕让里奇这个倒霉的男人享受几天骑自行车张贴广告然后再骑车回家的快乐。让里奇与家人晚餐的灯盏闪耀几次。让儿子布鲁诺的小脸绽放几次开心的微笑。没有,一次也没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就是如此现实、冷峻,不给人一点回旋余地。在最终成为“偷”自行车的人之前。倒霉透了的里奇首先沦为自行车被偷的人。
对于里奇来说,丢掉自行车,无异于一场弥天大祸。眼看着等待了两年的工作得而复失,失业的灾难将再次降临在他的头上。里奇先是想到了警察。但在警察那里,丢掉一辆破自行车,不过是司空见惯,区区小事,不足以撑起他们的眼皮。于是,里奇与儿子布鲁诺开始了注定无望的寻找。徒劳是肯定的了。在佛罗伦萨,在大街小巷,一对始于希望终于绝望的父子奔波在市场、街道以及熙攘的行人车流中。奇迹般地。里奇和那个偷自行车的年轻人打个照面,经过一番周折之后,终于,他捉住了这个年轻人。但捉住又怎样?没有人证物证。即使是千真万确,也只有天知地知。最终,当里奇在无奈、绝望中看到路边的一辆自行车时。仿佛鬼使神差一般,他动了偷自行车的念头。上去骑上自行车就跑。但命运不眷顾这个倒霉的男人。人赃俱获,因为自行车被偷而偷自行车的里奇被人逮个正着。是儿子布鲁诺那天真而无助的眼光。让车主人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了里奇。在黄昏中,一对伤心绝望的父子走向茫茫人海。
如此简单的情节,如此普通的人物,如果放在时下,《偷自行车的人》无异是个异数了。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了商业化运作的消费时代,普遍崇尚的娱乐与时尚,动辄大片。明星方阵。帝王英雄,声色喧嚣。与上述种种相比,《偷自行车的人》在今天大概都没有什么“卖点”。这部影片彻底贯彻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纯粹的写实方式写实。没有炫人的色彩,是黑白片。实景拍摄,自然光;没有大牌明星,几乎全部是非职业演员:没有刀光剑影,武打凶杀,更没有丰乳红唇,激情床戏。《偷自行车的人》或者说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表现的不是大人物的痛苦而是小人物的痛苦。大人物的爱恨情仇固然可以撼天动地,而小人物位因一块面包、一辆自行车的无奈与绝望。可能更加打动人心。与二战后民生凋敝的意大利现实相呼应,影片表现的是普通人,下层人,失业者。小人物。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的走投无路与悲哀。
正是因为遵循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一个简单的故事所传达出的那种对小人物的悲悯和关注,那种生活本身的极其真实的感觉和生存体验,使之当时就成为经典。并且今天仍然焕发出经典的光芒。而这样的光芒是能温暖人心的。尽管电影本身的创作者们冷静客观,不给一对绝望的父子一点希望的余地,不给人一个温馨的结局。但正是这样直戳到小人物骨子里的痛。正是其不加任何粉饰的真实感,没有任何矫情,不说教,不煽情,完全的原生态。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留给观众的是更强烈的震撼与撞击——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小人物。且就在我们身边。大概看《偷自行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希望里奇得到工作——希望里奇找到自行车——甚至还希望里奇能顺利地“偷”到那辆自行车。甚至笔者在观看电影时,每每有一个声音在心中呼唤着;上帝呵,帮帮这个男人吧!这样的感觉已经超越了是非道德的理性判断。直达同情与悲悯。这就是电影在冷静客观的表达中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不幸是里奇的,是“偷自行车的人”的,是更多的里奇们的。实际上。对小人物里奇的描写。已经超越了里奇本身。超越了对个人不幸的关注,甚至也超越了对战后意大利民生凋敝的现实的关注。而上升到一种永恒的小人物关照。其实,在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种时刻感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小人物呢?这是现实主义的巨大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果戈理的《外套》、雨果的《悲惨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至今仍打动人心的原因。在此一点上,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与上述作家之作品具有同样经典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 《偷自行车的人》新写实 小人物
经典总是经典,它不因时间久远而退色,也不因情节简单而模糊。真正的经典,即使经过时光的打磨和淘汰,也依然焕发出光芒,也依然能够打动人心。意大利导演德·西卡的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上映伊始就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至今仍不改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前十部经典影片之一。
影片名之日《偷自行车的人》。一个“偷”字,如果从伦理和法律的角度看。主人公是要受到谴责和惩罚的。然而,自电影上映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毫不吝啬地将同情与怜悯倾注在了主人公里奇身上。法律和伦理上的评判被消解了,剩下的只是对主人公的同情。里奇,一个男人,一个壮年男人。愿意工作,但缺少工作:愿意劳动,而又缺少面包。这令人想起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在雨果笔下,主人公冉阿让后来成为不同凡响的传奇人物。但《偷自行车的人》不同,主人公里奇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倒霉的背运者。
在失业两年之后,在艰难的等待之后,里奇终于有了一份张贴广告的工作,条件是要有一辆自行车。为了这辆自行车,妻子玛丽典当了陪嫁的床单,赎回了早已典当的车子。典当、赎回、典当,捉襟见肘。在如此的轮回中。自行车成为全家人生计的希望。有了自行车就可以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面包和比萨,就有了里奇及其妻子、儿子的温饱。这个承载着全家人向往的自行车,如同果戈理作品里的那件外套,是小人物的全部希望和温暖。然而,就在上班的当天,当里奇专注地张贴广告时,自行车被一个年轻人偷走了。突如其来,猝不及防,不给人一点希望。哪怕让里奇工作几天之后,哪怕让里奇这个倒霉的男人享受几天骑自行车张贴广告然后再骑车回家的快乐。让里奇与家人晚餐的灯盏闪耀几次。让儿子布鲁诺的小脸绽放几次开心的微笑。没有,一次也没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就是如此现实、冷峻,不给人一点回旋余地。在最终成为“偷”自行车的人之前。倒霉透了的里奇首先沦为自行车被偷的人。
对于里奇来说,丢掉自行车,无异于一场弥天大祸。眼看着等待了两年的工作得而复失,失业的灾难将再次降临在他的头上。里奇先是想到了警察。但在警察那里,丢掉一辆破自行车,不过是司空见惯,区区小事,不足以撑起他们的眼皮。于是,里奇与儿子布鲁诺开始了注定无望的寻找。徒劳是肯定的了。在佛罗伦萨,在大街小巷,一对始于希望终于绝望的父子奔波在市场、街道以及熙攘的行人车流中。奇迹般地。里奇和那个偷自行车的年轻人打个照面,经过一番周折之后,终于,他捉住了这个年轻人。但捉住又怎样?没有人证物证。即使是千真万确,也只有天知地知。最终,当里奇在无奈、绝望中看到路边的一辆自行车时。仿佛鬼使神差一般,他动了偷自行车的念头。上去骑上自行车就跑。但命运不眷顾这个倒霉的男人。人赃俱获,因为自行车被偷而偷自行车的里奇被人逮个正着。是儿子布鲁诺那天真而无助的眼光。让车主人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了里奇。在黄昏中,一对伤心绝望的父子走向茫茫人海。
如此简单的情节,如此普通的人物,如果放在时下,《偷自行车的人》无异是个异数了。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了商业化运作的消费时代,普遍崇尚的娱乐与时尚,动辄大片。明星方阵。帝王英雄,声色喧嚣。与上述种种相比,《偷自行车的人》在今天大概都没有什么“卖点”。这部影片彻底贯彻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纯粹的写实方式写实。没有炫人的色彩,是黑白片。实景拍摄,自然光;没有大牌明星,几乎全部是非职业演员:没有刀光剑影,武打凶杀,更没有丰乳红唇,激情床戏。《偷自行车的人》或者说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表现的不是大人物的痛苦而是小人物的痛苦。大人物的爱恨情仇固然可以撼天动地,而小人物位因一块面包、一辆自行车的无奈与绝望。可能更加打动人心。与二战后民生凋敝的意大利现实相呼应,影片表现的是普通人,下层人,失业者。小人物。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的走投无路与悲哀。
正是因为遵循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一个简单的故事所传达出的那种对小人物的悲悯和关注,那种生活本身的极其真实的感觉和生存体验,使之当时就成为经典。并且今天仍然焕发出经典的光芒。而这样的光芒是能温暖人心的。尽管电影本身的创作者们冷静客观,不给一对绝望的父子一点希望的余地,不给人一个温馨的结局。但正是这样直戳到小人物骨子里的痛。正是其不加任何粉饰的真实感,没有任何矫情,不说教,不煽情,完全的原生态。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留给观众的是更强烈的震撼与撞击——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小人物。且就在我们身边。大概看《偷自行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希望里奇得到工作——希望里奇找到自行车——甚至还希望里奇能顺利地“偷”到那辆自行车。甚至笔者在观看电影时,每每有一个声音在心中呼唤着;上帝呵,帮帮这个男人吧!这样的感觉已经超越了是非道德的理性判断。直达同情与悲悯。这就是电影在冷静客观的表达中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不幸是里奇的,是“偷自行车的人”的,是更多的里奇们的。实际上。对小人物里奇的描写。已经超越了里奇本身。超越了对个人不幸的关注,甚至也超越了对战后意大利民生凋敝的现实的关注。而上升到一种永恒的小人物关照。其实,在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种时刻感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小人物呢?这是现实主义的巨大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果戈理的《外套》、雨果的《悲惨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至今仍打动人心的原因。在此一点上,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与上述作家之作品具有同样经典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