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h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在入院后及出院前1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8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优质护理后,实验组血清中IL-6、IL-8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降低血清中IL-6、IL-8水平,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降低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IL-6;IL-8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类型,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1]。支原体肺炎不仅可以造成肺部病变,严重者常可出现肺外器官受累,研究证实细胞因子引起的一系列免疫损伤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2]。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缺乏,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本实验通过研究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00例,检测治疗护理前后血清IL-6、IL-8水平,观察比较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探索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作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对象
  本实验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从中随机选择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排除糖尿病、肥胖和其他感染性疾病。所有病例检测前均未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其中,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4.78±2.87)岁。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5.34±2.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口头健康教育、遵医用药等。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生理护理:每日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二便、进食水等。
  饮食控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建立合适的饮食方案,日常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类型,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应注意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并根据患儿的喜好合理调节饮食类型,刺激患儿的食欲,确保患儿的营养供给。
  有氧运动:每天进行有氧运动30 min。运动类型根据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差别及个人爱好进行分配,注意安全性与持久性。其余时间让患者自由选择有兴趣的活动。每日记录实验组患者完成运动的时间、种类、心率等相关情况。
  健康教育:每周三次健康教育,包括指导实验组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作息时间分配,以及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等方面。我们现在每天一次健康指导,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患者健康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心理护理:儿科患者比较特殊,除患者患病后疾病本身的不适,患者家属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包括恐惧、悲观、抑郁、紧张、焦虑等。护理人员通过每日的护理工作与患者及家属接触,耐心沟通,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消除他们心理焦虑、恐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向其阐述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等,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的诊断、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环境护理:医院内注意院区建设及绿化;病房每天开窗通风;调整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注意病区内卫生;保持病房安静,保证患者休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1天血清中IL-6、IL-8的水平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IL-6、IL-8的表达
  于入院后及出院前1天,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空腹无菌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 无需抗凝, 离心后收集血清-20℃冻存, 统一检测。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IL-6、IL-8的变化情况
  在入院后,及出院前1天,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8的水平,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与治疗护理前相比较,经过优质护理后,实验组血清中IL-6、IL-8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实验组发生心力衰竭者1人,呼吸衰竭者1人,肺气肿1人,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2. 讨论
  小儿肺炎起病急、发展快,严重者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正确的治疗,辅以优质的护理,可有效预防重症肺炎及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降低患儿死亡率,促进患儿及早康复[3]。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微生物,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4]。在感染诱因的刺激下,T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活化,机体IL-6合成增加[5]。IL-8是一种多源性炎性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T淋巴细胞均有强烈的趋化作用,可引起炎症细胞的聚集使其释放大量的活性物质,在其过度表达时而造成组织的损伤,反映MPP的感染程度及转归[6]。   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儿群体的特殊性,依从性差,使得治疗和护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需通过优质的护理干预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7]。患儿家长由于担心患儿的病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一次性扎针不成功或者患儿症状加重等情况,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及患儿病情的康复[8]。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模式转变,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患儿和家属为服务中心,讲究服务意识,规范专业操作,讲究文明礼貌,提高语言修养,是优质护理的内涵[9]。通过优质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障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10]。
  在本实验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及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在入院后及出院前1天采集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静脉血中IL-6、IL-8的水平,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经过优质护理后,与治疗护理前相比较,实验组血清中IL-6、IL-8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在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更好地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
  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发现,实验组发生心力衰竭者1例,呼吸衰竭者1例,肺气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2例发生心力衰竭,1例发生呼吸衰竭,肺气肿2例,中毒性休克1例,脓气胸1例,缺氧性脑病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8%。这表明,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降低血清中IL-6、IL-8水平,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降低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中梅. 21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 当代医学, 2011, 17(28):114-115.
  [2] 尹嘉宁,刘丽,成焕吉,等.半胱氨酰白三烯、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临床儿科杂志,2011, 8(29):708-710.
  [3] 王秀丽.儿童肺炎护理浅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4, 2(22):101.
  [4] 杨征,吴亚军,安静,等.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3例临床特点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 19(12):2110.
  [5] 段世玲.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2011, 49(19);107-114.
  [6] 李志勇,韩春芳.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意义[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 28(4):291-293.
  [7] 康英.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2(13):100-101.
  [8] 李旭,李君. 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减少小儿肺炎患者并发症的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2014,11(6):206-207.
  [9] 余艳. 优质护理在儿童急性肺炎护理中应用[J]. 护理经验,2013, 9:66.
  [10] 林小娟. 优质护理在49 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0):9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混合感染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集260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并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0患者体内的HPV-pan和HPV-18抗原。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260例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72.7%,与活检组织学的7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肝病的疗效差别。方法:共收集病例93例,编二组,治疗组(A)60例,静点10%GS500ml+肌苷0.4+维生素C3g+甘利欣40ml,支链氨基酸250ml;对照组(B)33例,静点10%GS500ml+肌苷0.4+维生素C3g+门冬氨酸钾镁40ml,支链氨基酸250ml。结果:症状平均复常率,体征平均复常率,肝功好转率,A组分别为:92.4%,78.6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亚砷酸序贯沙利度胺治疗高危MDS的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名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小剂量阿糖胞苷进行治疗,同时联合使用亚砷酸进行治疗。对患者化疗前后的先关生态体征进行检查,保证检查结果对该疾病能够起到良好的评价作用;对患者化疗前后的身体器官机以及血常规的检查。对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进行分级。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85.6%,转白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12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56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显著低于对照组21.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妇科肿瘤术患者,分析导致其完成手术后出现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妇科肿瘤手术患者150例。针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手术时间、是否患有高血压疾病以及糖尿病疾病、完成手术后有无留置胃管以及有无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等有关因素实施临床分析。结果:针对本次研究的150例妇科感染患者,完成手术后出现盆腔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频发早搏疗效及心脏电的生理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心内科房性与室性早搏病患各80例,将房早病患随机划分成A组(房早实验组)与B组(房早对照组),每组40例病患。将室早病患随机划分成C组(室早实验组)与D组(室早对照组),每组40例病患。所有组别均为其提供稳心颗粒与安慰剂一次一包,一日三次,四周一疗程。对用药前后病患症状,有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进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BNP(B型尿钠肽)检测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衰疑似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BNP、CK-MB、CTnI检测,比较BNP检测与其它检测指标对急性心衰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NP、CK-MB及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患者180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90例患者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90例患者接受保留上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剖腹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剖腹产术中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情况分析其术中出血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导致产时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5.0%和25.0%,其次为凝血障碍因素,占13.4%,子宫肌瘤原因占10.0%,切口撕裂导致的出血占8.3%,合并以上两种原因者占8.3%。
期刊
摘要: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非医疗计划指导下,因气管插管患者或其他因素导致气管插管自患者身上完全脱出的现象,包括自拔和滑脱两种情况。一旦发生气管插管滑脱或自拔,会造成患者的再次伤害及延长住院日。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科共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中有16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现将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护理对策。  关键词:经鼻气管插管 护理对策 原因分析 拔管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