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取材提高效益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引发思维,实验材料的选择、准备,对上好一堂“动起来、动得好”的科学课至关重要。
  一、选择生活化的材料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善于观察,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可以利用的。有些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有些可以做成教具再运用到课堂中。如《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师生讨论观察实验的方法:
  师:怎样才能让现象更明显呢?
  生:可以在水里加一点颜色。
  师:这个办法好,加上什么颜色最好呢?
  生:可以加红墨水。
  生:可以加颜料。
  生:可以加彩纸。
  ……
  师:你们谁有红墨水?
  生:没有。
  师:那就采用第二种办法,你们有吗?(学生哑然)没关系,你们有什么现成的材料吗?
  生:我们有黑墨水。
  师:那我们就用它了。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上节课我们用小气球来研究水的热胀冷缩体积变化时,效果明显吗?
  生:不明显。
  师:(拿出一根玻璃细管)用什么来做更好呢?你们看,用它行吗?
  生:好,这样能让我们看得更仔细。
  师:可我现在手里只有一根这样的细管,只能我给你们演示了。
  生:我们也要做。
  生:可以用另外的东西来代替吗?
  师:用什么来代替呢?
  生:用塑料管。
  生:用笔管。
  生:用喝牛奶的吸管,我现在手上就有。
  师:那好,我们就分组开始实验。
  学生兴致勃勃地认真探究起来。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遇到了麻烦,因为吸管插不进软木塞,怎么办呢?此时,我让学生想一想,这个活塞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呢?他们思考、交流后,一个学生站起来激动地说:“有啦!有啦!可以用橡皮泥做一个。”同学们恍然大悟,连忙行动起来,不一会儿,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高声欢呼起来:“成功了,成功了,墨水从吸管升上来了,越来越高了……”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实验材料,主动参与的欲望高涨。
  再如,《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有个加热蒸发食盐溶液的实验,教科书中的设计是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坩埚中的食盐溶液。研究了这个实验装置后,有位同学提出可利用蜡烛、铁片来做加热蒸发的实验,也能看见白色颗粒。我当即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叫他自己回家试试看。第二天,他就带着实验材料,兴致勃勃地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这样的一个小制作,使用以后不仅实验效果好,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也空前高涨,激发了他们自己动手利用身边材料开展科学探究的热情,使他们认识到只要肯动脑,就能就地取材,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让材料具有可操作性
  选择材料既要考虑实验的要求和侧重点,又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可操作性,保证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能顺利获取。课前,教师要事先做一做实验,了解实验的操作要领、操作难度及耗时情况等,以便合理选材。
  如《摆的研究》一课,通过改变摆长、摆角以及摆锤的重量,来探索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我们知道摆的摆动频率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轻重无关。而系摆绳有些麻烦,每次改变摆绳长度时,学生得解开绳子,用尺子量出要改变的长度。于是我就自制一个摆,改变摆长时,可以把系摆绳的横木一头劈开,把摆绳夹在里面,然后在细线上画上刻度(8cm、16cm、24cm)来改变摆绳的长度。
  实验装置改进后,学生在操作时显得“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样是《摆的研究》一课,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摆锤重量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时,对教材中的实验装置也进行了改进。
  这位老师为每组的同学准备了形状大小相同、重为2克的若干个橡皮做摆锤。实验时挂上第一块橡皮,增加摆锤的重量至原来的两倍时,在原先的基础上用大头针插上第二块橡皮,摆锤重量变成原来三倍时,再插上第三块橡皮。
  这样改进的目的是让学生方便操作,可他没有考虑到该实验装置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当插入第二块、第三块橡皮时,摆锤的重量是发生改变了,同时摆锤的重心也悄悄地发生改变,导致整个摆长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充分地权衡所改进、设计的实验材料是不是科学的、严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只有在这些条件都符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探究效率。
  三、给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的空间
  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材料不一定能满足每一个实验的要求,或者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便之處。有时学生想的材料,可能比教材中的更好、更方便。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实验材料供他们自主选择,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情况创造性地寻找和使用材料。对于同一个实验,每组学生使用的材料可以不同,要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想法,各取所需。下面是《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指着学生桌上的两瓶水)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桌子上的两瓶水,哪瓶水多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认为是1号瓶中的水多,因为1号瓶中的水高一点。
  生:我认为是2号瓶水多,因为2号瓶比1号瓶粗。
  (学生各抒己见,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师:到底是1号瓶中水多,还是2号瓶中水多呢?看来光用眼睛观察是无法准确比较的。除了用眼睛观察外,我们还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吗?各小组讨论,看看你们小组能想到几种方法?需要什么材料?比一比哪组方法最多。
  (学生讨论。)
  师:请汇报交流结果。
  生:我们小组的方法是把两个瓶子里的水分别倒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来比较,哪瓶水高,哪瓶水就多。需要的材料是两只相同的杯子。
  生:我们的方法比第一小组的简单,我们只需要一个杯子就可以了。先把1号瓶的水倒入一只杯子,做上水位记号,再倒回1号瓶;然后把2号瓶的水倒入这只杯子,做上水位记号,就可以比较了。
  生:我们小组的方法更简单,再找一只与1号瓶一样的瓶子,把2号瓶的水倒入这只瓶子里,比较两只瓶子里的水就可以了。我们需要的材料是一只与1号一样的瓶子。
  生:我想把水倒在相同的杯子里,用天平称。
  生:我们小组是把水放入一个带有孔的杯子里流,看看哪个流的时间长。
  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行设计方案,到材料超市中选取所需材料,验证自己的想法,学习兴趣浓厚,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浙江省庆元县实验小学
  (323800)
  (本栏目责任编辑 刘绍江)
其他文献
近期,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坚持现有标准、确保低保制度持续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适度“扩围”。明确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通知》明确提出,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1.5倍,且财产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低保边缘家庭。《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
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以下简称“本套教材”)的编写特色之一是注重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套教材中,大部分课程都有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有的课程有两个或三个科学实践活动。这些科学实践活动包括探究实践活动和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在所有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思维活动都处于核心地位。这些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基本遵循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在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低年
一、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出示摆钟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钟。  师:这个钟有什么特点?  生:外面有时间刻度,里面有一个可以摆动的东西。  师:因为它是靠这个东西来回摆动计时的,所以叫摆钟。知道摆钟是怎么发明的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5页的科技史内容。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师:伽利略在观察教堂里的吊灯时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吊灯有节奏地来回摆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近日联合印发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各地要以“百万青年长技能,促进就业见行动”为主题,以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为培训对象,大规模组织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至2021年,面向各类青年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提高青年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扩大和稳定青年就业。《行动方案》强调,组织实施好六大培训计划:一是青年學徒培
项目介绍  该项目要求五年级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设计并制作汽车装置,项目的标准和限制条件如表1,该汽车装置只能用化学原料作为动力驱动。在制作前,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分享各自对项目的理解:  采用何种材料进行制作?  如何形成化学动力?  能使用家里的玩具车吗?  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多长时间?  可以选择项目搭档吗?  小组成员既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项目开展所需时间,可以每天2—3
《小小游乐园》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是整套教材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单元,也是低年段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的第二个单元。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经历技术学习和工程领域的一些实践活动,如辨别身边常见的材料,认识常见工具,并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在活动中,学生能通过多種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科学态
科学高效课堂就是在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师生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学习科学的快乐,并形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追求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不仅要有老师高效的教,更要有学生高效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科学,并利用评价促进
伴随真实感的理解于2008年编写进日本《小学理科学习指导要领》(译者注:相当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其意义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各个感官进行具体的、亲身体验的观察、实验,通过调查自然事物和现象及自主地解决问题,得到相关的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学习到有关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性质、作用、规律与真实自然是有关联且对生活是有用的,从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理科的意义和实用性,提高学习理科的兴趣。  伴随真实感的
教学案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大家根据我的指令做动作,伸出你们的小手,预备,开始!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捂眼睛!一、二、三,变!小眼睛露出来了!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捂耳朵!一、二、三,变!小耳朵露出来了……游戏做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其实是和五位“兄弟”在做游戏,你们知
在科学教学中,无论是《校园里的植物》一课,还是《多姿多彩的植物》一课中都涉及了认识常见的植物。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学习目标要求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列举当地植物资料,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等。为了解决孩子们遇到植物无法辨识的首要问题,我尝试着让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请教专业人士、查看书籍、识别植物的APP、上网查找等方式,其中最便捷的方法是让孩子们学会使用识别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