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之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渗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mbour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国学”热被再次掀起。何为国学?1906年时国粹派邓实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先生对国学概念的阐述,点明了国学的实用性。语文是一门与国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视引领学生膜拜先贤,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为己任。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经据典,丰厚课堂。
  一、唐诗宋词,贮存语言食粮
  唐诗宋词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诗词,其积累语言、人格养成和情操培养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鉴于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大量背诵唐诗宋词。
  (一)课内拓展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中,通过拓展可以让教材充分发挥“反三”的作用。
  如在执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这首古诗时,学生发出疑问:“既然诗人如此想念家乡亲人,为何不回去呢?”一时间,课堂陷入了沉思。我们一起了解诗人写作背景:因朝廷政事,他寄居洛阳十年而不能回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那时的诗人,家境贫困,眼疾严重。课堂再次掀起千层浪,“既然都如此窘迫了,为什么还要为所谓的政事而在异乡做一个异客呢?”我引出了晋代时,张籍的同乡张翰的一段话:“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蔬菜、纯羹、鲈鱼烩。曰:人生贵得适志,何以羁宦数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驾而归。”学生更体会到诗人“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凄苦。
  这样的拓展,增加了课堂的底蕴和厚度,也给予学生另一种解读古诗词的方法。
  (二)课外延伸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除了每册中两次古诗词(4—6首)的安排之外,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古诗句的篇目也占不少的份量。日积月累中古诗句的安排往往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如描写春天的、描写田园生活的等等。学习了这样的积累方法后。我引领学生用此方法,积累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常常惊叹学生的作文中怎么能把古诗词用得那么好。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每当想到家乡亲人时,几颗泪珠就不禁从腮边滚落,我的心里尽是无边的留念、牵挂……(张译井)
  这是张译井同学在《二十年后归故乡》一文中写下的开头,一句古诗引人入境,读着也不免怅惘起来。
  二、诗经,智取源头活水
  我们的教材中,以思念为主题的篇章中多描写到月亮。如《静夜思》《宿建德江》,另外“日积月累”中也出现了很多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在和学生一起品读着这些诗文时,我引出“诗”的源头活水——《诗经》。
  《国风》中《月出》是一首月下怀念美人的诗。“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在诗人的眼中,美丽的姑娘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甚至只是可想而不可见,怎能不让他心烦意乱,忧思百结。这首诗首次揭示出望月和思念之间的关系,对后代诗人的启发很大,因此有了后来我们所读到的很多“见月怀人,望月思乡”的诗文。
  引领学生品悟《月出》凝练的语言所创造出的美好意境。这一启发,竟为学生智取源头活水,自此《诗经》的诵读成了我的课堂内容之一。
  著名作家王安忆如此评价《诗经》,她认为“《诗经》琅琅上口,适合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阅读。”她还说:“读着《诗经》,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你就会像被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模糊了你的玻璃镜片。《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
  三、经典读本,启动圣贤智慧
  经典诵读是我们实施国学教育的主要途径,而事实上,经典诵读应该分为“经”的诵读和“典”的诵读。当代国学家熊春锦老师在《国学经典导读》中谈到了经和典给予诵读者的不同作用。“经”是世界各民族在获得精神营养和后天智识这两个层面上,能够同时起到教育作用的范本或者文章。诵读可以同时提升人的智和慧。而“典”注重反映历史前人在大智慧情况下产生的一些文字记录,开口诵读,便是弄懂文化的良方。
  坚持在我的课堂中诵读《道德经》《孟子》《论语》,学生也给了我很多意外的收获。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指导课我是这样上的:
  师:读林清玄、冯骥才的散文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们总会觉得轻松愉悦,还能看到作家对于生活的态度。
  生:他们的作品都是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者一些生活镜头,最后写给他们的启示或者道理。
  师:没错的。就像冯骥才先生说的,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的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只是最终写一点感觉,写一点情境,写一点滋味罢了。今天我们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写写生活告诉你的某个道理或某种启示。
  生:老师,要写出的道理或启示可以是从经典中得来的吗?
  师:当然可以了,只要能够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滋味就是好文章。
  在这样启发之下,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写作提纲: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一个人,当受到别人的恩泽雨露时,千万不要忘记。而给予别人的一点点,也不要时时记在心上,去企求回报。(童奕晨)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能够做大事的人是不会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初衷的。(王罗霓)
  长期经典诵读,文化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灵中深深扎根,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便发芽,便花香馥郁。
  国学,博大精深,积淀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国学”的研究学习中,它已悄然潜入我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中将国学经典拓展和延伸,让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正是我所追求的更具魅力的语文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持之以恒,掘井及泉,让散落的国学“珍珠”串成一条精致的“项链”,让学生在国学经典的滋养中为语文追本溯源。
其他文献
学生能说会道,写出一篇好文章,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达到了一半的目的。但是,写作又是学生所有作业中难度较大,较枯燥的一课。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想尽办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经具备的写作能力进行写作培养,并且要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的
期刊
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可分为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项,是新课改“三维目标”基础上的细化。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目标撰写过于笼统,过于注重如何教而忽视学生如何学,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笔者将立足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探讨如何解读文本教学内容准确制定五项目标,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
期刊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一言堂”,学生被动听讲;高效课堂采用新的理念,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他们。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踊跃发言。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用“猜想”“试验”“验证”等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们积极表现,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并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热烈的课堂上得到完成。  一、从改善教学的模式入手
期刊
童话是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主要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阶段童话题材的课文可以根据文章的类型归纳出不同的教学模式,童话的语言简洁而优美,故事生动而活泼,这些特点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由于小学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不同,童话类文章根据他们的特质分为不同的类型,教学的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教学,从而让学生懂得文章的内在含义,走进作者心理并体会其想表达的情感,从而学会理性思考。  一、语文童话教学
期刊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水平偏低,语言技巧不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理念。其实,课堂上让学生多说,有诸多好  处,特别是小学数学课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更有利于学生交流欲望和自信心的提升,也便于教师清楚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何使数学课堂更多的充盈学生的“声音”,下面就这个问题,结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数学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便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充分“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自然也就变味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注重“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猜想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和习题只是直接给出论证方法和结果,很少给出具体思路来源,学生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很不利。回顾数学家发现的问题很多是在利用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中得以解决。虽然有些问题前人已经解决,但前人的思索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们来说却是新的和未知的,需要我们通过有效地利用猜想(或合情
期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又深感困惑,怎样培养学生自主性呢?这个问题直接关
期刊
情境教学是让小学英语焕发生机的制胜法宝,教师必须仔细思考如何用对、用好这个“法宝”。我觉得一定要秉承精益求精的教学观念,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让课堂教学情境更具有普遍性,让小学英语课堂更具现场感、感染力和生活味,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英语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一、巧设活动情景,引发动态实践  创设情境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
期刊
所谓“动感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全体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堂里都能够充分地“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起来。也就是说课堂中要把老师的“主演”转变为学生的“主角”,要把老师以往一贯的“讲”转变为学生的“读、说、议、练”。本文旨在探索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表现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