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卫生的疾病之一。我们可以从蛛丝马迹中早期发现骨质疏松,从而有效预防或控制,减少相应并发症吗?
中、晚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确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增加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警觉性。以下知识是你应当知晓的。
你是不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以下八类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1.激素水平异常者:低性激素、低降钙素、低生长激素、高甲状旁腺素、高甲状腺素血症等患者。
2.身材较小,体重过轻,骨架较小的人群。
3.各种因素导致较早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患者(45岁之前)。
4.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
5.亚洲人种的女性。
6.生活习惯极不规律或有吸烟或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7.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8.有骨质疏松的家族病史的人群。
日常细节看你是否可能骨质疏松
在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症通常会产生一些症状。如果你能及时觉察并正确認识这些症状,对早期发现骨质疏松有着重要意义。
1.疼痛:绝大多数的骨质疏松患者都有疼痛的表现,最常见的是腰酸背痛或全身性的酸痛,尤以脊柱、肩背部以及髋部最常见。这种疼痛大多没有具体诱因,有时被当作过度疲劳和肌肉损伤来对待。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有破骨细胞活性增加而造成夜间疼痛,由于微骨折而引起的疲劳性疼痛,以及肌肉异常负荷引起的疼痛,等。
2.易骨折:患者常因轻度外力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脊柱、髋部、腕部和肩部,但其他部位亦可发生。其治疗较一般骨折困难。
3.身高下降,脊柱畸形:主要体现在老年患者中,最常见是出现脊柱后突畸形(驼背)、胸廓畸形和身高缩短等现象,大多由骨质疏松诱发椎体微骨折引起的。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主要有三类。
1.骨量测定:主要有X线摄片、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与双光子吸收测量法(DPA)、定量CT(QCT)和骨的超声波检测、微CT(Micro CT)三维图像重组等方法。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DEXA)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一般认为,如果测得的骨矿物质密度(BMD)低于青年人的标准值2.5个标准方差值,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2.骨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胶原羟基端延长肽)、PNIP(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ALP(骨碱性磷酸酶)、osteocalcin(骨钙素)等。这些指标的水平与骨丢失率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这些标记物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绝经前女性平均值,则表明骨转换增强,提示骨质疏松的发生。
3.骨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尿羟赖氨酸糖甙(HOL克)、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以及空腹尿酸肌酐比值等。
温馨提醒:以上是骨质疏松的一般性诊断描述,如果您的确存在以上所列的骨质疏松高危因素或实验室指标,请及时去相应医疗机构咨询或治疗。
中、晚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确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增加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警觉性。以下知识是你应当知晓的。
你是不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以下八类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1.激素水平异常者:低性激素、低降钙素、低生长激素、高甲状旁腺素、高甲状腺素血症等患者。
2.身材较小,体重过轻,骨架较小的人群。
3.各种因素导致较早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患者(45岁之前)。
4.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
5.亚洲人种的女性。
6.生活习惯极不规律或有吸烟或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7.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8.有骨质疏松的家族病史的人群。
日常细节看你是否可能骨质疏松
在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症通常会产生一些症状。如果你能及时觉察并正确認识这些症状,对早期发现骨质疏松有着重要意义。
1.疼痛:绝大多数的骨质疏松患者都有疼痛的表现,最常见的是腰酸背痛或全身性的酸痛,尤以脊柱、肩背部以及髋部最常见。这种疼痛大多没有具体诱因,有时被当作过度疲劳和肌肉损伤来对待。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有破骨细胞活性增加而造成夜间疼痛,由于微骨折而引起的疲劳性疼痛,以及肌肉异常负荷引起的疼痛,等。
2.易骨折:患者常因轻度外力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脊柱、髋部、腕部和肩部,但其他部位亦可发生。其治疗较一般骨折困难。
3.身高下降,脊柱畸形:主要体现在老年患者中,最常见是出现脊柱后突畸形(驼背)、胸廓畸形和身高缩短等现象,大多由骨质疏松诱发椎体微骨折引起的。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主要有三类。
1.骨量测定:主要有X线摄片、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与双光子吸收测量法(DPA)、定量CT(QCT)和骨的超声波检测、微CT(Micro CT)三维图像重组等方法。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DEXA)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一般认为,如果测得的骨矿物质密度(BMD)低于青年人的标准值2.5个标准方差值,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2.骨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胶原羟基端延长肽)、PNIP(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ALP(骨碱性磷酸酶)、osteocalcin(骨钙素)等。这些指标的水平与骨丢失率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这些标记物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绝经前女性平均值,则表明骨转换增强,提示骨质疏松的发生。
3.骨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尿羟赖氨酸糖甙(HOL克)、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以及空腹尿酸肌酐比值等。
温馨提醒:以上是骨质疏松的一般性诊断描述,如果您的确存在以上所列的骨质疏松高危因素或实验室指标,请及时去相应医疗机构咨询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