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程始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这种以感性为主的艺术教育,学生非常喜欢,不觉得枯燥,乐于参与,愿意表现。结合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作者将常见的一些学科和教学手段加以组合,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 艺术表现方式 组合教学方式 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表现力,喜爱并且乐于展示自我,是近年来艺术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独特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过一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兴趣小组的学习,特别是系统的欣赏课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听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逐步学会用音乐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热烈、富有激情的音乐响起时,不需要教师的提示,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律动;当听到优美、抒情的旋律时,学生会自我陶醉,有的甚至会挥起手中那支无形的画笔,描绘出心中那幅多彩的画面。毫无疑问,音乐让学生产生了创造的灵感,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驰骋。有了学习兴趣,许多难题可以迎刃而解。如果将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表现方式和电教手段加以组合,适当用于音乐欣赏教学中,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我尝试采用这种组合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丰富了音乐想象力,提高了音乐表现力。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审美能力,是学习的总目标。具体细化为四个方面:
1.熟悉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初步了解外国音乐作品,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音乐语言。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音色、情绪等感受,理解音乐主题和形象。
3.学会分析音乐作品,了解常见的音乐结构的组成形式。
4.展开丰富的想象,触类旁通,表现多彩的音乐画面,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聆听感受音乐,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
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加以比较欣赏。为此我制作了一个音乐专题——《请你猜一猜》,包含四首不同情绪的乐曲。课前利用多媒体课件选择了四幅图片:静谧的树林(抒情);骑赛车的运动员(跳跃);国庆阅兵(庄严);小朋友在游戏(活泼)。欣赏时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展开联想,为图片选择恰当的配乐。(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其一,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其二,培养学习兴趣,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学习问题,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第一次欣赏,配合视频,要求初步感受音乐,选择最佳的组合。再次欣赏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用耳朵听赏,用心感受。通过音乐情绪的对比分析,说出四段音乐各自的特点。有了第一次欣赏的知识积累,学生能很快说出准确答案。这个过程,学生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体会到了“情绪”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在初步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体会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独特作用,例如:速度、力度、节奏等。有侧重地选择在某一方面有特点的作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达到理解作品的教学目标。
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短小却极富有特点,欣赏时重点放在音乐节奏上,要启发学生感受鲜明的锣鼓节奏对音乐的表现作用。教师充分利用挂图讲解,让学生先了解相应乐器的外形和构造,再听听它的音色,用感官体验,对民族乐器从陌生到了解。在欣赏表现阶段中,用“身体”这种最好的乐器,参与模拟锣、鼓节奏的练习,和着教师钢琴演奏主旋律,配上对应的节奏。
无伴奏合唱《回聲》欣赏,重点要学生理解和声的表现功能,作曲家是如何利用力度的对比来表现“回声”这一自然现象的?为此,我选择了一些视频资料——天坛的回音壁、山谷中的“回声”给学生观看。学生明白用音乐的方式也可以模拟自然现象,但这种模拟是虚幻的。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多彩的音乐画面。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这是一位伟人对音乐的高度评价。欣赏音乐必须具备想象的大脑,如何做到这一点?除了学生具有必备的知识储备外,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也能起到重要作用。音乐作品《四季》可以分成四个小段落,在学生感受了四季的景色,欣赏了音乐形象之后,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季节。答案很快出来了:
☆学生喜欢用绿色表现春天——因为春天代表着希望。
☆学生喜欢用红色表现夏天——因为夏天代表着热情。
☆学生喜欢用金黄色表现秋天——因为秋天代表着收获。
☆学生喜欢用白色表现冬天——因为冬天代表着纯净、淡雅。
选择一种色彩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季节,音乐和色彩交相辉映。
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浓浓的思乡旋律,辽阔无垠的大海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他们用铅笔在画纸上素描出帆船、椰子树、太阳、沙滩、运动的人等。音乐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美丽的图画又强化了对音乐的理解,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因素。
四、用律动表现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人体是最好的乐器,选择适合的动作表现相应的作品,既可以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又能增强学习音乐的情趣。
《我是中国人》是由京剧西皮唱腔填词改编的,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将京剧的表演身段加以选编,做一个短小的课件,给学生观看、模拟。让学生口念节奏,双手拍打节奏,和着音乐的鼓点节奏,“看、听、念、拍”同步进行,潜移默化地培养热爱我国本土文化的情感。
音乐、律动、画画、电教等多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又体现了《课标》中学科综合,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要求。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发挥个人所长,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我。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无论他们表现得如何,教师都会给予肯定的评价,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将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艺术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音乐的初听、再听环节中,均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作出步步深入的分析,始终让学生处于思维的活跃期。音乐、律动、画画、电教等多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适用于音乐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作品,针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要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学步骤。提高欣赏水平,提高审美能力,始终是我们的追求。
关键词: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 艺术表现方式 组合教学方式 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表现力,喜爱并且乐于展示自我,是近年来艺术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独特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过一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兴趣小组的学习,特别是系统的欣赏课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听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逐步学会用音乐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热烈、富有激情的音乐响起时,不需要教师的提示,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律动;当听到优美、抒情的旋律时,学生会自我陶醉,有的甚至会挥起手中那支无形的画笔,描绘出心中那幅多彩的画面。毫无疑问,音乐让学生产生了创造的灵感,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驰骋。有了学习兴趣,许多难题可以迎刃而解。如果将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表现方式和电教手段加以组合,适当用于音乐欣赏教学中,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我尝试采用这种组合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丰富了音乐想象力,提高了音乐表现力。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审美能力,是学习的总目标。具体细化为四个方面:
1.熟悉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初步了解外国音乐作品,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音乐语言。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音色、情绪等感受,理解音乐主题和形象。
3.学会分析音乐作品,了解常见的音乐结构的组成形式。
4.展开丰富的想象,触类旁通,表现多彩的音乐画面,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聆听感受音乐,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
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加以比较欣赏。为此我制作了一个音乐专题——《请你猜一猜》,包含四首不同情绪的乐曲。课前利用多媒体课件选择了四幅图片:静谧的树林(抒情);骑赛车的运动员(跳跃);国庆阅兵(庄严);小朋友在游戏(活泼)。欣赏时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展开联想,为图片选择恰当的配乐。(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其一,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其二,培养学习兴趣,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学习问题,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第一次欣赏,配合视频,要求初步感受音乐,选择最佳的组合。再次欣赏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用耳朵听赏,用心感受。通过音乐情绪的对比分析,说出四段音乐各自的特点。有了第一次欣赏的知识积累,学生能很快说出准确答案。这个过程,学生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体会到了“情绪”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在初步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体会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独特作用,例如:速度、力度、节奏等。有侧重地选择在某一方面有特点的作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达到理解作品的教学目标。
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短小却极富有特点,欣赏时重点放在音乐节奏上,要启发学生感受鲜明的锣鼓节奏对音乐的表现作用。教师充分利用挂图讲解,让学生先了解相应乐器的外形和构造,再听听它的音色,用感官体验,对民族乐器从陌生到了解。在欣赏表现阶段中,用“身体”这种最好的乐器,参与模拟锣、鼓节奏的练习,和着教师钢琴演奏主旋律,配上对应的节奏。
无伴奏合唱《回聲》欣赏,重点要学生理解和声的表现功能,作曲家是如何利用力度的对比来表现“回声”这一自然现象的?为此,我选择了一些视频资料——天坛的回音壁、山谷中的“回声”给学生观看。学生明白用音乐的方式也可以模拟自然现象,但这种模拟是虚幻的。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多彩的音乐画面。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这是一位伟人对音乐的高度评价。欣赏音乐必须具备想象的大脑,如何做到这一点?除了学生具有必备的知识储备外,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也能起到重要作用。音乐作品《四季》可以分成四个小段落,在学生感受了四季的景色,欣赏了音乐形象之后,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季节。答案很快出来了:
☆学生喜欢用绿色表现春天——因为春天代表着希望。
☆学生喜欢用红色表现夏天——因为夏天代表着热情。
☆学生喜欢用金黄色表现秋天——因为秋天代表着收获。
☆学生喜欢用白色表现冬天——因为冬天代表着纯净、淡雅。
选择一种色彩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季节,音乐和色彩交相辉映。
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浓浓的思乡旋律,辽阔无垠的大海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他们用铅笔在画纸上素描出帆船、椰子树、太阳、沙滩、运动的人等。音乐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美丽的图画又强化了对音乐的理解,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因素。
四、用律动表现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人体是最好的乐器,选择适合的动作表现相应的作品,既可以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又能增强学习音乐的情趣。
《我是中国人》是由京剧西皮唱腔填词改编的,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将京剧的表演身段加以选编,做一个短小的课件,给学生观看、模拟。让学生口念节奏,双手拍打节奏,和着音乐的鼓点节奏,“看、听、念、拍”同步进行,潜移默化地培养热爱我国本土文化的情感。
音乐、律动、画画、电教等多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又体现了《课标》中学科综合,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要求。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发挥个人所长,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我。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无论他们表现得如何,教师都会给予肯定的评价,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将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艺术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音乐的初听、再听环节中,均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作出步步深入的分析,始终让学生处于思维的活跃期。音乐、律动、画画、电教等多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适用于音乐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作品,针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要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学步骤。提高欣赏水平,提高审美能力,始终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