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维·斯塔尔·乔丹(Jordan David Starr,1851—1931),美国著名高等教育改革家和实践家,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他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的24年里,积极作为,确立了大学宗旨、定位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改革措施,使斯坦福大学仅用了10年时间就成长为美国最知名的大学之一。
戴维·斯塔尔·乔丹,1851年出生于纽约州盖恩斯维尔小镇,早年在家乡接受小学和中等教育。1869年,乔丹考入康奈尔大学攻读植物学,并于1872年毕业。1875年,乔丹博士毕业后,进入巴特勒大学任教,后转入印第安纳大学担任自然史教授。1885年,34岁的乔丹在康奈尔大学校长安德鲁·怀特和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的共同推荐下,开始担任印第安纳大学第七任校长,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校长。1891年,乔丹出任新成立的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从此开始了长达24年的斯坦福大学校长生涯。1913年,乔丹决定不再担任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一职,但由于他对斯坦福大学的杰出贡献,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的名誉校长。
学以致用的“实用教育”
在乔丹的设想中,斯坦福大学应该是“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它的目标是以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为最终利益,积极发挥大学的作用,促进社会福祉”。这成为乔丹治理学校的重要特征。
乔丹从大学的“社会责任”这个角度来看待实用教育的问题,他认为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下,乔丹没有像其他私立大学那样固守传统,而是在创校之初就广泛吸纳不同社会阶层和经济背景的学生,对他们实行免费教育,而且招生的规模逐年增加。对此,原加州教育厅长斯威夫特曾评价说:“当时的斯坦福大学履行了很多州立大学的职能,比如免除学费、招收女学生、建立社会培训师资体系,等等。”事实证明,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公立高等教育的不足,为加州乃至全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乔丹明确规定斯坦福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学以致用”,并明确指出:“斯坦福不会像旧的教派学院一样使学生与世隔绝,而要使他们为‘实际’世界的生活做准备。”斯坦福夫妇对乔丹的这一办学宗旨十分欣赏和赞同,共同确定了学以致用的办学宗旨。为了贯彻这一宗旨,乔丹在创校之初就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增设了大量应用技术方面的课程,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这样的种法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职业实践技能。
正是在乔丹的这种创新的“实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斯坦福大学摆脱了美国传统大学与新兴工农学院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通俗实用主义的急功近利,成为“实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
“博大求精”的人才培养观
在乔丹的办学理念中,对人才培养的思考占据着核心地位。他的人才培养观主要体现在男女生合校、重视应用科学和注重学术研究等三个方面,在当时的美国教育界可谓“标新立异”——当大多数私立大学男女不同校时,乔丹在斯坦福大学决定男女同校;当大多数大学一味重视人文学科教育时,乔丹率先提出人文学科与应用科学并重的口号……正是这种“博而求精”、重视实用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斯坦福大学的迅速成长提供了动力。
在招收女生的问题上,乔丹提出斯坦福大学不仅要招女生,更要不断提高男女生的比例,宗旨是“为大学中的男女学生提供同等设施和平等待遇”。斯坦福大学在开学的第一季即1891年,招收的女生就占到全体学生的25%,而到1895年,女生总数已经达三分之一。
在应用科学的问题上,乔丹认为应用科学和人文科学同等重要,二者都不可偏废。早期的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只重视人文科学,忽视应用科学。然而,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农业、矿业和机械工艺业为代表的一些专业学院大量涌现。乔丹认为,人文科学和应用科学对学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对学生的内在修养进行培养,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技能进行塑造,二者缺一不可。
在学术研究的问题上,乔丹主张开展科研和研究生教育,认为学术研究对于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斯坦福大学创建之初,无论是学术书籍还是设备方面都严重缺乏,能够将学术研究的办学理念坚持下来就已实属不易。在乔丹的坚持下,斯坦福大学招收了首批30名研究生,使研究生教育初步成型。随后为了鼓励更多人从事科研工作,乔丹又为研究生提供奖学金,推定“学校每年提供15个研究生奖学金,给予那些已经大学毕业并准备攻读研究生的男女学生”。为了体现治学严谨,他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研究生选拔标准。例如,学生要获得相应的奖学金和博士学位,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的学习和研究经验;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原创性和实用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接受校方的特别委员会的考察,等等。
“民主自由”的大学管理
斯坦福大学有句著名的校训叫“自由之风永远吹”,这是当年首任校长乔丹亲自拟定的校训。乔丹十分重视大学的自治地位和学术自由,当他接受斯坦福夫妇的邀请就任校长职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和保障大学管理和学术的自由。
首先,乔丹主张权利归校董会,完善民主治校的管理机制。斯坦福大学创建伊始,斯坦福先生就任命了由24人组成的校董会。之后,乔丹改组董事会,五名教授通过选举组成了新的校董会,使教师们获得了相应的民主权利,校董会的大学管理职能开始有效施行。1916年,为了对民主做出表率,乔丹主动放弃了斯坦福大学名誉校长的头衔,体现了他对民主治校的尊重。
其次,乔丹主张将大学的办学资金更多地用于改善教师收入和科学研究中。他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保障教师收入和科研投入。在斯坦福先生去世后,斯坦福夫人为了实现他将大学建成全美名校的遗愿,将更多的资金运用在了学校的基建工作中,使得教师的待遇无法及时改善。为此,乔丹一方面力争将学校资金投入到教师待遇上,以保障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四处游说政府部门,最终使斯坦福大学以公共托管的形式获得了免费地位,最大限度上保障了教师的利益。
最后,乔丹为斯坦福大学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当时,虽然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与相对成熟的东部各州相比还存在很多欠缺。乔丹考虑到地处西部边陲的斯坦福大学,对那些在东部名校中已有稳固地位和收入的知名学者来说吸引力有限。他反复考虑后,利用自己的人脉从康奈尔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挖来了15名教师。第二年,他又聘请了49名水平很高的年轻教师。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这些教师中的很多人,后来在斯坦福大学工作了30年以上,他们与乔丹校长风雨同舟,一起熬过了斯坦福先生逝世造成的经济困境,以及加州大地震对斯坦福大学带来的那段灾难期。
戴维·乔丹,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将斯坦福大学打造成了能与美国东部名校齐名的“西岸哈佛”,为今日斯坦福大学打造了发展和壮大的基石——截至目前,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中,16人获得过诺贝尔奖,4人获得过普利策奖,8人获得过沃尔夫奖,19人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3人获得过麦克阿瑟奖,136人获得过国家科学院院士,83人获得过国家工程院院士。就连建立在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区的美国“硅谷”,也得益于乔丹校长当年的重视学术。
戴维·斯塔尔·乔丹,1851年出生于纽约州盖恩斯维尔小镇,早年在家乡接受小学和中等教育。1869年,乔丹考入康奈尔大学攻读植物学,并于1872年毕业。1875年,乔丹博士毕业后,进入巴特勒大学任教,后转入印第安纳大学担任自然史教授。1885年,34岁的乔丹在康奈尔大学校长安德鲁·怀特和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的共同推荐下,开始担任印第安纳大学第七任校长,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校长。1891年,乔丹出任新成立的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从此开始了长达24年的斯坦福大学校长生涯。1913年,乔丹决定不再担任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一职,但由于他对斯坦福大学的杰出贡献,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的名誉校长。
学以致用的“实用教育”
在乔丹的设想中,斯坦福大学应该是“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它的目标是以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为最终利益,积极发挥大学的作用,促进社会福祉”。这成为乔丹治理学校的重要特征。
乔丹从大学的“社会责任”这个角度来看待实用教育的问题,他认为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下,乔丹没有像其他私立大学那样固守传统,而是在创校之初就广泛吸纳不同社会阶层和经济背景的学生,对他们实行免费教育,而且招生的规模逐年增加。对此,原加州教育厅长斯威夫特曾评价说:“当时的斯坦福大学履行了很多州立大学的职能,比如免除学费、招收女学生、建立社会培训师资体系,等等。”事实证明,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公立高等教育的不足,为加州乃至全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乔丹明确规定斯坦福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学以致用”,并明确指出:“斯坦福不会像旧的教派学院一样使学生与世隔绝,而要使他们为‘实际’世界的生活做准备。”斯坦福夫妇对乔丹的这一办学宗旨十分欣赏和赞同,共同确定了学以致用的办学宗旨。为了贯彻这一宗旨,乔丹在创校之初就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增设了大量应用技术方面的课程,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这样的种法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职业实践技能。
正是在乔丹的这种创新的“实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斯坦福大学摆脱了美国传统大学与新兴工农学院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通俗实用主义的急功近利,成为“实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
“博大求精”的人才培养观
在乔丹的办学理念中,对人才培养的思考占据着核心地位。他的人才培养观主要体现在男女生合校、重视应用科学和注重学术研究等三个方面,在当时的美国教育界可谓“标新立异”——当大多数私立大学男女不同校时,乔丹在斯坦福大学决定男女同校;当大多数大学一味重视人文学科教育时,乔丹率先提出人文学科与应用科学并重的口号……正是这种“博而求精”、重视实用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斯坦福大学的迅速成长提供了动力。
在招收女生的问题上,乔丹提出斯坦福大学不仅要招女生,更要不断提高男女生的比例,宗旨是“为大学中的男女学生提供同等设施和平等待遇”。斯坦福大学在开学的第一季即1891年,招收的女生就占到全体学生的25%,而到1895年,女生总数已经达三分之一。
在应用科学的问题上,乔丹认为应用科学和人文科学同等重要,二者都不可偏废。早期的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只重视人文科学,忽视应用科学。然而,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农业、矿业和机械工艺业为代表的一些专业学院大量涌现。乔丹认为,人文科学和应用科学对学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对学生的内在修养进行培养,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技能进行塑造,二者缺一不可。
在学术研究的问题上,乔丹主张开展科研和研究生教育,认为学术研究对于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斯坦福大学创建之初,无论是学术书籍还是设备方面都严重缺乏,能够将学术研究的办学理念坚持下来就已实属不易。在乔丹的坚持下,斯坦福大学招收了首批30名研究生,使研究生教育初步成型。随后为了鼓励更多人从事科研工作,乔丹又为研究生提供奖学金,推定“学校每年提供15个研究生奖学金,给予那些已经大学毕业并准备攻读研究生的男女学生”。为了体现治学严谨,他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研究生选拔标准。例如,学生要获得相应的奖学金和博士学位,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的学习和研究经验;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原创性和实用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接受校方的特别委员会的考察,等等。
“民主自由”的大学管理
斯坦福大学有句著名的校训叫“自由之风永远吹”,这是当年首任校长乔丹亲自拟定的校训。乔丹十分重视大学的自治地位和学术自由,当他接受斯坦福夫妇的邀请就任校长职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和保障大学管理和学术的自由。
首先,乔丹主张权利归校董会,完善民主治校的管理机制。斯坦福大学创建伊始,斯坦福先生就任命了由24人组成的校董会。之后,乔丹改组董事会,五名教授通过选举组成了新的校董会,使教师们获得了相应的民主权利,校董会的大学管理职能开始有效施行。1916年,为了对民主做出表率,乔丹主动放弃了斯坦福大学名誉校长的头衔,体现了他对民主治校的尊重。
其次,乔丹主张将大学的办学资金更多地用于改善教师收入和科学研究中。他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保障教师收入和科研投入。在斯坦福先生去世后,斯坦福夫人为了实现他将大学建成全美名校的遗愿,将更多的资金运用在了学校的基建工作中,使得教师的待遇无法及时改善。为此,乔丹一方面力争将学校资金投入到教师待遇上,以保障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四处游说政府部门,最终使斯坦福大学以公共托管的形式获得了免费地位,最大限度上保障了教师的利益。
最后,乔丹为斯坦福大学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当时,虽然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与相对成熟的东部各州相比还存在很多欠缺。乔丹考虑到地处西部边陲的斯坦福大学,对那些在东部名校中已有稳固地位和收入的知名学者来说吸引力有限。他反复考虑后,利用自己的人脉从康奈尔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挖来了15名教师。第二年,他又聘请了49名水平很高的年轻教师。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这些教师中的很多人,后来在斯坦福大学工作了30年以上,他们与乔丹校长风雨同舟,一起熬过了斯坦福先生逝世造成的经济困境,以及加州大地震对斯坦福大学带来的那段灾难期。
戴维·乔丹,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将斯坦福大学打造成了能与美国东部名校齐名的“西岸哈佛”,为今日斯坦福大学打造了发展和壮大的基石——截至目前,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中,16人获得过诺贝尔奖,4人获得过普利策奖,8人获得过沃尔夫奖,19人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3人获得过麦克阿瑟奖,136人获得过国家科学院院士,83人获得过国家工程院院士。就连建立在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区的美国“硅谷”,也得益于乔丹校长当年的重视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