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利用乡土历史内容设置课堂新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仅使学生能主动地、高效地学到历史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收集、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课堂新情境” “学习主动性” “乡土历史” “红军长征三过瓮安”
传统的历史教学局限于课堂的小圈子,相对封闭;师生关系是单向地、直线地发生联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调动,这些都制约着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束缚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尝试以乡土历史来设置历史课堂新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践,进入社区、图书馆、档案馆、因特网,搜集各种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有效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得到深化,还可以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实地考察,具体细致地去了解历史事件,在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得到提高,这就是本课题的目标。
乡土历史内容:红军三过瓮安
背景介绍: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历史必修·第一册》的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节第三子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介绍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妥善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红军长征”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我向学生介绍了遵义会议的背景:中央红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但博古、李德还要把中央红军带向敌人重兵布防的湘西,在危难关头,毛泽东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肯定,于是红军从黎平进入贵州,经黄平到达瓮安,在瓮安召开猴场会议,然后强渡乌江,攻占遵义,才召开了遵义会议。
我校是贵州省瓮安县的一所百年老校,当学生得知红军长征还从自己家乡经过,并且还召开了遵义会议的预备会:猴场会议,还突破了乌江天险。他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此时,我抓住学生兴奋的契机,开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首先,我让学生针对红军长征经过瓮安这个历史事件,提出自己希望了解的问题。由于是发生在家乡的事件,学生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问题,比如:
长征到瓮安的红军是哪支部队?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红军长征经过了瓮安的哪些地方?
红军在瓮安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红军长征为什么会经过瓮安?
强渡乌江的战斗是谁指挥的?
猴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猴场会议的具体地点在哪里?
红军是坐船还是游泳过乌江?
参加猴场会议的是哪些人?
召开猴场会议时,毛泽东在哪里?是否参加会议?
我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选择了难易程度适中,又容易找到史料来源的六个问题,然后把学生分成六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到图书馆。档案馆查找,或网上搜寻,或实地考察等各种途径,找到这六个问题的答案。然后整理成小论文或知识介绍的形式,在一个星期后的历史课上展示。
到了规定的时间,每个小组都在课堂上介绍了自己的资料来源,朗读了自己的调查成果,并发表了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了,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不但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有了深入的认识。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认为激发了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了自己学习历史的信心。
学生部分答案:
1.红军出入瓮安的部队、路线、时间
红军长征经过瓮安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红六军团由肖克、王震率领,为给中央红军长征开路,于1934年8月从江西突围西征,9月19日进入贵州,10月3日由黄平县进入瓮安县境,经老坟嘴、擦耳岩、桃子冲,到达猴场。10月5日遵照中央军委电令,改向江口方向前进,经松坪、余家嘴,上高粱坪出瓮安县境进入余庆县。
第二次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12月14日由湖南通道县进入贵州黎平县,12月28日进入瓮安县境,到老坟嘴兵分两路,左路三军团由老坟嘴到垛丁关、洗马塘,直趋瓮安县城,然后经前川、中坪方向出瓮安抵开阳清水渡口布防。右路中央红军主力于1934年12月29日抵达猴场,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在宋家寨召开猴场政治局会议,然后由木老坪、天文直指乌江江界河渡口,于1月3日突破乌江天险,攻占珠藏,1月4日从羊岩关出瓮安县境,向遵义进发。
第三次是红二方面军在贺龙、肖克率领下,1936年1月22日由余庆县进入瓮安县境,经松坪、猴场、瓮安县城,于1936年1月26日从营定方向出瓮安县进入平越(今福泉)县。
活动小组成员:马 富 曾春敏 刘银燕 车佳庚 吕 倩 朱文峰等
资料来源:瓮安县史志办编《红军长征综合材料》
2.红军在瓮安的主要活动
红军三过瓮安,除了召开猴场会议,突破乌江天险,击溃贵州地方军阀外,还进行了下列活动:①大力宣传革命道理,扩大革命影响。红军在瓮安书写大量标语:“打土豪分田地”、“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红军是工农自己的队伍!”、“彻底分配土地,取消地主武装,保卫苏维埃!”、“红军欢迎贵州白军兄弟来当红军!”等等。红军在县城文庙、瓮安中学、袁家湾,在珠藏、桐梓坡等地召开群众大会、演讲、演出活报剧,宣传革命思想,大量贫苦农民因此参加红军。② 打富济贫
红军在老坟嘴、猴场、桐梓坡、珠藏、亭子坝,羊岩关等地,打开地主土豪的粮仓、盐库,没收地主的浮财、衣物,杀掉地主的肥猪,分给贫苦农民。③ 建立农会和游击队。红军在桐梓坡等地发动农民,召开千人大会,分别选举出桐梓坡、珠藏、亭子坝等地的农会委员和主席。并任命杨发顺为桐梓坡游击队队长,赠发了队旗和武器。农会领导成员和游击队员共约15人。④设立临时银行。红军还在猴场设立了临时银行,农民手中的苏维埃票子可以兑换银元。当时摆小摊的张四孃有八九百元苏维埃票子,因时间紧迫在猴场没换成,红军叫她到遵义去换。从遵义回来后,她逢人便说红军说话不哄人,不但换给她大洋,还给她一挑盐巴。
活动小组成员:李 莉 犹 翌 余克美 詹 茸 钱 坤 袁 鸣等
资料来源:瓮安文史资料研委会编《瓮安文史资料》限于篇幅,后面的③强渡乌江的战斗是谁指挥的?④猴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⑤猴场会议的具体地点在哪里?毛泽东是否参加会议?⑥红军是坐船还是游泳过乌江?这四个问题学生整理的资料略。
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对家乡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地提出各种问题。在课后,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基本上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最后在展示自己成果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达到高潮:活动小组自豪地介绍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朗读自己得出答案,认真地叙述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其他学生则聚精会神地倾听,热烈地鼓掌。学生不仅深入地了解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参与了整个活动,既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提高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对他们今后阅读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都起到了增强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作用也不容忽视,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的课堂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堂新情境” “学习主动性” “乡土历史” “红军长征三过瓮安”
传统的历史教学局限于课堂的小圈子,相对封闭;师生关系是单向地、直线地发生联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调动,这些都制约着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束缚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尝试以乡土历史来设置历史课堂新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践,进入社区、图书馆、档案馆、因特网,搜集各种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有效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得到深化,还可以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实地考察,具体细致地去了解历史事件,在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得到提高,这就是本课题的目标。
乡土历史内容:红军三过瓮安
背景介绍: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历史必修·第一册》的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节第三子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介绍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妥善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红军长征”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我向学生介绍了遵义会议的背景:中央红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但博古、李德还要把中央红军带向敌人重兵布防的湘西,在危难关头,毛泽东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肯定,于是红军从黎平进入贵州,经黄平到达瓮安,在瓮安召开猴场会议,然后强渡乌江,攻占遵义,才召开了遵义会议。
我校是贵州省瓮安县的一所百年老校,当学生得知红军长征还从自己家乡经过,并且还召开了遵义会议的预备会:猴场会议,还突破了乌江天险。他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此时,我抓住学生兴奋的契机,开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首先,我让学生针对红军长征经过瓮安这个历史事件,提出自己希望了解的问题。由于是发生在家乡的事件,学生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问题,比如:
长征到瓮安的红军是哪支部队?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红军长征经过了瓮安的哪些地方?
红军在瓮安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红军长征为什么会经过瓮安?
强渡乌江的战斗是谁指挥的?
猴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猴场会议的具体地点在哪里?
红军是坐船还是游泳过乌江?
参加猴场会议的是哪些人?
召开猴场会议时,毛泽东在哪里?是否参加会议?
我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选择了难易程度适中,又容易找到史料来源的六个问题,然后把学生分成六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到图书馆。档案馆查找,或网上搜寻,或实地考察等各种途径,找到这六个问题的答案。然后整理成小论文或知识介绍的形式,在一个星期后的历史课上展示。
到了规定的时间,每个小组都在课堂上介绍了自己的资料来源,朗读了自己的调查成果,并发表了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了,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不但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有了深入的认识。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认为激发了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了自己学习历史的信心。
学生部分答案:
1.红军出入瓮安的部队、路线、时间
红军长征经过瓮安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红六军团由肖克、王震率领,为给中央红军长征开路,于1934年8月从江西突围西征,9月19日进入贵州,10月3日由黄平县进入瓮安县境,经老坟嘴、擦耳岩、桃子冲,到达猴场。10月5日遵照中央军委电令,改向江口方向前进,经松坪、余家嘴,上高粱坪出瓮安县境进入余庆县。
第二次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12月14日由湖南通道县进入贵州黎平县,12月28日进入瓮安县境,到老坟嘴兵分两路,左路三军团由老坟嘴到垛丁关、洗马塘,直趋瓮安县城,然后经前川、中坪方向出瓮安抵开阳清水渡口布防。右路中央红军主力于1934年12月29日抵达猴场,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在宋家寨召开猴场政治局会议,然后由木老坪、天文直指乌江江界河渡口,于1月3日突破乌江天险,攻占珠藏,1月4日从羊岩关出瓮安县境,向遵义进发。
第三次是红二方面军在贺龙、肖克率领下,1936年1月22日由余庆县进入瓮安县境,经松坪、猴场、瓮安县城,于1936年1月26日从营定方向出瓮安县进入平越(今福泉)县。
活动小组成员:马 富 曾春敏 刘银燕 车佳庚 吕 倩 朱文峰等
资料来源:瓮安县史志办编《红军长征综合材料》
2.红军在瓮安的主要活动
红军三过瓮安,除了召开猴场会议,突破乌江天险,击溃贵州地方军阀外,还进行了下列活动:①大力宣传革命道理,扩大革命影响。红军在瓮安书写大量标语:“打土豪分田地”、“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红军是工农自己的队伍!”、“彻底分配土地,取消地主武装,保卫苏维埃!”、“红军欢迎贵州白军兄弟来当红军!”等等。红军在县城文庙、瓮安中学、袁家湾,在珠藏、桐梓坡等地召开群众大会、演讲、演出活报剧,宣传革命思想,大量贫苦农民因此参加红军。② 打富济贫
红军在老坟嘴、猴场、桐梓坡、珠藏、亭子坝,羊岩关等地,打开地主土豪的粮仓、盐库,没收地主的浮财、衣物,杀掉地主的肥猪,分给贫苦农民。③ 建立农会和游击队。红军在桐梓坡等地发动农民,召开千人大会,分别选举出桐梓坡、珠藏、亭子坝等地的农会委员和主席。并任命杨发顺为桐梓坡游击队队长,赠发了队旗和武器。农会领导成员和游击队员共约15人。④设立临时银行。红军还在猴场设立了临时银行,农民手中的苏维埃票子可以兑换银元。当时摆小摊的张四孃有八九百元苏维埃票子,因时间紧迫在猴场没换成,红军叫她到遵义去换。从遵义回来后,她逢人便说红军说话不哄人,不但换给她大洋,还给她一挑盐巴。
活动小组成员:李 莉 犹 翌 余克美 詹 茸 钱 坤 袁 鸣等
资料来源:瓮安文史资料研委会编《瓮安文史资料》限于篇幅,后面的③强渡乌江的战斗是谁指挥的?④猴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⑤猴场会议的具体地点在哪里?毛泽东是否参加会议?⑥红军是坐船还是游泳过乌江?这四个问题学生整理的资料略。
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对家乡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地提出各种问题。在课后,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基本上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最后在展示自己成果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达到高潮:活动小组自豪地介绍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朗读自己得出答案,认真地叙述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其他学生则聚精会神地倾听,热烈地鼓掌。学生不仅深入地了解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参与了整个活动,既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提高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对他们今后阅读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都起到了增强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作用也不容忽视,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的课堂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