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加社会距离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开展了人群接触模式的变化塑造新冠肺炎爆发的传播动力学相关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通过对武汉和上海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增加社会距离引起了人群行为的改变,可大幅降低人均每日接触的人数,将主要接触控制在家庭内部,从而有效减少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在采取类似干预措施的其他地区,可采用家庭内部的接触网络进行模型研究。目前提出可行的长期干预措施,需综合考虑学校和工作场所关闭,以及大规模检测、密切接触者追踪等。未来还需要更加深入地定量研究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不同年龄人群的易感性、出现显性和隐性感染的相对风险、传染性等。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志分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者联合,发布了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成果。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该项工作进行了训练和验证队列研究,共纳入3262名患者,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可溶性Scavenger receptor-A(sSR-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RA病情程度、骨破坏及自身抗体产生显著相关。该研究还证实sSR-A是RA的致病分子,可促进炎性T细胞和致炎因子产生,靶向抑制sSR-A可改善疾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为R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该研究对RA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将使RA患者受益。
细菌分泌型脂酶对黄病毒、新冠病毒和其他包膜病毒的广谱抗病毒活性
清华大学程功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者发现一类可高效杀灭新冠病毒、登革病毒等多种人类致病病毒的细菌蛋白。研究成果发表于预印本平台BioRxiv。该研究通过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色素杆菌分泌型蛋白进行功能筛选,发现鉴定了两个具有脂酶活性的广谱抗病毒细菌蛋白,可有效抑制如登革病毒(DENV)、寨卡病毒(ZIKV)、新冠病毒(SARS-Co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包膜病毒感染。后续将在抗病毒效应因子CbAE-2的基础上进行与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融合蛋白改造,有希望提高其对新冠病毒包膜的特异性和亲和力,降低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
精准刻画阿尔茨海默病脑活动和脑网络异常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多中心脑功能影像准确刻画阿尔茨海默病脑活动和脑网络异常。研究论文发表于Human Brain Mapping。研究发现脑内默认网络(DMN)、扣带回、基底神经节以及海马体的异常功能连接和局部活动可能是AD认知能力、脑内信息交流受损的基础。脑网络异常的严重程度的个体间差异与认知损害程度、β淀粉样蛋白累积程度显著相关。跨中心独立验证的个体识别准确率和临床评分预测的结果表明脑功能活动异常可能作为AD发生发展可能的影像学标记物。 西风与帕米尔—天山的相互作用导致晚渐新世中亚干旱环境分异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陈发虎院士等人与合作者揭示西风与帕米尔—天山的相互作用导致晚渐新世中亚干旱环境分异。研究论文发表于Geology。研究发现自~2500万年开始,帕米尔—天山西侧迎风坡气候变湿、碳酸盐氧同位素整体偏负,而东侧背风坡干旱化显著加剧、碳酸盐氧同位素整体偏重,据此提出了亚洲内陆气候环境自~2500万年开始产生显著的东西向分异。论证了帕米尔—天山部分山体可能在~2500万年已隆升到能产生环流效应的临界高度(~3000ma.s.l.),揭示了帕米尔—天山的构造抬升及其对西风环流的机械分流是亚洲内陆气候环境格局形成的主因。
发现泥沙颗粒输运背后的力学机制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托马斯·派兹(Thomas P?htz)发现泥沙颗粒输运背后的力学机制,并推导出了描述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关系的通用方程。研究论文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粗颗粒泥沙的动能耗散机制主导其输运规律。大气环境条件下颗粒和床面间碰撞是主要的耗散机制;而在水环境条件下,颗粒和床面间碰撞以及颗粒之间的碰撞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新的理论认识,文章推导了能统一描述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关系的通用方程。这为深入认识地球甚至火星等外星球表面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益生菌对水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的调节作用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联国团队揭示了益生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调节PFBS暴露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的能力。研究论文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开展了人群接触模式的变化塑造新冠肺炎爆发的传播动力学相关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通过对武汉和上海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增加社会距离引起了人群行为的改变,可大幅降低人均每日接触的人数,将主要接触控制在家庭内部,从而有效减少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在采取类似干预措施的其他地区,可采用家庭内部的接触网络进行模型研究。目前提出可行的长期干预措施,需综合考虑学校和工作场所关闭,以及大规模检测、密切接触者追踪等。未来还需要更加深入地定量研究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不同年龄人群的易感性、出现显性和隐性感染的相对风险、传染性等。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志分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者联合,发布了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成果。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该项工作进行了训练和验证队列研究,共纳入3262名患者,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可溶性Scavenger receptor-A(sSR-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RA病情程度、骨破坏及自身抗体产生显著相关。该研究还证实sSR-A是RA的致病分子,可促进炎性T细胞和致炎因子产生,靶向抑制sSR-A可改善疾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为R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该研究对RA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将使RA患者受益。
细菌分泌型脂酶对黄病毒、新冠病毒和其他包膜病毒的广谱抗病毒活性
清华大学程功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者发现一类可高效杀灭新冠病毒、登革病毒等多种人类致病病毒的细菌蛋白。研究成果发表于预印本平台BioRxiv。该研究通过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色素杆菌分泌型蛋白进行功能筛选,发现鉴定了两个具有脂酶活性的广谱抗病毒细菌蛋白,可有效抑制如登革病毒(DENV)、寨卡病毒(ZIKV)、新冠病毒(SARS-Co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包膜病毒感染。后续将在抗病毒效应因子CbAE-2的基础上进行与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融合蛋白改造,有希望提高其对新冠病毒包膜的特异性和亲和力,降低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
精准刻画阿尔茨海默病脑活动和脑网络异常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多中心脑功能影像准确刻画阿尔茨海默病脑活动和脑网络异常。研究论文发表于Human Brain Mapping。研究发现脑内默认网络(DMN)、扣带回、基底神经节以及海马体的异常功能连接和局部活动可能是AD认知能力、脑内信息交流受损的基础。脑网络异常的严重程度的个体间差异与认知损害程度、β淀粉样蛋白累积程度显著相关。跨中心独立验证的个体识别准确率和临床评分预测的结果表明脑功能活动异常可能作为AD发生发展可能的影像学标记物。 西风与帕米尔—天山的相互作用导致晚渐新世中亚干旱环境分异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陈发虎院士等人与合作者揭示西风与帕米尔—天山的相互作用导致晚渐新世中亚干旱环境分异。研究论文发表于Geology。研究发现自~2500万年开始,帕米尔—天山西侧迎风坡气候变湿、碳酸盐氧同位素整体偏负,而东侧背风坡干旱化显著加剧、碳酸盐氧同位素整体偏重,据此提出了亚洲内陆气候环境自~2500万年开始产生显著的东西向分异。论证了帕米尔—天山部分山体可能在~2500万年已隆升到能产生环流效应的临界高度(~3000ma.s.l.),揭示了帕米尔—天山的构造抬升及其对西风环流的机械分流是亚洲内陆气候环境格局形成的主因。
发现泥沙颗粒输运背后的力学机制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托马斯·派兹(Thomas P?htz)发现泥沙颗粒输运背后的力学机制,并推导出了描述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关系的通用方程。研究论文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粗颗粒泥沙的动能耗散机制主导其输运规律。大气环境条件下颗粒和床面间碰撞是主要的耗散机制;而在水环境条件下,颗粒和床面间碰撞以及颗粒之间的碰撞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新的理论认识,文章推导了能统一描述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关系的通用方程。这为深入认识地球甚至火星等外星球表面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益生菌对水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的调节作用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联国团队揭示了益生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调节PFBS暴露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的能力。研究论文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