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丁玲作为一个书写在政治边缘的作家,她的作品经历了三个分期、两次转折。我们总是能在她早期作品中发现一些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例如《莎菲女士的日记》、《自杀日记》等等,她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少女们的喜怒哀乐,表达女性的时代苦闷和感伤。然而,在转型时期的作品《韦护》中,虽然仍然沿袭青年男女的爱情套路,但却有着并不成熟革命倾向,众多矛盾涌现并且纷繁复杂地构成了《韦护》。本文旨在分析《韦护》中的各种矛盾纠葛,并站在时代大背景下去探讨这些矛盾的建构。
关键词:丁玲;个人心理;矛盾;多重性
作者简介:张佩瑶(1993.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沈阳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2
《韦护》发表于一九二九年末的《小说月报》,它改编自丁玲的好友瞿秋白与王剑虹的爱情故事。据考证,丁玲和挚友王剑虹到南京自学,经介绍与瞿秋白相识,继而相恋结婚,但是婚后不久王就病逝了,对此丁玲是颇有怨言的,曾经一度和瞿绝交。绝望的丁玲开始思考小资产阶级的出路,大革命的发展,让她看到了希望,于是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革命加恋爱”的小说《韦护》。丁玲曾坦言这部作品所有人物都是她所熟识的,她曾经说道:“我想写秋白、写剑虹,已有许久了。他的矛盾究竟在哪里,我模模糊糊感受到一些。但我却只写了他的革命工作与恋爱的矛盾。当时,我并不认为秋白就是这样,但要写得更深刻一些却是我力量所达不到的。”[1]可见,丁玲的创作是想要说明的是革命和恋爱的最终取舍问题。那么小资产阶级的出路只有革命战胜本身才能获得自我救赎吗?显然丁玲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而《韦护》所体现的多重矛盾恰恰是丁玲疑惑的表现,这些复杂的矛盾最终衍生了不确定的主题。
一、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打击
有人评价丁玲的这部作品是陷入“光赤”革命陷阱之中的失败之作,然而考察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这样,丁玲在这里不仅仅在表达爱情和事业的冲突,她更多的是在描写一个个真实存在的变革时期的青年男女们。大革命的失败感染了那一代青年男女,他们勇敢地出走,却最终发现无路可走。《韦护》毋宁说它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一代青年男女的成长蜕变史,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搏斗,最终幼稚地战胜了现实,朝更为广阔的世界走去。
故事一开篇就诉说了韦护的惆怅,韦护的志向是革命,然而现实是他并不能完全被革命阵营所接纳,反而处处受到排挤。“他觉得中国的这般人,这所谓的同志,所谓的康敏尼斯特,不知为什么只有直觉,并无理解。又缺乏意志,却偏能固执。”[2]他是抱着十足的激情去参加革命的,现实却是他的处处不得志,没有人理解他,他自以为的说教也没有打动任何人,这让他失望透顶。可以說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冲突造成韦护精神上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去逃避,压制了他内心“先驱者”的一面,转而向“士大夫”靠拢,甚至寻求于爱情的庇护。大革命的失败深深戕害了这一群有着革命理想的青年们,他们有的屈服于现实随波逐流,更多的则像韦护一样背负了时代的苦闷和创伤,怅于前行。值得一提的是,韦护并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反而以启蒙者自居,用俯瞰的姿态去看待他的被启蒙者们,这样就注定韦护的启蒙是失败的,韦护最深层次的苦闷恰恰来源于此。丽嘉无疑是《韦护》中最有感染力的角色,她用狂热的生命力去寻求爱情的纯真,去寻求思想的自由,也恰恰是这种生命力吸引了韦护,让韦护深陷其中。但随着文本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丽嘉内心有着传统女性的一面。她渴望在思想上寻求解放,但却认为无政府主义都将是徒劳的,于是她转而追求爱情,结果韦护抛弃了她。事业和爱情的现实真正击垮了丽嘉,迫使她明白一切都是虚无的,丽嘉最后说道:“唉,什么爱情!一切都过去了!好,我现在一切都听凭你。我们好好做点事业出来吧!”[3]丽嘉离开韦护之后,能做的只有陪着姗姗读书罢了,丽嘉的各方面理想在现实的挤压下破碎,最后不得不陷入到自己的小圈子中。丽嘉面对残酷地现实选择了封闭,那么韦护的南下就是一种变相的逃离,他想要逃离这样一种现实,不过是救出来另一个软弱的自己,焉知广东不是另一个牢笼?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对立,最终吞噬了这一个个有着青春朝气的青年们,它们的抉择就成为了道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其实还有一对夫妇,浮生和雯生活的困窘时时都在提醒我们爱情一旦失去金钱的附依,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附属品。如果将书比作理想的话,小孩子的摇床、太太的帽子就是现实,纵然浮生不顾妻子的反对买了书,但是这样的理想又能维持多久,最后恐怕都会变成小孩子的玩具。
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构成了《韦护》文本的多重性。丁玲在犹疑和不确定中去体会现实和理想的分量,无论是理想战胜了现实,还是现实战胜了理想,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人性的悲哀和无奈。
二、革命与爱欲的整体交缠
1927年,大革命暂时转入低潮,疯狂迷恋革命的知识分子们陷入一种普遍的绝望。这一时期的青年们纷纷被要求冲破爱情,由追求个性解放到追求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去。于是,在革命与爱情的取舍中,青年们不得不痛苦地游离。
韦护可以说是这些青年们的代表,丁玲后来回忆说:“韦护是韦陀菩萨的名字,他最是疾恶如仇。”[4]丁玲希望用“韦护”这个角色来表达她对于革命的理想,但她并没有把韦护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她只是想写几个小人物,“我没有想把韦护写成英雄,也没想写革命,只想写出‘五四前的几个人物’。”[5]观照整部作品,韦护本人的思想是分裂的,一方面是出身于封建家庭所带有的浓重文人气息,另一方面是在国外接受过先进思想的革命者,是进步和落后的集合体。韦护作为一个革命者,他需要不断进取以保证他的先进性,这是他的阶级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他需要女性的情感慰藉,这也是人之常情。革命是作为一个时代大背景出现的,作者所展示的,并不是革命的复杂,而是在大革命环境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因此极具人道主义价值。
韦护和丽嘉的爱情是构成全文的一条主线,从相识、相恋到分离,丁玲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革命青年为了他的信仰而放弃了爱情。然而这份注定无疾而终的爱情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并不仅仅是革命战胜了爱情。从韦护革命与爱情的痛苦抉择中,又隐约透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自身的矛盾和困惑:革命的伟大之处必须要以牺牲个人为代价吗?答案显然不是作者能够说清楚的,文本的多层次性也恰恰呈现在这里。韦护说他自己是物质的,我们不如说他是政治的。原因在于从这份爱情的开始,他就抱有不纯粹的目的。他和丽嘉的初见是从政治话语开始的,他所谓的畅聊也是建立在说教的基础之上的,这和伤逝中的涓生有着相似之处,说教和受教在对话中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更遑论爱情。韦护总是在借爱的名义,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虚,他爱丽嘉却从来不关心丽嘉的社会生活,正如韦护自己所说:“我竟遇到了你,你喊醒了我曾有过的、和未敢梦想的一切热求。”[6]我们甚至可以在丽嘉和韦护的冲突中,看到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摩擦。丁玲在潜意识中依然保有前期作品中的情感倾诉,并用一种女性的视角去审视男性世界。革命意图在爱情故事中展开,用女性话语去倾诉一代革命青年的成长,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革命与爱欲的交缠,造成了作品的内在分裂性,我们很难在作品中理解到作者的意图,尤其是丽嘉最后的决心,恰恰是丁玲对于她的革命意图所做的一种补救。丁玲的目的是革命,却在潜意识中关注的依然是个体的生存体验。从某种程度来说,《韦护》并非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相反,它是丁玲转型时期的成功之作。
参考文献:
[1]丁玲:丁玲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P485.
[2]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45.
[3]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162.
[4]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J].文汇增刊,1980(2).
[5]丁玲.《我的创作生活》[J].创作的经验,1933(6).
[6]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36.
关键词:丁玲;个人心理;矛盾;多重性
作者简介:张佩瑶(1993.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沈阳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2
《韦护》发表于一九二九年末的《小说月报》,它改编自丁玲的好友瞿秋白与王剑虹的爱情故事。据考证,丁玲和挚友王剑虹到南京自学,经介绍与瞿秋白相识,继而相恋结婚,但是婚后不久王就病逝了,对此丁玲是颇有怨言的,曾经一度和瞿绝交。绝望的丁玲开始思考小资产阶级的出路,大革命的发展,让她看到了希望,于是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革命加恋爱”的小说《韦护》。丁玲曾坦言这部作品所有人物都是她所熟识的,她曾经说道:“我想写秋白、写剑虹,已有许久了。他的矛盾究竟在哪里,我模模糊糊感受到一些。但我却只写了他的革命工作与恋爱的矛盾。当时,我并不认为秋白就是这样,但要写得更深刻一些却是我力量所达不到的。”[1]可见,丁玲的创作是想要说明的是革命和恋爱的最终取舍问题。那么小资产阶级的出路只有革命战胜本身才能获得自我救赎吗?显然丁玲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而《韦护》所体现的多重矛盾恰恰是丁玲疑惑的表现,这些复杂的矛盾最终衍生了不确定的主题。
一、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打击
有人评价丁玲的这部作品是陷入“光赤”革命陷阱之中的失败之作,然而考察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这样,丁玲在这里不仅仅在表达爱情和事业的冲突,她更多的是在描写一个个真实存在的变革时期的青年男女们。大革命的失败感染了那一代青年男女,他们勇敢地出走,却最终发现无路可走。《韦护》毋宁说它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一代青年男女的成长蜕变史,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搏斗,最终幼稚地战胜了现实,朝更为广阔的世界走去。
故事一开篇就诉说了韦护的惆怅,韦护的志向是革命,然而现实是他并不能完全被革命阵营所接纳,反而处处受到排挤。“他觉得中国的这般人,这所谓的同志,所谓的康敏尼斯特,不知为什么只有直觉,并无理解。又缺乏意志,却偏能固执。”[2]他是抱着十足的激情去参加革命的,现实却是他的处处不得志,没有人理解他,他自以为的说教也没有打动任何人,这让他失望透顶。可以說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冲突造成韦护精神上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去逃避,压制了他内心“先驱者”的一面,转而向“士大夫”靠拢,甚至寻求于爱情的庇护。大革命的失败深深戕害了这一群有着革命理想的青年们,他们有的屈服于现实随波逐流,更多的则像韦护一样背负了时代的苦闷和创伤,怅于前行。值得一提的是,韦护并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反而以启蒙者自居,用俯瞰的姿态去看待他的被启蒙者们,这样就注定韦护的启蒙是失败的,韦护最深层次的苦闷恰恰来源于此。丽嘉无疑是《韦护》中最有感染力的角色,她用狂热的生命力去寻求爱情的纯真,去寻求思想的自由,也恰恰是这种生命力吸引了韦护,让韦护深陷其中。但随着文本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丽嘉内心有着传统女性的一面。她渴望在思想上寻求解放,但却认为无政府主义都将是徒劳的,于是她转而追求爱情,结果韦护抛弃了她。事业和爱情的现实真正击垮了丽嘉,迫使她明白一切都是虚无的,丽嘉最后说道:“唉,什么爱情!一切都过去了!好,我现在一切都听凭你。我们好好做点事业出来吧!”[3]丽嘉离开韦护之后,能做的只有陪着姗姗读书罢了,丽嘉的各方面理想在现实的挤压下破碎,最后不得不陷入到自己的小圈子中。丽嘉面对残酷地现实选择了封闭,那么韦护的南下就是一种变相的逃离,他想要逃离这样一种现实,不过是救出来另一个软弱的自己,焉知广东不是另一个牢笼?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对立,最终吞噬了这一个个有着青春朝气的青年们,它们的抉择就成为了道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其实还有一对夫妇,浮生和雯生活的困窘时时都在提醒我们爱情一旦失去金钱的附依,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附属品。如果将书比作理想的话,小孩子的摇床、太太的帽子就是现实,纵然浮生不顾妻子的反对买了书,但是这样的理想又能维持多久,最后恐怕都会变成小孩子的玩具。
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构成了《韦护》文本的多重性。丁玲在犹疑和不确定中去体会现实和理想的分量,无论是理想战胜了现实,还是现实战胜了理想,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人性的悲哀和无奈。
二、革命与爱欲的整体交缠
1927年,大革命暂时转入低潮,疯狂迷恋革命的知识分子们陷入一种普遍的绝望。这一时期的青年们纷纷被要求冲破爱情,由追求个性解放到追求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去。于是,在革命与爱情的取舍中,青年们不得不痛苦地游离。
韦护可以说是这些青年们的代表,丁玲后来回忆说:“韦护是韦陀菩萨的名字,他最是疾恶如仇。”[4]丁玲希望用“韦护”这个角色来表达她对于革命的理想,但她并没有把韦护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她只是想写几个小人物,“我没有想把韦护写成英雄,也没想写革命,只想写出‘五四前的几个人物’。”[5]观照整部作品,韦护本人的思想是分裂的,一方面是出身于封建家庭所带有的浓重文人气息,另一方面是在国外接受过先进思想的革命者,是进步和落后的集合体。韦护作为一个革命者,他需要不断进取以保证他的先进性,这是他的阶级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他需要女性的情感慰藉,这也是人之常情。革命是作为一个时代大背景出现的,作者所展示的,并不是革命的复杂,而是在大革命环境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因此极具人道主义价值。
韦护和丽嘉的爱情是构成全文的一条主线,从相识、相恋到分离,丁玲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革命青年为了他的信仰而放弃了爱情。然而这份注定无疾而终的爱情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并不仅仅是革命战胜了爱情。从韦护革命与爱情的痛苦抉择中,又隐约透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自身的矛盾和困惑:革命的伟大之处必须要以牺牲个人为代价吗?答案显然不是作者能够说清楚的,文本的多层次性也恰恰呈现在这里。韦护说他自己是物质的,我们不如说他是政治的。原因在于从这份爱情的开始,他就抱有不纯粹的目的。他和丽嘉的初见是从政治话语开始的,他所谓的畅聊也是建立在说教的基础之上的,这和伤逝中的涓生有着相似之处,说教和受教在对话中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更遑论爱情。韦护总是在借爱的名义,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虚,他爱丽嘉却从来不关心丽嘉的社会生活,正如韦护自己所说:“我竟遇到了你,你喊醒了我曾有过的、和未敢梦想的一切热求。”[6]我们甚至可以在丽嘉和韦护的冲突中,看到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摩擦。丁玲在潜意识中依然保有前期作品中的情感倾诉,并用一种女性的视角去审视男性世界。革命意图在爱情故事中展开,用女性话语去倾诉一代革命青年的成长,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革命与爱欲的交缠,造成了作品的内在分裂性,我们很难在作品中理解到作者的意图,尤其是丽嘉最后的决心,恰恰是丁玲对于她的革命意图所做的一种补救。丁玲的目的是革命,却在潜意识中关注的依然是个体的生存体验。从某种程度来说,《韦护》并非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相反,它是丁玲转型时期的成功之作。
参考文献:
[1]丁玲:丁玲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P485.
[2]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45.
[3]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162.
[4]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J].文汇增刊,1980(2).
[5]丁玲.《我的创作生活》[J].创作的经验,1933(6).
[6]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