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护》一个矛盾的混合产物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tstchh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丁玲作为一个书写在政治边缘的作家,她的作品经历了三个分期、两次转折。我们总是能在她早期作品中发现一些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例如《莎菲女士的日记》、《自杀日记》等等,她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少女们的喜怒哀乐,表达女性的时代苦闷和感伤。然而,在转型时期的作品《韦护》中,虽然仍然沿袭青年男女的爱情套路,但却有着并不成熟革命倾向,众多矛盾涌现并且纷繁复杂地构成了《韦护》。本文旨在分析《韦护》中的各种矛盾纠葛,并站在时代大背景下去探讨这些矛盾的建构。
  关键词:丁玲;个人心理;矛盾;多重性
  作者简介:张佩瑶(1993.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沈阳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2
  《韦护》发表于一九二九年末的《小说月报》,它改编自丁玲的好友瞿秋白与王剑虹的爱情故事。据考证,丁玲和挚友王剑虹到南京自学,经介绍与瞿秋白相识,继而相恋结婚,但是婚后不久王就病逝了,对此丁玲是颇有怨言的,曾经一度和瞿绝交。绝望的丁玲开始思考小资产阶级的出路,大革命的发展,让她看到了希望,于是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革命加恋爱”的小说《韦护》。丁玲曾坦言这部作品所有人物都是她所熟识的,她曾经说道:“我想写秋白、写剑虹,已有许久了。他的矛盾究竟在哪里,我模模糊糊感受到一些。但我却只写了他的革命工作与恋爱的矛盾。当时,我并不认为秋白就是这样,但要写得更深刻一些却是我力量所达不到的。”[1]可见,丁玲的创作是想要说明的是革命和恋爱的最终取舍问题。那么小资产阶级的出路只有革命战胜本身才能获得自我救赎吗?显然丁玲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而《韦护》所体现的多重矛盾恰恰是丁玲疑惑的表现,这些复杂的矛盾最终衍生了不确定的主题。
  一、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打击
  有人评价丁玲的这部作品是陷入“光赤”革命陷阱之中的失败之作,然而考察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这样,丁玲在这里不仅仅在表达爱情和事业的冲突,她更多的是在描写一个个真实存在的变革时期的青年男女们。大革命的失败感染了那一代青年男女,他们勇敢地出走,却最终发现无路可走。《韦护》毋宁说它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一代青年男女的成长蜕变史,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搏斗,最终幼稚地战胜了现实,朝更为广阔的世界走去。
  故事一开篇就诉说了韦护的惆怅,韦护的志向是革命,然而现实是他并不能完全被革命阵营所接纳,反而处处受到排挤。“他觉得中国的这般人,这所谓的同志,所谓的康敏尼斯特,不知为什么只有直觉,并无理解。又缺乏意志,却偏能固执。”[2]他是抱着十足的激情去参加革命的,现实却是他的处处不得志,没有人理解他,他自以为的说教也没有打动任何人,这让他失望透顶。可以說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冲突造成韦护精神上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去逃避,压制了他内心“先驱者”的一面,转而向“士大夫”靠拢,甚至寻求于爱情的庇护。大革命的失败深深戕害了这一群有着革命理想的青年们,他们有的屈服于现实随波逐流,更多的则像韦护一样背负了时代的苦闷和创伤,怅于前行。值得一提的是,韦护并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反而以启蒙者自居,用俯瞰的姿态去看待他的被启蒙者们,这样就注定韦护的启蒙是失败的,韦护最深层次的苦闷恰恰来源于此。丽嘉无疑是《韦护》中最有感染力的角色,她用狂热的生命力去寻求爱情的纯真,去寻求思想的自由,也恰恰是这种生命力吸引了韦护,让韦护深陷其中。但随着文本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丽嘉内心有着传统女性的一面。她渴望在思想上寻求解放,但却认为无政府主义都将是徒劳的,于是她转而追求爱情,结果韦护抛弃了她。事业和爱情的现实真正击垮了丽嘉,迫使她明白一切都是虚无的,丽嘉最后说道:“唉,什么爱情!一切都过去了!好,我现在一切都听凭你。我们好好做点事业出来吧!”[3]丽嘉离开韦护之后,能做的只有陪着姗姗读书罢了,丽嘉的各方面理想在现实的挤压下破碎,最后不得不陷入到自己的小圈子中。丽嘉面对残酷地现实选择了封闭,那么韦护的南下就是一种变相的逃离,他想要逃离这样一种现实,不过是救出来另一个软弱的自己,焉知广东不是另一个牢笼?现实和理想的双重对立,最终吞噬了这一个个有着青春朝气的青年们,它们的抉择就成为了道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其实还有一对夫妇,浮生和雯生活的困窘时时都在提醒我们爱情一旦失去金钱的附依,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附属品。如果将书比作理想的话,小孩子的摇床、太太的帽子就是现实,纵然浮生不顾妻子的反对买了书,但是这样的理想又能维持多久,最后恐怕都会变成小孩子的玩具。
  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构成了《韦护》文本的多重性。丁玲在犹疑和不确定中去体会现实和理想的分量,无论是理想战胜了现实,还是现实战胜了理想,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人性的悲哀和无奈。
  二、革命与爱欲的整体交缠
  1927年,大革命暂时转入低潮,疯狂迷恋革命的知识分子们陷入一种普遍的绝望。这一时期的青年们纷纷被要求冲破爱情,由追求个性解放到追求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去。于是,在革命与爱情的取舍中,青年们不得不痛苦地游离。
  韦护可以说是这些青年们的代表,丁玲后来回忆说:“韦护是韦陀菩萨的名字,他最是疾恶如仇。”[4]丁玲希望用“韦护”这个角色来表达她对于革命的理想,但她并没有把韦护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她只是想写几个小人物,“我没有想把韦护写成英雄,也没想写革命,只想写出‘五四前的几个人物’。”[5]观照整部作品,韦护本人的思想是分裂的,一方面是出身于封建家庭所带有的浓重文人气息,另一方面是在国外接受过先进思想的革命者,是进步和落后的集合体。韦护作为一个革命者,他需要不断进取以保证他的先进性,这是他的阶级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他需要女性的情感慰藉,这也是人之常情。革命是作为一个时代大背景出现的,作者所展示的,并不是革命的复杂,而是在大革命环境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因此极具人道主义价值。
  韦护和丽嘉的爱情是构成全文的一条主线,从相识、相恋到分离,丁玲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革命青年为了他的信仰而放弃了爱情。然而这份注定无疾而终的爱情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并不仅仅是革命战胜了爱情。从韦护革命与爱情的痛苦抉择中,又隐约透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自身的矛盾和困惑:革命的伟大之处必须要以牺牲个人为代价吗?答案显然不是作者能够说清楚的,文本的多层次性也恰恰呈现在这里。韦护说他自己是物质的,我们不如说他是政治的。原因在于从这份爱情的开始,他就抱有不纯粹的目的。他和丽嘉的初见是从政治话语开始的,他所谓的畅聊也是建立在说教的基础之上的,这和伤逝中的涓生有着相似之处,说教和受教在对话中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更遑论爱情。韦护总是在借爱的名义,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虚,他爱丽嘉却从来不关心丽嘉的社会生活,正如韦护自己所说:“我竟遇到了你,你喊醒了我曾有过的、和未敢梦想的一切热求。”[6]我们甚至可以在丽嘉和韦护的冲突中,看到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摩擦。丁玲在潜意识中依然保有前期作品中的情感倾诉,并用一种女性的视角去审视男性世界。革命意图在爱情故事中展开,用女性话语去倾诉一代革命青年的成长,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革命与爱欲的交缠,造成了作品的内在分裂性,我们很难在作品中理解到作者的意图,尤其是丽嘉最后的决心,恰恰是丁玲对于她的革命意图所做的一种补救。丁玲的目的是革命,却在潜意识中关注的依然是个体的生存体验。从某种程度来说,《韦护》并非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相反,它是丁玲转型时期的成功之作。
  参考文献:
  [1]丁玲:丁玲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P485.
  [2]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45.
  [3]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162.
  [4]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J].文汇增刊,1980(2).
  [5]丁玲.《我的创作生活》[J].创作的经验,1933(6).
  [6]丁玲.韦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36.
其他文献
【摘 要】  国际上的教学交互研究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为了对远程学习中教学交互研究方法形成系统深入的认识,本研究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将教学交互研究分为面向认识规律的研究范式和面向改进实践的研究范式两种,并总结了一种教学交互理论建构的思想。然后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对三种教学交互水平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对教学交互研究中常用的五类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
“新领导力”是由学习型社会和信息技术社会所催生的。  领导力的定义很多,这里权且沿用一下百度维基的定义:领导力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并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这个定义有两个显著的特征:1. 在管辖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领导力是有边界的,脱离了这个边界,就没有领导力。这里隐含的意思是,领导力是基于岗位的,是基于岗位权利的,在权利范围之外就没有领导力。2
【摘 要】 学习分析作为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热点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为把握国内学习分析研究在过去十年间的主要进展和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可视化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等五本国内核心学术期刊2007—2017年发表的204篇学习分析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评述了十年来我国学习分析文献的研究类型、年度高频关键词、研究者与机构、研究数据、研究技术与工具、研究主题。在此基础
摘要:在十七年的农业合作化小说中,我们能明显看到作者所着重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逐渐成长为“高、大、全”的类英雄人物。這种趋势呈现出一种历时性的递增关系,英雄人物在小说中逐渐成长、复苏,成为光明、伟大的领导力的象征。可人物在塑造的本身除了呈现出来这样一种表象之外,还在文本内部潜藏着英雄将死的潜叙事。  关键词:英雄;人物塑造;十七年小说  从时间顺序来看,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创作最早。在这部小说中,作
39.天山农牧师  司令部家属大院,一辆苏式立式吉普车停在院子里。  刘参谋带着司机小李把车上的家属粮卸下来,然后分别往各个干部的家里送粮。因为各家间距较近,车辆需要频频移动,因此,小李就没有熄火。  张文翰、乔娜娜、韩国明,从断墙后面伸出头来。他们看见刘参谋和小李都走了。三个孩子立刻从墙头翻过来,张文翰和冯国明先爬上吉普车。乔娜娜不敢上,被张文翰生生的拉上了车。  三个孩子很兴奋。  乔娜娜:张
【摘 要】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每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如何科学评价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问题至今仍有待解决。本研究以嘉兴广播电视大学的26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Benson的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份包含对学习内容的掌控、对认知过程的掌控和对学习过程的掌控三个维度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一个三维九因子的评价体系,这九个因子
摘 要:秋天是个令人感伤的季节,在日本文学里称之为“物哀”。“物哀”是一种从空寂的心境中孕育出的悲剧之美、哀愁之美,亦是一种对生命须臾,岁月无常产生的悲观之情。  关键词:《方丈记》、蝉、文学意象、比较  作者简介:何盼(1991.5-),女,汉族,河南省渑池县人,硕士,就读于大连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有效果、有效率、有乐趣的教与学体验的设计是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方面知识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知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每一种变量的能供性以及三种变量交汇而成的知识。米什拉(Mishra)和凯勒(Koehler)称这种知识为“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它是对李·舒尔曼(Lee Shulman)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发展,增加了技术(即媒体)知识和内容知识(教与学的内容——学科知识)。
西双版纳有一种树  叫望天树  七八十米高的身躯  光滑滑直溜溜  笔管条直  刺九霄  破青天  敢叫天公把头低  一颗种子  轻轻的落入土壤  轻轻的  轻轻的  轻轻的  发芽了  钻出了土岗  外面的世界真好  含羞草  黄姜花  槟榔  犀鸟  孔雀  大象  蓝天  白云  阳光  我要长  我要长  我要长  风来了  吹的我直不起来  东倒西歪  叶子一片片落下来  不不不  我要
有时候  要飞进太空  摘两个星星  给自己装上  把生命的轨迹  照个闪闪发亮  从而  成就了一个光芒万丈的理想  一个星星  给它起个名字——真理  另一个  分明是——自由  历史的长河中  始终演绎着  探索真理的冲锋号  争取自由的奋斗史  当你拥有它们时  你便学会了生存  懂得了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