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然而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育普遍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造成学生的语言学习受到了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到了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认知的重要意义以及造成该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缺失 思考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论》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浸透了文化内涵。要想学好语言,一定要了解这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外语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但交流本身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多年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缺失现象,而人们关注的重点多在于母语文化缺失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很少有人思考由于对目的语文化(英美文化)缺失而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阐述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认知的重要意义,以及造成该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认知的重要意义
无论從学好语言的角度,还是本着掌握世界先进文化的目的出发,系统性地学习和了解英美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语言,可以顺利地加入到该语言社会的交往。通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注意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句、段,学生就很容易获得这种文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各项语言技能的学习中,与目的与人们交际时注意某些“文化禁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成为外语学习的障碍,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误会、冲突。我们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段落中没有生词,语法通常,但是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这就是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因此,英美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每个民族的人都有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更何况国家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同英语国家人民进行有效的交流,就必须尽可能地、全面地了解其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同我国文化有差异的背景知识。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能够促进中、西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高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缺失的原因
1.教材的因素。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英语教材,内容上都是以提供啊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主,偏重语言、语法知识的练习,形式单一,忽略了语言所携带的文化内涵,这类教材只适合于应试教育。
2.教学模式因素。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一直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对课外知识的汲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
3.教师的因素。教师作为学生课堂获取文化信息的重要资源,其文化素质和教学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掌握。大多数高职教师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以强调基本技能的提高和脱离语境的问答为主要方式的。他们对语言的结构及语法知识非常精通,但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这就直接导致学生英美文化知识贫乏。
四、强化英美文化认知的对策
1.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除了要考虑语言结构、意义、功能等因素外,还应把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因素结合进去。教材内容的选编也要结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要尽量反映其民族文化特点,还应注重他们在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实例等方面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选择材料时要注重选择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兼顾趣味性。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就语言材料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语随文地进行讲解,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此外,还应注意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以此学生就能更快更准地领会中西文化的思维差异及其英美文化的表达和用途。也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根据言语交际环境来正确使用语言。
3.在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基本功,提升个人的英美文化素养,积极转变英语教学理念,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词汇的记忆,也要对课文有针对性的设立文化主题,系统介绍相应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文化教学融入到高职英语语言教学中。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电影、网络、图片以及各种媒介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从而更好地拓展高职学生的文化视野。
五、结语
总之,语言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和交流,高职英语教学离不开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迁移,两种文化之间跨文化的交流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外语教学的内涵,努力提高自身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皮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缺失 思考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论》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浸透了文化内涵。要想学好语言,一定要了解这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外语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但交流本身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多年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缺失现象,而人们关注的重点多在于母语文化缺失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很少有人思考由于对目的语文化(英美文化)缺失而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阐述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认知的重要意义,以及造成该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认知的重要意义
无论從学好语言的角度,还是本着掌握世界先进文化的目的出发,系统性地学习和了解英美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语言,可以顺利地加入到该语言社会的交往。通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注意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句、段,学生就很容易获得这种文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各项语言技能的学习中,与目的与人们交际时注意某些“文化禁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成为外语学习的障碍,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误会、冲突。我们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段落中没有生词,语法通常,但是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这就是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因此,英美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每个民族的人都有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更何况国家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同英语国家人民进行有效的交流,就必须尽可能地、全面地了解其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同我国文化有差异的背景知识。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能够促进中、西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高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缺失的原因
1.教材的因素。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英语教材,内容上都是以提供啊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主,偏重语言、语法知识的练习,形式单一,忽略了语言所携带的文化内涵,这类教材只适合于应试教育。
2.教学模式因素。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一直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对课外知识的汲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
3.教师的因素。教师作为学生课堂获取文化信息的重要资源,其文化素质和教学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掌握。大多数高职教师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以强调基本技能的提高和脱离语境的问答为主要方式的。他们对语言的结构及语法知识非常精通,但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这就直接导致学生英美文化知识贫乏。
四、强化英美文化认知的对策
1.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除了要考虑语言结构、意义、功能等因素外,还应把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因素结合进去。教材内容的选编也要结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要尽量反映其民族文化特点,还应注重他们在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实例等方面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选择材料时要注重选择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兼顾趣味性。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就语言材料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语随文地进行讲解,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此外,还应注意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以此学生就能更快更准地领会中西文化的思维差异及其英美文化的表达和用途。也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根据言语交际环境来正确使用语言。
3.在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基本功,提升个人的英美文化素养,积极转变英语教学理念,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词汇的记忆,也要对课文有针对性的设立文化主题,系统介绍相应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文化教学融入到高职英语语言教学中。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电影、网络、图片以及各种媒介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从而更好地拓展高职学生的文化视野。
五、结语
总之,语言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和交流,高职英语教学离不开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迁移,两种文化之间跨文化的交流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外语教学的内涵,努力提高自身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皮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